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避险及灾害应急措施.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179825 上传时间:2023-10-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紧急避险及灾害应急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紧急避险及灾害应急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紧急避险及灾害应急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紧急避险及灾害应急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紧急避险及灾害应急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紧急避险及灾害应急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紧急避险及灾害应急措施.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紧急避险及灾害应急措施一、紧急避险1.三采区距3700阶段三级回风巷开拓工作面900米处设置临时避难碉室一个,临时避难碉室额定避难人数40人,且10人;碉室及巷道前后20米范围内采用锚喷、砌硝等不燃性材料进行永久支护;碉室总长度20米,其中生存室长13.7米,两端防火防爆区分别为2米,密闭墙厚0.8米,隔离墙厚L5米,碉室断面为矩形,净宽3.5米、净高:2.8米;碉室面积按44人计算,人均有效面积大于0.9m2;符合规定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掘进管理暂行规定。2、3700临时避难碉室施工、安装均符合设计要求,碉室的整体设计合理、施工质量合格、系统配置齐全;包含防爆密闭系统、生活保证系统、压风自救

2、系统、排水排气系统、通讯系统、监测监控系统、电力照明系统等,通过现场鉴定,各系统功能参数符合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掘进管理暂行规定,能满足避难人员的基本生存要求。3、进入碉室的避灾线路3700阶段三级回风巷开拓工作面-3700临时避难碉室4、通向地面、进入碉室的应急预案(1)当井下发生火灾、水灾和瓦斯爆炸事故时,工作面作业人员在无法升井的条件下,要按照所在地点的避灾线路,进入临时避难碉室;避灾路线指示应当设置在不易受到碰撞的显著位置,在矿灯照明下清晰可见,并标注所在位置;巷道交叉口必须设置避灾路线标识,巷道内设置标识的间隔距离采区巷道不大于20Om矿井主要巷道不大于300m。(2)当人数较多时,

3、各队组跟班干部要加强组织协调,进入避难碉室时要有序,防止拥挤事件,提高进入效率;(3)进入避难碉室后,各队组干部必须及时清点人数,同时认真检查和掌握本队组人员的健康情况;(4)各队组跟班干部要利用一切通讯手段,尽快与地面救援指挥中心取得联系,及时准确汇报事故情况及人员情况;(5)必须按井下避难碉室的各项规定来操作各系统、设备;(6)由当班跟班矿长或科长担任避难碉室现场的第一责任人,如果上述人员不在现场,由安全经验丰富、熟练掌握煤矿井下各种事故应急救援知识、对周边巷道环境熟悉的跟班队长或安全生产骨干担任避难碉室第一责任人;(7)现场第一责任人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掌握整个避难碉室人员的健康情况,尽快与

4、地面救援指挥中心取得联系,及时准确汇报事故及人员情况,并接受地面救援中心的指挥;(8)现场第一负责人必须进一步明确责任、分解工作,成立临时救援指挥体系,实现统一指挥、统一行动。要安排专人具体的对避难碉室内部各系统、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检查控制,对避难碉室环境进行检测;(9)进入避难碉室的人员必须听从指挥,必须保持冷静,有序,尽量节省体力消耗;(10)现场第一负责人要组织对受伤人员及时进行的急救;(11现场第一负责人必须加强避难碉室各资源的管理,做到统一管理、伤员优先、合理使用;(12应接到地面救援指挥中心的指令或者避难碉室无法保证人员生存的特殊情况下,现场指挥人员必须结合现场情况,认真组织,确保有

5、序、快速撤离;(13)撤离前场指挥人员必须认真清点人数,并规定联系方式,确保撤离过程总始终保持联系;(14)撤离必须提前安排好伤员救治转移。二、灾害预防(一)防止瓦斯的措施1.严格执行瓦斯检查制度;瓦斯检查员每班至少3次到工作面检查瓦斯,并及时了解工作面有害气体状况,并做好记录;用光干涉甲烷测定仪检查瓦斯浓度,坚决做到瓦斯超限不作业。2、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0.8%时,必须停止割煤;工作面内,体积大于0.5m3积聚瓦斯浓度达到2%时,附近20米内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3、对发生高冒地点,要及时进行充填,防止有害气体积聚,并将处理结果记入专用记录本中备查。4、工作面供电要

6、与采煤工作面分开,并使用风电闭锁装置。5、井下用风地点和风流中,瓦斯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必须严格控制在规程规定范围内,否则不准生产,在排除处理瓦斯事故时,必须由有经验的通风瓦斯员在现场操作,通风瓦斯科长、跟班矿长现场指挥。(二)防止运输事故的措施1.加强绞车司机的业务学习,坚持持证上岗。2、小绞车运输巷道内均安装双向声光信号,不许用晃灯、喊话、敲管子等方式代替信号。3、倾斜巷道必须设置一坡三挡装置(复位式阻车器)。4、坚持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制度;钢丝绳有专人定期检查,司机每班开车前要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5、加强轨道维修和管理。6、严禁用带式输送机运送物料。(三)防治水的措施1.巷道临

7、时水仓整齐合格,将工作面的水排出。2、工作面出现挂红、挂汗、空气变冷、水叫、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透水预兆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立即报告调度指挥中心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害威胁地点的人员。3、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则(四)防冒顶事故措施当工作面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油口增多,有掉渣、离层、岩石破碎、松软、有冒顶危险时,安全员必须当机立断,先撤出工作面的所有作业人员至安全地点,并及时与矿调度指挥中心联系,跟班矿长亲临现场指挥,安全员进行处理。三.避灾路线(一)特殊情况下的防范措施1.进入新工作面之前,必须熟悉该工作面的通风系统及避

8、灾路线。2、下井人员必须携带自救器,并会正确使用。3、发生自然灾害时,要及时撤离,并向调度汇报。(二)避灾路线工作面发生水、火、瓦斯、瓦斯自然灾害时的撤离路线:火灾、瓦斯事故可从此路线撤离:3700阶段三级回风巷开拓工作面一3700阶段二级运输巷一3700阶段一级运输巷一三级轨道(皮带)巷一二级轨道(皮带)巷一一级轨道(皮带)巷一主(副)井一地面工作面发生水灾事故时可从此路线撤离:3700阶段三级回风巷开拓工作面一3700阶段三级回风巷回风绕道-3700阶段二级回风巷一3700阶段一级回风巷一三级回风巷一二级回风巷一回风立井一地面(执行往高处撤离的原则)工作面发生局部冒顶事故时的撤离路线:工作面冒顶地点-3700阶段三级回风巷开拓工作面-3700阶段二级运输巷一3700阶段一级运输巷全风压顶板完好地点;当井下发生火灾、水灾和瓦斯爆炸事故时,工作面作业人员在无法升井或无法进入永久避难碉室的条件下,要按照所在地点的避灾线路,进入临时避难碉室;未及事项,按煤矿安全规程和二O一八年度矿井灾害预防处理计划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