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诵读《江畔独步寻花》.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183851 上传时间:2023-10-03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5.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诵读《江畔独步寻花》.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古诗诵读《江畔独步寻花》.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古诗诵读《江畔独步寻花》.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古诗诵读《江畔独步寻花》.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古诗诵读《江畔独步寻花》.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诵读《江畔独步寻花》.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诵读《江畔独步寻花》.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春?,一、课前热身,赛诗会,1、不知细叶谁裁出,_。2、_,百般红紫斗芳菲。3、月出惊山鸟,_。4、竹外桃花三两枝,_。5、_,一枝红杏出墙来。6、_,明月何时照我还。7、_,虫声新透绿窗纱。8、国破山河在,_。9、日出江花红胜火,_。10、_,_。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描写春天的成语:,春意盎然、四季回春、满园春色、春暖花开、花团锦簇、百花齐放、姹紫嫣红、含苞欲放、花枝招展、春色撩人、大地回春、万物复苏、草木争春、万象更新、万紫千红.,描写春天的古诗:,春晓、咏柳、春夜喜雨、鸟鸣涧、清明、晚春、题都城南庄、绝句迟日江山丽、游园不值江畔独步寻花,读,唱,交流讨论,回忆学习古诗的方法。

2、,古诗学习,1、知诗人、明背景;,2、解诗题、说题意;,3、看注释、解诗意;,4、反复读、展想象;,5、再品诗,升感情;,1.谁知道大诗人杜甫?给同学们谈一谈。,2.我们都学过杜甫的那些诗呢?,绝句江畔独步寻花江南逢李龟年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夜喜雨春望登岳阳楼.,一、知诗人、明背景:,诗人独自一个人在锦江浣花溪边上一边散步,一边赏花。,二、解诗题、说题意:,“江畔独步寻花”,蹊(x):指小路。娇莺(yng):娇小可爱的黄莺。恰恰(qi):指鸟儿和谐动听的鸣叫声。啼(t):鸣叫。戏蝶(di):嬉戏的蝴蝶。留连:舍不得离开。时时舞:不停地飞舞。,三、看注释、解诗意:,1.学习掌握生字词及其注释。,江

3、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 四 娘 家 花 满 蹊,千 朵 万 朵 压 枝 低。留 连 戏 蝶 时 时 舞,自 在 娇 莺 恰 恰 啼。,2.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解诗意。,江 畔 独 步 寻 花【唐】杜甫 黄 四 娘 家 花 满 蹊,千 朵 万 朵 压 枝 低。留 连 戏 蝶 时 时 舞,自 在 娇 莺 恰 恰 啼。,1注意停顿并划出节奏,四、反复读、展想象:,2.自由读诗,整理你心中的感悟:,江 畔 独 步 寻 花【唐】杜甫 黄 四 娘 家 花 满 蹊,千 朵 万 朵 压 枝 低。留 连 戏 蝶 时 时 舞,自 在 娇 莺 恰 恰 啼。,3.由读到悟,你该畅所欲言了:,“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

4、压枝低。”,“花满蹊”?(满)花多、繁茂“压枝低”?(千朵万朵)把花枝压弯,满,千朵万朵,思考:主题是什么?,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万紫千红、繁花似锦的春景图,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幸福的向往。,1、闭上眼睛,大胆想象,置身其中,四、再品诗、升感情:,2、(小练笔)把你想象到的美丽画面用好词好句笔描绘出来吧!,假如我是戏蝶:假如我是娇莺:假如我是一朵小花:假如我是杜甫的书童:。,今天,我们又学习了杜甫的一首诗写春天的诗,在他的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春天来了,到处一片春暖花香学习古诗就要反复推敲,展开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情绪。杜甫一生创作了大量忧国忧民的诗歌,著名

5、的有三吏三别。他的诗歌风格沉郁顿挫,像这样抒发喜悦之情的很少,大多反映百姓苦难生活的。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等诗句,课下我们可以多读读他的诗歌。,五、总结提高:,五、作业:,1.抄写古诗。2.背诵古诗。,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注解】:、春晓:春天的旱晨。2、闻:听到。【韵译】:春意绵绵好睡觉,不知不觉天亮了;猛然一觉惊醒来,到处是鸟儿啼叫。夜里迷迷胡胡,似乎有沙沙风雨声;呵风雨风雨,花儿不知吹落了多少?【评析】:这是一首惜春,诗人抓住春晨生活的一刹那,镌刻了自然的神髓,生活的真趣,抒发了对烂漫醉人春光的喜悦,对生机勃勃春意的酷爱。言浅意浓,景真

6、情真,悠远深沉,韵味无穷。可以说是五言绝句中的一粒蓝宝石,传之千古,光彩照人。,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注释】1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2妆:装饰,打扮。3丝绦:丝线编成的带子。这里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简析】这是一首咏物,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

7、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自答。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注解好雨:指春雨,及时的雨。乃:就。发生:催发植物生长,萌发生长。潜:暗暗地,静悄悄地。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野径:田野间的小路。俱:全,都。

