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红楼梦》的人物形象.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30014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9.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红楼梦》的人物形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论《红楼梦》的人物形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论《红楼梦》的人物形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论《红楼梦》的人物形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论《红楼梦》的人物形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红楼梦》的人物形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红楼梦》的人物形象.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红楼梦的人物形象文章编制 扣扣:一六四一六五三九八二 论红楼梦的人物形象 : 红楼梦是我国流传千古的经典著作之一,而其成功的重要因素就是其中的人物不仅仅是简单刻板的形象,而是通过曹雪芹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具有独特鲜明的个性,更闪耀着丰富的情感与灵魂的光芒。红楼梦对众多典型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让我们看到了贴近生活,丰富多彩的各类人物,也看到了封建社会的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及风俗。 本文通过对红楼梦人物关系及设置特色的研究,探讨了人物形象的设置的风格与特色,曹雪芹巧妙地运用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段,以形传神,通过对人物肖像的刻画来表现人物情绪情感的变化,透过人物自身的言行,绘声绘色的演绎人物的性格特征。

2、另外,作者还以高超的布局能力,绘制了错综复杂却又脉络清晰的“红楼梦人物关系图”,赋予了红楼梦更加妙趣横生的艺术魅力。 :红楼梦 人物形象 人物关系 艺术成就 : 一、前言 红楼梦作为我国最有成就的现实主义古典小说,不但在情节上引人入胜,而且在人物的形象的描绘上也达到了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曹雪芹以其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洞察,将人物形象刻画的惟妙惟肖,为读者呈现出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的人物图画。不仅如此,红楼梦中的人物关系网络交错却又繁而不乱,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谋篇布局的才能。 鲁迅曾在其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中对红楼梦的人物形象设计和描写的成就高度称赞。他认为“红楼梦的价值,在中国的小说中都是不可多得的,其要

3、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小说叙述的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总之自由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1曹雪芹对红楼梦人物形象塑造不仅对作品本身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而且对后来的著作产生了划时代的巨大贡献。 曹雪芹以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全面周到的描写了红楼梦中的各种人物。对红楼梦人物形象进行分析研究,不仅使人们更加细致真切地了解红楼梦的成就和魅力,也可以使我们对当时的社会生活有进一步的认识。从而对中国历史文化更加明确清晰的理解。 二、红楼梦的典型与小人物形象 红楼梦奠定人物性格基调的同时,还注重从多个角度充分展示人物形象,使其中的人

4、物更加丰厚饱满,更立体化,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曹雪芹都用心地刻画出性格鲜明而又饱含丰韵的人物形象。 典型人物形象 1、王熙凤的人物形象 王熙凤是红楼梦的经典人物之一,曹雪芹对她的样貌的描述为“长着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 2。从这一句精短的描述中我们不仅对王熙凤这一人物形象有直观的印象,从而对她的性格也有了大致的了解,另外,曹雪芹还注意设置不同的事件情节来表现王熙凤的人物形象特点,如协力宁国府表现她的管理上的干练、为人处世的精明;在弄权铁槛寺暴露她的贪婪与狡诈;毒设相思局又直指她的残忍;而最后她一步步设计害死尤二姐又充分凸显她的狠毒。 同时,对人物形象设置的一个很明

5、显的特点即是通过第三方人的眼睛与话语来表现人物,如贾母笑称她是个“真是个鬼灵精的” 3,兴儿告诉尤二姐说:“提起我们奶奶来,心 1 文章编制 扣扣:一六四一六五三九八二 里歹毒,口里尖快,嘴甜辛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喷火,暗是一把刀:都占全了” 4。通过他人对王熙凤的态度与评价,我们也能对这个人物形象有更全面地认知,另外,王熙凤本人的话语也带有鲜明的个性与特点,如她公然宣称:“我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的,凭什么事,我说行就行!”16这些都充分说明了王熙凤的强势与任性作为。另外,在神态等方面,曹雪芹也对她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描绘,如她在初次见到林黛玉,开始谈笑风生,进而悲伤

