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前八十回高潮赏析.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193021 上传时间:2023-10-04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329.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楼梦前八十回高潮赏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红楼梦前八十回高潮赏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红楼梦前八十回高潮赏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红楼梦前八十回高潮赏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红楼梦前八十回高潮赏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红楼梦前八十回高潮赏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楼梦前八十回高潮赏析.ppt(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红楼梦之线索,草蛇灰线,伏脉千里,评析一部文学作品,重点是分析它的主题,此外还有题材、人物、情节等等,其中有一个方面是线索。长篇小说的线索可能不止一条,其主要线索我们称它为主线。那么红楼梦是不是有一条主线,我们今天评价红楼梦要不要分析它的主线?个人认为红楼梦有主线,如果要全面评价红楼梦,就应当搞清它的主线,因为红楼梦主线的确定,对红楼梦主题的理解有着直接的关系。,从全书的内容看主线,红楼梦的主线是什么?归结起来已有三种意见,一种认为以宝黛爱情为主线,一种认为以封建家族衰亡过程为线索,还有一种认为是贾宝玉的叛逆道路为线索。,一、宝黛爱情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描写确实是红楼梦的重要内容,但这仅仅是其

2、中的一部分内容,整部红楼梦并不是以叙述宝黛爱情来展开故事,全书极大部分篇幅的描写并不围绕宝黛爱情。如果我们对小说前八十回的篇幅进行统计,可以发现,直接描写到贾宝玉的篇幅占全书的百分之四十几,直接描写到林黛玉的篇幅只占全书的百分之二十,至于描写到贾宝玉和林黛玉二人在一起的篇幅,仅占全书的百分之十二。如果说宝黛爱情是红楼梦中的一条线索,那决不是一条贯穿始终的实线,而只是一条断断续续的虚线,更不是主线。当然确定一部书的主线,其篇幅多少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主要还得看书中的内容。作者在红楼梦的第一回中告诉我们,由于风尘碌碌,一事无成,怀念当日相处的女子,决心写出她们的事迹原委。可见作者写红楼梦不是只写个

3、别女子,而是要写出他当日接触过的一群女子,林黛玉只是这些女子中的一个。,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翻 阅“金陵十二钗”的图册,他一共看了十四幅图像,这十四幅图像暗示十五个女子的身世命运。此外还有册子中有而贾宝玉来不及看的女子的图像,这些女子正是作者在小说开卷中认为要昭传的“当日所有之女子”,“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及“半世亲睹亲闻的这几个女子”。这些女子的身世命运组成了红楼梦一书的重要内容,作者为她们一一做了传记。但红楼梦不是史书,而是文艺小说,因而这些女子的篇幅份量都不一样,其中以王熙凤的最大,黛玉、宝钗、袭人次之,香菱是这些“薄命”女子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小说有意把她放在开头,其他女子也各有

4、其独立的地位,如秦可卿在小说开始不久就死去了,巧姐则在前八十回没有什么活动。林黛玉是这些女子中的一个,作者将她同其他女子并列一起来描写,没有让其他女子围绕林黛玉的爱情而活动,让她们服务于宝黛爱情这条线索。,作者写红楼梦的目的本来就不是为了写男女爱情,如果我们把宝黛爱情作为小说的主线,那红楼梦它不成了象西厢记或牡丹亭一样的爱情故事了吗?作者在小说第一回郑重告诉我们:“至若佳人才子等书,则又千部共出一套不过作者要写出自己的那两首情诗艳赋来,故假拟出男女二人名姓,又必旁出一小人其间拨乱期间,亦如剧中之小丑然。”又说:这部红楼梦不比那些“胡牵乱扯,忽遇忽离,满纸才人淑女,子建、文君、红娘、小玉等通共熟

5、套之旧稿。”西厢记、牡丹亭自有其重要的价值和地位,但是如果我们把宝黛爱情理解为是红楼梦的主要线索,那岂不犯了作者之忌,薛宝钗岂不成了“傍出一小人期间拨乱,亦如剧中之小丑然。”晴雯女岂不成了传书的红娘?而这正是作者所不屑的“通共熟套之旧稿。”有的读者提出,越剧电影红楼梦是叙说宝黛爱情的,为什么会引起那么大的轰动?确实,越剧红楼梦改编得很有特色,其成绩应当肯定,但我们不能把改编过了的东西当作原著。改编,在某些方面可能不及原著,也可能高于原著,这对于分析原著的主线、主题,已经是两回事了。越剧电影红楼梦仅仅选取了小说红楼梦中的部分内容,它的主线当然是宝黛爱情,但这些内容不能取代整部红楼梦,我们不能把改

