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自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寡人之于国也自制.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孟子简介,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孟子生于战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他提出“民贵君轻”、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反对掠夺性战争等主张。为此,他到各国去游说诸侯,反对“霸道”,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希望能够在诸侯中选出一位王天下的君主。由于他的这些主张与当时激烈混战的社会状况不符,所以均未被统治者所采纳。孟子退而与弟子著书,遂成孟子。,孟子简介,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孟子与论语同是语录体散文,但与论语相比
2、,它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也更细致。孟子比喻准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皆可以为尧舜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中的名句,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孟子中的名句,养心莫善于寡欲。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尽信书,不如无书。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中的名句,时代背景(一),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各国诸侯争城夺地,角逐武力,蚕食鲸吞,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重,水深火热,朝不保夕,社会混乱,礼制崩坏,世风倾颓,剧烈动荡。权势与暴力被推崇,霸道被视为天道,攻伐凌侵被视作合理,由大国以“力”统一天下的态势已初步形成。,时代背景(二),孟子是在梁惠王35年(前335年)应邀来到魏国的。魏在战国初期
4、曾是军事强国,但到梁惠王在位的后期却遭到一连串的失败,又畏秦之甚,于31年(前339)将首都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迁至大梁(今河南开封),盂子到来时,梁惠王曾对他说:“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敝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引自史记魏世家)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梁惠王邀请孟子来魏的目的。孟子在梁只住了一年多。第二年梁惠王死了,襄王继位,孟子对这个新君的印象很坏,不久离去。,一读课文,读准字音、句读,给下列字注音,1.王好战:,ho,2.弃甲曳兵:,y,3.数罟不入洿池:,w,5.五十者可以衣帛:,6.鸡豚狗彘之畜:,tn,Zh x
5、,7.谨庠序之教:,xing,8.涂有饿莩而不知发:,pio,Y,c g,9.然而不王者:,wng,4.谷不可胜食也:,shng,二读课文,整体感知、理解文意,整体感知、理解文意,梁惠王产生了怎样的困惑,因此向孟子询问解决之道?尽心,而民不加多,重点字词:寡人之于国:介词,对于 河内凶:荒年,谷物收成不好 于河东:介词,到 亦然:这样无如寡人之用心:没有像 不加少:更,整体感知、理解文意,重点字词:王好战:喜欢 请以战喻:请允许我;介词,用 填然鼓之:的样了;名作动,敲鼓 既:已经 弃甲曳兵而走:拖着;连词,表修饰 或百步而后止:有的人;连词,?直不百步耳:通“只”,只是、不过 是亦走也:代词
6、,这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通“毋”,不要;介词,比特殊句式:无望民之多于邻国:状语后置,正确语序“无望民之于邻国多”,针对梁惠王认为自己“尽心”的观点,孟子是怎样论述的?,请以战喻五十步 笑 百步 走梁惠王 邻国 不尽心,本质相同,整体感知、理解文意,重点字词:胜:尽 数罟不入洿池:密;网;深 以时入山林:介词,按 养生丧死:办丧事 生、死:动作名,活着的人,死去的人树之以桑:名作动,种植;介词,把 衣帛:名作动,穿 畜:x,畜养 谨:形作动,认真从事 申:反复陈述 悌:t 敬爱兄长 义:道理 颁:同“斑”王:wng,为王 特殊句式:状语后置:树之以桑 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宾语前
7、置:未之有也,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他的“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不违农时(农)数罟不入洿池(渔)斧斤以时入山林(林)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纺)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牧)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农)谨详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教),王道之始,王道之成,初步措施 保民,根本措施养民 教民,仁政,养生丧死无憾,整体感知,重点字词:食人食:前“食”,动词,吃 后“食”,名词,食物 检:约束 涂:通“途”,道路 岁:年成、年岁莩:pi o,饿死的人 发: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罪:动词,归罪 斯:则、那,旨在阐述统治者想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不找客观原因,而应反省自己,清除虐政,施
8、行仁政。,对比 狗彘食人食(贵族)涂有饿莩(百姓)比喻 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 刺人而杀人归罪于武器,施仁政,除暴虐,天下之民至焉,孟子在最后一自然段中旨在说明什么?用了什么说理方法?,小结:,课文中阐述的是“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的道理,强调:以民为本、实行仁政是统一天下的根本保证。孟子认为,国君如能实行仁政,减税宽刑,不滥杀无辜,以忠信孝悌教育百姓,就可以使天下归心。这就是说,真正能够爱人民的人,他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三读课文,自主探讨、深入理解,讨论,孟子的思想有何现实意义?1孟子的“仁政”思想即“爱的政治”,包括“温饱”和“教化”两部分,相当于现在“以人为本”的政治理念,既注重“物质文明”建设也重视“精神文明”建设,非常先进。2开发自然资源,做到“不滥”“不竭”,正是今天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当今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