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力衰竭治疗吴书林.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6196279 上传时间:2023-10-04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7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性心力衰竭治疗吴书林.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急性心力衰竭治疗吴书林.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急性心力衰竭治疗吴书林.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急性心力衰竭治疗吴书林.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急性心力衰竭治疗吴书林.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急性心力衰竭治疗吴书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性心力衰竭治疗吴书林.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急性心力衰竭治疗,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广 东 省 人 民 医 院 吴 书 林,急性心力衰竭定义,急性心力衰竭(心衰)临床上以急性左心衰竭最为常见,急性右心衰则较少见急性左心衰竭指急性发作或加重的左心功能异常所致的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心脏负荷加重,造成急性心排血量骤降、肺循环压力突然升高、周围循环阻力增加,引起肺循环充血而出现急性肺淤血、肺水肿并可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心原性休克的临床综合征急性右心衰竭是指某些原因使右心室心肌收缩力急剧下降或右心室的前后负荷突然加重,从而引起右心排血量急剧减低的临床综合征,急性心衰的临床分类,1.急性左心衰竭:(1)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2)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3)

2、高血压急症(4)急性心瓣膜功能障碍(5)急性重症心肌炎和围 生期心肌病(6)严重心律失常,根据急性心衰的病因、诱因、血流动力学与临床特征作出的分类,便于理解,也有利于诊断和治疗,2.急性右心衰竭 3.非心原性急性心衰:(1)高心排血量综合征(2)严重肾脏疾病(心肾 综合征)(3)严重肺动脉高压(4)大块肺栓塞等,急性左心衰竭的实验室和辅助检查,心衰标志物:B型利钠肽(BNP)及其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心衰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如BNP100 ng/L或NT-proBNP400 ng/L,心衰可能性很小,其阴性预测值为90%;如BNP400 ng/L或NT-proBNP1500 n

3、g/L,心衰可能性很大,其阳性预测值为90%。急诊就医的明显气急患者,如BNP/NT-proBNP水平正常或偏低,几乎可以除外急性心衰的可能性,急性左心衰竭严重程度分级,1.Killip分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临床和血流动力学状态来分级:I级:无心衰 II级:轻中度心衰,肺啰音肺野一半,或急 肺水肿 IV级:心原性休克,急性左心衰竭严重程度分级,2.Forrester分级:适用于心脏监护室、重症监护室和有血流动力学监测条件的病房、手术室内(PCWP18mmHg,CI2.2)3.临床程度分级 适用一般的门诊和住院患者,急性左心衰竭的诊断流程,急性心衰的治疗,治疗目标 1控制基础病因和矫治引起

4、心衰的诱因 2缓解各种严重症状 3稳定血流动力学状态,维持收缩压90mm Hg 4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维持酸碱平衡 5保护重要脏器如肺、肾、肝和大脑,防止功 能损害。6降低死亡危险,改善近期和远期预后,急性左心衰竭的处理流程,急性心衰的治疗,急性左心衰竭血管活性药物的选择应用,急性左心衰竭的一般处理,体位 四肢交换加压?吸氧 做好救治的准备工作 饮食 出入量管理,急性左心衰竭的药物治疗,(一)镇静剂 主要应用吗啡 用法:2.55 mg静脉缓慢注射,亦可皮下或肌肉注射。伴CO2潴留者则不宜应用,可产生呼吸抑制而加重CO2潴留;也不宜应用大剂量,可促进内源性组胺释放,使外周血管扩张导致血压下降。应

5、密切观察疗效和呼吸抑制的不良反应。伴明显和持续低血压、休克、意识障碍、COPD 等患者禁忌使用。老年患者慎用或减量。亦可应用哌替啶50100 mg肌肉注射。(推荐强度a类,证据强度C级),药物治疗,(二)支气管解痉剂?一般应用氨茶碱,亦可应用二羟丙茶碱。(推荐强度a类,证据强度C级)此类药物不宜用于冠心病如急性心肌梗死或不稳定性心绞痛所致的急性心衰患者。(推荐强度b类,证据强度C级),药物治疗,(三)利尿剂 适用于急性心衰伴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明显淤血以及容量负荷过重的患者。作用于肾小管亨利氏襻的利尿剂如呋塞米、托塞米、布美他尼静脉应用可以在短时间里迅速降低容量负荷,应列为首选。噻嗪类利尿剂、

