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急性胰腺炎.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172640 上传时间:2023-10-02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31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急性胰腺炎.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急性胰腺炎.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急性胰腺炎.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急性胰腺炎.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急性胰腺炎.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急性胰腺炎.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急性胰腺炎.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十一节 急性胰腺炎,了解:急性胰腺炎的定义及病因。熟悉: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病理改变、临床表现。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及治疗要点。掌握:对急性胰腺炎病人进行护理,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病人进行抢救。,课程目标,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是指胰腺分泌的消化酶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上腹痛、发热、恶心、呕吐、血和尿淀粉酶增高,重症伴腹膜炎、休克等并发症。,【病因与发病机制】,引起急性胰腺炎的病因较多,我国以胆道疾病为常见病因,西方国家则以大量饮酒引起的多见。,1胆道疾病,国内报道约50%以上的急性胰腺炎并发于胆石症、胆

2、道感染或胆道蛔虫等胆道系统疾病,引起胆源性胰腺炎的因素可能为:,胆石、感染、蛔虫,Oddi括约肌水肿、痉挛,十二指肠壶腹部出口梗阻,胆道内压力胰管内压力,胆汁逆流入胰管,胰管粘膜完整性受损,急性胰腺炎,消化酶,胆石在移行过程中损伤胆总管、壶腹部或胆道感染引起Oddi括约肌松弛,使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胰管引起急性胰腺炎。胆道感染时细菌毒素、游离胆酸、非结合胆红素等,可通过胆胰间淋巴管交通支扩散到胰腺,激活胰酶,引起急性胰腺炎。,2胰管阻塞,胰管结石、狭窄、肿瘤或蛔虫钻入胰管等 胰管阻塞,胰管内压过高 胰管小分支和胰腺腺泡破裂 胰液外溢到间质 急性胰腺炎,3酗酒和暴饮暴食,大量饮酒和暴饮暴食均可致胰液

3、分泌增加,并刺激Oddi括约肌痉挛,十二指肠乳头水肿,使胰管内压增高,胰液排出受阻,引起急性胰腺炎。慢性嗜酒者常有胰液蛋白沉淀,形成蛋白栓堵塞胰管,致胰液排泄障碍。,4其他,手术创伤:腹腔手术,特别是胰、胆或胃手术,腹部钝挫伤等;内分泌与代谢障碍:任何原因引起的高钙血症和高脂血症等;感染:某些急性传染病如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药物:某些药物如噻嗪类利尿剂、糖皮质激素等;,尽管急性胰腺炎病因繁多,多数可找到致病因素,但仍有8%25%的病人病因不明。,虽然急性胰腺炎可由多种病因引起但都具有相同的病理生理过程,即一系列胰腺消化酶被激活导致胰腺的自身消化。,病理生理,正常胰腺分泌的消化

4、酶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有生物活性的酶如淀粉酶、脂肪酶等;另一种是以酶原形式存在的无活性的酶,如胰蛋白酶原、糜蛋白酶原等。正常情况下,胰腺合成的胰酶是无活性的酶原。,在各种病因作用下胰腺自身防御机制中某些环节被破坏,酶原被激活成有活性的酶,使胰腺发生自身消化。近年的研究提示胰腺组织损伤过程中,一系列炎性介质,如氧自由基、血小板活化因子、前列腺素等,可引起胰腺血液循环障碍,导致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和发展。,急性水肿型:可见胰腺肿大、分叶模糊、间质水肿、充血和炎性细胞浸润等改变;急性坏死型:可见明显出血,分叶结构消失,胰实质有较大范围的脂肪坏死,坏死灶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病程稍长者可并发脓肿、假性囊肿或瘘

5、管形成。,病理变化,【临床表现】,轻症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以胰腺水肿为主,临床多见,病情常呈自限性,预后良好。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少数重者常继发感染、腹膜炎和休克等多种并发症,病死率高。,1症状,(1)腹痛:为本病的主要表现和首发症状,腹痛常位于中上腹,向腰背部呈带状放 水肿型腹痛一般35天后缓解;出血坏死型腹部剧痛,持续较长,由于渗液扩散可引起全腹痛。极少数病人腹痛极轻微或无腹痛。,(2)恶心、呕吐及腹胀:,起病后多出现恶心、呕吐,大多频繁而持久,吐出食物和胆汁,呕吐后腹痛并不减轻。常

6、同时伴有腹胀,甚至出现麻痹性肠梗阻。,(3)发热:,多数病人有中度以上发热,一般持续35天。若持续发热一周以上并伴有白细胞升高,应考虑有胰腺脓肿或胆道炎症等继发感染。,(4)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多有轻重不等的脱水,呕吐频繁者可有代谢性碱中毒。出血坏死型者可有显著脱水和代谢性酸中毒,伴血钾、血镁、血钙降低。,(5)低血压和休克:,见于急性坏死型胰腺炎,极少数病人可突然出现休克,甚至发生猝死。亦可逐渐出现,或在有并发症时出现。其主要原因为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胰腺坏死释放心肌抑制因子致心肌收缩不良、并发感染和消化道出血等。,2体征,(1)轻症急性胰腺炎:腹部体征较轻,多数有上腹压痛,但无腹肌紧

