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帝改革措施.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孝文帝改革措施.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一.改革前期:推行新制 冯太后主持,创建新制度,特 点:,措 施:,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租调制,(1)制定俸禄制,整顿吏治:原因:官吏无俸禄,吏治黑暗,贪污成风。内容: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不许官吏自筹。惩治贪污。作用:使吏治有了好转。,俸禄制,北魏官吏旧无俸禄,中央官吏按等级得到战争中获得的财物和劳动人口,地方官只要上交一定数量的租税和绢帛等实物,就可以任意搜刮百姓,结果吏治黑暗,贪污成风,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后果,直接威胁到北魏政权的稳定。,公元484年,孝文帝下诏实行俸禄制。规定每户增调帛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供百官之禄。即由国家征收统一的租调,筹集禄银,按级别高低发给
2、官吏,不许官吏自筹。同时将班行俸禄与严惩贪赃紧密地联系起来,规定了在“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的严厉惩治措施。以后官吏贪污超过一匹绢就要处死。颁俸禄这一年,因贪赃而处死的地方官达四十多人。其中一个叫李洪之,由于是献文帝的舅舅,孝文帝亲自审讯赐死。,孝文帝实行的俸禄制,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整顿吏治、惩办贪污,使北魏吏治状况开始明显好转,为北魏政权进行各方面的改革提供了一个比较有利的政治局面,成为推动北魏王朝走向兴盛的重要因素。史书曾称颂孝文帝时代“肃明纲纪,赏罚必行,肇革旧轨,时多奉法”(魏书良吏传序)。,均田制,(2)推行均田制:原因:中原战乱,百姓流亡,政府控制着大量的无主荒地。内容:按一定的
3、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平均分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不种则由政府收回。实质: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是北魏政权的经济基础,是其他新制推行的出发点。作用: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无主的荒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北方自西晋后期八王之乱、永嘉之乱以来兵戈不息,百姓流亡,以致“千里无烟”,土地大量抛荒,政府控制着大量的无主荒地,这就使得均田制的推行成为可能。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赋税收入,485年,冯太后、孝文帝采纳大臣李安世的建议,颁布均田令,推行均田制。,北魏孝文帝于太和九年(公元485年)颁布均田制并开始执行。主要规定:一.男子十五岁以上,受
4、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妇人受露田二十亩,分露田时会加倍或加两倍授给,以备休耕;身死或年满七十岁,须还露田于官,桑田则为世业田,不须还官;按照规定,桑田内要种植一定数量的桑、榆、枣树等,至于不宜蚕桑的地区,则改受麻田,当中男子十亩,妇人五亩。二.露田、桑田均不得买卖,但“盈者得卖其盈,不足者得买所不足。”三.奴婢受田数量和办法与农民相同。他们可得壮牛一头,田三十亩,但不再给桑田。四.地方官吏各随在职地区给予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新旧任相交接,不许出卖。后代谓此“公田”为“职分田”或“职公田”。,探究1:如果你是北魏的一个农民,你一家三口可以分到多少土地?
