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合畸形的分类.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212038 上传时间:2023-10-05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5.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错合畸形的分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错合畸形的分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错合畸形的分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错合畸形的分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错合畸形的分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错合畸形的分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错合畸形的分类.ppt(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错合畸形的分类,错合畸形的分类,掌握:Angle错合分类法和毛燮均错 合分类法的具体内容及应用。熟悉:以上两种分类法的优缺点,Simon分类法中定义的面部 三个平面。,错合畸形分类的目的和意义,事物分类的目的:同类归一,统一名称,便于管理和交流。错合畸形分类的目的:将千变万化的错合畸形分门别类,使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畸形归入一类。便于临床诊断、矫治设计、开展研究工作以及学术交流。,有关概念,磨牙中性关系,近中关系和远中关系前牙覆合,覆盖,正中合位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于下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沟内,磨牙中性关系,正中合位:上下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相对或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于下颌第一恒

2、磨牙与第二前磨牙之间。,磨牙远中关系,磨牙近中关系,正中合位: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与下颌第一恒磨牙的远中颊尖相对或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于下颌第一恒磨牙与第二恒磨牙之间。,覆合与覆盖,覆盖:上下颌牙列闭合时,上牙盖过下牙的水平距离(A)。覆合:上下颌牙列闭合时,上牙遮盖下牙的垂直距离(B)。,深覆合,正常覆合:上前牙冠覆盖下前牙冠1/3以内。深覆合:上前牙冠覆盖下前牙冠超过1/3。,深覆盖,正常覆盖:上下前牙切端前后距离在3mm以内。深覆盖:上下前牙切端前后距离大于3mm。,开合,正常覆合:上前牙冠覆盖下前牙冠1/3以内。开合:上下前牙切端间无覆合关系,垂直向出现间隙。,反合,正常覆

3、盖:上前牙位于下前牙的前方。反合:上前牙位于下前牙的后方。对合:上下前牙切端相对。,Angle错合分类法,Angle医师:近代正畸之父,1899年提出,Angle分类法的理论基础,上颌骨固定于头颅上,位置恒定;上颌第一恒磨牙生长在上颌骨上,位置稳定而不易错位;上颌第一恒磨牙作为基准;根据下颌第一恒磨牙与其前后向位置关系的不同而进行分类。,第一类错合中性错合,正中合位: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于下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沟内(磨牙中性关系)。全口牙齿中有错位。表现:前牙拥挤、上牙弓前突、双牙弓前突、前牙反合及后牙反合或锁合。,第一类错合的临床表现,第一类错合的临床表现,下牙弓相对于上牙弓处于远中

4、的位置。正中合位:下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沟位于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的远中或后方(磨牙远中关系)。,第二类错合远中错合,第二类错合中的分类,第一分类(1):磨牙远中错合关系,同时有上颌切牙的唇向倾斜。临床表现:前牙深覆盖、深覆合、上唇发育不足和开唇露齿。,第一分类亚类(1S):一侧磨牙为远中关系,另一侧为中性关系。,第二类错合中的分类,第二分类(2):磨牙远中错合关系,同时有上颌切牙的舌向倾斜。临床表现:前牙内倾型深覆合。,第二类错合中的分类,第二分类亚类(2S):一侧磨牙为远中关系,另一侧为中性关系。,第二类错合中的分类,第三类错合近中错合,下牙弓相对于上牙弓处于近中的位置。正中合位:下颌

5、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沟位于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的近中或前方(磨牙近中关系)。,第三类错合近中错合,临床表现:前牙反合或对刃。,第三类亚类(S):一侧磨牙为近中关系,另一侧磨牙为中性关系。,第三类错合近中错合,Angle错合分类法,:磨牙中性1:磨牙远中,切牙唇倾1S:2:磨牙远中,切牙舌倾2S:磨牙近中S:,Angle错合分类法的优点,优点:有一定的科学理论基础;简明易懂,便于临床使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上颌第一恒磨牙的位置并非恒定不变。远中或近中错合可能是上颌磨牙位置前移或后移所造成。分类中只考虑了牙颌面在近远中方向上的关系不协调,没有提到在高度和宽度上的不协调。错合畸形的表现是三维方

6、向上的,应该从长、宽、高三个方面来考虑。,Angle错合分类法的不足,分类法中的没有特别强调由于牙量、骨量不协调而造成的错合畸形牙列拥挤。现代错合畸形的重要机制(原因):牙量、骨量的不调。颌骨不能容纳全部牙齿(32颗)整齐排列在其中。,Angle错合分类法的不足,Simon错合分类法,面部三个平面(三个平面互相垂直),面部三个平面,正中矢状平面:将面部分为左右两个部分牙弓狭窄,内收牙弓宽大,外展,面部三个平面,面横平面:连接左右眶下缘点与左右耳屏切迹的平面。牙弓上升牙弓下降,面部三个平面,眶平面:连接左右眶下缘点作与面横平面垂直的平面。牙弓前突牙弓后缩,毛燮均错合分类法,1959年,毛燮均教授

