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养性添加剂饲料调制剂.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213308 上传时间:2023-10-05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3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营养性添加剂饲料调制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非营养性添加剂饲料调制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非营养性添加剂饲料调制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非营养性添加剂饲料调制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非营养性添加剂饲料调制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非营养性添加剂饲料调制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营养性添加剂饲料调制剂.ppt(8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非营养性添加剂饲料调制剂 饲料调制剂指饲料加工过程中为改善饲料性状(饲料的形状、饲料的混合程度、饲料的软化状态等)而添加的物质,包括颗粒饲料加工过程中所用的黏结剂、矿物质添加剂中防止结块而保证混合的均匀度的防结块剂、青贮饲料调制剂和粗饲料调制剂等。,(一)黏结剂 饲料黏结剂,是饲料生产过程中,为了使饲料成形而加人的一类物质。黏结剂主要用于畜禽及水产的颗粒饲料生产中,在反刍动物饲料舔砖生产中也常应用。,1、黏结剂的种类(1)天然黏结剂 有淀粉、植物胶、动物胶、糖蜜、膨润土、海藻酸钠、木质素磺酸钠、酪蛋白酸钠、明胶等。(2)人工合成的黏结剂 有羟甲基纤维素(钠盐)、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醇等。

2、,2、黏结剂的作用(1)将饲料原料黏合在一起,确保畜禽、鱼类能从配合饲料中获得全面的营养;(2)减少饲料的崩解及营养成分的散失,减少饲料的浪费和水质的污染;(3)饲料成型,提高适口性,促进鱼和畜禽的采食;(4)减少饲料生产过程中产生粉尘和粉化现象;(5)减少饲料中活性微量组分在加工、贮存过程中的损失;(6)提高设备的生产能力,延长机器部件的使用寿命。,3、常用黏结剂的特性(1)-淀粉 也称熟淀粉。亲水性强,遇水膨胀,黏、弹性好,是鱼、虾配合饲料的优质黏结剂,也是鳗鱼饵料的首选黏结剂。-淀粉的黏弹性以马铃薯-淀粉为最佳,其次是木薯-淀粉。黏性因生产工艺差异很大,贮放3个月后其黏性和弹性明显下降。

3、鳗鱼饵料中-淀粉量不宜超过22,对虾则为8-10。,(2)海藻酸钠 亦称褐藻胶。无毒,无味。有很强的亲水性,吸水后体积膨胀近10倍。黏性强,易与蛋白质、淀粉、明胶等饲料组分共溶相聚,但长时间高温会降低黏度。海藻酸钠是目前鱼、虾饵料中应用较普遍的黏结剂,但价格较贵。实际应用时常与其他黏结剂(如-淀粉)合用,饵料中添加量一般为1左右。,(3)琼脂 亦称洋菜胶。其黏度受温度、pH和电解质的影响。不溶于冷水,在25时形成胶溶液。在鱼、虾饵料中使用,多用于微粒饵料,用量为0.5-2。(4)阿拉伯胶 一种被广泛使用价廉的植物胶。在水中的溶解度极大,黏度高。但黏度受温度、pH和其他添加物的影响大,随温度上升

4、而黏度减小,电解质还影响其溶液的均匀度。,(5)羧甲基纤维素钠 黏度受放置时间影响不大,但受温度影响大,随温度升高而降低;pH 4-11时,黏度较好,pH 7时最高。主要用于鱼的湿性颗粒,一般饵料中添加量不超过2。(6)羧甲基纤维素 黏度较高,对药品、热、光十分稳定,但在80以上温度下,黏性会逐渐消失。饵料中添加量一般不超过2。,(7)丙烯酸钠 鱼、虾饵料中常用的黏结剂。制粒效果好。作为鱼类饲料的颗粒黏结剂,使用时可直接加入饲料中,用量为0.1-2。(8)膨润土和膨润土钠 多用于畜、禽颗粒饲料,以加强颗粒的耐久性,增加制粒产量,并可延长压模寿命。其用量要求不超过配合饲料的2。,一些黏结剂对虾料

