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190328 上传时间:2023-10-03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1.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公共政策的分析方法之一 社会性别视角,一、什么是社会性别?,社会性别,英文为gender,是与基因性别(DNA)、生理性别(解剖学意义)、生物性别(激素、心理性别(自我认同)相区分的一个性别概念。它是基于生理性别(sex)的男女两性在社会文化建构下形成的性别特征和差异;是与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法律制度等并存、相互影响的一种文化存在与规范;是个人的一种生活准则、生活观念和日常行为。它表现为社会对男女在婚姻、文化、教育、经济与政治等领域扮演角色的固定期待。例如,男人应该坚强、勇敢、挑战、霸气,女人应该温柔、娇柔、退让、善解人意;男人应该主导、决策,女人应该服从执行;男应主外,活动于公众场合,女应主

2、内,存在于私人领域等等。,以社会性别关系为视角,我们发现,中国传统的社会分工及现实存在的性别关系都是由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男性主导权力持续巩固的结果。由于男性在政治经济上占据优势地位,这样男性依赖于拥有的话语权和符号的灌输,不仅形成由男权控制下的社会梯级分工结构,使女性在社会分层中难以向上流动,而且还把男性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作为了整个社会必须信奉的价值和观念。并且通过文化演化,通过法律和政治制度不断强化,使得人们理所当然地把既存的性别差异当作一种共识来接受。,二、什么是社会性别分析?,应把性别分析作为性别视角的政策分析的基本工具。社会性别分析是一个包含识别和理解性别不平等的原因的分析过程,目的是找

3、出导致妇女/女童不利地位的社会、政治、文化等结构性原因,发现政策/措施对男性和女性的不同影响,以利于发展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从根本上改变性别不平等的状况。,社会性别分析包括:,性别敏感指标的建立和数据/资料的收集发现男女在劳动分工、获取和控制资源以及决策方面的不同状况和地位了解男孩和女孩、男人和女人在生存、发展、社会保护、家庭责任等的需求、限制和机会;分析政策/措施对不同性别的影响分析更大环境(法律和社会文化)对男女的机会与限制的影响检查现有制度和机制实现和促进性别平等的能力,忽略社会性别分析导致的问题,看不到发展中的性别差距流动不能正确判断社会政策、改革措施的优劣托幼服务体制改革、医疗改革

4、不能正确判断性别平等促进工作的实际效果女童教育项目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解决女性面临的突出问题留守儿童不能发现好的变化北京的劳动合同续定率,三、公共政策中性别意识的缺失,决策者与性别 我国的决策机构从纵向来看,可以分为高层决策、中层决策和基层决策机构,一般来说,高层决策拥有更多更大的决策权,中层与基层机构往往要执行高层决策,在此前提下结合本地的实际采取具体的措施。从横向来看,各个层面权力结构内部影响决策的程度不同,一般说来,正职领导的决策影响力往往大于副职领导,形成一个围绕中心的权力结构。在我国的高层决策机构,女性尖端缺损,不能使女性性别利益的要求形成由上而下的政策影响力;在权力结构的内部,

5、女性的总体比例均为以下,而且绝大多数是副职领导,在正职领导岗位上的女性不到。所以,导致决策机构中女性的缺席。,由于决策层中女性的缺席,往往容易导致两种结果:第一,女性群体利益容易边缘化,往往被决策者的视野所忽视,女性群体的要求和声音难以在决策层表达出来,使得女性群体的合法利益整体上被遗忘被忽略。第二,假设不同群体的声音能够通过一定的方式,反映到决策层,依然有个各种声音和利益的权衡问题。任何政策都不可能使所有的人同时获益,一部分人常常要作出牺牲。问题不在于有人作出牺牲,而是谁来承受政策的代价?谁来作出牺牲?是坚持社会公正的原则,还是弱肉强食?是坚持利益普惠的原则?还是只是为少数人谋利益?弱势群体

