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防护基本知识讲义.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207212 上传时间:2023-10-05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314.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辐射防护基本知识讲义.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辐射防护基本知识讲义.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辐射防护基本知识讲义.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辐射防护基本知识讲义.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辐射防护基本知识讲义.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辐射防护基本知识讲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辐射防护基本知识讲义.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辐射防护,主讲:核工业无损检测中心 王跃辉,2,法规与标准,一、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 国务院1989年第44号令二、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卫生部1997年第52号三、辐射防护规定(GB8703-88),3,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 防护条例(国务院1989年第44号令),第一章 总则本条例适用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生产、使用、销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单位和个人监督管理部门 国务院卫生、环境保护和公安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能和本条例的有关规定,对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生产、使用、销售中的放射防护实施监督管理,4,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 防护条例(国务院1989年第4

2、4号令),第二章 许可登记国家对放射工作实行许可登记制度,许可登记由卫生、公安部门办理。任何单位在从事生产、使用、销售射线装置前,必须向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许可;在从事生产、使用、销售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放射源的射线装置前,必须向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许可,并向同级公安部门登记。,5,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 防护条例(国务院1989年第44号令),申请单位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1)相适应的场所、设施和装备,并提供相应的资料;(2)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及防护知识和健康条件,并提供相应的证明资料;(3)有专职、兼职放射防护管理机构或人员以及必要的防护用

3、品和监测仪器,并提交人员名单的设备清单;(4)提交严格的有关安全防护管理规章制度的文件。,6,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 防护条例(国务院1989年第44号令),放射工作许可登记证每一至二年进行一次核查。,7,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 防护条例(国务院1989年第44号令),第三章 放射防护管理从事放射工作单位的上级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管理本系统的放射防护工作,并定期对本系统执行国家放射防护法规和标准进行检查。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生产、使用、储存场所必须设置防护设施,其入口处必须设置放射性标志和必要的防护安全联锁、报警装置或工作信号。放射性同位素储存场所必须采取有效的防火、防盗、防泄漏的安

4、全防护措施,并有专人负责保管。领取、使用、归还放射性同位素时必须进行登记、检查。,8,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 防护条例(国务院1989年第44号令),放射性同位素运输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包装和剂量检测,经县级以上运输和卫生行政部门核查后方可运输。放射工作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对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和健康管理规定。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必须接受体格检查,并接受放射防护知识培训和法规教育,合格者方可从事放射工作。,9,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一章 总 则国家对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实行放射工作人员证制度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对本规定实行统一监督管理,10,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第二章 放射工作人

5、员证的管理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由所在单位负责向当地行政部门申请放射工作人员证放射工作人员证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核批准,11,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放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条件:年满18周岁,经健康检查,符合放射工作职业的要求;遵守放射防护法规和规章制度,接受个人剂量监督掌握放射防护知识和有关法规,经培训、考核合格具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和相应专业技术知识和能力,12,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放射工作人员证每年复核一次,每五年换发一次。超过二年未申请复核的,需重新办证放射工作人员必须接受放射防护培训。培训须由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放射卫生技术单位举办。上岗前培训时间10天,上岗后每二年复

6、训一次,时间不少于5天,13,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第三章 个人剂量管理所有从事放射工作的单位或个人,必须接受个人剂量检测,建立个人剂量档案凡接受个人剂量监测的放射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必须佩戴个人剂量计个人剂量计一般30天测读一次,最长不得超过90天进入放射工作控制区以及参加应急处置的放射工作人员,除佩戴个人剂量计外,还须佩戴报警式剂量仪,14,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第四章 健康管理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检查,应根据卫生部发布的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以及有关标准进行检查和评价放射工作人员每隔1-2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必要时可增加检查次数,15,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第五章 罚 则 对违反

