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辅修成本性态-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复习.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220650 上传时间:2023-10-06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1.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辅修成本性态-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复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会计辅修成本性态-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复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会计辅修成本性态-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复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会计辅修成本性态-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复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会计辅修成本性态-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复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辅修成本性态-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复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辅修成本性态-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复习.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管理会计基本概念及方法复习课,一、成本性态,二、贡献毛益,三、变动成本法,四、本量利分析,成本性态(Cost Behavior)是指成本总额与特定业务量(Volume)之间在数量方面的依存关系,又称为成本习性。,一、成本性态的回顾,包括:全部生产成本和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及财务费用等非生产成本。,成本总额的含义,用y表 示,业务量,绝对量相对量,实物量价值量时间量,生产量销售量,投入量产出量,成本销售收入产值,总产值净产值,人工小时(工时)机器小时(台时),在产品,业务量表现形式示意图,百分比指数,开工率(生产能力利用率),库存产品,作业指数,成本性态与成本可辨认性的区别,1.性质不同成本性态

2、揭示的是成本总额与业务量之间的定量关系成本=f(业务量),成本可辨认性 揭示的是成本总额与归集对象之间的定性关系成本=f(归集对象),定量关系,定性关系,2.作用不同 根据成本的可辨认性,可以正确确定将成本归集或分配于特定计算对象的方法。而按照成本的性态,可以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把握成本的各组成部分与业务量之间的变化规律。这不仅有利于寻找降低成本的正确途径,还有助于进行科学的预测规划、决策和控制。,成本性态与成本可辨认性的区别,3.分类结果不同 成本按其可辨认性分类可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类。成本按其性态分类的结果是什么样呢?这是我们马上要讨论的问题。,成本性态与成本可辨认性的区别,重要结论

3、,全部成本按其性态分类可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大类。,成本按其性态分类的结果,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期间和一定范围内,其总额不随业务量发生任何数额变化的那部分成本。,固定成本一般包括下列内容:房屋设备租赁费、保险费、广告费、不动产税捐、管理人员薪金和按使用年限法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等。,在管理会计中,把不会改变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性态的有关期间、业务量的特定变动范围称为广义的相关范围,把业务量因素的特定变动范围称为狭义的相关范围。,相关范围,【例题】固定成本与业务量相关范围已知:仍按例21资料。假定A产品为紧俏商品,甲企业决定从204年下半年起到204年年底(租期内)使月产量达

4、到1 200件。为在设备加工能力不变的条件下就必须追加租入2台设备,这样就需追加12 000元设备租赁费用的支出。,固定成本的相关范围,在这种情况下,甲企业204年上半年每月的最大生产能力为800件,设备租赁费用为15 000元;下半年每月的最大生产能力达到1 200件,设备租赁费用达到27 000元。从204年全年看,设备租赁费用就不再是固定成本,变成了阶梯式混合成本。204年甲企业设备租赁费用与A产品产量之间的关系如图211所示。,固定成本的相关范围示意图,其实,这样看问题是片面的。因为没有考虑204年上半年和下半年两个时间相关范围因素。在204年上半年,甲企业A产品的月产量不可能突破80

5、0件的相关范围;而到了204年下半年,由于甲企业已经增租了两台设备,使A产品的月最大产量达到1 200件。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该企业实际生产产量小于800件甚至一件也没有生产出来,每月的租赁费用也仍旧为27 000元。因此,从204年下半年起,甲企业的业务量相关范围是0件12 000件,而不是800件12 000件,称为相关范围。在这个相关范围内,甲企业的设备租赁费用仍然属于固定成本。,由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相关范围的存在,使得各项成本的性态具有相对性、暂时性和可转化性的特点。因此不应该对成本性态作绝对的理解。,相关范围的意义,1.总额的不变性 不论业务量是否变动,成本总额都不会发生任何变化。2

