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综述.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207580 上传时间:2023-10-05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274.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综述.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综述.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综述.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综述.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综述.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综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综述.ppt(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其 应用综述,主讲人:Jimmy,01,02,03,04,双击此处添加文字,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其综述,一、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发展历史 边坡稳定问题是岩土工程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正确评价边坡的稳定性,对于确保生产建设和人民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边坡稳定性的研究已然形成了一个专门性的应用研究课题,并且得到良好的发展。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边坡稳定性研究大致可分为以下3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是从研究铁路路堑边坡和引水渠道边坡开始的。当时主要是对人工边坡的类型进行划分,采用工程地质类比法给出稳定边坡角,作为边坡设计的依据。第二阶段(

2、20世纪60年代):开始形成岩体结构的观点。划出了边坡岩体结构的类型,提出了实体比例投影方法,用以进行块体破坏的计算,判别边坡的稳定性,同时开展大型野外岩体力学试验,在边坡稳定计算方面也有了很大进展。,双击此处添加文字,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其综述,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来):开始研究边坡变形破坏机理。在计算方面,不仅应用极限平衡原理,还应用弹塑性力学理论,并且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广泛采用有限单元法来分析边坡变形破坏条件及评价边坡的稳定性。同时,运动学方法,包括离散单元法、DDA法、数值流形方法、FLAC法等也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几年,模糊数学、人工神经网络、灰色理论、突变理论、分形理论、混沌

3、等也逐渐被应用到边坡稳定分析领域。,双击此处添加文字,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其综述,二、主要分析方法 2.1传统极限平衡法 目前,传统极限平衡法是工程中用于边坡稳定分析最常用的方法,该方法以摩尔一库仑的抗剪强度理论为基础,将滑坡体划分为若干垂直土条,建立作用在这些垂直土条上的力的平衡方程式,求解安全系数,即通常所说的条分法。对于该方法,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简化:1、对滑裂面的形状作出假定,如假定滑裂面形状为折线、圆弧、对数螺旋线等;2、放松静力平衡要求,求解过程中仅满足部分力和力矩的平衡要求;3、对多余未知数的数值或分布形状作假定。显然,这三个简化条件弱化了条分法的严密性。不少学者对条分法作了一些

4、改进,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探索最危险滑弧位置的规律;2、对基本假定作了修改和补充。,双击此处添加文字,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其综述,二、主要分析方法 2.1传统极限平衡法 毕肖普法引入安全系数定义的改变,毕肖普等将土坡稳定安全系数定义为沿整个滑裂面的抗剪强度与实际产生的剪应力之比。这就使安全系数的物理意义更明确,而且使用范围更广泛。对于最危险滑弧的确定,泰勒图表法较普遍,成都科大的张天宝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简单土坡稳定安全系数与滑动圆弧位置之间的函数关系。另外,为了弥补条分法中对多余未知量所作假定的任意性,MorgensternPrice、Janbu等学者提出了土条侧向面不应发生剪切和拉伸破

5、坏的合理性假定。1973年,Janbu针对滑动面为非圆弧的情况,提出了边坡稳定分析的普遍条分法;Morgenstern Price法是唯一在滑裂面的形状、静力平衡要求、多余未知数的选定各方面均不作假定的严格方法。,双击此处添加文字,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其综述,二、主要分析方法 2.1 传统极限平衡法 此外,极限平衡的其他计算方法还有斯宾塞法、沙尔玛法、不平衡推力传递法等,极限平衡法满足力和力矩平衡、摩尔一库仑破坏准则和应力边界条件,未考虑土体本身的应力一应变关系。近年来,有限元法迅速发展,利用有限元法,考虑到土的非线性本构关系,求出每一计算单元的应力及变形,根据不同的强度指标确定破坏区的位置及

6、破坏范围的扩展情况,并设法将局部变形与整体破坏联系起来,求得合适的临界滑裂面位置,再根据极限平衡分析可推求整体安全系数。,双击此处添加文字,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其综述,二、主要分析方法 2.2 数值分析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值分析方法也被广泛应用于边坡稳定分析当中。主要包括:有限差分法、有限单元法、离散单元法、拉格朗日元法、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流形元法和几种半解析元法等。1、有限差分法是用差分网格离散求解域,将工程问题的控制方程转化为差分方程,然后结合初始及边界条件,求解线性代数方程组,得到工程问题的解。2、有限单元法是将分析域离散成有限个只在结点相联结的子域,即有限元,然后在单元中采川