5、又有多少土地归你家所有?,国家所有,农民所有,探究2:北魏的农民分得土地,会对北方地区的经济产生什么影响?,无地少地农民得到土地,提高积极性;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均田制的局限性:1)虽然能抑制土地兼并,但没有触动地主土地私有制,所以土地占有不均状况仍然存在。2)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人地矛盾无法避免3)政府强制农民开荒纳税,剥削、掠夺农民的劳动力,探究3:北魏政权怎么知道多少农民分到了土地,又怎么向他们征税、征发徭役兵役呢?,三长制,(3)设立三长(zhng)制:目的: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内容:即邻长、里长、党长,魏孝文帝元宏改革时,为加强中央政府
6、对人民的实际控制,采纳给事中李冲建议,于太和十年(486)建立三长制,以取代宗主督护制。三长制规定:五家为邻,设一邻长;五邻为里,设一里长;五里为党,设一党长。实行三长制三长直属州郡原荫附于豪强的荫户也将成为国家的编户因而必将与豪强地主争夺户口和劳动力。李冲提出实行三长制的建议后在朝廷中引起激烈争论。坚持宗主利益的中书令郑羲和秘书令高佑是反对派代表。他们对主持辩论的冯太后说三长制看来很好实际行不通。朝臣中支持郑羲高佑意见的大有人在。李冲和太尉元丕据理力争指出实行此制对公私都有利。最后冯太后从加强中央集权出发认为实行三长制既可使征收租调有根据和准则。又可清查出大量的隐匿户口三长制终于在冯太后的支
7、持下实施。,性质:北魏基层行政组织。职责:检查户口,征收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推行均田制。影响:恢复经济、巩固政权、民族融合、历史影响恢复经济:农民得到了土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巩固政权:有利于赋役征收,促进北魏政权封建化,从根本上巩固了统治;民族融合:推动了内迁各族由游牧转向农耕,推动了北方民族大融合高潮到来;历史影响:影响深远,为隋唐封建鼎盛局面奠定了物质基础。,租调制,四.推行租调制-赋税制度目的:适应均田制,保证国家赋税的征收;内容: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一定数量的租调。租(田租):农民向政府交纳一定的粮食调(户税):向政府交纳一定的绢帛,北魏前期租调很重,
8、每户调帛二匹、絮二斤、丝一斤、粟二十石;每人又征税帛一匹二丈,以供调外之费,农民负担相当沉重。实行“班禄”制后,又增加帛三匹,粟二百九斗,作为官吏的俸禄开支。而且在实行过程中,士族豪强多向普通民户转嫁负担,农民往往被逼得“弃卖田宅,漂居异乡”。这样的赋役制度只能使国家编户齐民大量减少,政府的税源随之萎缩。为了吸引广大隐附和流散的人口重新成为国家编户,同时也为了适应均田制实施后的新情况,北魏政府制定和推行了“新租调制”。规定: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一夫一妇每年纳粟2石、调帛或布1匹。丁男还要负担一定的徭役。与此前的租调额相较明显下降,大致只有均田制之前租调额的1/2左右,属于轻徭薄赋的政策。,3
9、.作用:改变了赋税混乱的现象,减轻了农民负担,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编户齐民增多,增加了国家的租调收入这些改革措施以发展生产,缓和矛盾,巩固政权为目的,形成了以均田制为中心的一整套政治经济制度。这些制度彼此影响,互相作用,有力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北魏的政权,为孝文帝后期推行更深层次的改革奠定了基础。,认识:1.改革措施的关系:彼此影响、相互作用俸禄制为新制推行提供了政治保障均田制与租佃制构成北魏政权的经济基础三长制保证了均田制的推行2.前期改革的结果:各项制度配合,共同作用,促进北方经济的发展,推动民族融合,稳定北魏统治,为下一阶段改革奠定基础,(二)后期迁都和移风易俗(孝文帝亲政后主