7、本规定具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单位,由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并限期改进,停工或停业整顿,或处以1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未经培训或未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从事放射工作的未经上岗前健康检查而上岗的,16,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上岗后未进行定期健康检查,没有建立健康档案的上岗后未按规定进行个人剂量监测,没有建立个人剂量档案的弄虚作假的,17,辐射防护规定(GB8703-88),1.总则1.1 目的 为了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和广大公众的安全与健康,保护环境,促进核科学技术、核能和其他辐射应用事业的发展,制定本规定1.2 范围 伴有辐射照射的一切实践和设施的选址、设计、运行和退役,都必

8、须遵守本规定,18,辐射防护规定(GB8703-88),1.3 原则与要求一切伴有辐射照射的实践和设施,都应当符合实践的正当性和辐射防护最优化,并确保个人所受的照射低于相应的剂量限值 辐射工作单位必须建立辐射防护岗位责任制,建立职工安全防护教育和培训考核制度,并认真执行,19,辐射防护规定(GB8703-88),2.剂量限制体系2.1 基本原则2.1.1 为防止发生非随机性效应,并将随机性效 应的发生率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2.1.2 一切实践必须遵守辐射防护三原则(实 践的正当性、辐射防护的最优化、对个 人剂量的限制)2.1.3 个人剂量限制,20,辐射防护规定(GB8703-88),基本限值

9、剂量当量限值不包括医疗照射和天然本底照射辐射照射包括:内照射和外照射剂量当量限值分为二类:a 辐射工作人员 b 公众成员,21,辐射防护规定(GB8703-88),辐射工作人员的剂量限值:为限制随机效应辐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当量限值为50mSv(5rem)为防止非随机效应,眼晶体的年有效剂量当量限值为150mSv(15rem),其他单个器官或组织的年剂量当量限值为500mSv(50rem)由于事先计划的特殊照射的有效剂量当量在一次事件中不得超过100mSv(10rem),在一生中不得超过250mSv(25rem),22,辐射防护规定(GB8703-88),公众成员年有效剂量当量不超过1mSv(

10、0.1rem)皮肤和眼晶体的年剂量当量限值为50mSv(5rem),23,辐射防护规定(GB8703-88),3.辐射照射的控制措施3.1 管理措施为了便于管理,将从事辐射工作单位的场所分为三区:a.控制区:在其中连续工作的人员一年内受到 的辐射可能超过年限值的十分之三的区域 b.监督区:在其中连续工作的人员一年内受到 的辐射一般不超过年限值的十分之三,而可 能超过十分之一的区域,24,辐射防护规定(GB8703-88),c.非限制区:在其中连续工作的人员一年内受 到的辐射一般不超过年限值的十分之一 的区域,25,第一章 前 言,正确认识放射性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树立辐射防护的意识,在具有辐射风

11、险的环境组织生产活动,采取最优化的防护措施。使辐射危险降至最小,26,第二章 辐射防护基础,第一节 物质结构与放射性 1.1 原子与原子核1.2 放射性核素,27,同位素 我们把凡是原子序数相同,而原子质量数不同的这一类原子称为同位素。通常表示同位素的符号为:ZXA 其中:X代表元素符号;Z为原子序数;A为原子质量数。,28,放射性核素 具有相同原子序数和相同原子质量的同一类原子为一种核素 不稳定的核素被称之为放射性核素,29,所谓放射性是指某些不稳定的原子在发生核衰变,或发生轨道电子跃迁,或发生裂变等情况时放出射线的性质。放射性核素具有三个主要性:(1)放射性核素能自发地放出射线,并同时变成