7、张和反跳痛,可有肠鸣音减弱。,(2)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常呈急性重病面容,痛苦表情,脉搏增快,呼吸急促,血压下降。出现急性腹膜炎体征,腹肌紧张,全腹显著压痛和反跳痛,伴麻痹性肠梗阻时有明显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可出现移动性浊音,腹水多呈血性。,少数病人由于胰酶或坏死组织液沿腹膜后间隙渗到腹壁下,致两侧腰部皮肤呈暗灰蓝色,称Grey-Turner 征,或出现脐周围皮肤青紫,称Cullen征。如有胰腺脓肿或假性囊肿形成,上腹部可扪及肿块。胰头炎性水肿压迫胆总管时,可出现黄疸 低血钙时有手足抽搐,提示预后不良。,3并发症,主要见于急性坏死型胰腺炎 局部并发症有胰腺脓肿和假性囊肿。全身并发症常在病

8、后数天出现,如并发急性肾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心力衰竭、消化道出血、胰性脑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肺炎、败血症、糖尿病等,病死率极高。,【实验室及其他检查】,1白细胞计数 多有白细胞增多及中性粒细胞核左移。,2淀粉酶测定 血清淀粉酶一般在起病后612h开始升高,48h后开始下降,持续35天。血清淀粉酶超过正常值3倍即可诊断本病。尿淀粉酶升高较晚,常在发病后1214h开始升高,持续12周逐渐恢复正常。但尿淀粉酶受病人尿量的影响,3血清脂肪酶测定 血清脂肪酶常在病后2472h开始升高,持续710天,超过1.5u/L(Cherry-Crandall法)时有意义。4.C反应蛋白(CRP)CRP是组织

9、损伤和炎症的非特异性标志物,在胰腺坏死时CRP明显升高。,5其他生化检查 血钙降低,若低于1.75mmol/L则预后不良。血糖升高较常见,持久空腹血糖高于10mmol/L 反映胰腺坏死。可有血清AST、LDH增加,血清清蛋白降低。,6影像学检查,腹部X线平片可见肠麻痹或麻痹性肠梗阻征象;腹部B超与CT显像可见胰腺弥漫增大,其轮廓与周围边界模糊不清,坏死区呈低回声或低密度图像,对并发胰腺脓肿或假性囊肿的诊断有帮助。,【诊断要点】,有胆道疾病、酗酒、暴饮暴食等病史;突发剧烈而持续的上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发热及上腹部压痛;血、尿淀粉酶显著升高增高即可诊断。,【治疗要点】,治疗的原则为 减轻腹痛;

10、减少胰腺分泌;防治并发症。,1轻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要点,禁食及胃肠减压;静脉输液,补充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腹痛剧烈者可给予哌替啶;抗感染:因多数急性胰腺炎与胆道疾病有关,故多应用抗生素;抑酸治疗:常静脉给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2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要点,抗休克及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营养支持;抗感染治疗;减少胰液分泌:生长抑素、胰升糖素和降钙素能抑制胰液分泌;抑制胰酶活性:仅用于重症胰腺炎的早期。,3其他治疗,(1)并发症的处理;(2)中医治疗;(3)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术(EST);(4)腹腔灌洗;(5)手术治疗。,【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措施及依据】,1疼痛腹痛:

11、与胰腺及其周围组织炎症、水肿或出血坏死有关。(1)休息与体位: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以降低机体代谢率。(2)禁饮食和胃肠减压:多数病人需禁饮食13天,明显腹胀者需行胃肠减压。,(3)遵医嘱积极给予药物治疗:腹痛剧烈者,可遵医嘱给予哌替啶等止痛药,但哌替啶反复、长期使用可导致成瘾。注意禁用吗啡,以防引起Oddi括约肌痉挛,加重病情。(4)指导病人采取减轻疼痛的方法:安慰病人,满足病人的需要,使其避免紧张、恐惧。指导病人减轻腹痛的方法,如松弛疗法、皮肤针刺疗法等。,2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呕吐、禁食、胃肠减压、或出血有关。(1)病情观察:注意观察呕吐物的量及性质,行胃肠减压者,观察和记录引流量及性质。观

12、察病人皮肤粘膜色泽弹性有无变化,判断失水程度。,准确记录24h出入量,作为补液的依据。定时留取标本,监测血、尿淀粉酶、血糖、血清电解质的变化,做好动脉血气分析的测定。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病人应注意有无多器官功能衰竭的表现。,(2)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禁食病人每天的液体入量常需达到3000ml以上;注意根据病人脱水程度、年龄和心肺功能调节输液速度,及时补充因呕吐、发热和禁食所丢失的液体和电解质,纠正酸碱平衡失调。,(3)防止低血容量性休克:,迅速准备好抢救用物如静脉切开包、人工呼吸器、气管切开包等。病人取平卧位,注意保暖,给予氧气吸入 快建立静脉通路,必要时静脉切开,按医嘱输注液体、血浆或全血,补

13、充血容量。根据血压调整给药速度,必要时测定中心静脉压,以决定输液量和速度。如循环衰竭持续存在,按医嘱给予升压药。,【其他护理诊断/问题】1体温过高与胰腺炎症、坏死和继发感染有关 2恐惧与腹痛剧烈及病情进展急骤有关。3潜在并发症急性肾衰竭、心功能不全、DIC、败血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4知识缺乏缺乏有关本病的病因和预防知识。,【健康指导】,1疾病预防知识指导 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本病的主要诱发因素和疾病的过程,教育病人积极治疗胆道疾病,注意防治胆道蛔虫。2生活指导 指导病人及家属掌握饮食卫生知识,病人平时应养成规律进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应避免刺激强、产气多、高脂肪和高蛋白食物,戒除烟酒,防止复发。,【预后】,水肿型预后良好,常在一周内恢复。急性坏死型病情重而凶险,预后差,病死率在30%60%左右。如病人年龄大,有低血压、低清蛋白、低氧血症、低血钙及各种并发症则预后较差。,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