7、提出;1978年进一步完善;分类以错合畸形的机制、症状、矫治三者结合为基础。共将错合畸形分为6类。,第I类牙量骨量不调,第分类(I1)主要机制:牙量相对大于骨量。主要症状:牙齿拥挤错位。矫治原则:扩大牙弓,推磨牙向后,减径或减数。,第分类(I2)主要机制:牙量相对小于骨量。主要症状:有牙间隙。矫治原则:缩小牙弓或结合修复治疗。,第I类牙量骨量不调,第II类长度不调,第分类(II1)主要机制:上颌或上牙弓长度较小,或下颌或下牙弓长度较大,或二者兼之。主要症状:后牙为近中错合,前牙为对合或反合。颏部可前突。矫治原则:矫正颌间关系。推下牙弓向后,或牵上牙弓向前,或两者并用。,第II类第分类(II1)

8、,第II类长度不调,第分类(II2)主要机制:上颌或上牙弓长度较大,或下颌或下牙弓长度较小,或二者兼之。主要症状:后牙为远中错合,前牙深覆盖,颏部可后缩。矫治原则:矫正颌间关系。推上牙弓往后,或牵下牙弓向前,或二者并用。,第II类第分类(II2),第II类长度不调,第分类(II3)主要机制:上颌或上牙弓前部长度较小,或下颌或下牙弓前部长度较大,或二者兼之。主要症状:后牙中性合,前牙反合。矫治原则:矫治前牙反合。,第分类(II4)主要机制:上颌或上牙弓前部长度较大,或下颌或下牙弓前部长度较小,或二者兼之。主要症状:后牙中性合,前牙深覆盖。矫治原则:矫正前牙深覆盖。,第II类长度不调,第分类(II

9、5)主要机制:上下颌或上下牙弓长度过大。主要症状:双颌或双牙弓前突。矫治原则:减径或减数,以减少上下牙弓突度,或推上下牙弓向后。,第II类长度不调,第II类第分类(II5),第III类宽度不调,第分类(III1)主要机制:上颌或上牙弓宽度较大,或下颌或下牙弓宽度较小,或二者兼之。主要症状:上牙弓宽于下牙弓,后牙深覆盖或正锁合。矫治原则:缩小上牙弓宽度,或扩大下牙弓宽度,或二者并用。,第III类第分类(III1),第分类(III2)主要机制:上颌或上牙弓宽度较小,或下颌或下牙弓宽度较大,或二者兼之。主要症状:上牙弓窄于下牙弓,后牙对合、反合或反锁合。矫治原则:扩大上牙弓宽度,或缩小下牙弓宽度,或

10、二者并用。,第III类宽度不调,第III类第分类(III2),第分类(III3)主要机制:上下颌或上下牙弓的宽度过小。主要症状:上下牙弓狭窄。矫治原则:扩大上下牙弓,或用肌能训练矫治法,并加强营养及咀嚼功能,以促进颌骨及牙弓的发育。,第III类宽度不调,第III类第分类(III3),第IV类高度不调,第分类(IV1)主要机制:前牙牙槽过高,或后牙牙槽过低,或二者兼之。主要症状:前牙深覆合,可能表现面下/3过低。矫治原则:压低前牙,或升高后牙,或二者并用。,第IV类第分类(IV1),第分类(IV2)主要机制:前牙牙槽过低,或后牙牙槽过高,或复合机制。主要症状:前牙开合,可能表现面部下/3过高。矫

11、治原则:升高前牙,或压低后牙,或二者并用,或需矫正颌骨畸形。,第IV类高度不调,第IV类第分类(IV2),第类一个别牙齿错位,主要机制:由局部变化所造成的个别牙齿错位,不代表合、颌、面的发育情况,也没有牙量,骨量的不调,主要症状:一般错位表现有舌向、唇(颊)向、近中、远中、高位、低位、转位、易位、斜轴等情况。有时几种情况同时出现,例如:唇向低位转位等。矫治原则:按具体情况矫治处理。,第类一个别牙齿错位,第VI类特殊类型,凡不能归入前五类的错合畸形统属此类。其矫治可按情况处理。,毛燮均错合分类法,第I类牙量骨量不调第II类长度不调第III类宽度不调第IV类高度不调第类个别牙齿错位第VI类特殊类型

12、,第I类牙量骨量不调I1:牙量多于骨量I2:牙量少于骨量第II类长度不调II1:磨牙近中,前牙反合II2:磨牙远中,前牙深覆盖II3:磨牙中性,前牙反合II4:磨牙中性,前牙深覆盖II5:双牙弓前突,毛燮均错合分类法,毛燮均错合分类法,第III类宽度不调III1:上颌宽于下颌III2:上颌窄于下颌III3:上下颌均狭窄第IV类高度不调IV1:前牙深覆合IV2:前牙开合,第类一个别牙齿错位没有牙量,骨量不调的个别牙齿错位第VI类特殊类型,毛燮均错合分类法,毛燮均错合分类法的优缺点,优点考虑到牙颌面在三维方向上的关系,对错合的分类体现了咀嚼器官的立体结构。包含了现代错合畸形的基本机制:牙量、骨量不调。将机制、症状、矫治三者结合。不足繁琐,初学者不容易记忆。不能解释所有错合畸形。,毛氏分类法的临床应用,错合畸形类别可用符号书写,如I,I,.复合类型可用加号表示,如I1+III1,II5+III3。按畸形类型的严重程度而依次排列。严重者为危害较大,必须矫治的错合畸形,轻微者为可治可不治的错合畸形。,个牙齿错位,间隙不够,应算为I1类,而不算为类。II类及III类错合有时是单侧的,可用牙位 符号表示。将牙弓分为段,即前牙段及两侧后牙段,若一段内只有个牙齿错位,则算为个别的,个以上的牙齿错位则可以代表牙弓的异常。,毛氏分类法的临床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