6、保钾利尿剂(阿米洛利、螺内酯)等仅作为襻利尿剂的辅助或替代药物,或在需要时作为联合用药(推荐强度类,证据强度B级),药物治疗,(四)血管扩张药物 应用指征:此类药可应用于急性心衰早期阶段。收缩压水平是评估此类药是否适宜的重要指标。收缩压110mmHg的急性心衰患者通常可以安全使用;收缩压在90110mmHg之间的患者应谨慎使用;而收缩压90mmHg的患者则禁忌使用,1)硝酸酯类药物:急性心衰时此类药在不减少每搏心输出量和不增加心肌氧耗情况下能减轻肺淤血,特别适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伴心衰的患者(推荐强度类,证据强度B级)(2)硝普钠 适用于严重心衰、原有后负荷增加以及伴心原性休克患者。(推荐强

7、度类,证据强度C级),药物治疗,药物治疗,(3)rhBNP 该药近几年刚应用于临床,属内源性激素物质,与人体内产生的BNP完全相同。国内制剂商品名为新活素,国外同类药名为奈西立肽(nesiritide)。主要药理作用是扩张静脉和动脉(包括冠状动脉),从而降低前、后负荷,在无直接正性肌力作用情况下增加CO,故将其归类为血管扩张剂。实际该药并非单纯的血管扩张剂,而是一种兼具多重作用的治疗药物;可以促进钠的排泄,有一定的利尿作用;还可抑制RAAS和交感神经系统,阻滞急性心衰演变中的恶性循环,(Vasodilat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Congestive Hea

8、rt Failure)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扩血管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Young JB,et al JAMA 2002;287:1531-1540,VMAC试验,VMAC试验结论,脑钠肽缓解呼吸困难疗效与硝酸甘油相当,但脑钠肽起效速度似乎更快;脑钠肽降低肺毛细血管楔压比硝酸甘油更迅速、更显著(P0.05)。低血压发生率与硝酸甘油相当,无硝酸甘油的其它不良反应(头痛),Prospective Randomized Outcomes Study of Acutely Decompensated CHF Treated Initially in Outpatient with Natrecor脑利钠肽

9、早期应用医院急诊室对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Yancy CW,MD J.Am.Coll.Cardiol 2003;4(Suppl A):336A,PROACTION试验,PROACTION试验结论,住院率比较全部原因的住院率降低11(55VS 49)因心衰的住院率降低21(38VS 30)NYHA-患者住院率降低29(42VS 30)出院后30天再住院率比较全部原因的再住院率降低57(23 VS 10)总住院时间(门诊观察+住院)降低45(8.3VS 4.6天),PROACTION试验血压,SBP 降低值比较SBP,140 mm Hg:Nesiritide vs placebo,28

10、.7 vs 8.4 mm Hg P.001;SBP,101-140 mm Hg:Nesiritide vs placebo,12.3 vs 5 mm Hg P.017;SBP,101 mm Hg:nesiritide vs placebo,1.2 vs+16.7 mm Hg P.03,药物治疗,(3)rhBNP VMAC和PROACTION研究表明,该药的应用可以带来临床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善,推荐应用于急性失代偿性心衰。国内的一项期临床研究提示,rhBNP较硝酸甘油静脉制剂能够更显著地降低PCWP,缓解患者的呼吸困难。应用方法:先给予负荷剂量1.500g/kg,静脉缓慢推注,继以0.00750.