6、.单位额的反比例变动性 当业务量变动时,单位固定成本将随业务量的变动而成反比例变动。,什么叫反比例?,固定成本的特点,一个变量随另一个变量的变化而呈现出彼增此减的变动,就是反比例变动吗 不是!这只是反方向变动。反比例是反方向变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只有当两个变量的乘积等于一个常数时,这两个变量之间才存在反比例变动关系,即,当c为常数时,y 与x互为反比例关系:xy=c(x0,y0,c 0),不得将反比例与反方向变动混为一谈,约束性固定成本 生产经营能力成本,固定成本的进一步分类,酌量性固定成本 期间成本,取决于预算,在管理会计中,固定成本的水平一般是以其总额表现的。,固定成本水平的表现形式,总额,

7、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其总额随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化的那部分成本,又称可变成本。,变动成本,西方一般包括:生产成本中单耗稳定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中随产量成正比例变动的物料用品费、燃料费和动力费等;销售费用中按销售量支付的销售佣金、装运费和包装费等。我国包括与产量成正比的原材料、燃料及动力、外部加工费、外购半成品、按产量法计提的折旧费和单纯计件工资形式下的生产工人工资等。,1.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 变动成本总额将随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2.单位额的不变性 不论业务量是否变动,单位变动成本都不会发生任何变化。,变动成本的特点,不得滥用“正比例”来描述经济现象,一个变量随另一个变量的变

8、化而呈现出同增同减的变动,就是正比例变动吗?不是!这只是同方向变动。正比例是同方向变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只有当一个变量等于另一个变量与一个常数的乘积时,两个变量之间才存在正比例变动关系,即,当b为常数时,y与 x成正比例关系:y=bx(b0),变动成本总额(用bx表示)的正比例变动性,变动成本性态模型,x业务量(件),y=bx,y成本(元),0,变动成本总额性态模型图,单位变动成本(用b表示)的不变性,变动成本性态模型,x业务量(件),y=b,b,y成本(元),0,单位变动成本性态模型图,变动成本的水平一般用单位额表现比较好。要降低变动成本就应从降低单位产品变动成本的消耗量着手,变动成本水平的表

9、现形式,单位额,成本按其性态分类,采用了“是否变动”与“是否正比例变动”双重分类标志;不论哪个标志在前,分类的结果都必然产生既不属于固定成本也不是变动成本,游离于两者之间的混合成本。,混合成本,为什么只能是三大类而不是两大类?,半固定(阶梯式)混合成本半变动(标准式)混合成本延伸变动混合成本,混合成本的进一步分类,可以简化数据处理,为进行混合成本分解创造条件。事实上,成本性态分析中的混合成本分解就是要设法求出y=a+bx模型中的a,b数值,并建立有关模型的过程。,混合成本分解,成本性态分类示意图,约束性固定成本酌量性固定成本,技术性变动成本酌量性变动成本,半变动混合成本半固定混合成本延伸变动混

10、合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总成本,贡献毛益是指产品的销售收入扣除变动成本之后的金额。它首先用来补偿固定成本,补偿固定成本后才能为企业提供利润。,二、贡献毛益的回顾,贡献毛益可以用总额形式表示.也可以用单位贡献毛益和贡献毛益率形式表示。,(一)单位贡献毛益,单位贡献毛益是指单位产品售价与单位变动成本的差额。用公式表示为:该指标反映每销售一件产品所带来的贡献毛益。若单位贡献毛益大于零,则意味着销售该产品带来的收益能抵减部分固定成本,增加销售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益。,(二)贡献毛益额,贡献毛益总额(TCM)是指产品销售收入总额与变动成本总额之间的差额。用公式表示为:式中的q 代表销售量。该指

11、标反映产品销售收入所带来的贡献毛益总额。企业进行短期经营决策分析时,一般都以贡献毛益总额最大的备选方案为最优方案。,(三)贡献毛益率,贡献毛益率(CMR)是指贡献毛益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百分比,或单位贡献毛益占单价的百分比。用公式表示为:该指标反映每百元销售收入所创造的贡献毛益。,(四)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率(VCR)是指变动成本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百分比或单位变动成本占单价的百分比。用公式表示为:,贡献毛益的基本应用,生产何种产品增产何种产品产品的定价决策,【例】产品开发对象的决策,江北公司拟开发生产一种产品,现有A、B 两种产品可供选择。假设两种产品市场需求旺盛其它有关资料见表1。,表1