6、编的成功来解释原著。,二、贾府衰亡过程说红楼梦写了贾府这个封建大族的衰亡过程,这固然是这部书的一个内容。但有人认为它是红楼梦的主线,也是红楼梦的主题。诚然,我们在读红楼梦时,常常感觉到如此下去,贾府这个大家族将会走向灭亡,具体表现在子孙不肖,安富尊荣,吃喝玩乐,交结倡优,沉溺于风月之情,箕裘颓堕,这些都是作者在小说中所展示的贾府的一些现象,但是我们看不到这里面有一条叙述的线索脉络,我们不能把对内容的概括或者对小说所作的某个结论,当成一部书的主线。红楼梦中,许多内容是不能被“衰亡过程”所包括和串连的,如元春选妃,兴建大观园,宝黛讲故事、读西厢,众女子在大观园中的生活,薛宝琴、邢岫烟投奔贾府和后来

7、的“闲征危画词”等等,其中元春选妃不仅发生在冷子兴演说后的好几年,而且是在秦可卿的死亡之后,这无疑跟“衰亡过程”有所冲突,也说明只要一次偶然事件,就能来一个兴盛。我们知道“好了歌”及“注”是作者一个重要的思想侧面,它表明一个家庭的兴亡 是不可捉摸的,一个极荣极盛的大家庭既可以败落,也有复兴的可能,这是由“运”和“数”所主宰,所决定。因此作者在红楼梦中无意强调衰亡,“衰亡”也不是小说的主线和主题。,真正的主线 贾宝玉不是叛逆者,但红楼梦一书的主要写作线索则是贾宝玉的生活经历。小说开卷就说此书是“自譬石头所记之事”,这块石头本是补天之材,经一僧一道大展幻术,变成了一块美玉。后来这块美玉一直佩在贾宝

8、玉胸前,随同贾宝玉一起生活。这美玉(即石头)也有了同样的一番“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经历,这些经历全部刻在石头上面,亦即红楼梦这部书的文字。因此红楼梦又名石头记,作者的笔始终没有离开美玉(石头)的主人公贾宝玉。小说第五回写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这是红楼梦全书的提示。贾宝玉在太虚幻境里翻阅“金陵十二钗”图册,听仙女们演唱“红楼梦十二支曲”,饮美酒,品香茗,跟“兼美”柔情缱绻,又有警幻仙姑和祖先之灵对他谆谆警戒,最后他落入万丈迷津,这正是贾宝玉一生的简要概括,也是小说题名红楼梦的由来。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红楼梦主要就是写贾宝玉的生活经历。,小说中的其他人物和全书的故事情节,都跟贾宝玉的生活经历有关,

9、包括宝黛爱情和贾府大族的兴亡、腐败,这些内容或者是贾宝玉他本人的生活,或者是他的所见所闻。作者告诉我们,小说要昭传往日相处的女子,因此红楼梦写了这许多女子,并将书名又题为金陵十二钗,这些女子都同贾宝玉生活在一起,由于贾宝玉贪图享乐,迷于风月之情,没有造就成为贾府的栋梁,最终未能保护这些女子,他自己也落到贫穷难耐凄凉的境地。当然作者不是把贾府败落的原因推给贾宝玉一人,而是由于男子的无能和腐败,但他深为贾宝玉辜负韶光而痛心惋惜。作者通过展示贾宝玉的生活道路来警示世人,告诫世人不要学习贾宝玉,应当从他身上吸取教训。,红楼梦的主线正是主人公贾宝玉辜负韶光,迷恋于风月、贪图享乐的生活经历,这既符合小说开头的种种表白、提示,也符合全书的内容。由此也可以看出红楼梦的主题不是爱情,不是叛逆,也不是封建家族的衰亡史。它的主题跟小说的主线紧密相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