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推进信息化的几个问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我国推进信息化的几个问题.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我国推进信息化的几个问题,I.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推进信息化的国际、国内环境 II.关于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总体战略和主要任务 III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的战略措施,I.今后一个我国推进信息化的国际、国内环境,1.1 把握国际信息技术发展趋势1.1.1 国际信息技术发展进入扩散期和成熟期,新一轮技术发展高潮尚未来临 在经历了上世纪后期信息技术发展的高峰后,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技术的扩散和外溢,国际信息技术发展进入成熟期。技术创新利润让位于市场垄断利润,偏重原始创新的公司利润下降。发达国家信息技术领域R&D投入远远低于生物技术领域,生物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今后一个时期,信息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可
2、能为生物技术所替代,或者向与生物技术整合的方向发展。,I.制订国家信息化战略的国际、国内环境,1.1.2 国际上信息技术发展重点从追求高性能,向高性能与普及化和智能化相结合的方向转换 总体上说,近年来信息技术发展重点主要是提高性能,往高度走的比较多,往广度和深度走的比较少。但近年来,随着技术的扩散,开始向高性能与普及化和智能化相结合的方向转换。这为中国在ICT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条件,可以有效发挥低成本优势,着力发展低成本技术和产品,推进信息技术的普及。,I.制订国家信息化战略的国际、国内环境,1.1.3 国际信息产业发展进入平稳发展期,但继续呈现扩张势头 在2000年网络泡沫破灭后,信息
3、技术企业利润率明显下降,利润率甚至小于传统产业,进入微利期。技术扩散促进信息技术与主体经济的结合,产业发展受到总体经济态势的影响。近年来信息技术增长速度在8%10%之间,仍明显快于全球经济增长平均速度。,I.制订国家信息化战略的国际、国内环境,1.2 客观分析我国信息化发展现状 我国信息化发展现状,可以从信息通信产业发展、信息技术应用、管理体制和政策环境三个方面分析。,I.制订国家信息化战略的国际、国内环境,1.2.1 信息产业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大制造业部门,但重硬轻软,硬件主要是低附加值的加工组装环节,国际竞争力不强 进入本世纪以来,中国信息产业发展迅速,产业规模跃升到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位
4、。同时,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向中国转移。据信息产业部统计,2004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总产值2万多亿元。但信息产业增加值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低于制造业平均值。这说明我国信息产业主要是低附加值的制造环节。重硬轻软,软件产业占信息产业的比重不到10%,国外已经占到30%40%。中国信息产业在国际产业内部分工和产业链中,主要处于增加值较低的加工组装环节。,I.制订国家信息化战略的国际、国内环境,1.2.2 已形成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技术比较先进的现代通信网络,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明显滞后 网络规模不断扩大,已形成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技术比较先进的现代通信网络,固定电话和移动化用户世界第一。互联网高速发展世
5、界瞩目,上网计算机增长势头强劲,网民数量跃居世界第二。但技术和应用两张皮,信息技术网络和设备比较先进,但未得到有效和充分利用,中文信息和在线数据库建设滞后,数字内容产业尚未形成规模。,I.制订国家信息化战略的国际、国内环境,1.2.3 企业信息化、社会公共领域信息化,及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发展迅速,但自成体系,条块分割,缺乏规范和标准 大中型企业以供应链管理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占主导地位,企业对消费者电子商务快速增长。电子政务领域的投资逐年增加,政府门户网站快速发展。但电子商务受到企业认知程度和社会信用环境的制约,电子政务建设以纵向系统内的网络基础设施和办公自动化建设为主,尚未形成以需求为导向的业务
6、应用系统建设和横向部门间信息共享的局面。,I.制订国家信息化战略的国际、国内环境,1.2.4 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作用开始显现,但尚未取得明显突破 信息技术在产品设计、装备、生产过程和管理模式的改造等方面的作用已经开始显现,在金融、保险、医疗、教育、物流、旅游、咨询等现代服务业的应用有了较大进展。但信息技术在促进产品升级、提高服务质量、控制污染和节能降耗等方面尚未取得整体性突破。,I.制订国家信息化战略的国际、国内环境,1.2.5 信息化管理体制和政策环境有所改善,但网络安全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初步建立了电信业管理、市场竞争、互联网管理和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法律体系,逐步完善了信息化推广应用
7、政策体系、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制度,同时,加快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与标准规范的制定,鼓励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标准和系统。但网络和信息安全仍存隐患,安全管理水平不高,信息安全人才匾乏,技术研发投入不足。,I.制订国家信息化战略的国际、国内环境,1.2.6 推进信息化的经济社会基础趋于成熟,但企业和居民应用信息技术的成本偏高 2003年我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全社会的信息化意识不断增强,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为推进信息化奠定了有利的经济社会基础。但相对于我国企业和居民的购买力而言,上网、通信成本和购买计算机等必要设备的费用仍然偏高,制约了信息技术普及化,不利于为信息产业发展提供更宽广