7、低阶多项式插值,建立单元特性矩阵,再利用能量变分原理集合形成总特性矩阵,最后结合初始及边界条件求解,这是一种化整为零,由零及整的方法。,双击此处添加文字,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其综述,二、主要分析方法 2.2 数值分析法 3、离散元法以受节理切割成离散的块体为出发点,块与块之间在角和面上的接触处有相互作用;离散元法常应用于应力水平不高的情况,块体的弹性变形可以不计而将其视为刚性块体;根据岩块的几何形状及其邻接块体的关系,建立运动方程,采用以时步渐进迭代的动态松弛显示解法,求出每一时步块体位置和接触力,反复迭代直至平衡状态。离散元法也可考虑块体本身的弹性变形,称为变形离散元法。4、拉格朗日法是一种

8、分析非线性大变形问题的数值解法,它以连续介质力学为基础,利用差分格式,按时步积分求解,随着构形的变化不断更新坐标,允许介质有大的变形。,双击此处添加文字,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其综述,二、主要分析方法 2.2 数值分析法 5、非连续变形分析法是一种分析非连续节理岩体的数值方法,它以块体为单元,基于能量原理形成一个整体矩阵,用隐式方式求解。6、流形元法以拓扑流形和微分流形为基础,利用有限覆盖技术把连续和非连续变形的计算统一到数值流形中。它可以计算块体的变形和拉裂、裂缝的发展和开闭;从流形方法的一般有限覆盖的观点看,连续体的有限单元法和块体系统的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都可以看成是流形元法的特例。7、半解

9、析元法是将解析法和数值法结合起来达到降维、减小计算量的目的,有时还可提高计算精度。常用的半解析元法有:有限条法、有限层法、有限线法和边界元法。这些半解析元法是相对有限元法而言的,它不象有限元法那样全域离散,而是在某个方向采用解析解的方法,利用解析解来降低维数,其他类同有限元法。,双击此处添加文字,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其综述,二、主要分析方法 2.2 数值分析法 近20年来,由于计算技术和测量技术的迅速发展,动力分析法也发展较快,从最早的线性总应力法,逐步发展为基于非线性有限单元法基础的有效应力动力分析方法和采用复杂弹塑性模型并考虑水土耦合作用的动力分析方法,从只能分析一维问题发展到能够分析二、

10、三维问题,从只能分析饱和土体发展到能够分析多相非饱和土体。本构模型也从早期的线弹性模型发展为粘弹性模型、弹塑性模型、边界面模型、内时模型和结构面模型等。动力方程的计算方法也发展较快,出现了逐步积分法、振型迭加法、复反应分析法、有限差分法子结构法等方法。目前常用的动力分析方法主要有剪切梁法、集中质量法和数值分析法等。若考虑孔隙水对土体动力性质的影响,土体动力分析方法还可区分为总应力法和有效应力法。,双击此处添加文字,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其综述,三、各分析方法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边坡稳定性的分析方法有很多,除上述介绍的基本方法外,还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分析方法结合起来应用,这些方法均取得了较

11、好的效果。3.1 条分法与有限元法相结合 到目前为止,在土坡稳定分析的工程实践中,多采用极限平衡法,对于粘性土边坡的稳定分析,一般采用条分法。当存在渗流作用时,工程上一般采用简化方法忽略或粗略地计算地下水渗流的作用。在有些工程中,如基坑渗流场分布十分复杂,简化方法仅在少数情况下可以应用,当边坡中的水头差较大或采用降水措施时,渗流力的不利作用随之增大,简化方法计算结构则脱离实际较远,有时甚至得出错误的计算结果。由于渗流有限元能够较为准确地模拟渗流场,因此将条分法和有限元法结合起来应用于边坡稳定性分析,能够发挥两种算法的优势。,双击此处添加文字,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其综述,三、各分析方法在边坡稳定