5、的水稳定性和成本的影响,注:饵料干物质8h水溶失率;资料来源:Feed international,1991,12(3):31。,4、黏结剂的应用 畜禽饲料原料中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等物质经过一定的处理(温度和压力等)能产生一定的黏度,满足颗粒成形与耐久性的要求,一般不需另加黏结剂。只有在原料中粗纤维含量较高,而淀粉等含量很少,才添加适量的黏结剂。鱼、虾在水中摄食,饲料要求在水中一定时间不松散,以便鱼、虾摄食和防止营养物质的散落和流失。饲料在水中的溃散、流失会造成水质污染,影响鱼、虾的健康和正常生长,特别是在较高的温度情况下,高密度、连续性养殖尤其重要。黏结剂对鱼、虾饵料生产非常重要。,(二

6、)抗结块剂 抗结块剂的功能是使饲料和添加剂保持良好的流散性,防止结块。有的抗结块剂具有润滑作用,可阻止物料在制粒机上集结,并可改善预混料的均匀度。抗结块剂要求吸水性差,流动性好,对各种动物无毒、无害,安全可靠。,常见的抗结块剂 1、亚铁氰化钾 低毒。在我国只限用于食盐抗结块剂,最大限量为5mgkg。2、二氧化硅 价格低,最为常用。3、硅酸盐 包括硅酸钙、硅酸钠、硅酸镁、硅酸铝钠等。,4、天然矿物 沸石、膨润土及钠盐、硅藻土等。5、硬脂酸盐 硬脂酸钙、硬脂酸钾、硬脂酸钠等。各种结块剂在配合饲料中用量一般不超过2。,美国使用的天然与合成抗结块剂,(三)青贮饲料调制剂 青贮饲料调制剂是一类加在青饲料

7、中防止青饲料霉变、酸败、腐烂,以保障青饲料良好的适口性和营养价值的物质。青贮饲料在草食家畜生产中,特别是奶牛、奶山羊及肉牛日粮中成为不可缺少的常规饲料。,1、青贮饲料调制剂的主要作用(1)抑制好氧杂菌,避免氧化作用加强所造成的大量营养素损失;(2)抑制嫌氧性酪酸菌生长,防止青贮腐败霉烂,促进乳酸发酵,增加乳酸含量,降低青贮酸度,以保障青贮质量;(3)增加有关养分,完善青贮饲料营养;(4)加入某些酸后,还能与青饲料中的盐类作用,游离出许多有机酸,如苹果酸、延胡索酸、柠檬酸等,提高适口性和消化率。,不同青贮饲料添加剂的作用方式,2、添加剂在青贮饲料调制中的应用(1)乳酸菌 青贮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

8、上取决于乳酸菌能否迅速而大量地繁殖。在青贮时加入乳酸菌菌种,可以促进乳酸菌繁衍,使乳酸菌尽快达到足够数量,产生大量乳酸,降低pH,从而抵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动,减少干物质损失,获得理想的青贮饲料。,(2)可溶性碳水化合物 有足够的乳酸菌,还必须创造有利于其繁衍的适宜环境。除了保持密闭环境之外,乳酸菌还需要一定浓度的糖分作为营养,当青贮原料中可溶性糖分含量低于2(干物质中10)时,就有必要加入一些可溶性糖(如糖蜜)以利发酵。常用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源包括:糖蜜、粉碎的谷物、葡萄糖。乳酸菌只能利用葡萄糖、果糖等单糖,不能利用淀粉和纤维。淀粉酶和纤维素酶能分解淀粉和纤维形成单糖,增加乳酸发酵底物量。一般添

9、加量为0.05(鲜样基础)左右。,(3)发酵抑制剂 使用最早的一类青贮饲料添加剂。最初使用无机酸(如硫酸和盐酸),后来使用有机酸(如甲酸、丙酸等)和甲醛。甲酸能降低pH,对抑制不良发酵十分有效。青贮时添加甲酸,营养物质的损失可降低12-23,饲料利用率提高15-20。添加量一般为每吨青贮料中添加95的甲酸2.8kg。,(4)防腐添加剂 防腐剂不能改善发酵过程,但能有效地防止饲料变质。常用的有丙酸、山梨酸、苯甲酸、氨、硝酸钠、甲酸钠等。据报道,有些植物组织(如落叶松针叶)含有植物杀菌素,有较好的防腐效果,又没有毒性。,青贮料中添加保存剂的建议量(%),青贮料中低级脂肪酸的添加量(%),注:难青贮