11、0150g.kg-1.min-1静脉滴注;也可以不用负荷剂量而直接静脉滴注。疗程一般3d,不超过7d。(推荐强度a类,证据强度B级),药物治疗,(4)乌拉地尔 该药具有外周和中枢双重扩血管作用。可有效降低血管阻力,降低后负荷,增加心输出量,但不影响心率,从而减少心肌耗氧量。适用于高血压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肌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和扩张型心肌病引起的急性左心衰;可用于CO降低、PCWP18 mm Hg的患者。(推荐强度a类,证据强度C级),药物治疗,(5)ACEI类 急性心衰的急性期、病情尚未稳定的患者不宜应用。(推荐强度b类,证据强度C级)急性心肌梗死后的急性心衰可以试用,但须避免静脉应用,口服

12、起始剂量宜小。(推荐强度a类,证据强度C级)在急性期病情稳定48 h后逐渐加量,疗程至少6周,不能耐受ACEI者可以应用ARB。(推荐强度类,证据强度A级),药物治疗,(五)正性肌力药物(1)洋地黄类 此类药物能轻度增加CO和降低左心室充盈压;对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治疗有一定帮助。(推荐强度a类,证据强度C级)(2)多巴胺 此药应用个体差异较大,一般从小剂量起始,逐渐增加剂量,短期应用。(推荐强度a类,证据强度C级),药物治疗,(3)多巴酚丁胺 该药短期应用可以缓解症状,但并无临床证据表明对降低病死率有益(推荐强度a类,证据强度C级)(4)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米力农,氨力农。常见不良反应有低血压和心

13、律失常(推荐强度b类,证据强度C级)(5)左西孟旦 其正性肌力作用独立于肾上腺素能刺激,可用于正接受受体阻滞剂治疗的患者(推荐强度a类,证据强度B级),急性右心衰的治疗,(一)右心室梗死伴急性右心衰竭 1扩容治疗 2.禁用利尿剂、吗啡和硝酸甘油等血管扩张剂,以避免进一步降低右心室充盈压3如右心室梗死同时合并广泛左心室梗死,则不宜盲目扩容,防止造成急性肺水肿。如存在严重左心室功能障碍和PCWP升高,不宜使用硝普钠,应考虑IABP治疗,急性右心衰的治疗,(二)急性大块肺栓塞所致急性右心衰竭1止痛:吗啡或哌替啶。2吸氧:鼻导管或面罩给氧68 L/min。3溶栓治疗4经内科治疗无效的危重患者(如休克)

14、,若经肺动脉造影证实为肺总动脉或其较大分支内栓塞,可作介入治疗,必要时可在体外循环下紧急早期切开肺动脉摘除栓子,非药物治疗,(一)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适应证:(1)急性心肌梗死或严重心肌缺血并发心原性 休克,且不能由药物治疗纠正;(2)伴血流动力学障碍(如机械并发症)的严 重冠心病;(3)心肌缺血伴顽固性肺水肿。禁忌证:(1)存在严重的外周血管疾病;(2)主动脉瘤;(3)主动脉瓣关闭不全;(4)活动性出血或其他抗凝禁忌证;(5)严重血小板缺乏。(推荐强度类,证据强度B级),非药物治疗,(二)机械通气 1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 适用对象:型或型呼吸衰竭患者经常规吸氧和药物治疗仍不能纠正时应及

15、早应用。主要用于呼吸频率25 次/min、能配合呼吸机通气的早期呼吸衰竭患者。在下列情况下应用受限:不能耐受和合作的患者、有严重认知障碍和焦虑的患者、呼吸急促(频率25 次/min)、呼吸微弱和呼吸道分泌物多的患者。2气道插管和人工机械通气 应用指征:心肺复苏时、严重呼吸衰竭经常规治疗不能改善者,尤其是出现明显的呼吸性和代谢性酸中毒并影响到意识状态的患者。,非药物治疗,(三)血液净化治疗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以考虑采用:(1)高容量负荷如肺水肿或严重的外周组织水肿,且对襻利尿剂和噻嗪类利尿剂抵抗;(2)低钠血症(血钠110 mmol/L)且有相应的临床症状如神志障碍、肌张力减退、腱反射减弱或消