6、落泪等,这些都充分显示了王熙凤在为人处世上随机应变的能力。对于王熙凤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显示了曹雪芹掌控全局的技巧把握,在整体上对各个环节都精心安排,心思独到,使整体布局都有一种内外呼应,相得益彰的美,创造出完整饱满的艺术境界,不仅使读者拥有独特的审美感受,更深化了整体的思想主题。 2、贾宝玉的人物形象 另一位典型人物贾宝玉,虽然出生高贵,但因在压抑的封建社会中,他天真活泼的天性被不断地压制,他的父亲贾政作为封建卫道者的代表,对他施以“不打不成器”的威吓高压,曹雪芹通过贾宝玉所处的环境及社会历史背景来强化贾宝玉的性格特点以及他的命运归宿。他的出生泼妇传奇色彩,传说女娲炼石补天之时,单留下一块未用

7、,弃在青埂峰下。该石自经锻炼之后,通了灵性,可大可小。一僧一道见后,便在石上镌上“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几个字,投它入世,成为贾政与王夫人的次子贾宝玉。他是封建叛逆者,他极其厌恶封建社会的仕宦道路,还尖刻地讽刺那些热衷于功名的人是“沽名钓誉之徒”、“国贼禄鬼之流”6。 贾宝玉的性格的最大特点是对封建传统观念的叛逆以及对女性的尊重,这些都与同时代的人截然不同,他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子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17在与家中女儿的接触中,他深深地被这些女儿的才华感染着,他的性格养成也与其成长的环境、周围人的影响不无关系。贾宝玉的种种叛逆思想,被封建正统人物视作“

8、草莽”与“不肖”。他和林黛玉真心相爱,互为知己,二人也渴望冲破封建传统思想的禁锢,但在贾母等人的安排下,他被迫娶薛宝钗为妻。终因双方思想不同,且无法忘怀精神上的伴侣林黛玉,婚后不久,宝玉就出家当和尚去了。为了让他进入仕途,继承封建家世的家业,而贾宝玉却踏上了叛逆的道路,与封建礼教及家族的要求渐行渐远。 小人物形象 红楼梦除了十几个主要人物形象外,还涉及了众多的小人物形象,这些人物虽然出场并不多,但是却因为曹雪芹精心地安排与细致的描写,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晴雯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在外貌上她长得风流灵巧,眉眼儿有点像林黛玉,行为上口齿伶俐,针线活尤好。在性格上她是丫鬟中反抗性最强的,她蔑视王夫

9、人为笼络小丫头所施的小恩小惠,嘲讽向主子讨好邀宠的袭人,尤其是抄检大观园时,她“挽著头发闯进来,将箱子掀开,两手提著底子,朝天往地下尽情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 7,还当众把狗仗人势的王善保家的痛骂一顿。她的反抗,自然遭到了封建正统人物的压制与打击,最后也只有在无人问津的悲惨境况下死去,宝玉对她的离世深感悲伤,特作了芙蓉女儿诔来祭奠晴雯。 即使那些露面即逝的小人物,也富有自身独特的性格特色,使人过目不忘,这些角色虽然渺小,却不同程度地推动着情节的发展,深化矛盾纠葛等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例如醉后狂骂主子的焦大,口中骂出的:“成日家偷鸡摸狗,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不仅反映了贾府内部丑

10、陋不堪的生活,提升了故事的思想主题,更揭示出封建末世即将破灭的趋势。 丫鬟、小厮、农民、市井百姓及商人等,通过对他们的人物形象的描写刻画,使读者不只能够更细致深入的了解他们生活的环境以及日常面貌甚至思想情感, 更感受到当时的生活习俗及社会的状况。 三、人物形象的塑造分析 2 文章编制 扣扣:一六四一六五三九八二 红楼梦创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共有四百余个,人们印象深刻且研究较多的经典人物也有几十个,准确理解和掌握红楼梦中人物形象的设置特色,有助于我们更好了解红楼梦中的经典人物,理清其中的纷繁交错的人物关系。 红楼梦与它之前的古代小说最显著的区别体现在其人物形象的设置塑造独具特色,这种特色主要表现在

11、三个方面,一是人物肖像的设置,曹雪芹对红楼梦人物肖像的刻划自然天成,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二是人物语言的设置,红楼梦中人物的语言摆脱了古人写语言的模式化,而是更贴近人物的情感与性格思想特征;三是人物的行为设置,红楼梦中的人物是运动的而非静止的,他们的各种行为源于自身的思想情感而非生搬硬套,因而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自然,更易于为人们接受与喜爱。 人物形象的肖像 肖像描写是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手段之一,红楼梦人物肖像设置成功之处在于其不仅能够直观地描述人物的容颜相貌,更能深刻的表现人物的内心与性格状态。肖像描写是人物形象设置的基本的要素。外形的描写对故事情节的推展具有重大意义。红楼梦中对人物肖