6、有无在决策中博弈的能力和机会,有无参与决策可能和条件?,显性的阶层与隐蔽的性别,公共利益是由不同的民族、区域、城乡、阶层和性别利益构成的。这些民族、区域、城乡、阶层乃至性别利益呈现出明显的差距,而且这些因素之间相互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在公众利益和群体中却经常地大量地忽视了性别的利益。为何性别的利益会忽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与人们的认识有关:性别不是一个可以独立出来的群体,它必然隶属于一定的民族、地域、阶层和家庭,还有必要单独强调吗?,规则与受益者,两类与性别相关的分配原则:第一按个人进入有偿就业的领域来进行分配,比如按个人的贡献和业绩来分配,按照职级和职称来分配,个体作为分配单位。第二按家

7、庭进行分配。单身歧视 女性权利的遗失 第三,按性别进行资源的配置。,四、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公共政策,消极的差别对待政策 这类政策以性别分工为依据,巩固和强化男女不平等的社会性别制度,扩大男强女弱的性别差异及女性的从属地位,通过强制性的政策和措施剥夺女性的权利和机会,称为消极的差别对待政策,也可称为性别歧视政策。,性别平等对待政策,平等对待的政策模式容易走入两个误区:第一,将权利平等理解为结果平均。由此常常进入第二个误区:忽略或抹杀性别之间存在的差异,根据男性的角色来对待女性,根据男性的时间来要求女性。,积极差别对待政策,正视男女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的社会及生理差别,以及由此形成的妇女不利处境,从而采

8、取积极的纠正措施和积极行动方案,称为积极差别对待政策。积极的措施是针对弱势群体的措施,不包括强势群体。,“过度保护”政策、“保护不当”政策及“恰当保护”政策,1988年劳动部关于女职工生育待遇若干问题的通知:女职工怀孕,在本单位的医疗机构或制定的医疗机构检查和分娩时,其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和药费由所在单位负担。日本劳动基准法规定:雇主不得在晚上十点至清晨五点之间使用未满18岁者或女工。但按交接班制使用的16岁以上男子不受此限。四川某地政府规定:60岁以上妇女不得骑三轮车上街。很快遭到反对被撤消。英国工党1997年规定:每个议员在选举影子内阁时,必须投至少三位妇女的票,否则他们的选票无

9、效。,性别中性政策,政策的制定者尚未自觉地意识到整体格局中各个利益群体的“差异”,乃至男女两性的“差异”,将男女两性假定为“无差别”的群体,政策可以无差别地对待,既不需要采取任何纠正性别偏见的措施,也不需要有意无意地强化性别差异,至于政策对于男女两性产生什么影响,是不需要考虑的问题。我们将这种排斥性别的政策视为性别中性政策。,社会性别意识政策,认识到男女性别的差异,并将这些差异与社会性别结构联系到一起,不是通过对妇女的帮助适应社会现状,而是试图通过改变根深蒂固的社会性别结构来改变社会秩序的政策。该政策的显著特点:第一,从根本上挑战传统的社会性别结构,改变社会普遍认可的性别规则。第二,在政策制定

10、中增加社会性别意识。第三,强调两大性别共同参与决策过程,这是性别平等的高层面。,1995年:要把男女平等作为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这是中国政府对国际社会做出的庄严承诺。2005年:国家主席胡锦涛再次提出男女平等国策,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正案将男女平等国策列入其中。,五、为什么将性别平等 提到国策的高度?,性别不平等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存在着潜在的威胁,而且这种威胁正在逐渐显形化;社会问题与性别平等有着内在联系,性别问题构成社会问题的有机组成部分。,性别平等国策的意义,出生性别比严重失调,1980年代以来,性别比开始失调,当时的表现方式是遗弃女婴。,从1982年以来出生婴儿性别比不断升高,一个

11、人口群体的性别构成,直接影响着婚姻家庭的形态和结构。出生时男多女少,到了适婚年龄,会造成男性婚配困难。,直接导致婚姻挤压,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在不满20岁的人口中,男性比女性多出2000余万人,平均每个年龄段,男比女多100多万人。婚姻挤压现在已经开始显露:民政部门的婚姻登记显示,我国男女配偶间的年龄差距正以每年0.6岁的速度递增,反映了男子在同龄女性中难觅佳偶,便转向低龄女子。,婚姻挤压加剧社会犯罪,拐卖妇女买卖婚姻 卖淫嫖娼 性暴力性犯罪,女婴2000万遗弃,妇女问题从长远来看是社会问题,男性婚姻挤压,男性问题,拐卖妇女性暴力性骚扰,社会问题,妇女问题,女性问题属于隐性的社会问题,社会问

