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独尊与读书做官模式的形成.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223378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307.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儒学独尊与读书做官模式的形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儒学独尊与读书做官模式的形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儒学独尊与读书做官模式的形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儒学独尊与读书做官模式的形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儒学独尊与读书做官模式的形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儒学独尊与读书做官模式的形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儒学独尊与读书做官模式的形成.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儒学独尊与读书做官教育模式的形成,第一节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定第二节太学、郡国学和鸿都门学第三节察举制度第四节董仲舒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第五节王充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第一节 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定(重点),一、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提出 董仲舒 对贤良策(或称“天人三策”)二、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内容(一)设五经博士(二)设立太学,置博士弟子(三)建立察举制度,以儒术取士,三、独尊儒术文教政策对教育的作用与影响(一)确立了教育为治国之本的地位(二)儒经成为教育的主体内容,第二节 太学、郡国学和鸿都门学(了解识记),一、太学官学中最高级别的学校公元前124年设立教师:博士,以荐举和考试结合的

2、方式选拔学生:博士弟子,由太常选拔或郡国学选送教学内容:儒家经典教学形式:个别学习、小组学习、“大都授”、次第相传考试:“设科射策”,以科定官,二、郡国学地方官学的主要形式始创于公元前141年的蜀郡,“文翁兴学”办学目的:一是培养本郡属吏,同时向朝廷推荐优秀学生;二是通过学校定期举行的“乡饮酒”、“乡射礼”等传统的行礼活动,向社会推行普遍的教化。,三、鸿都门学研究文学的专门学校创办于公元178年,因校址位于洛阳的鸿都门而得名。为宦官集团力促创办学生由地方或三公推荐学校以尺牍、辞赋、字画为主要教学和研究内容独特价值:一是打破了儒学独尊的教育传统,以社会生活需要的诗赋书画为教育内容,是教育的一大变

3、革。二是作为一种专门学校,其创立了办学的新模式,为后代专门学校的发展提供了经验。三是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专门学校。,第三节 察举制度(了解识记),一、察举制概述 所谓察举又称荐举,就是“乡选里举”。察举是三公九卿、地方郡守等高级官员根据考察把所谓品德高尚、才华出众的平民或下级官吏推荐给中央,再由中央考察核实后授予官职,它肇始于汉高祖,视步形成于文帝,定制于武帝,并历经魏晋南北朝至隋,五百年间生生不息,甚至宋元之际还起过作用。,二、察举制的主要规定一是凡儒家以外的各家均不得举,开创了以儒术取士的标准。二是取士包括德行、学问、政令、谋略四个方面的内容。三是察举分岁举和诏举两类。岁举科目有孝廉和

4、秀才(茂材);诏举或称特科,有贤良方正或专门人才。,三、察举制的利弊,(一)成功之处:1、为封建国家选拔了大批有用之才 2、高度重视人才 3、颁布健全、严格的察举法规(二)弊端 1、察举用人的大权操纵在州郡等地方官手里,被权门势家所把持,造成作伪成风,流弊百出 2、察举选才虽标明德才兼备,但实际是重德轻才,第四节 董仲舒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一、对贤良策与三大文教政策(重点)(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兴学校以养士,行教化美习俗(三)重选举以选用贤才春秋繁露,二、论人性与教育作用(了解识记)“性三品说”,人性是“天”创造人类时所赋予的一种先验的素质 上品:“圣人之性”生性本善 中品:“中民之

5、性”“有善质而未能善”“待王教而后善”下品:“斗筲之性”生性本恶,教化无用是对“性善论”和“性恶论”的调和,三、论道德教育(了解识记),(一)德教是立政之本“道之大原出于天”,把封建道德与封建秩序说成是人性生来就固有的,是上天所赋予的。(二)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内容“五伦”“王道三纲”,三、论道德教育(了解识记),(三)道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1.正谊明道“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重义轻利 2.“以仁安人,以义正我”3.“强勉行道”道德修养要奋勉努力,且需慢慢积累 4.“明于性情”“引其天性之所好,而压其情之所憎者”5.“必仁且智”,四、论教学,(一)精通教技,注重实效“善

6、为师者,既美其道,有(又)慎其行,齐时早晚,任多少,适疾徐,造而勿趋,稽而勿苦,少其所为,而成其所湛,故力不劳而身大成。此之谓圣化,事取之。”,四、论教学,(二)多连博贯,约节反精“为春秋者,得一端而多连之,见一空(孔)而博贯之,则天下尽矣。”“太节则知(智)陋,太博则业厌”,四、论教学,(三)强勉进取,持之以恒“事在强勉而已矣。强勉学问,则闻见博而知明;强勉行道,则德日起而大有功。”(四)贱二贵一,虚静以求“目不能二视,耳 不能二听,手不能二事。一手画方,一手画圆,莫能成。故君子贱二而贵一。”,第五节 王充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了解识记),一、对谶纬神学的批判 董仲舒创立的儒家神学发展成为一

7、种叫谶纬的迷信学说。(一)反对“信师是古”,主张“极问”“世儒学者好信师是古,以为圣贤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道难问”(二)反对“但拘一经”、“记诵章句”,主张“贵通”、“贵用”,二、关于教育作用与培养目标(了解识记),(一)关于教育作用 与董仲舒类似,王充也把人性分为三种:有生来就善的人,是中人以上的人;有生来就恶的人,是中人以下的人;有无善无恶,或善恶混杂的人,是中人。人性善恶并非受命于天,而是由自然的“气”构成的,人性“秉气有厚薄,故气有善恶”。人的善恶关键在于教育。,二、关于教育作用与培养目标(了解识记),(二)关于培养目标“鸿儒”“文人”“通人”“儒生”,三、论学习(了解识记),(

8、一)“知物由学”天地之间没有生而知之的人,学习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二)“见闻为”与“开心意”学习是感性认知(“见闻为”)与理性思考(“开心意”)相结合的过程。“须任耳目以定情实”“故是非者,不徒耳目,必开心意”(三)“效验”“有证”学习效果必须通过客观事实和实际效果来“效验”。,作业题,我国古代私学的发展历程。要求:1、以论文形式。(有题目、摘要、关键词、作者简介、正文、参考文献)2、详述我国古代私学从兴起到历朝历代的发展历程,包括蒙学的发展及蒙学的教材情况。3、手写到作业本上,不准打印,不准雷同。4、字数30005000。5、4月21日交到11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