12、性分析中的应用 3.2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由于边坡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边坡岩体稳定性状况是多种因素非线性耦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岩石强度特性、岩体结构、岩体风化作用和坡高是影响边坡岩体稳定性的基本因素,而水的作用、施工方式等构成了边坡岩体稳定性的诱发因素。这些因素有的是确定性的,但大部分具有随机性、模糊性、可变性等不确定性特点,它们对不同类型边坡岩体稳定性的影响权重是变化的,这些因子之间具有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具有自学习、自组织联想记忆能力和强容错性,为边坡稳定性智能化研究奠定了可靠基础。在综合分析边坡岩体变形失稳破坏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表征边坡岩体稳定性分析的复合

13、指标,根据国内在各种类型岩体及岩体结构中已经成功建造的水电工程边坡稳定状况等41个实例为学习样本,讨论了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预测边坡岩体稳定性的有效性。,双击此处添加文字,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其综述,三、各分析方法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3.3 非饱和土强度理论应用 我国南方地区广泛分布着残积土、膨胀土等粘土。该地区的山地或人工边坡在雨季常发生失稳破坏,而且以浅层滑坡为多见。由于近地表浅层土多为非饱和粘性土,气候变化对其力学性状有很大的影响。每年雨季,降雨雨水入渗使土体饱和度增大,含水量增加,引起土体抗剪强度大幅下降。在分析了残积土、膨胀土等边坡在降雨入渗情况下抗剪强度降低的主要原因后,探讨

14、了现有的考虑雨水入渗影响的边坡稳定分析方法,运用非饱和土强度理论,提出非饱和土等效凝聚力新概念,从而可方便地使用常用的毕肖普法等极限平衡法进行考虑雨水入渗影响的边坡稳定分析计算。,双击此处添加文字,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其综述,三、各分析方法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3.4 运动单元法 边坡安全系数的计算是基于所确定的最危险滑动面求得的,安全系数求解的关键问题是确定塑性滑动区和最危险的滑动面。对于几何形状多变、介质组成复杂和影响因素较多的边坡稳定性分析,目前多对实际问题作大量的简化得到基于经验或半经验的最危险的滑动面。相应求得的边坡安全系数偏大,计算误差难以估计,影响最终结论的可靠性。岩土工程极

15、限分析运动单元法由Peter Gussmann 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创立,这种塑性极限数值分析方法主要针对岩土这类摩尔一库仑介质。运动单元法认为,对于所有假设塑性滑动区和最危险滑动面,真正的最危险塑性区和滑动面对应的安全系数最小。该方法通过严格的自动搜索过程寻找满足约束方程和边界条件的最小安全系数并确定塑性滑动区和最危险滑动面,根本上提高了岩土工程极限分析结果的精度与可靠性,具有严格的数学力学基础,适用于各类地质条件、岩性和几何形状复杂的岩土工程的极限分析。,双击此处添加文字,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其综述,三、各分析方法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3.5 基于地质力学模型的概化方法 大量的工程实

16、例表明,倾倒破坏通常发生于层状结构的岩质边坡中,其典型的结构特征为岩层层面与边坡走向一致但倾向相反。如果同时存在一组或多组顺坡向的节理将岩层切割成离散的块体,则更容易发生此种类型的破坏。这类边坡的失稳形式与边坡剪切滑动破:在边界条件、变形特征和力学机制上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对倾倒破坏边坡稳定分析和评价也不同于常规的分析方法。Goodman和Bray首先建立了单块岩柱在倾斜平面上的稳定、滑动和倾倒的判据,提出了边坡倾倒破坏的极限平衡法,该方法目前已经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初步的应用。应用岩体结构面网络模拟原理,提出了一种边坡倾倒破坏地质力学模型的概化方法,并对Goodman和Bray的极限平衡分析理论作了改进,改进后的方法考虑了岩体结构面的具体分布特征和岩体结构面的连通率即岩桥的作用。,双击此处添加文字,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其综述,四、展望 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很多,有许多是已知的,也有一些是未知的。现粗略地介绍了边坡稳定性的分析方法,并且简单介绍了一些方法的适用范围。随着非线性科学的发展,混沌、分形、神经网络、小波等非线性方法也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此类研究还可进一步深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