12、题至少有两种形式:一是爆炸性的、突发性、即时性,一是隐蔽性的、司空见惯的、累积性的。妇女问题与人口问题一样都属于隐性的社会问题。隐蔽的社会问题通常不容易被发现,常常为制定政策带来极大困难,丧失最佳机遇。,计划生育政策的前车之鉴,1956年马寅初提出。1956年6亿,1964年达到7亿,1969年发展到8亿,1974年就突破9亿,影响的人群不断增加,局部的微观问题发生质变,转化为全局的、宏观的问题。1980年提出计划生育政策。,危机导致变革和政策出台,危机之后国家进行积极干预,代价太大,社会成本太高。我们能不能防患于未然,在危机尚未爆发之前就能预防危机,从而避免灾难性的后果。这是对于我国政府执政

13、能力和执政水平的检验,是对我国政府预见性和前瞻性的检验。,妇女问题还是显性的社会问题,妇女问题或者说性别问题还常常在显性的社会问题中表现出来,使得政策关注的社会危机进一步加剧。,女性传染的比例高达50%,加速艾滋病传播.在我国,1998年女性感染者的比例是15.3%,到了2004年9月,已经达到39%。感染者的男女比例,由几年前的81,转变为2004年的1.441。,艾滋病的流行与蔓延,8:1,1.44:1,社会问题之间形成了 连环套式的恶果,妇女问题,人口问题,社会犯罪,性别问题,社会治安,公共卫生,社会各个环节包括两性与社会发展之间也存在着社会链。每个链条之间都是相互连接的,任何一个环节断

14、裂脱落损坏,都会危及、损坏另外一个环节。,社会链,解决性别问题,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就是将社会问题控制在微观状态或者萌芽状态。解决性别问题,就是防止社会问题加剧,就是要消除构建和谐社会的隐患。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恰好是社会链中的防止断裂脱落的一环。,关爱女孩政策分析,惩处政策:打击两非B超论 奖励辅助政策 60岁以上纯女户老人的养老金 关爱女孩的种种优惠政策,为什么偏好男孩?,辜胜祖.湖北四县,杜江先等.山东三县,51%,25%,14%,4%,69%,31%,我国主要以家庭养老为主,父 母,儿子,女儿,儿媳,儿子,男婚女嫁,从夫居,父母公婆,华夏婚姻制度,一夫一妻多妾制从夫居:女儿外嫁男方家族,迎

15、娶嫡妻从夫姓:女方结婚改为夫姓,为夫家之人,为男方家庭传宗接代,照顾夫家。从夫居和从夫姓:意味着女性从属于男方家族家庭角色由女儿更替为儿媳,实现了从娘家到婆家的转移,女儿不能为父母养老,只能养儿防老。女儿不能形成家族势力。,权力、财产声望、姓氏,只传男孩,华夏,欧洲,权力、财产姓氏、声望,先男后女,传宗接代是一种制度设计,父亲,儿子,孙子,女性,地方政策强化从夫居,某市委研(199605号文件明文规定:“妇女结婚后已长期在女方生产、生活的,要尽量说服动员到男方落户划地;经动员仍不去男方落户的,经大多数群众同意允许在户口所在社划地。”,其一强制性的从夫居,导致女儿不能解决为父母养老问题其二是继承

16、制度的只男不女当资源、机会、权利越是向男性倾斜,男性偏好越强烈,从父系制转向父母双系制,政策要倡导和鼓励男到女家,清理现有的侵犯妇女利益土政策,大力宣传婚姻法,尊重男女双方在婚姻居住地上的选择权。婚姻法第八条 登记结婚后,根据男女双方约定,女方可以成为男方家庭的成员,男方也可以成为女方家庭的成员。第十六条 子女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儿女养老的问题。,宜黄梅湾村,138家,49户招郎上门,36%。签订家庭契约孩子姓氏全部随母亲孩子姓氏全部随父亲每个孩子随一个家长姓氏,父母双系制的意义,解决儿女共同养老的问题儿女都可以传宗接代弱化家族势力,通常的说法是适合于某种性别的工作

