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基金、立法与管理.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190240 上传时间:2023-10-03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1.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保障基金、立法与管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社会保障基金、立法与管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社会保障基金、立法与管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社会保障基金、立法与管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社会保障基金、立法与管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保障基金、立法与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保障基金、立法与管理.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社会保障基金、立法与管理,主要内容一、社会保障基金二、社会保障立法三、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第一节 社会保障基金,一、社会保障基金的概念及其特点,第一节 社会保障基金,一、社会保障基金的概念及其特点,(一)社会保障基金的概念,社会保障基金是指为实施各项社会保障制度,通过法定的程序,以各种方式建立起来的用于特定目的的资金。,第一节 社会保障基金,一、社会保障基金的概念及其特点,(二)社会保障基金的特点,二、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基金筹集,筹集原则,基金来源,筹集方式,财务管理方式,分担方式,二、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基金筹集,筹集原则,基金来源,筹集方式,财务管理方式,分担方式,(一)社会保障基

2、金的筹集原则,二、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基金筹集,筹集原则,基金来源,筹集方式,财务管理方式,分担方式,(二)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资金来源,二、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基金筹集,筹集原则,基金来源,筹集方式,财务管理方式,分担方式,(三)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方式,二、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基金筹集,筹集原则,基金来源,筹集方式,财务管理方式,分担方式,(四)社会保障基金的分担方式,(1)单位全部负担:工伤保险(2)政府财政全额拨款:福利国家,通过社会保障税或直接税方式筹资(3)个人全部负担:智利、新加坡等国家实行的强制性个人储蓄(4)单位与个人共同负担:我国养老社会保险;日本厚生养老保险(5)国家、单位

3、、个人三方共担,二、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基金筹集,筹集原则,基金来源,筹集方式,财务管理方式,分担方式,(五)社会保障基金的财务管理方式,部分积累制,完全积累制,现收现付制,现收现付制近期横向收付平衡,内涵:利用目前投保人缴纳的保险费为现在的保险受益人支付保险金,完全靠当前的收入满足当前的支出,以支定收,略有节余,优点:以支定收,只需考虑短期资金平衡,不必承担长期风险。缺点:当人口年龄结构和劳动力的年龄结构发生变化或者经济发生动荡时,会增加现有人口和劳动力的负担。,完全积累制远期纵向收付平衡,内涵:首先算清楚在某项社会保险上,劳动者在将来享受保险待遇期间所需开支的费用总额,然后将其按照平均比例

4、分摊到劳动者整个就业期间。,特点:初期收费率高,见效快,长期收费率保持稳定,可形成储备基金。优点:可以对付可预见的和未能预见到的风险。缺点:积累的基金要承担保值增值的风险。,部分积累式,内涵:将现收现付式和基金积累式实行有机结合,将社会保障基金的收支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现收现付,另一部分积累。,特点:结合了现收现付式和基金积累式的优点收费率分阶段调整,费率相对稳定,储备金可既可应付意外支出又可用来投资。,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有哪些影响?,人口老龄化是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已成为人类发展的大趋势和21世纪人口发展的主要特征。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其

5、人口老龄化趋势已十分明显。老龄化速度快人口老龄化规模大未富先老老龄化程度的迅速提高和老年人口的迅速增长将成为21世纪上半叶我国人口变动的最重要的现象,并将对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模式等问题产生重要的影响。,在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如何发生变化?,小案例,三、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营,投资运营,间接的、被动的、保守的投资,将基金存入金融机构,或是购买国家及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优点: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缺点:投资收益偏低,在银行利率和债券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的条件下不仅不能实现保值增值的目标,而且必然降低基金原有的价值量和购买力。,直接的、激进的、风险型投资,即基金管理机构直接从

6、事商业证券投资和实业投资。优点:回报率高;缺点:风险大、过程复杂。,平稳型投资(委托投资),-即将社会保障基金委托给专门的投资公司进行投资,所获得的利润按委托投资合同的规定共同分享。-其特点是介入上述两类投资模式之间,获利水平较第一类投资模式高,风险则较第二类投资模式小。,四、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基金管理,四、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基金管理,(一)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目标,目标:确保资金的安全 1.基金完整 2.基金满足给付 3.防止基金贬值 4.保持高效率,防止浪费。,四、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基金管理,(二)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原则,1.依法管理,规范运行。2.专款专用。3.收支两条线。4.预算管

7、理。,四、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基金管理,(三)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机构,民政部 财政部 卫生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基金财务部、投资部、股权资产部、法规及监管部、信息研究部)国家社会保障储备基金(应对历史债务和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金支付问题),机构设置,第二节 社会保障立法,第二节 社会保障立法,一、世界社会保障法的历史演进P229,1.济贫法阶段(1601年19世纪80年代)2.现代社会保障立法产生阶段(19世纪80年代二战结束)3.现代社会保障立法成熟阶段(二战后20世纪70年代)4.现代社会保障立法完善与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第二节 社会保障立法,二、社

