水环境化学水中无机污染物的迁移.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170890 上传时间:2023-10-02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294.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环境化学水中无机污染物的迁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水环境化学水中无机污染物的迁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水环境化学水中无机污染物的迁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水环境化学水中无机污染物的迁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水环境化学水中无机污染物的迁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环境化学水中无机污染物的迁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环境化学水中无机污染物的迁移.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节 水中无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1、颗粒物与水之间的迁移2、水中颗粒物的聚集3、溶解和沉淀4、氧化-还原5、配合作用,1、颗粒物与水之间的迁移,1.1水中颗粒物的类别1)矿物微粒和黏土矿物:石英(SiO2)、长石(KAlSi3O8)不易破碎;云母、粘土矿物易破碎2)金属水合氧化物:无机高分子或溶胶3)腐殖质:碱性溶液溶解;酸性溶液胶体沉淀物4)水体悬浮沉积物5)其他:藻类、细菌、病毒、表面活性剂、油滴具有胶体的性质,1.2 水环境中颗粒物的吸附作用,吸附等温线和等温式(a)H(Henry)型等温线:(b)F(Freundlich)型等温线:取对数:,1.2 水环境中颗粒物的吸附作用,吸附等温

2、线和等温式(c)L(Langmuir)型等温线:对于重金属的吸附:,1.3沉积物中重金属的释放,诱发释放的因素:1)盐浓度升高 2)氧化还原条件的变化 3)降低pH 4)增加水中配合剂的含量,2、水中颗粒物的聚集,2.1 胶体颗粒物凝聚的基本原理 和方式2.2 胶体颗粒絮凝动力学(略),2.1 胶体颗粒物凝聚的基本原和方式,天然水和水处理过程中所遇到的颗粒聚集方式:1)压缩双电层凝聚 2)专属吸附凝聚:电中和 3)胶体相互凝聚:带异号电荷胶体 4)“边对面”絮凝:粘土颗粒的边与面带相反电荷,2.1 胶体颗粒物凝聚的基本原和方式,5)第二级小值絮凝 6)聚合物粘结架桥絮凝 7)无机高分子的絮凝

3、8)絮团卷扫絮凝 9)颗粒层吸附絮凝 10)生物絮凝:藻类、细菌带有电荷,3、溶解和沉淀,3.1 氧化物和氢氧化物3.2 硫化物3.3 碳酸盐3.4 水溶液中不同固相的稳定性(略),3.1 氧化物和氢氧化物,Me(OH)n(s)=Men+nOH Ksp=Men+OHn Men+=Ksp/OHn=KspH+n/Kwn 所以:pc=pKsp npKw+npH,3.2 硫化物,H2S=H+HS HS=H+S2 即:H2S=2H+S2 则:K1,2=H+S2/H2S=K1 K2=1.1610-22 如溶液中存在二价金属离子Me2+,则有:Me2+S2-=Ksp,3.3 碳酸盐,CaCO3=Ca2+CO

4、32 Ksp=Ca2+CO32=108.32Ca2+=Ksp/CO32=Ksp/(cT2)pH一定时,2是已知的,可以得到Ca2+随pH及cT变化的曲线,4、氧化-还原,4.1 电子活度和氧化还原电位4.2 天然水体的pE-pH图4.3 天然水的pE和决定电位4.4 无机氮氧化物的氧化还原转化4.5 无机铁的氧化还原转化4.6 水中有机物的氧化,4.1 电子活度和氧化还原电位,电子活度:pE=-lg(ae)pE=pE 0+1/n lg(反应物/生成物)pE是平衡状态下(假想)的电子的活度,它衡量溶液接受和迁移电子的相对趋势。pE越小,电子浓度越高,体系提供电子的能力就越强;反之,pE越大,电子

5、浓度越低,体系接受电子的能力就越强。,4.2 天然水体的pE-pH图,1)天然水的氧化还原限度 1/2O2+H+e=1/2 H2O pE=20.75 pH当pE高于以上限度时,为O2的稳定区。H+e=1/2 H2 pE=pH当pE低于以上限度时,为H2的稳定区,介于两个限度之间为H2O的稳定区。,4.2 天然水体的pE-pH图,2)pE-pH图,4.3 天然水的pE和决定电位,1)一般天然水中:溶解氧是“决定电位”物质,当pO2=0.21105Pa,pH=7.00 pE=13.58 说明为氧化环境。2)有机物丰富的厌氧水中:假定 pCO2=pCH4,pH=7.00 pE=-4.13为还原环境一

6、般:表层水呈氧化环境,深层水及低泥呈还原环境,4.4 无机氮氧化物的氧化还原转化,水中氮主要以NH4+或NO3形态存在,在某种情况下也可能有中间产物NO2。,4.5 无机铁的氧化还原转化,Fe3+e Fe2+pE0=13.05当pEpE0时,Fe3+Fe3+当pEpE0时,Fe3+Fe3+,4.6 水中有机物的氧化,有机物的生物有氧降解:氧下垂曲线,把河流分成几个区段:清洁区:氧及时得到补充分解区:有机物被生物分解,水体溶解氧下降腐败区:溶解氧消耗殆尽恢复区:有机物降解接近完成清洁区:水体环境改善,有回到原来的状态,5、配合作用,5.1 配合物在溶液中的稳定性5.2 羟基对重金属离子的配合作用5.3 氯离子对重金属的配合作用5.4 腐殖质的配合作用5.5 有机配体对重金属迁移的影响,5.4 腐殖质的配合作用,天然水中对水质影响最大的有机物是腐殖质。它有生物体物质在土壤、水和沉积物中转化而来。可分为:腐殖酸(Humic acid):可溶于稀碱液,但不溶于酸的部分富里酸(Fulvic acid):可溶于碱液,又可溶于酸的部分腐黑物(Humin):不能被酸和碱提取的部分研究表明:重金属在天然水中主要以腐殖酸的配合物存在。,5.5 有机配体对重金属迁移的影响,1)影响颗粒物对重金属的吸附2)影响重金属化合物的溶解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