10、持):1、重点:移风易俗2、措施:(1)迁都洛阳:(2)移风易俗:(后期改革的重点),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洛阳?,A孝文帝自身的原因。孝文帝自幼在冯太后教养之下,深受汉族文化影响,认为鲜卑族必须学习汉族文化才能巩固政权,统一南北。B平城不宜为都。(1)政治:长期为北魏都城,保守势力大,不利改革。(2)经济:周围多为游牧区,耕地少,粮食产量有限。(3)军事:北方出现强大少数民族柔然族,威胁其安全。(4)地理:位置偏北,不能充分吸收汉族的文化制度,不利于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C洛阳的优势。(1)曾是东周、东汉、曹魏、西晋的都城,自古以来就是黄河流域政治文化中心。(2)周围地区农业发达,能给大都市提供
11、充足的粮食。,反对的声音1.平城草木丰盛,牛羊成群,气候不冷不热,而洛阳夏季酷热难耐,为什么要迁到洛阳去呢?2.我是个大奴隶主,在平城有豪华的宅院,大量的地产,还有众多的奴隶,生活的很好,不能迁都。3.我们平城周围多数是鲜卑人,而洛阳周围多数是汉人,语言不统一,多别扭。4.平城是祖宗定下来的都城,已近百年了,我们世世代代都住在这里,不能迁。5.洛阳是汉人居住区,如果把都城迁到那里,会威胁我们的统治。,面对众多守旧反迁都的势力,孝文帝会用什么更高明的手段达到其迁都的目的?以“南伐”为借口,493年495年由平城迁都到洛阳。魏孝文帝是一个政治上有作为的人,他决心把国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迁到
12、洛阳。但又怕大臣们反对迁都的主张,先提出要大规模进攻南齐。有一次上朝,他把这个打算提了出来,大臣纷纷反对,最激烈的是任城王拓跋澄。孝文帝发火说:“国家是我的国家,你想阻挠我用兵吗?”拓跋澄反驳说:“国家虽然是陛下的,但我是国家的大臣,明知用兵危险,哪能不讲。”,孝文帝想了一下,就宣布退朝,回到宫里,再单独召见拓跋澄,跟他说:“老实告诉你,刚才我向你发火,是为了吓唬大家。我真正的意思是觉得平城是个用武的地方,不适宜改革政治。现在我要移风易俗,非得迁都不行。这回我出兵伐齐,实际上是想借这个机会,带领文武官员迁都中原,你看怎么样?”拓跋澄恍然大悟,马上同意魏孝文帝的主张。公元493年,魏孝文帝亲自率
13、领步兵骑兵20万南下,从平城出发,到了洛阳。正好碰到秋雨连绵,足足下了一个月,到处道路泥泞,行军发生困难。但是孝文帝仍旧戴盔披甲骑马出城,下令继续进军。大臣们本来不想出兵伐齐,趁着这场大雨,又出来阻拦。孝文帝严肃地说:“这次我们兴师动众,如果半途而废,岂不是给后代人笑话。如果不能南进,就把国都迁到这里。诸位认为怎么样?”大家听了,面面相觑,没有说话。孝文帝说:“不能犹豫不决了。同意迁都的往左边站,不同意的站在右边。”,一个贵族说:“只要陛下同意停止南伐,那么迁都洛阳,我们也愿意。”许多文武官员虽然不赞成迁都,但是听说可以停止南伐,也都只好表示拥护迁都了。孝文帝把洛阳一头安排好了,又派任城王拓跋
14、澄回到平城去,向那里的王公贵族,宣传迁都的好处。后来,他又亲自到平城,召集贵族老臣,讨论迁都的事。平城的贵族中反对的还不少。他们搬出一条条理由,都被孝文帝驳倒了。最后,那些人实在讲不出道理来,只好说:“迁都是大事,到底是凶是吉,还是卜个卦吧。”孝文帝说:“卜卦是为了解决疑难不决的事。迁都的事,已经没有疑问,还卜什么。要治理天下的,应该以四海为家,今天走南,明天闯北,哪有固定不变的道理。再说我们上代也迁过几次都,为什么我就不能迁呢?”贵族大臣被驳得哑口无言,迁都洛阳的事,就这样决定下来了。孝文帝利用保守势力害怕南伐之苦,终于喜剧性地完成了自己的迁都计划。所以教材上用“设巧计迁都洛阳”为子目的标题
15、,展现了一代帝王的雄才,也体现了一代明君的大略。,意义:对洛阳发展:使洛阳成为政治、经济中心对改革进行:打击了保守势力,保证了改革的深入对民族关系:有利于巩固对中原的统治,促进民族融合认识:改革不但要顺应历史潮流,还要讲究斗争策略,以减轻改革的阻力;孝文帝是古代杰出地主阶级改革家和政治家,北魏政权迁都洛阳后,请你以北魏人的身份谈一谈风俗习惯发生了哪些巨大的变化?易服装讲汉话 改汉姓,定门第等级通婚姻改籍贯,鲜卑人的习俗是编发左衽,男子穿袴褶,女子衣夹领小袖,这些都不符合中原的习俗。495年十二月二日,下诏禁止士民穿胡服,规定鲜卑人和北方其他少数族人一律改穿汉人服装。孝文帝自己带头穿戴汉族服装,