10、植物:如苜蓿、驴豆、以及其他豆科牧草、开花前禾谷科牧草等;易青贮植物:一般含糖量高,而含水分不太高。如玉米、向日葵、高粱、苏丹草、开花期多年生禾科植物等;有机酸盐类一般以其有机酸量计算。,(5)营养性青贮添加剂 主要用来补充青贮饲料某些营养成分的不足,有些同时又能改善发酵过程。常用的这类添加剂包括尿素、盐类、碳水化合物等。尿素可按青贮原料重量的0.3-0.5添加尿素。石灰石不但可以补充钙,而且可以缓和饲料的酸度。每吨青贮饲料中碳酸钙的加入量为4.5-5kg。可作青贮饲料添加剂的其他无机盐类以及在青贮饲料中的添加量为:硫酸铜2.5gt、硫酸锰5gt、硫酸锌2gt、氯化钴1gt、碘化钾0.1gt。

11、,(四)粗饲料调制剂 在草食畜禽日粮中,粗饲料占很大比例,特别是秸秆,一般占草食畜禽日粮的6080,但它们的蛋白质含量低,粗纤维、木质素含量高,不易消化,适口性差。粗饲料调制添加剂是指对秸秆进行化学处理时加入的一类化学制品,通过化学处理可以提高草食畜禽对秸秆的采食量和营养消化利用率。,1、粗饲料调制添加剂作用机理(1)破坏木质素与碳水化合物之间的酯键,打断木质素与半纤维素的结合,破坏木质素一半纤维素一纤维素的复合结构,使纤维素与半纤维素被解放出来,被微生物及酶分解利用。(2)秸秆用碱或氨处理,木质化纤维膨胀,增大了空隙度,提高了渗透性。秸秆表面积和持水力一般都能提高2-3倍,消化酶更容易与之接

12、触,干物质消化率平均提高6-15。可以使秸秆质地柔软,气味糊香,适口性大大增强。秸秆经氨化处理后含氮量增加1-1.5倍。,2、常用的粗饲料调制剂(1)氢氧化钠(苛性钠)4氢氧化钠溶液处理的秸秆喂绵羊,采食量可提高48;干物质消化率由38增加到54;氮在体内每日沉积量可提高77.8。(2)氧化钙(生石灰)小麦秸秆经石灰水溶液碱化处理后,粗纤维消化率提高2025,采食量提高20-45。100kg幼牛每天可提高增重100-150g,乳牛多产奶1-1.5kg。,(3)液氨 氨化秸秆,可提高秸秆蛋白含量,增强适口性,提高粗纤维消化率21左右。经过氨化处理的秸秆,饲养价值接近中等品质的干草。(4)尿素 尿

13、素价格便宜、安全可靠、运输贮存方便、氨化操作方法简单,是一种最常用的制作氨化秸秆的氨源。,(1)NPN饲料添加剂处理方法 秸秆饲料的氨化处理方法,使用NPN的效果 改善秸秆营养成分;增加采食量;提高消化率;提高生产性能;降低饲养成本。,(2)秸秆微贮处理方法 秸秆微贮的原理 秸秆在微贮过程中,由于秸秆发酵活干菌的作用,在适宜的温度和厌氧环境下,将大量的纤维类物质转化为糖类,后者经有机酸发酵转化为乳酸和挥发性脂肪酸,使pH降低到4.55.0,抑制丁酸菌、腐败菌等有害菌的繁殖,不仅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同时可使秸秆能够长期保存不变质。,秸秆微贮饲料的制作方法a、菌种复活b、菌液配制c、秸秆切短d、装