16、失、呕吐以及肺水肿等,在上述两种情况应用单纯血液滤过即可;(3)肾功能进行性减退,血肌酐500mol/L或符合急性血液透析指征的其他情况(推荐强度a类,证据强度B级),非药物治疗,(四)心室机械辅助装置(ECMO)急性心衰经常规药物治疗无明显改善时,有条件的可应用此种技术。根据急性心衰的不同类型,可选择应用心室辅助装置,在积极纠治基础心脏病的前提下,短期辅助心脏恢复,可作为心脏移植或心肺移植的过渡(推荐强度a类,证据强度B级)(五)外科手术,急性心衰处理要点,确诊后即应采用规范的处理流程。先进行初始治疗,继以进一步治疗。初始治疗包括经鼻导管或面罩吸氧,静脉给予吗啡、襻利尿剂(如呋塞米)、毛花甙

17、C、氨茶碱(或二羟丙茶碱)等。初始治疗仍不能缓解病情的严重患者应做进一步治疗,可根据收缩压和肺淤血状况选择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包括正性肌力药、血管扩张药和缩血管药。,急性心衰处理要点,病情严重或有血压持续降低(90 mmHg)甚至心原性休克者,应在血流动力学监测下进行治疗,并酌情采用各种非药物治疗方法包括IABP、机械通气支持、血液净化、心室机械辅助装置以及外科手术BNP/NT-proBNP的动态测定有助于指导急性心衰的治疗,其水平在治疗后仍高居不下者,提示预后差,需进一步加强治疗;治疗后其水平降低且降幅30%,提示治疗有效,预后较好要及时矫正基础心血管疾病,控制和消除各种诱因,急性心衰的基础疾病

18、处理,一、缺血性心脏病所致的急性心衰 病因治疗:(1)抗血小板治疗(2)抗凝治疗(3)改善心肌供血和减少心肌耗氧的治疗(4)他汀类药物治疗(5)对于因心肌缺血发作而诱发和加重的急性心衰,如果患者血压偏高、心率增快,可在积极控制心衰的基础治疗上慎重应用口服甚至静脉注射受体阻滞剂,急性心衰的基础疾病处理,6)对于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在评价病情和治疗风险后,可予急诊介入治疗或静脉溶栓治疗。对于已经出现急性肺水肿和明确的或型呼吸衰竭者则首先纠正肺水肿和呼吸衰竭(7)合并低血压和休克者,如有条件可积极给予IABP或ECMO等机械辅助支持治疗,有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8)除急诊介入治疗外,冠状动脉造影和

19、血运重建治疗应在急性心衰得到有效缓解后进行,急性心衰的基础疾病处理,二、高血压所致的急性心衰 临床特点:血压高(180/120 mmHg),心衰发展迅速,CI通常正常,PCWP18 mmHg,X线胸片正常或呈间质性肺水肿。急性心衰病情较轻,可在2448 h内逐渐降压;病情重、伴肺水肿患者应在1h内将平均动脉压较治疗前降低25%,26h降至160/100110mmHg,2448 h内使血压逐渐降至正常。优先考虑静脉给予硝酸甘油,亦可应用硝普钠。呋塞米等襻利尿剂静脉给予能起辅助降压之效。乌拉地尔适用于基础心率很快、应用硝酸甘油或硝普钠后心率迅速增加而不能耐受的患者,急性心衰的基础疾病处理,三、心瓣

20、膜病所致的急性心衰 对于此类患者早期采用介入或外科手术矫治是预防心衰的惟一途径,部分无症状的心瓣膜病患者亦应积极考虑采用,以从根本上改善其预后。伴发急性心衰的患者,原则上应积极采取本指南所列的各种治疗举措,力求稳定病情,缓解症状,以便尽快进行心瓣膜的矫治术。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所致的急性肺水肿有效地控制房颤的心室率对成功治疗急性心衰极其重要。可应用毛花甙。效果不理想者,可加用静脉受体阻滞剂,宜从小剂量开始(普通剂量之半),酌情增加剂量,直至心室率得到有效控制。此外,还可静脉使用胺碘酮。药物无效者可考虑电复律。一旦急性心衰得到控制,病情缓解,应尽早考虑作介入术或外科手术,以解除瓣膜狭窄,急性心衰的基