12、另一种核素(2)放射性核素具有一定的半衰期(T1/2)(3)放射性原子核数目的衰减服从指数衰减规律,30,天然辐射源,天然辐射源主要有三种来源:宇宙辐射、陆地上的辐射源和体内放射性物质1.宇宙辐射2.陆地上的辐射源 3.体内的放射性物质,31,人工辐射源,人工辐射源主要包括医疗照射、公众照射和职业照射三个方面 医疗照射 医疗照射造成的剂量位居第一 年人均有效剂量当量约为0.4mSv公众照射 公众照射是指由于工业生产、科学研究等活动导致公众接受的和公众本身家居生活、出外旅行等所接受的辐射照射,32,职业照射 职业照射一般是指由于工作条件对从事该项职业的人员所产生的照射 职业照射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3、(1)核工业工作人员所受照射,包括核燃料循环和相关的研究工作(2)辐射和核技术应用工作人员所受照射(3)采矿和提炼工业工作人员所受照射,33,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辐射可以使物质原子电离和激发,称为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又分直接电离辐射和间接电离辐射,34,辐射防护中常用的量,1.放射性活度 放射性核素在单位时间内发生核衰变的数目(即衰变率),称为放射性活度,用符号A表示 放射性活度的单位国际制单位:贝可Bq1Bq=1次衰变/秒常用单位:居里(Ci)1Ci=3.71010Bq,35,2.吸收剂量D 吸收剂量(以符号“D”记之)的定义是:对于任何一种电离辐射,授予某一受照物质的能量(E)除以该受照物

14、质的质量(m)D=E/m国际单位:戈瑞(GY)1Gy=1J/Kg(焦耳/千克)常用单位:拉德(rad),36,3.剂量当量H组织或器官中某一点处的剂量当量H为:H=DQN D是该处的吸收剂量 Q是辐射的品质因子 N是其它修正因子,37,4.剂量当量率Ht 在某一极短的时间间隔t内的剂量当量H除以该时间间隔而得到的商Ht=H/t 剂量当量率Ht的单位一般常用Sv/h(希弗/小时)、mSv/h(毫希弗/小时)和Sv/h(微希弗/小时),38,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躯体效应遗传效应,39,辐射防护的目的,辐射防护的目的在于防止有害的确定性效应(即非随机性效应)的发生,并限制随机性效应的发生几率,使之

15、保持在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的水平。,40,随机性效应:随机性效应是指效应的发生几率(而非其严重程度)与剂量大小有关的那些效应 确定性效应:指效应的严重程度随剂量而变化的那些效应,41,辐射防护的原则,为了达到辐射防护目的,辐射防护必须遵循辐射实践正当化,辐射防护最优化和个人剂量限值三项基本原则辐射实践的正当性辐射防护的最优化 个人剂量限制,42,核电站的放射性来源,反应堆正常运行时的辐射源反应堆停止运行时的辐射源污染源 放射性泄漏 停堆维修和换料 加工带有放射性的物品,43,辐射防护与监测,个人剂量监测是对个人实际所受剂量大小所作的监测。个人剂量监测主要包括个人外照射剂量监测和体内污染监测外照射

16、放射源在人体之外对人进行的照射内照射 放射源在人体之内对人进行的照射,44,一、外照射的监测直读式电子个人剂量计热释光个人剂量计(TLD)二、体内污染监测 生物检验 直接测量全身的放射性含量 三、工作场所的监测及中子外照射剂量率的监测表面污染的监测空气污染的监测,45,外照射的防护,与源相关的防护方法 与人相关的防护方法 剂量=剂量率时间 减少受照时间 增加与辐射源之间的距离 采用屏蔽物,46,内照射的防护,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的途径:吸入被放射性物质污染的空气食入被放射性物质污染的食物和水,或者口腔接触了被污染的器具和物品 接触放射性物质,导致放射性物质从破损的皮肤直接进入体内,或者通过完好的皮肤渗透入体内,47,空气污染的防护方法:空气净化 稀释 防止放射性物质扩散 个人防护措施:防止放射性空气吸入体内的有效措施就是穿戴呼吸保护器,48,表面污染的防护,可分为松散污染和固定污染两种类型 表面污染的防护方法:1.集体防护措施 选用易于去污的材料 防止设备、工器具污染 建立污染控制区 采取去污措施,49,个人防护措施:根据工作条件正确穿戴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注意个人在控制区内的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