8、的市场空间,不利于弥合“数字鸿沟”,让最大多数人享受到信息化的好处。,I.制订国家信息化战略的国际、国内环境,1.3 全面认识我国信息化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1.3.1 面临的机遇主要是:国际信息技术进入扩散期和成熟期,有利于我国低成本引进和利用国外技术资源;当前,世界信息产业处于调整期,信息技术和产品的成本大幅度下降,为我国充分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产业竞争力,以较低的成本和较短的时间迅速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供了战略性机遇。,I.制订国家信息化战略的国际、国内环境,技术发展重点转向普及化和智能化,有利于我国加快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大规模经济体的优势开始显现(标准、企业成长
9、、垄断);成本优势将在较长时期内保持;资本等要素供给比较充分;产业体系更加完备,配套能力较强。,I.制订国家信息化战略的国际、国内环境,1.3.2 我国信息化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信息化成本高、普及率低,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带动作用不强;人才队伍建设和人力资本供给跟不上信息化发展的要求;自主创新能力弱,自主技术贡献度小;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滞后,资源共享程度低;数字鸿沟加大,大众从信息化中获益不多。,I.制订国家信息化战略的国际、国内环境,II、关于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总体战略和主要任务,2.1 研究制定我国信息化发展战略,要处理和把握几个方面的关系:国际信息化发展趋势与中国国情的关系。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的关
10、系。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关系。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II.关于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总体战略和主要任务,2.2 战略取向 以人为本,以提高国民素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主要目标,走低成本发展道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总体跟进,重点突破。以促进增长方式转变为主线,增强核心技术自主开发能力,促进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和升级,培育和发展支撑信息化的新型产业体系,在各个领域普及信息技术应用,为加快工业化和推进现代化服务。,II.关于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总体战略和主要任务,2.3 战略任务 2.3.1增强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 自主核心技术上不去,就不可能有我们自主的信
11、息产业体系。技术平台比如CPU、操作系统这样的大平台往往具有行业垄断性,在垄断环境下进行自主创新,必须要有国家意识。自主创新不是鼓励从头做起,也可以集成技术。自主核心技术重点是微电子、海量信息处理技术和流媒体技术。,II.关于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总体战略和主要任务,2.3.2 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建立和扩大农村信息和知识传播体系,向农民有效扩散生产技术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和市场营销知识。改造包括装备制造业和重化工业,改造装备制造业的核心是提高我国装备的信息化水平,改造重化工业在于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现代服务业重点是金融业和物流业。,II.关于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总体战略和主要任
12、务,2.3.3 培育和发展支撑信息化的新型产业 信息技术产业:重点是微电子和软件,从应用出发,做应用平台型产品。信息内容产业:包括数字接入产业、应用平台产业、咨询集成产业。信息服务产业:加强普遍服务,深入到社会各个方面、城乡每个角落。,II.关于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总体战略和主要任务,2.3.4 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领域普及信息技术应用 这方面包括要素信息的采集和管理、社会保障系统、促进就业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社会管理系统等。通过电子政务建设,把政府重要的核心业务流程通过电子政务的发展实现信息化,同时提高透明度。提高全民的信息素养和信息资源利用能力等。,II.关于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总体战略和