14、窖e、封窖f、发酵初期提供一定营养物质,提高微贮饲料质量。g、水分控制,理想的微贮饲料含水量在60-70。h、及时加盖土防止漏气,窖(池)的周围应挖排水沟。,秸秆微贮饲料的优点 a、提高秸秆消化率与利用率 b、适口性好,采食量高 c、使用效果好 d、制作季节长,与农业不争劳力 e、保存期长、不易发霉变质 f、成本低、效益高;节约粮食,提高饲料报酬,微贮秸秆饲喂量 家畜对微贮饲料有一个适应过程,应循序渐进,逐渐增加饲喂量。一般每头(只)日喂量:奶牛、育成牛15-20kg,羊1-3kg,马、驴、骡5-10kg。,二、饲料调质剂 饲料调质剂是指能改善饲料的色和味、提高饲料或畜产品感官质量的添加剂。饲

15、料调质剂主要包括着色剂和诱食剂。,(一)着色剂 也称调色剂、增色剂。在饲料中添加着色剂的目的主要在于增加畜禽及水产养殖动物产品的色泽。如使牛奶中的黄油增色、禽蛋的蛋黄与肉禽的皮肤和羽毛增色;使水产养殖动物如青鱼、白鲢、鲑鱼、鲫鱼、鳟鱼及对虾的肉增色;使鲑鱼与鳟鱼的体表和卵增色;使锦鲤、金鱼、斑节虾的体表具有更鲜艳美观的色泽,以提高其商品价值。,1、着色剂的分类 着色剂分为两类:饲料着色剂和能在动物体内沉积并改变其产品色泽的着色剂。前者是一类人工合成色素,其作用仅仅是改变饲料的外观颜色,而不具备在动物体表、体内和产品中沉积的能力。常见的有:柠檬黄、苋菜红、胭脂红、日落红、甜菜红、姜红等。后者又可

16、分为天然着色剂和化学合成着色剂。,几种类胡萝卜素的颇色及着色效果 注:“+”表示有作用;“+越多,作用越好;“”表示无作用;“”表示有较弱的作用。,一些天然原料中含类胡萝卜素平均含量,瑞士罗氏药厂生产的着色剂,2、几种常见的着色剂(1)-胡萝卜素 由深色蔬菜、胡萝卜中提取的天然色素,也可由合成法制取。作为饲料增色剂,有强化营养的作用,一般无动物产品的着色功能,不用作禽体增色,禽类饲料中的添加量为200mgkg左右。,(2)茜草色素(褐藻酮、斑蝥黄质)本品是类胡萝卜素产品中红色系列色素之一,主要由红鹤、蕈、鲑、鳟等体提取而得。适用范围广,用量少,着色效果佳,主要用于蛋禽的蛋黄,肉鸡的皮肤,金丝雀

17、、红鹤的羽毛,鲑鱼、鳟鱼及其他鱼类的皮肤着色。用作饲料着色剂,对虾饲料中的用量为0.2mgkg,蛋鸡饲料0.50.6mgkg,虹鳟饲料50lOOmgkg,红金丝鸟饲料100200mgkg。,(3)加丽素-红 本品属类胡萝卜素产品中红色系列的着色剂,主要成分是斑蝥黄质。主要用于蛋鸭的蛋黄着色,饲料中的添加量为30-40gt。,(4)加丽素-黄 本品属类胡萝卜素产品中黄色系列的着色剂,主要用于肉鸡的皮肤、禽蛋蛋黄和鱼类及甲壳类动物色泽改善。加入畜禽和水产品类动物的饲料中,用量为25-80mgkg。,(5)叶黄素 是各种类胡萝卜素的总称,存在于绿色植物和玉米籽实中,属黄色系列的色素。用于蛋禽饲料中能

18、改善其蛋黄色泽,使蛋黄呈柠檬色,适用于蛋鸡和蛋鸭饲料的着色。饲料添加量为20-75mgkg。,(6)露康定 人工合成色素,主要成分为橘黄素(10)。着色效果好,可用于禽蛋的蛋黄和肉禽的皮肤着色,常用于蛋鸡饲料和肉鸡饲料中。饲料添加量为lOgt,蛋黄比色指数提高1.24个单位。为使蛋黄比色指数达到9、10、11、12、13、14、15,饲料中的添加量应分别为15、24、40、55、60、80gt。为提高肉鸡皮肤色调,饲料中的添加量为60、90、120gt。与此同时,应降低对维生素A的添加量,充分混合后饲喂。,3、影响着色剂着色效果的因素(1)日粮中叶黄素的质和量(2)色素本身的构型(3)日粮抗氧