12、像刻画细致入微。曹雪芹不仅抓住了人物形象的容貌、神情,更从这些肖像描写推及到特定环境中不同人物的心理反应。从而深切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特色。 肖像描写也是红楼梦人物形象架构的一大特色,尤其是对眉目眼神的描写,达到了非同一般、以貌传神的艺术效果,寥寥几笔便能生动形象的勾勒出人物的身份、心态甚至性格等。如对王熙凤在各种场合下的服饰、身形姿态、音容笑貌等等都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刻画,突出了人物的丰富多样的性格特征。 8 又如在描写林黛玉时,“笼烟眉,含情目,愁病泪”,不但抓住了林黛玉的气韵和神情,奠定了林黛玉的容颜与性格基调。使读者对聪明高傲却又孤苦无依的女儿家有了更明确的了解和认识。红楼梦在对人物肖像的

13、描写可谓精细入微,因为第一印象非常重要,而人的相貌是第一直觉的重要因素,曹雪芹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下了很大的功夫,从外到内、由表及里,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红楼梦对人物肖像描写博彩了中国古代小说的精华,曹雪芹很重视肖像描写,倾心注血,匠心独运,把人物肖像描写得神情括地写出人物内心世界中最本质的性格特征,使其成为刻画人物的一种重要手段。 红楼梦中对人物肖像的描写主要集中在眼睛与神情上,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眼睛来表现人物的心理,也通过眼睛之所见,来表现他人的思想、性情乃至品格。红楼梦有时候不明写人物的神情面貌,却通过其他人物来表现人物肖像,从而贯穿整个场合情节。这样不仅使故事流

14、畅顺利,更重要的是作者能够通过肖像的描写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再创造从而使人物的形象更鲜活生动。 如写贾宝玉跟薛宝钗交往引起林黛玉的醋意,黛玉跟贾宝玉赌气争执中悲情泪泣不止,对宝玉说:“我死了”,宝玉接口便道:“你死了,我做和尚!”,黛玉一听此言,便登时拉下脸来责备道:“想是你要死了,胡说的是什么!”,宝玉自知这话又说错了,便后悔不已,登时脸上红胀起来,低着头不做声,黛玉呢,却直瞪瞪地瞅了他半天,气的一声儿也说不出来,见宝玉憋的脸上紫胀,便咬着牙用指头狠命地在他额头上戳了一下,咬牙说到:“你这9一.”,黛玉的“悲情落泪”不仅表现了她因宝玉从宝钗处而来的醋意,也深刻体现了黛玉清高孤傲的性格。而

15、“拉下脸”来也体现了她佯怒和真恼,表明了她对宝玉内心有爱却又无法准确表达的心理,而宝玉的脸的“红胀”到“紫胀”,表现了宝玉被黛玉揶揄后的心态,也体现了宝玉对黛玉的紧张和真挚的感情。 人们都说“相由心生”,从上面的例子我们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到人物内心世界与外部面貌的紧密联系,内心的感受总会表露与外形,而面部神情又总是会受到内心活动的影响与支配。读者通过人物的一颦一笑、一静一动来等对人物样貌及其变化的解读来深刻的体会人物 3 文章编制 扣扣:一六四一六五三九八二 的心情感受,从而使红楼梦的人物的形象更加完整。 、 人物形象的语言 俗语常说“言由心生”,红楼梦中一百多个人物,每一个人物的语言都能符合他

16、自身所在的阶层身份,以及当时的环境,从中也可看出作者对红楼梦人物语言颇费心血的加工、提炼及润色。艺术源于生活,红楼梦的语言令人感到准确贴切而又生动活泼,是因为这些都是经过作者对生活的细致观察;而艺术又高于生活,红楼梦特色鲜明的人物语言不仅体现了人物的个性,也反映了人物的千姿百态的情绪和思想。曹雪芹不仅注意从生活中提取语言,还会对其进行加工凝练,去粗留纯,使人物语言既能够反映当时社会背景下的生活常态,又体现了整个故事的艺术性。有人认为红楼梦的语言及中国古典小说人物语言之大成,开现代小说人物语言之先河,是后是作家学习的楷模。这个评语准确而恰当,因为红楼梦的人物语言都是生活化的口语,运用得当的口语不

