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第8章-酶学通论.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181527 上传时间:2023-10-02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252.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化学-第8章-酶学通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生物化学-第8章-酶学通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生物化学-第8章-酶学通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生物化学-第8章-酶学通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生物化学-第8章-酶学通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化学-第8章-酶学通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化学-第8章-酶学通论.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酶,enzyme,The application of enzyme has a much longer history than that of enzymatic research See at p319,第一节 酶学概论,一、酶的概念及其作用特点酶是一类具有高效率、高度专一性、活性可调节的生物催化剂。生物催化剂:酶(enzyme)核酶(ribozyme)脱氧核酶(deoxyribozyme),1、酶与非生物催化剂相比的几点共性:催化效率高,用量少(细胞中含量低)。加快反应速度但不改变化学反应平衡点。降低反应活化能。反应前后自身结构不变。,活化能在一定温度下1 摩尔底物全部进入活化

2、 状态所需的自由能,单 位为kj/mol。,催化剂改变了化学反应的途径,使反应通过一条活化能比原途径低的途径进行。催化剂的效应只反映在动力学上(反应速度),不影响反应的热力学(化学平衡)。,非酶催化反应,过渡态,酶催化反应,底物,产物,3、酶催化反应的特点(1)、催化效率更高酶催化反应速度是相应的无催化反应的108-1020倍,并且高出非酶催化反应速度至少几个数量级。,转换数(TN)或催化常数(Kcat)表示酶的最大催化效率Kcat是一定条件下(SKm)每秒钟每个酶分子转换底物的分子数(数值上Kcat=K3),P 322 表8-2 一些酶的最大转换数,(2).专一性高酶对反应的底物和产物都有极

3、高的专一性,几乎没有副反应发生。(3)、易失活反应条件温和常温、常压,中性pH环境。,(4)、活性可调节别构调节、酶的共价修饰、酶的合成、活化与降解等。,二、酶的化学本质及其组成(一)酶的化学本质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证据(1)酸水解的 产物是氨基酸,能被蛋白酶水解失活;(2)具有蛋白质的一切共性,凡是能使蛋白质变性的因素都能使酶变性;(具有蛋白质的颜色反应)少数酶是RNA(核酶),ribozyme核酶(具有催化功能的RNA)(1)80年代初,Thomas Cech和Sidney Altman四膜虫L19RNA具有生物催化功能,催化rRNA前体的剪接(2)1983年 Atman和Pace E.Co

4、li RNase P中的RNA具有加工tRNA前体的催化功能,(二)酶的化学组成单纯酶类(simple enzyme):仅由蛋白质组成脲酶、溶菌酶、淀粉酶、脂肪酶、核糖核酸酶等缀合酶类(conjugated enzyme):全酶(holoenzyme)=脱辅基酶(apoenzye)+辅因子(cofactor):超氧化物歧化酶Cu2+、Zn2+)、乳酸脱氢酶(NAD+),酶的辅助因子主要有金属离子和有机化合物金属离子:Fe2+、Fe3+、Zn2+、Cu+、Cu2+、Mn2+、Mn3+、Mg2+、K+、Na+、Mo6+、Co2+等。有机化合物:NAD,NADP,FAD,生物素,卟啉等 辅酶(coe

5、nzyme):与酶蛋白结合较松,可透析除去。辅基(prosthetic group):与酶蛋白结合较紧。,P324 表8-4 金属离子作为一些酶的辅助因子P325 表8-5 基团转移反应中的辅酶和辅基。,酶蛋白决定酶专一性,辅助因子决定酶促反应的类型和反应的性质。NAD+构成专一性强的乳酸脱氢酶、醇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异柠檬酸脱氢酶。,(三)、单体酶、寡聚酶、多酶复合体、多酶融合体1、单体酶由一条或多条共价相连的肽链组成的酶分子牛胰RNase 124a.a 单链鸡卵清溶菌酶 129a.a 单链胰凝乳蛋白酶 三条肽链,2、寡聚酶含相同亚基的寡聚酶:苹果脱胱氢酶(鼠肝),2个相同的亚基含不同亚基

6、的寡聚酶:琥珀酸脱氢酶(牛心),2个亚基寡聚酶中亚基的聚合,有的与酶的专一性有关,有的与酶活性中心形成有关,有的与酶的调节性能有关。大多数寡聚酶是胞内酶,而胞外酶一般是单体酶。,3、多酶复合体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酶,靠非共价键结合而成,其中每一个酶催化一个反应,所有反应依次进行,构成一个代谢途径或代谢途径的一部分。大肠杆菌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由三种酶组成:丙酮酸脱氢酶(E1)以二聚体存在 29600二氢硫辛酸转乙酰基酶(E2)70000二氢硫辛酸脱氢酶(E3)以二聚体存在 256000 12个E1 二聚体 2496000 24个E2 单体 2470000 6个E3 二聚体 1256000 总分子量

7、:560万,4、多酶融合体(多功能酶)一条多肽链上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催化活性的酶,往往是基因融合的产物。例如:天冬氨酸激酶I-高丝氨酸脱氢酶I融合体(双功能酶)该酶是四聚体4,每条肽链含两个活性区域:N-端区域是Asp激酶,C端区域是高Ser脱氢酶,三、酶的分类及命名,(一)、习惯命名1.依据底物来命名(绝大多数酶):蛋白酶、淀粉酶2.依据催化反应的性质命名:水解酶、转氨酶3 结合上述两个原则命名:琥珀酸脱氢酶。4.有时加上酶的来源胃蛋白酶、牛胰凝乳蛋白酶,(二)、国际系统命名基本原则:明确标明酶的底物及催化反应的性质(底物为水时可略去不写)。P327 表8-8酶国际系统命名法举例,(三)国际