19、化剂(4)日粮钙水平(5)日粮组成(6)其他因素,(二)饲料诱食剂 又称引诱剂、食欲增进剂,是一类为了改善饲料适口性、增强动物食欲、提高动物采食量、促进饲料消化吸收利用而添加于饲料中的特殊添加物。,1、诱食剂的作用机理 作用原理与动物的味觉、嗅觉、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功能密切相关。诱食剂所具有的甜味能刺激味觉引起食欲;散发的香气能改善周围环境气味,并刺激嗅觉,诱导动物增加采食。通过嗅觉、味觉的共同作用经反射弧传到神经中枢,再反射性地引起消化道的唾液、肠液、胰液及胆汁的大量分泌,提高蛋白酶、淀粉酶及脂肪酶的含量,加快胃肠蠕动,增强机械性消化,使饲料营养成分被充分消化吸收,提高动物的生产力和饲料报

20、酬。,2、诱食剂的主要功能(1)掩盖饲料中异味,改善饲料适口性,增强动物食欲,促进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和利用,加快动物生长速度,降低料肉比。(2)诱食作用。通过气味吸引动物,使之产生食欲,提高采食量和饲料利用率。(3)维持动物在应激状态下的采食量,提高应激或患病动物的采食量,有助于治疗疾病。(4)刺激消化液分泌,提高营养消化吸收率。(5)使饲料更具商品性(6)有利于开发新的饲料资源,降低饲料成本。,4、常用的诱食剂(1)香味剂 流行的香型有:乳香、巧克力、柑橘、香蕉、鱼腥、大蒜、茴香、辛香、瓜果香、蔬菜香、酒酸香、五谷香、熟肉香等,其中乳香型应用最普遍。在幼龄动物及宠物饲料使用最多。,鸡用香料

21、 主要是大蒜粉或蒜油、胡椒粉及其浸提物。大蒜素添加于鸡饲料中,能增进食欲,有杀菌作用,防止饲料发霉和鸡细菌性下痢。,牛用香料 用于产奶牛饲料和犊牛人工乳或代乳品中。增进采食,改善奶的气味和质量。主要是增加乳香。,猪用香料 用于人工乳、代乳料、补乳料和仔猪开食料,促进采食,防止断奶期间生产性能下降。补充的香料主要为乳香型、水果香型等。,鱼、虾用香料 引诱采食、增加采食量,提高饵料利用率有很好的效果。食肉型水产类饵料中可添加虾粉、蟹粉、蛤蜊粉、乌贼粉、蚯蚓粉等。非食肉型水产类饵料中可添加海带、青草、炒芝麻、炒黄豆等。较好的化学引诱剂为甘氨酸、L-丙氨酸、核苷酸和甜菜碱等。,玩赏动物用香料 其香型为

22、牛肉香、乳香、鸡肉香、牛奶香、黄油香、鱼腥香等。,使用香味剂注意事项(1)香味剂本身的味道是否适用动物;(2)饲料成本;(3)香味剂的稳定性;(4)香味剂调和性;(5)香味剂本身的均匀度、一致性、分散性、吸湿性是否正;(6)用量效力、耐热程度、安全性;(7)酯类化合物及芳香族醛类对碱很不稳定,混合时应注意。,诱食剂常见香味剂:柠檬醛 人工合成香料,有强烈的类似于无萜柠檬油的香气。适用范围广,常用于猪、牛、鱼类饲料香味的调配。饲料中的添加量不超过170mg/kg。,香兰素(香草粉)人工合成的香料,具有香荚豆特有的气味。适用于猪、禽、奶牛饲料香味的调配。但高剂量使用可抑制畜禽生长及使肝、脾、肾肿大

23、。,乙酸异戊酸(香蕉水)人工合成的香料,具有类似香蕉及生梨的香气。适用于猪、奶牛、肉牛等饲料的香味调配。毒性很小,安全性好。添加量为56-700mg/kg。,L-薄荷醇 天然香精,具有薄荷油特有的清凉香气。适用于猪、奶牛等饲料香味的调配。在允许剂量范围内,对动物增重、生长、发育等无不良影响。,甜橙油 由芸香科植物甜橙的果皮提取而来,有清甜的橙子果香和温和的芳香味,镕于乙醇。主要适用于猪、奶牛等饲料香味的调配。配合饲料中的用量一般不超过50mg/kg。,桉叶油 由桉树、樟树的枝叶提取而来。具有桉叶油的清凉气味。其主要成分是桉叶素,适用于乳猪、奶牛等饲料的香味调配。用量一般不超过190mg/kg。