12、A、B产品工时及成本资料表,表2 A、B产品生产决策分析计算表,单位贡献毛益相同贡献总额相同,根据表2,A产品与B产品两种产品哪种产品的创利能力强,为什么?为什么不能依据单位产品贡献毛益额进行产品生产决策?,产品降价销售的底线,若江北公司在B产品上市后,拟采用降价方式进行销售。请问B产品的降价的最大底线为多少?,根据贡献毛益计算公式,降价的最低要求是使贡献毛益等于零,即:P-12=0,三、变动成本法的回顾,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存货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各期损益不同,变动成本法 VS 完全成本法 区别,直接材料制造成本 直接人工 产品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非制造成本 销售费用 期间成本 财务

13、费用,直接材料制造成本 直接人工 产品成本 变动性制造费用 固定性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非制造成本 销售费用 财务费用,完全成本法下,变动成本法下,期间成本,成本可辨认性VS成本性态,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例:假设某企业从事单一产品生产,销售单价为10元,单位变动生产成本为4元,固定生产成本为24 000元/年。第一年生产6000件,销售4000件;第二年生产4000件,销售6000件。销售和管理费用为5000元/年。产品单位成本:第一年8元,第二年10元。,完全成本法下的疑惑,销售人员的苦恼:销售量增加,单价不变,利润却下降了。,相反的情况:企业为了完成和超额完成当年的利润目标,通过增加产量,

14、也可实现利润增长,而不顾及是否都能实现销售。,不能反应经营者的业绩,放弃固定成本的分配,是否存在隐患?,1、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优点:(1)变动成本法增强了成本信息的有用性,有利于企业的短期决策(2)变动成本法更符合配比原则中的“期间配比”(3)变动成本法便于进行各部门的业绩评价(4)变动成本法能够促使企业管理当局重视销售,防止盲目生产(5)变动成本法可以简化成本计算工作,也可以避免固定性制造费用分摊中的主观臆断性局限性:(1)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产品成本至少目前还不合乎税法的有关要求(2)按成本性态划分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局限性,即这种划分在很大程度上是假设的结果(3)当面临长期决策的时候,变动

15、成本法的作用会随着决策期的延长而降低。,对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评价,2、完全成本法的优缺点 完全成本法的优缺点是相对于变动成本法而言的(1)完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符合传统的成本概念(2)完全成本法使人们重视生产环节,有刺激生产的作用(3)完全成本法更符合配比原则中的“因果配比”(4)全部成本法计算的单位成本信息能够满足一般定价决策(如新产品定价)的需要缺陷 见变动成本法的优点,回顾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对各期损益的影响,归纳为以下三种情况:(1)当产量等于销量时,两种成本法下计算的损益完全相同。(2)当产量大于销量时,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损益小于完全成本法计算的损益。(3)当产量小于销量时,按

16、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损益大于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损益。,习题,四、本量利分析的回顾,(一)盈亏临界点分析(二)实现目标利润分析(三)本量利关系中的敏感性分析,a.按实物量计算的盈亏临界点:,b.按金额计算的盈亏临界点:,c.盈亏临界点作业率d.安全边际,盈亏平衡点,盈亏临界图(1)传统式,盈亏临界点,变动成本,销售量(件),(2)贡献毛益式,成本与销售收入,销售量(件),(3)利量式,利润(元),销售量(件),贡 献毛益,(4)单位式,单位成本线,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位利润(元),销售量(件),相关因素变动对盈亏临界点的影响,(1)FC其他因素不变,固定成本减少,保本点下降(固定成本增加,保本点上升)。(2)VC其他因素不变,单位变动成本减少,保本点下降(单位变动成本增加,保本点上升)。(3)SP其他因素不变,单位价格上涨,保本点下降(单位价格下跌,保本点上升)。(4)产品品种结构其他因素不变(FC、VC、SP及销售收入总额),加大贡献毛益率高的产品销售比重,会使保本点下降。,方向变动,方向变动,正向变动,实现目标利润分析,1.实现税前目标利润的模型由P=V(SP-VC)-FC,得即2.实现税后目标利润的模型由于,,本量利关系中的敏感性分析,各相关因素的敏感系数:,习题,案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