21、础疾病处理,四、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发生的急性心衰1.评估患者的风险,作出危险分层。高危者应推迟或取消手术。中、低危者术前应做充分的预防治疗。多个低危因素并存,手术风险也会增加。2.评估手术类型的风险。3.积极的预防方法:(1)控制基础疾病;(2)药物应用;(3)ACEI、ARB、他汀类和阿司匹林也有报告可减少围手术期的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和心衰的发生率,但ACEI有诱发低血压倾向,应注意监测和纠正,急性心衰的基础疾病处理,4.围手术期的治疗:急性心衰的处理与前述相同。有报告左西孟旦可成功用于此类心衰,包括围生期心肌病、术中和术后的急性心衰与心原性休克。rhBNP也有应用的报告,其疗效与硝酸甘油相仿

22、5.特殊装置的应用:有发生心原性休克和低血压倾向的心衰患者,术前可安置IABP或双腔起搏器;术中发生的急性心衰如IABP不能奏效,需要安装人工心脏泵,但这些装置的益处尚未在临床试验中得到充分证实,急性心衰的基础疾病处理,五、急性重症心肌炎所致的急性心衰1.积极治疗急性心衰:血氧饱和度过低患者予以氧气疗法和人工辅助呼吸。伴严重肺水肿和心原性休克者应在血流动力学监测下应用血管活性药物。2.药物应用:糖皮质激素适用于有严重心律失常(主要为高度或三度AVB)、心原性休克、心脏扩大伴心衰的患者,可短期应用。干扰素和黄芪注射液用作抗病毒治疗。维生素C 静脉滴注以保护心肌免受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损伤。由于细菌

23、感染是病毒性心肌炎的条件因子,治疗初期可使用青霉素静脉滴注。但药物治疗的疗效因缺少临床证据而难以评估。3.非药物治疗:心脏起搏器;心室辅助装置;血液净化疗法。,急性心衰合并症的处理,一、肾功能衰竭 1.早期识别急性心衰患者合并的肾衰可检测肾功能损伤标志物 2.及时处理相关的其他疾病,如低钾或高钾血症、低镁或高镁血症、低钠血症以及代谢性酸中毒,均可能诱发心律失常,应尽快纠正。3.中至重度肾衰对利尿剂反应降低,可出现难治性水肿,在应用多种及大剂量利尿剂并加多巴胺以增加肾血流仍无效时,宜作血液滤过。4.严重的肾衰应作血液透析,尤其对伴低钠血症、酸中毒和难治性水肿者。5.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常用的抗心

24、衰药物此时易出现副作用。,急性心衰合并症的处理,二、肺部疾病 合并存在的各种肺部疾病均可加重急性心衰或使之难治,可根据临床经验选择有效抗生素。如为COPD伴呼吸功能不全,在急性加重期首选无创机械通气,安全有效;用于急性心原性肺水肿也很有效。,急性心衰合并症的处理,三、心律失常 心衰中新发房颤,心室率多加快,加重血流动力学障碍,出现低血压、肺水肿、心肌缺血,应立即电复律;(推荐强度类、证据强度C级)病情尚可或无电复律条件或电复律后房颤复发,选用胺碘酮静脉复律或维持窦性心律;(推荐强度a类、证据强度C级)急性心衰中慢性房颤治疗以控制室率为主,首选地高辛或毛花甙C静注;(推荐强度类、证据强度B级)如洋地黄控制心率不满意,也可静脉缓慢注射(1020 min)胺碘酮150300 mg,目的是减慢心率。(推荐强度类、证据强度B级),急性心衰合并症的处理,三、心律失常 急性心衰并发持续性室速,无论单形性或多形性,血流动力学大多不稳定,并易恶化成室颤,因此首选电复律纠正,但电复律后室速易复发,可加用胺碘酮静脉注射负荷量150 mg(10 min)后静脉滴注1 mg/min6 h,继以0.5 mg/min18 h。(推荐强度类、证据强度C级)利多卡因在心衰中可以应用,但静脉剂量不宜过大。(推荐强度b类、证据强度C级)心衰中的室速不能应用普罗帕酮。(推荐强度类、证据强度A级),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