24、,(2)甜味剂 甜味剂的主要作用是增强饲料的甜味,掩盖饲料中原有的不良味道,提高动物的采食量。甜味主要由含羟基的脂肪族化合物生成。,甜味剂分类 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和人工合成甜味剂;按其化学结构和性质可分为糖类和非糖类甜味剂;按营养价值可分为营养型和非营养型甜味剂。常用的天然甜味剂主要有蔗糖、麦芽糖、果糖、半乳糖、甘草、甘草酸二钠等,而人工合成甜味剂主要有糖精、糖精钠、甜蜜素、甜菊糖甙等。蔗糖、糊精、果糖和乳糖等是最早的饲用甜味剂。,常见的甜味剂产品第一类为高甜度物质,如糖精钠,能快速产生甜味,但不持久,故又称短效强化甜味剂。在幼龄动物的饲料中需要延长糖精的初始甜味和掩盖其随后特有的;不适口的金

25、属余味。另一种是被称为增效剂(potendator)或增强剂(enhancer)的强化甜味剂的浓缩物,通常在配合饲料中的添加量为百万分之几。这类物质常以极低的量与第一类甜味剂混合使用,产生更甜、持续时间更长的甜味,也称长效强化甜味剂。此外,还有两类物质可产生增效作用,一是氨基酸类,可改善甜味剂的甜味质量;二是落叶松皮素,能提高糖的甜度。,理想的强化甜味剂混合物特点:1、产生甜味快,有足够的甜度,少量添加就能达到满意的效果。2、无毒性和致癌作用,无不良余味,不应对动物的生长发育产生损害作用,不能在动物体内积累,从而间接危害人类健康。3、无生理活性,是水溶性,被动物采食后,能溶于口腔的唾液中并被味

26、蕾感知。4、具有稳定性,在生产、储存与使用中甜味剂本身不挥发损失,不影响饲料中其他营养成分。5、成本低廉。,使用甜味剂应注意事项1、注意添加剂量。正常情况下,越接近甜味剂最佳添加量,动物采食量越高,添加过量会影响动物采食量。2、保证甜味剂颗粒的一致性、均匀性及微粒化,以保证产品中每个饲料颗粒中均含有甜味剂。3、在优质配合饲料中要显著提高采食量是很困难的。采用某一种甜味剂,须进行各种试验。,常用甜味剂 乙酰磺胺酸钾 又名安塞蜜。可单独添加于饲料中,与天冬酰苯丙氨酸甲酯(1:4)或环己氨基磺酸钠(1:5)混合使用时,有增效作用。,环己氨基磺酸钠 又名甜蜜素。甜度为蔗糖的3050倍,与天冬酰苯丙氨酸

27、甲酯混合使用,有增强甜度,改善味质的效果。,糖精钠 又名水溶性糖精。甜度为蔗糖的200300倍,是目前常用的甜味剂成分,常与其他甜味剂及增效剂复合使用。,三氯蔗糖 又名三氯半乳蔗糖。甜度为蔗糖的400800倍。本品为蔗糖的衍生物,稳定性高,不被机体利用,风味近似蔗糖,是较理想的甜味剂。,二氢查耳酮类 似水果甜味,甜度高,口感好,对其他甜味剂或香味剂有增效作用,是目前常用的甜味剂成分。,甘草未 味甜稍后带有苦味,甜味的主要成分为甘草苷。甜味菊苷 又名甜菊糖。甜味似蔗糖,甜度为蔗糖的200倍。,托马丁多肽 甜度是蔗糖的15002500倍,具有很强的风味强化作用,延长甜味,遮盖其他甜味剂的不良余味。