13、主要任务,III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的战略措施,3.1 走低成本信息化发展道路,通过降低信息化成本并与低劳动力成本结合形成竞争优势 优先发展自主核心技术和基础平台,降低信息化成本,通过企业生产/服务流程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并与劳动力低成本优势整合,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III.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3.2 优先发展信息技术产业,坚持集群式发展模式 加快信息技术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信息产品和服务从低端到高端的逐级攀升;提高对关键性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增大政府对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鼓励厂商投资信息技术及装备,实行有区别的加速折旧率和税前所得抵扣。通过引进、消
14、化、吸收和创新,形成适合我国信息化建设需要的、能体现中国特色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软件和集成电路产品。信息产品制造业作为典型的制造部门,具有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信息产品制造业不是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发展起来的,不能每个省、每个县都搞。我国已经形成了几个地区,比如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京津地区,这些地区各有优势和特点,也不能全方位发展。,III.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3.3以推动信息网络技术在传统产业的广泛应用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有效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 在全球信息产业迅速下滑的背景下,我国信息产业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并成为国民经济的亮点,与我国信息化与传统产业较好结合,传统产业为信息化提供
15、广阔市场空间是分不开的。新形势下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要以推动信息网络技术在传统产业的广泛应用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加快研发和设计的信息化,扩大嵌入式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生产、管理、营销流程的电子化和网络化。抓住机遇,在利用信息技术培育传统产业竞争优势方面取得新突破。,III.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3.4 加快企业信息化进程,有效推进企业信息化 首先要提高产品的信息含量。如果把产品的信息含量提高,就可以使产品的附加值大幅度提高。第二从设计到制造过程的信息化,现在CAD普及率很高,但主要是画图,不是设计。第三是管理信息化,我们的管理基本是从财务电算化开始的,逐渐发展到现在ERP,ERP的推广
16、应用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要与改造和优化流程相结合。第四是供应链和客户关系管理。,III.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3.5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改善电子商务的发展环境 鼓励大中型企业建立与生产流程、市场营销、研究开发、售后服务、管理决策紧密结合的互联网,利用电子商务拓展市场,逐步形成规模化的网上交易市场环境;开展政府对企业(G2B)的电子商务业务,在网上实行政府采购、国家投资项目招投标和进出口管理等业务。发展电子商务要为企业构建公共平台。这涉及信用系统规划建设,要统一标准,同时解决支付手段问题。,III.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3.6 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 农业是千家万户的产业,现在市场变化很快
17、,将市场信息加工成对农民有实际指导意义的信息,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农产品信息深加工并提供给农民,这个问题要政府牵头来做。,III.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3.7 加强电子政务建设 电子政务要解决信息公开和共享问题,解决管理和服务问题。要有纵向和横向整合。现在管理上纵向整合比较容易,但横向整合很困难。要促进以纵向系统内的网络基础设施和办公自动化建设为主,向以需求为导向的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和横向部门间信息共享转换。,III.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3.8 加快制定有关技术标准和完善法律法规 加快制定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政府采购、信息安全、信息资源等方面的技术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体系。建立良好的法制环
18、境,制定与因特网和电子商务发展相关的法规,严格执法与执法监督。,III.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3.9 加强信息资源的建设和应用 要突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核心地位,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提高完善信息共享机制,促进政府信息公开,推动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再利用。打破信息条块分割和行业垄断,提高公益性和商业性信息产品的深度开发能力和服务水平。采取有效措施大量增加网上有效、有益中文信息,迅速占领互联网文化阵地。,III.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3.10 加强政策引导和激励,营造有利于信息化的综合环境政府优先采购国内信息企业的产品和服务。鼓励自主创新,研发投入低扣企业所得税。降低信息产业进入门槛,鼓励各类市场主体进入。公平税赋,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同等待遇。,III.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