17、。男性适合的工作:领导、经济、管理、计算机、金融。女性适合的工作:家政、美容美发、服务业、文秘、会计。,就业政策的性别分析,卡比尔的分析框架分性别,男性和女性做什么?承担什么角色?谁受益?拥有什么资源?谁决策?拥有什么权力?,劳动双重价值,使用价值,交换价值,没有高低之分,社会性别分析,决定劳动价值高低有两个要素:,可否控制劳动要素及过程,是否可获得利益报酬或较高报酬,得到什么,谁决策,两性劳动的价值不同,一个规律性的现象是:适合男性的工作,收入高并控制劳动过程;适合女性工作,收入低或没有收入,是辅助性工作。,性别分工的运作机制,性别定位类型化,低收入辅助性女性,不考虑男女个体能力的真实情况,

18、高收入主导性男性,导致性别分层:女性大多沉积在低收入的岗位,在高收入的房地产和金融业女性比例占1%;在农林牧副渔女性占70-80%。男性行业与女性行业男性为主的行业里,女性处于次级和辅助岗位,在女性为主的行业里,男性处于较高职位。垂直分化,水平隔离,性别分工制度,国,公,私,家,内,外,贵族男性,女性,女性,平民男性,性别观,男强女弱,男主女从,男外女内,男才女貌,男性公领域,性别的公私领域形成,政治,教育,经济,社会,家庭女性,私领域,传统的社会性别观,男强女弱男主女从男外女内男高女低男才女貌,个体性别观念的形成,早期的形象和认知会形成一定的性别观念,大量的形象积累会形成一种认知定势。认知定

19、势就会形成适合论,此时,人们已经极少意识到背后的性别利益,而是形成潜移默化的集体无意识,或者叫作性别角色刻板定型。,性别角色定型的特点,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将丰富的个性类型化。夸大或者扭曲,将个体行为普遍化。一个女性的不行往往概括为所有的女性。经常由此说明某些歧视行为是正当的。固定不变的将文化特性描述为是自然的。男女很多分工并不是自然的,而是权力与文化导致的,而常常视为是生理性别决定的,在性别角色定型上表现的最为明显。,性别定型的后果,形成隐性的性别歧视。很少有人将其看作性别歧视,甚至将其合理化正当化。扩大两性地位和收入上的差距,形成了越来越明显的性别分层,收入差距之大已经超过了国际上的平均值

20、78%。将男女推向两级,使得男主外女主内容易回潮。,性别歧视性的政策和规则,剥夺某一性别的合理利益和基本权利显形性别歧视性的政策具有公开的性别歧视特征,人们很容易识别其中包含的性别歧视隐性性别歧视性的政策由于对于性别角色刻板定性的认同,对于性别歧视往往不易觉察,男摘将其合理化。,性别排序,凸现了三大性别根源,从夫居,性别刻板印象,不能养老,要儿子遗弃女婴,剥夺女孩教育投入,传宗接代,加大对男孩投入,只传男孩,妇女土地宅基地财产受损,女性双重角色紧张,限制女性向上流动,女性参与低,就业收入高男性优先,相互依赖相互支持十分完备,女性身份从属性,市场为主紧缩公共服务,六、政策的社会性别分析总结,可以

21、发现以前许多已经固化了的、但不合理的两性社会评介;能够对现实中许多违背人性发展现象具有解释力;能够为人们解决现实不平等、不公正提供新的视角,政策的社会性别分析总结,将妇女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常常会将问题过于简单化和概念化,也不利于对不同的妇女群体实施因人制宜的对策措施。退休需要深入地探讨妇女群体的多样化趋势,以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避免部分弱势妇女群体被社会发展的主流所排斥。,政策的社会性别分析总结,注重阶级、性别、民族、地域等因素的相互影响。及看到共性的问题也看到个性的问题。从阶级和性别出发都是这样。不能孤立地评估一种社会政策的社会性别影响,而应当将这种社会政策放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和相关政策群中加以有机地综合地研究。就业歧视认识政府担责、肯定、鼓励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