8、系统分类法及编号(EC编号)(1)按反应性质分六大类,用1、2、3、4、5、6表示。(2)根据底物中被作用的基团或键的特点,将每一大类分为若干个亚类,编号用1、2、3。(3)每个亚类又可分为若干个亚一亚类,用编号1、2、3表示。每一个酶的编号由4个数字组成,中间以“”隔开。第一个数字表示大类,第二个数字表示亚类,第三个表示亚-亚类,第四个数字表示在亚-亚中的编号。,乙醇脱氢酶EC1.1.1.1,乳酸脱氢酶EC1.1.1.27,苹果酸脱氢酶第一个数字表示大类:氧化还原第二个数字表示反应基团:醇基第三个数字表示电子受体:NAD+或NADP+第四个数字表示此酶底物:乙醇,乳酸,苹果酸。,P327 表

9、8-9 酶的国际系统分类,氧、转、水、裂、异、合氧化还原酶类转移酶类水解酶类裂合酶类异构酶类连接酶类(也叫:合成酶),1、氧化还原酶类一类催化氧化还原反应的酶,可分为氧化酶和脱氢酶(1)氧化酶类 催化底物脱氢,并氧化生成H2O2或H2O A2H+O2=A+H2O2(2)脱氢酶类 催化直接从底物上脱氢的反应 A2H+B=A+B2H这类酶需要辅酶(NAD)或辅酶(NADP)作为氢供体或氢受体起传递氢的作用。乳酸:NAD+氧化还原酶(EC1.1.1.27),习惯名:乳酸脱氢酶 以NAD为辅酶将乳酸氧化成丙酮酸,(四)六大酶类的特征和举例,2、转移酶类催化化合物某些基团的转移,即将一种分子上 的某一基

10、团转移到另一种分子上的反应 AX+B=A+BXAla:酮戊二酸氨基移换酶(EC2.6.1.2),习惯名:谷丙转氨酶,3、水解酶类催化水解反应,多为细胞外酶,包括淀粉酶、核酸酶、蛋白酶、脂酶。AB+HOH AOH+BH亮氨酸氨基肽水解酶(EC3.4.1.1),习惯名:Ile氨肽酶。,4、裂合酶类(裂解酶)催化从底物上移去一个基团而形成双键的反应或其逆反应 AB A+B二磷酸酮糖裂合酶(EC4.1.2.7),习惯名:醛缩酶,5、异构酶()催化同分异构体相互转化,即分子内部基团的重新排列 A B6-磷酸Glc异构酶,6、合成酶(连接酶)催化一切必须与ATP分解相偶联、并由两种物质合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11、A+B+ATP AB+ADP+Pi 或 A+B+ATP AB+AMP+PPiUTP:氨连接酶(CTP合成酶),L-酪氨酸:tRNA连接酶(酪氨酰tRNA合成酶)T4DNA 连接酶,国际分类的盲区:忽略了酶的物种差异和组织差异SOD:EC1.15.1.1,只有一个名称和编号2O2-+2H+H2O2+O2 三类不同的SOD:CuZn-SOD 真核生物细胞质中Mn-SOD 真核生物线粒体中Fe-SOD同是CuZn-SOD,来自牛红细胞与猪红细胞的,其一级结构也有很大不同。在讨论一个具体的酶时,应对它的来源与名称一并加以说明。,四、酶的专一性放在酶的作用机理中讲,五、酶的活力测定与分离纯化1、酶活力与

12、酶促反应速度酶活力:在一定条件下,酶催化某一反应的反应速度(一般测初速度)。酶促反应速度:单位时间、单位体积中底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增加量。单位:浓度/单位时间,研究酶促反应速度,以酶促反应的初速度为准(底物消耗5%)。,2、酶的活力单位(U)国际单位(IU单位):在最适反应条件下,每分钟催化1mol底物转化为产物所需的酶量,称一个国际单位(IU),1 IU=1mol/min国际单位(Katal,Kat单位):在在最适反应条件下,每秒钟催化1mol底物转化为产物所需的酶量,称Kat单位1 Kat=60 106 IU,最适条件:最适温度(25或37),最适pH、最适缓冲液离子强度、最适底物浓度。底

13、物浓度(1)通常很大,使酶饱和(2)底物消耗5%,3、酶的比活力 Specific activity每毫克酶蛋白所具有的酶活力。单位:U/mg蛋白质。酶的比活力是分析酶的含量与纯度的重要指标。,4、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P336分光光度法荧光法同位素法电化学法,(二)酶的分离和纯化,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因此酶的分离提纯方法,也就是常用来分离提纯蛋白质的方法。,酶的提纯,把酶制剂从很大体积浓缩到比较小的体积,把酶制剂中大量的杂质蛋白和其他大分子物质分离出去,判断分离提纯方法的优劣,两个指标来衡量,总活力的回收表示提纯过程中酶的损失情况,比活力提高的倍数表示提纯方法的有效程度,酶分离和纯化中应注意的几点:,(1)选材酶含量丰富的新鲜生物材料 获得材料后立即开始,否则应低温保存(2)破碎(3)抽提低温下,以水或低盐缓冲液,抽提(4)分离及纯化操作条件要温和,05下进行,一个酶的分离纯化分为4 步。步骤 1 2 3 4总活力(U)6 4 3 2总蛋白质(mg)20 10 5 2比活力(U/mg)6/20 4/10 3/5 2/2酶的提纯过程中,总蛋白减少,总活力减少,比活力增高。酶的纯化倍数:酶的回收率:100%,核酶抗体酶酶工程诱导酶同工酶 后边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