17、仅是人物性格的直接再现,更体现了其中的人物关系,成为表现人物塑造形象的的经典。 由于人物的不同身份、性别以及地位,红楼梦里人物语言也千差万别,如林黛玉的语言时而尖酸刻薄、时而令人伤怀断肠,是因为她对自己身世的哀叹以及寄人篱下的心态,说话时总会顾及周围环境,而宝玉的语言天真活泼,自己的喜怒哀乐也发于言词,因为宝玉的性格特点就是愤世嫉俗,不拘一格,而史湘云是出了名的率直大度,从她的语言风格就能略窥一二。即使在相同的语境中,人物的语言也各不相同,以此有力地刻画出人物的独特气质与性情。红楼梦能够如此出色,获得非凡的成就,语言的表现可谓功不可没。 再如宝玉到学堂上学,袭人对他说道:“读书是极好的事,不然

18、就潦倒一辈子.虽说是奋志要强,那功课宁可少些,一则含多嚼不烂,二则身子也要保重。”10袭人的话语不仅表达了自身对宝玉读书通达的盼望,又向宝玉言及养身的重要。通过这种言语的力量,既深刻地体现了她对宝玉的关怀备至,又表现了她“温顺柔和”的个性。 而贾政对宝玉要上学时,却冷笑道:“你如果再提仁学二字,连我也羞死了,依我的话,你竟顽你的去是正理。仔细站脏了我这地,靠脏了我的门!”11贾政对宝玉上学不是殷勤嘱托,反而冷言冷语,体现了他望子成龙,对宝玉能够用功读书,走上仕途的热切期盼。红楼梦的语言不仅有效地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情感,更概括并丰富了人物形象。 宝玉“时而甜言蜜语,时而疯疯傻傻” 12的话语表现了

19、他反对封建礼教,渴望自由的个性,而黛玉“说出一句话来,比刀子还尖” 13则体现了她才华横溢却又清高孤傲的性格。薛宝钗“温和端庄”的语言体现了她富有才气,却又虚伪的一面。贾珍、贾琏等贵族子弟的语言都具有“玩世不恭,放浪形骸”的特色,显示了封建贵族阶级的骄奢淫逸的性格特色,虽然如此,每个人的言语又各具特色。 人物形象的行为 动作行为对人物形象的表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巧妙地利用人物行为来揭示人物复杂的精神世界,描绘出别具风格而又气象万千的社会风情画面。红楼梦中对人物行为的设置特色在贾宝玉的身上表现的最为明显,贾宝玉最突出的性格就是他对封建礼教的叛逆,红楼梦中有以封建卫道者角度评判贾

20、宝玉叛逆行为的词“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怪僻乖张,那管世人诽谤!”,14从这两句词中我们可以看到,贾宝玉对封建世俗的厌弃,他对憎恶封建士大夫所谓的“入仕”,例如红楼梦第五回在宁国府会芳园后,由秦氏领宝玉去休息,到上房内间时,宝玉看到墙上的“燃藜图”和劝人进学的对联后,便执意不在里面休息,说明他对靠读书科举博取功名的厌恶。“纨绔子弟”贾宝玉渴望自由平等,当晴雯被逼致死时,他去哭吊晴雯未能实现时,又听说薛宝钗已经搬出了大观园,他怔了半天,“因看着那院中的香藤异蔓,仍是翠翠青青.又悲感一番” 15。贾宝玉对对人性的美好向往在封建社会里注定是要被压抑被磨灭的,他感到痛苦绝望,却又找不到出路,

21、最终选择出家做了和尚。贾宝玉的种种行为在礼制严苛的封建社会很难得到理 4 文章编制 扣扣:一六四一六五三九八二 解与认可,然而他却是“大厦将倾”的封建社会思想解放的一抹光亮,虽然最后以悲剧告终,贾宝玉的行为却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研究。 红楼梦对人物行为的设置往往与人物的性格心理,社会背景等自然贴合,毫无牵强做作,同时透过人物的行为表达更深层次的社会。如尤二姐由于软弱无知,被凤姐的花言巧语骗进“大观园”,并被利用“借刀杀人”,她自觉生不如死,恨然吞金自尽,作者借尤二姐的这一被逼地走头无路,只有寻死的行为表现了她被迫害的悲剧命运,也向作者展示了封建社会残忍、缺乏人性的本质。 四、 人物形象塑造的因素