16、并在会见群臣时,“班赐冠服”。,孝文帝宣布以汉语为“正音”。称鲜卑语为“北语”要求朝臣“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六月,正式发布诏令:“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下令官员上朝时要讲汉话,但30岁以上的官员一时难改,可仍讲鲜卑话,暂不处罚;30岁以下官员必须严格执行法令,否则要降职。,改汉姓,定门第等级,在汉族地主中,以父祖在北魏所在任官职高低分为甲乙丙丁四等级;在鲜卑贵族中除皇室元氏门第最高外,以穆、陆、贺、刘、楼、于、嵇、尉八姓为首,其门第与汉族大族四姓(崔、卢、李、郑)相对应;其他则是一般世族。,太和二十年(496)正月,孝文帝下令改鲜卑复姓为单音汉姓。他在诏令中说:“自
17、代郡迁到洛阳的诸功臣旧族,姓或重复,都要更改。”于是,当时,他带头将拓跋氏改为元氏,因为北人称土为拓、称后为跋,魏主认为他们祖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就姓了拓跋。而土是黄色的,它是万物之元,所以改姓为元。其余鲜卑姓氏也改为汉姓。如拓跋氏改姓元氏,独孤氏改姓刘氏,步六孤氏改姓陆氏,丘穆陵氏改姓穆氏等。改姓以后,鲜卑族姓氏与汉姓完全相同。他还参照汉族门阀制度的做法,来确定鲜卑族的门第高低,并按照门第高低来选拔人才,任命官吏。在汉族地主中,以父祖在北魏所在任官职高低分为甲乙丙丁四等级;在鲜卑贵族中除皇室元氏门第最高外,以穆、陆、贺、刘、楼、于、嵇、尉八姓为首,其门第与汉族大族四姓(崔、卢、李、郑)相对
18、应;其他则是一般世族。,为使鲜、汉两族进一步融合,孝文帝还大力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他带头纳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荥阳郑羲、太原王琼、陕西李冲等汉族大士族的女儿以充后宫,并亲自为六个弟弟聘室,六个王妃中,除次弟之妻出于鲜卑贵族外,其余都是中原的著名汉族大士族。通过这种联姻把两族统治者的利益和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巩固统治。,孝文帝发布诏令,规定迁到洛阳的鲜卑人,死后要葬在河南,不得还葬平城。于是,从代郡迁到洛阳的鲜卑人开始经营起小块土地,筑起数间房屋,逐渐成为中原地区的个体农民。自从魏孝文帝建都洛阳起,先后有四位北魏皇帝葬在洛阳北郊邙山一带,即有魏孝文帝的长陵,魏宣武帝的景陵,魏孝明帝的定陵,
19、魏孝庄帝的静陵。,影响:1)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2)争取到汉族地主对北魏朝廷的支持;3)推动了政权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的转化;(封建化进程),课堂小结,1、北魏孝文帝“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谋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惧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上述材料说明的问题,不包括()A、孝文帝对迁都的困难估计不足B、北魏王朝的保守势力很强 C、孝文帝借南伐之令行迁都之实D、南伐与迁都都有阻力2、促使北魏实施均田制的直接原因是()A、民族融合的趋势 B、政府与宗主争夺农户 C、南北对峙的形势 D、汉族地主阶级的要求3、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是()A.改革措施行之有效 B.掌握最高权力C.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D.得到汉族地主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