8、会保障法的原则,1.人权保障原则2.公平原则3.权利与义务相结合原则4.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原则5.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原则,第二节 社会保障立法,三、社会保障法的形式,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4.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5.行政规章和地方规章6.法律解释7.条约与协定,第二节 社会保障立法,四、中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一)建设历程P239创建阶段(1950-1956年)1951年2月26日劳动保险条例(1953年1956年做了两次修订),初步建立了养老、工伤、疾病、生育等劳动保险制度。此外在社会救济、社会优抚有相关立法。,2、调整阶段(1957-1966年

9、),对一些不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劳动保险条例进行了调整和补充如:退休退职制度、改革公费医疗制度、职业病范畴等,3.停滞不前阶段(1966-1978年),5.现代社会保障立法的建立与建设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4.探索重建阶段(1978-1992年),(二)现状,1.立法缺乏合理的理念2.立法缺乏统筹规划,体系结构残缺 3.法制建设的层次较低 4.立法主体混乱,立法层级无序 5.欠缺与WTO的社会保险规则相适应的法律规范,(三).发展趋势,1.由地方立法向中央立法发展 2.由分散立法向相对集中立法发展 3.由行政立法向人大立法发展 4.强化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实施机制,第三节 社会保障管理,社

10、会保障管理是指为了实现社会保障目标,由国家和政府成立专门的社会保障机构,组织社会保障的专业人员,对各项社会保障事务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的过程。,一、社会保障管理的基本原则,依法管理公开、公正与效率属地管理与相关关系协调一致,二、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类型,集权制管理 分权制管理统分结合的管理,三、社会保障管理模式,(一)集中管理模式 把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以及其他社会保障项目全部统一在一个管理体系内,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集中对社会保障各项目基金营运、监督等实施统一的管理。特征社会保障决策权统一集中在中央;社会保障预算权统一;政府间的社会保障联系是一种直接的双重

11、联系。,有利于社会保障的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监督,避免了政出多门、多头管理所产生的诸多利益冲突,使社会保障功能更有效地发挥有利于社会保障各项之间、社会保障运行机制各环节之间的协调和社会保障基金的集中管理,并在一定范围内调剂使用,形成规模效益,真正发挥社会保障的互济功能;有利于社会保障管理和企业机构精兵简政,降低管理成本,控制管理费用;对社会保障业务和基金的集中管理,有利于增强透明度,便于加强社会监督。某些社会保障项目的管理与政府业务主管部门往往难以协调,进而影响管理效果;往往以国家行政管理为主,受行政干预较多。,优点,局限性,(二)分散管理模式是不同的社会保障项目由不同的政府部门管理,各自

12、建立一套保障执行机构、资金营运机构及监督机构,各保障项目之间相互独立,资金不能相互融通使用。特征各级政府及社会保障部门事权独立;各级政府社会保障部门社会保障预算独立;政府间的社会保障联系是间接的,政府将社会保障事务委托给社会保障经办机构管理,只对社会保障进行监督,并根据各类保险项目的财务状况进行必要的平衡。,各管理机构具有较大的自主性,能根据自己所管理社会保障项目特点制定详细、周全的管理法规,较灵活地适应社会保障发展的需要;管理的独立性强,能根据客观实际,及时调整保障项目和内容,较灵活地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管理机构多,管理成本高;因机构庞杂和相互独立导致工作的反复,给被保险人和保险机构管理增添

13、了许多难题。,局限性,优点,(三)集散结合管理模式将社会保障共性较强的项目集中起来,实行统一管理,而将特殊性较强的项目单列,由统一的社会部门分散管理。特征根据社会保障项目的不同,把集中统一管理和分散自主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表现既能体现社会保障社会化、一体化的要求,又能兼顾个别项目的特殊要求;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四、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中国现阶段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是1998年在中央政府机构改革中确立的,它主要表现为政府对社会保障事务的管理与监督。在中央政府机构序列是,管理社会保障事务的职能部门主要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卫生部和

14、财政部,其他有关部门亦不同程度地参与社会保障管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险事务的主管部门,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以及社会保险基金等是其管理职责范围内的事务内设的社会保险事务管理机构有:政策法规司、养老保险司、失业保险司、医疗保险司、工伤保险司、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司、农村社会保险司、直接事业单位。民政部负责管理全国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事业等。内设的相关机构主要有:政策研究中心、救灾救济司、最低生活保障司、社会福利与社会事务司、优抚安置局。,其他部门卫生部参与管理农村合作医疗、全民卫生保健等事务;财政部内设社会保障财务司,管理中央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及财务制度等;审计署内设社会保障审计司,负责对社会保障事务进行审计监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制定社会保障发展的中长期规划等;一些半官方性质的组织与社会团体,亦参与社会保障事务的管理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等机构就不同程度地参与社会保障事务的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