22、分析 环境因素 环境是滋育人物个性的土壤,红楼梦对环境的设计别具一格,其中描绘了仙界、自然和社会三重环境,这三者巧妙而成功结合在一起,更好地为人物形象塑造服务,自然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有触发与感染的作用,曹雪芹通过独到的安排,使自然环境中蕴含着某些意境,又与人物的个性情感相互衬托,虚幻缥缈的仙境与人物的命运归宿相互映照。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为人物塑造提供了不同的审美角度。另外,红楼梦以大观园为主要社会环境,其中设计了情调各异,各具特色的住所和居室,这些居室与人物的性格秉性自然天成。曹雪芹心思巧妙,运用环境与人物暗合的手法,使这些景与人搭配得和谐一致,如此不仅能表达人物微妙的内心情感,还能进一步推

23、动情节的发展。这种物人一体的表现手法,用环境对人物的象征意义,更加形象的体现了人物品行与情操。例如,林黛玉的潇湘馆,其中清幽宁静,种植有大量的竹子,竹子在古代意味着清秀质朴不与群芳为伍的品行,因而也象征着黛玉冷清孤傲的性格,预示她凄婉悲凉的命运。又如住在栊翠庵的妙玉,梅花象征她的高洁、不合群。这些环境与人物的配合相得益彰,令人印象深刻,也使人物形象更加丰富多彩,深化了主题。 时代背景因素 红楼梦反映的康乾盛世时的社会生活,即雍正和乾隆时代,当时只是清王朝最为鼎盛的时期,然而,社会内部却矛盾重重,繁盛的背后隐藏着种种危机。首先,清朝政治的腐朽使*对人民的剥削日益加重,统治机构臃肿庞大,官吏昏庸无

24、能,官场上贪污腐败成风,这在小说里红楼梦贾雨村官场晋升之路正是当时官场的最好写照。 另外,明清两朝相对唐宋朝而言,实行更为压抑人性的专制制度,清朝为了加强对人民思想上的控制,提倡封建的纲常礼教,红楼梦里薛宝钗、袭人等就是这些封建礼教的忠实卫道者,因而她们的人物形象无时无刻不体现着自己对礼教的恪守谨遵。而林黛玉、贾宝玉等作为反抗压抑、决心叛逆礼教的人物,以及他们在这种社会中的挣扎和痛苦也被曹雪芹刻画地淋漓尽致。尤其是贾宝玉,他在内心深处强烈的渴望个性的自由和解放,然而,封建礼教却压迫着他们,当时社会中知识分子几乎都是男性,他们苦读经书,勤练八股,争取在仕途上有所成就,而大多数女性都不必为了名利生

25、存,因而她们的世界相对纯净,红楼梦中一个以“女儿”为主的世界中,不仅表现了不同阶级、不同身份的女性人物形象,也从这些形象反衬出男性世界里的沦落以及权利争夺的任性的冷酷。 五、人物形象间的关系塑造分析 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关系 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是红楼梦中的三个主要人物,全书正是围绕他们三人的感情纠葛与起伏延伸展开的,曹雪芹心思细密,不仅通过三人之间的关系,展现了他们的不同的个性和爱情观,还在其中渗透了家族政治与经济利益的冲突。贾宝玉在他人的眼中“性情乖张”,而林黛玉却欣赏他对封建礼教的反抗,赞同他的结交士人,应酬礼教的“不通世务,怕读文章”,林黛玉一心情系贾宝玉,二人有着共同的对封建

26、正统思想的不满与反抗精 5 文章编制 扣扣:一六四一六五三九八二 神,而贾宝玉却因为父辈们家庭势力的较量而被迫选择了恪守封建妇德的薛宝钗,在曹雪芹的描绘中,她“肌骨莹润,举止娴雅” 9,不仅如此,薛宝钗很能笼络人心,城府颇深,获得了贾府上下的一致称赞,因为与她的价值观、爱情观截然不同,贾宝玉最终逃离了由贾母、王夫人等一手操办的婚姻,出嫁当了和尚,而薛宝钗只有独守空闺,遗憾终身。 贾宝玉和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爱情悲剧在令人唏嘘感叹的同时,也让人对贾、林反抗封建礼教,追求真挚爱情的勇气和精神赞叹不已。林黛玉的清高自傲的性格使她无法将自己对宝玉的情谊诉诸于口,这也正是她很多话都言此意彼的原因之一,如