8、晓:清晨。江船:江面上的渔船。独:独自,只有。红湿处:指带有雨水的红花的地方。花重(zhng):花因沾着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锦官城:故址在今成都市南,亦称锦城。三国蜀汉管理织锦之官驻此,故名。后人又用作成都的别称。也代成都。译文这一场雨就好似选好时候,正当春天万物生长之时就随即降临。细雨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来到,它默默地滋润万物,没有一点声音。雨夜中,田野间的小路黑茫茫,只有江中渔船上灯火独自明亮着。要是早晨起来看看,锦官城里该是一片万紫千红吧!(看看带有雨水的红花之地,就会看到在锦官城里的花因沾上雨水而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9、。【注释】选自王右丞集笺注 鸟鸣涧:鸟儿在山中鸣叫。涧:两山之间的小溪。闲:安静、悠闲,含有人声寂静的意思。空:空寂、空空荡荡。空虚。这时形容山中寂静,无声,好像空无所有。月出:月亮出来。时鸣:时,不时。不时地啼叫。时:时而,偶尔。桂花:木犀的通称。有的春天开花,有的秋天开花。惊:惊动,惊扰。闲:安静。【译文】春天的夜晚十分寂静,听得见桂花掉落的声音。月亮出来了,惊动了正在栖息的小鸟,时而在深山里鸣叫。,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注释】清明我国传统的扫墓节日,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欲断魂形容愁苦极深,好像神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借部请问。【译文

10、】清明,天下着纷纷的细雨,路上的行人应着这纷纷的细雨,好似丢了灵魂问那小儿,酒家哪里有啊?小儿遥手便指向远处的杏花村。,晚春【唐】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注释】此乃游城南十六首之一,作于元和十一年。此时人已年近半百。不久归:将结束。杨花:指柳絮 榆荚:亦称榆钱。榆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荚小,形如钱,荚老呈白色,随风飘落。才思:才华和能力。【译文】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竟相争妍斗艳。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题都城南庄【唐】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

11、笑春风。【注释】(1)都:唐时的京城长安。(2)人面:一个姑娘的脸。第三句中“人面”指代姑娘。(3)笑:形容桃花盛开的样子。【译文】去年的今天,就在这长安南庄的一户人家门口,我看见那美丽的面庞和盛开的桃花互相映衬,显得分外绯红。时隔一年的今天,故地重游,那含羞的面庞不知道去了哪里,只有满树桃花依然是旧样,笑对着盛开在这和煦春风中!,绝句迟日江山丽【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释】迟日:指春天。泥融:春日来临,冻泥融化,又软又湿。鸳鸯:一种漂亮的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译文】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鸳鸯睡在沙上。,游园

12、不值【宋】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注释游园不值想游园没能进门儿。值,遇到;不值,没得到机会。应怜应该爱惜。应,应该;怜,怜惜。屐齿屐是木鞋,鞋底前后都有高跟儿,叫屐齿。小叩轻轻敲门。柴扉用木柴、树枝编成的门。解读人想去朋友的花园中观赏春色,但是敲了半天门,也没有人来开。主人大概不在家。也许是担心游人踏坏了地面的青苔,故意不开门。但是一扇柴门,虽然关住了游人,却关不住满园春色,一只红色的杏花,早已探出墙来。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译文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爱惜的青苔,轻轻地敲柴门,久久没有人来开。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一枝粉红色的

13、杏花伸出墙头来。,杜甫:字子美,号少陵。是唐代诗人,他写的诗多是反映生活的苦难,人们称他为“诗圣”,他是一个现实主义诗人,和诗仙李白并称为“大李杜”,他的一生跌荡起伏,在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不安后,杜甫来到了成都锦江边的草堂居住,过上了安宁的日子,这一年春天来了,百花争艳,鸟语花香,吸引着他走出草堂,一路上他被春天的美景所打动,写下了这组江畔独步寻花(共七首),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其中的第六首。(注:“小李杜”指李贺和杜牧),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唐玄宗、唐肃宗时期,边关守将安禄山、史思明发起的反唐叛乱,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开元后期,由于大唐盛世安定繁荣的日子已久,唐玄宗逐渐丧失了以前那种励

14、精图治的精神。他纵情享乐,宠爱杨贵妃,信任宦官高力士,把朝政全交给宰相李林甫处理。李林甫为了巩固本身权位,多用胡人担任节度使。结果给胡人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反唐的机会。安禄山本是混血胡人,貌似忠诚,生性狡诈;由于得到玄宗和杨贵妃的欢心,身兼范阳、河东、平卢三镇节使。安禄山见唐室政治腐败,武备废弛,便于公元755年,以讨杨国忠为名,自范阳率兵南下,很快就攻占了洛阳,自称大燕皇帝。第二年,唐军在潼关溃败,安禄山便长驱直入长安。唐玄宗匆忙南逃,后来叛军内部发生分裂,安禄山为儿子庆绪所杀。唐军联同回纥援兵乘机反攻,收复了长安和洛阳。不久安禄山部将史思明杀安庆绪,重新攻陷洛阳,也称大燕皇帝,后又被儿子朝义杀害。于是唐朝再借回纥兵,收复洛阳,史朝义自杀,这场持续了八年的安史之乱才告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