28、如把糖精钠与托马丁多肽混合作用效果很好,因为托马丁多肽的甜味释放缓慢,这种缓慢释放的甜味正好能把糖精钠的苦味遮盖。,(3)辣味剂 是一类添加于饲料中赋予饲料辣味的特殊添加剂。辣味剂主要应用于鸡、猪、牛饲料,这些动物对辣味有一定的偏好。,主要辣味剂产品 大蒜粉 大蒜素可抑制肠道有害微生物的增殖,刺激口腔中味蕾,能增强鸡、鸭、猪、牛的食欲,提高胃肠道消化吸收的功能,加速血液循环,改善机体代谢,促进生长。主要适用于鸡、猪、牛饲料和鱼饲料。鸡饲料中添加量为0.04-0.2;猪饲料为0.1-0.2;牛按每千克体重日需要量计算。,红辣椒粉 具有刺激口腔味蕾和促进胃肠道消化器官运动的作用。在蛋鸡饲料中添加量

29、为1.5,可提高产蛋率。,(4)鲜味剂 目前应用最广的鲜味剂是谷氨酸钠。常作为鱼及仔猪饲料的风味促进剂,可增进动物食欲从而促进生长。本品无残留,毒性很小,安全性较高。商品制剂为食品级,目前无饲料级产品。本品作为鱼类和乳猪饲料鲜味剂,在饲料中的添加量为0.1-0.2。谷氨酸钠与食盐同用,效果更佳,可得特异的鲜味。,(5)水产诱食剂 水产诱食剂诱食机理 水产动物摄食过程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起始,即发觉或意识到食物刺激和存在;第二阶段:寻食,即寻找食物位点,并趋向食物,猛咬或吞咽;第三阶段摄取,即摄人食物并判断食物的适口性、可食性等。这种摄食行为除受食物的物理刺激如颗粒大小、形状、光泽、颜色、硬度

30、等引起感应外,还受到饲料溶出物成分的化学刺激而引起感应,这些化学刺激物就是诱食剂。,诱食剂的种类及诱食效果 a氨基酸及其混合物 氨基酸对鱼类的嗅觉及味觉都具有极强刺激作用,尤其是左旋氨基酸,被公认为是引诱鱼、甲壳类、昆虫和其他水产动物最有效的化合物之一。大约半数中性氨基酸均具有诱食作用。,b脂肪 脂肪对水产动物有强烈的诱食作用,在饵料中加5的脂肪养草鱼,可大大提高摄食速度。用1的亚油酸、1的亚麻酸及鱼油饲养青鱼,增重率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54.9、65.5和60.7。,c生物碱 甜菜碱具有很强的诱食作用,它具有甜味和鱼虾敏感的鲜味及适合鱼类嗅觉和味觉感受器的化学结构。对鲤、鲑、鳟、鲽等鱼类及龙虾

31、、罗氏沼虾等许多水产动物具有很好的诱食效果。,d动植物及其提取物 用蚯蚓作为诱食物可提高对虾的摄食量,推测诱食作用可能与赖氨酸、组氨酸和甘氨酸有关,因为蚯蚓中的氨基酸含量较高。枝角类、摇蚊幼虫、蛤子、牡蛎、鱿鱼、竹荚鱼、玉筋鱼、鲻肉、太平洋磷虾、桃江对虾、梭子蟹、丁香、田螺、蚕蛹、蚯蚓、赤子爱胜蚓等动植物及其提取物,长鳍金枪鱼和乌贼的内脏自身消化物等,均有良好的诱食作用,主要原因是它们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和核苷酸。,e中草药 一些中草药有较强的诱食作用和促进鱼类生长及增强抗病力的功效。,f磷脂 来源于动植物油脂的磷脂除给动物提供甘油、脂肪酸、磷酸、胆碱和肌醇等成分外,还可促进饲料中脂类的吸收。此外,磷脂具有强烈的化学诱食作用,可改善饵料的适口性,在水产中具有一定摄食作用。,g其他物质 大多数鱼类诱食剂为氨基酸。除氨基酸外,核苷酸、羊油、甲酸、香味素、陈皮、鱼肝油、丙酸、酰胺、盐酸三甲胺(TMAH)、柠檬酸、三甲胺内酯等含氮化合物及其某些盐类也是鱼类比较常见的诱食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