27、在薛姨妈家,当宝玉听宝钗劝说吃冷酒对身体不好时,正巧他的丫鬟雪雁送护手炉来,黛玉便说:“谁叫你送来的?难为他费心,那里就冷死我了呢!”雪雁忙说是紫鹃叫他送来的,她马上又说:“也亏了你倒听她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呢!”17。林黛玉对雪雁的说的话,一语双关,既是对雪雁说的,更是说与宝玉和宝钗听的。由此可见,黛玉不仅聪敏地将她的对宝钗的妒意表达地含蓄却又锐利,滴水不漏。然而,性格决定命运,正是她这种敏感多疑却又清高自傲的性格使她最终虽得到了完美的爱情却无法与宝玉结为夫妻,红颜薄命的悲剧命运。 薛宝钗作为封建礼教的忠诚守卫者,也是封建势力的帮凶,这一性格在知道王

28、夫人逼死金钏儿之后表露无遗,看到王夫人因金钏儿的死“难过”,她连忙安慰王夫人“不过多赏几两银子发送她,也就尽主仆之情了。”11薛宝钗冷酷无情的本质让人不寒而栗,然而,她也是被封建礼教毒害的其中一人,她虽然博学多才,精于世故,却终究还是无法获得宝玉的真心,只有独守空闺,寂寞收场。 各阶级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曾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8曹雪芹对红楼梦中各人物关系的掌控可谓炉火纯青,不仅有声有色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更体现了特殊复杂的人物间的关系。曹雪芹对其中各种人物各个阶层的关系的把握精准得当,红楼梦里阶层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这两个阶级在书中的表现时隐时现,需

29、要我们仔细分析才能深刻理解,身为贵族的贾家作为地主阶级的代表,残酷地压迫和剥削农民阶级,使人民更加的贫困而大量破产,红楼梦第十六回王熙凤弄权铁槛寺,为了三千两银子害死了两条人命,这些不仅表现了王熙凤这一人物的心狠手辣,更深刻反映了阶级的矛盾与冲突。 另外一个层面则是主人阶层与奴才阶层,而这正是红楼梦里阶级关系的显线,人物形象也正是在阶级斗争与矛盾冲突中不断被深化。这个层面的关系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主子之间的关系,另一类则是奴才与奴才之间的斗争。前者如贾政与宝玉之间的关系,他们同为主子阶层,虽然是父子,红楼梦中对他们的关系描写却少有寻常父子间的温馨,反而是伴随着父亲对儿子的强行压制与儿子对父亲的

30、激烈反抗。而奴才之间的争斗在红楼梦中也比较普遍,例如司棋与柳家的冲突,晴雯与袭人或明或暗的斗争等。 六、结 论 红楼梦里有四百多个形形色色,姿态万千的人物,对每个人物一一进行详细分析难以实现也无必要,通过对红楼梦人物形象设置特色以及其中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研究,我们发现,曹雪芹对红楼梦人物形象的塑造全面而又别具特色,不仅为我们呈现了充满个性的人物形象,更通过表层的形象展示深入到他们的生活甚至精神世界中去,红楼梦最伟大的成就是能够使这些众多的个体人物形象更富于生命力,他们具有独一无二的自我形象和独立的现实精神世界,他们又互相牵连,成为一个完整丰富的整体。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最闪耀的人物形象之一,同时他

31、们也共同为我们展现了不同的性格命运及人生观,也活灵活现地反映了当时的民俗生活以及纷繁复杂的封建社会景象。 6 文章编制 扣扣:一六四一六五三九八二 1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2周汝昌.红楼小讲M.北京:中华书局,2007:37-81. 3李庆信.红楼梦的正邪兼赋说与正面人物塑造J.天府新论,1994:23-24. 4吕启祥.红楼梦与中国现代女性文化形象的塑立J .红楼梦学刊,1994, (1):55-56 5张俊.清代小说史D.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123-156 6林辰.古代小说概论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211-234. 7吴组缃.论贾宝玉典型形象.北京大学学报,1956.:55-56 8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9王晓媛,红楼梦人物话语的语用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1:31-38.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