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复习-新人教.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231167 上传时间:2023-10-08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绪言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复习-新人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绪言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复习-新人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绪言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复习-新人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绪言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复习-新人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绪言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复习-新人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绪言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复习-新人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绪言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复习-新人教.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绪言第一单元复习,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2、物质的变化和性质,3、化学是一门以试验为基础的科学,4、走进化学实验室,定义:化学是研究物质的 _ 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我国有些化学工艺发明较早,象、;我国劳动人民在商代会制造,春秋战国时期会。,青铜器,炼铁、炼钢,造纸 火药 烧瓷器,化学是一门以 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材料的发展:(时间顺序),商代的青铜器 春秋战国的冶铁炼钢 西汉的湿法炼铜 近代铝的使用 现代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以及新型功能材料、,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造的破冰斧,耐高温纤维制成的消防人员的服装,化学的发展,近代_(近代原子学说)_(分子概念)

2、重要结论: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即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会破裂,而原子不会破裂,但可重新组合成新分子。1869年_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就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道尔顿,阿伏加德罗,门捷列夫,绿色化学,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绿色化学从微观角度讲主要是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接纳,实现“零排放”。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良好产品。属于绿色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化合反应,无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形状、状态的改变,发光,放热,变色等,有无新物质生成(判断依据),化变中一定有物变

3、,物变中不一定有化变,一、物质的变化,放热、发光、变色、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这些象可以帮助我们推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需要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不需要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可燃性、稳定性、活泼性、氧化性,颜色、状态、挥发性、溶解性,性质需不需要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再想一想你会更请楚,找区别: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硫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硫,过程,属性,化学变化,化学性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_;结论:_(3)检验产物 H

4、2O:_ CO2:_(4)熄灭后:_ 点燃白烟:_。,两端先碳化,外焰温度最高,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有白烟(为石蜡蒸气);,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如何收集一瓶人呼出的气体?,这种方法说明收集的气体具有什么性质?是最佳方案吗?,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收集人体呼出的气体,做以下实验,把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发现木条在 燃烧得比较旺盛,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 含量较低。将澄清石灰水倒入装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发现,说明呼出气体中的 含量较空气中的要高。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会发现玻璃

5、片上出现,说明呼出气体中 含量较高。,空气中,氧气,石灰水明显浑浊,CO2,水雾,水蒸气,药品图标,一、初中化学常用仪器介绍,烧瓶,锥形瓶,反应容器,支持仪器,三脚架,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离试管口1/3处。手持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试剂瓶,广口瓶,细口瓶,滴瓶,该滴管不可清洗,可清洗,温度计,漏斗,燃烧匙,坩埚钳,磨沙面向下,小结(一)容器与反应器,1、可直接加热,2、隔石棉网加热,3、不能加热的,(二)计量仪器,(三)漏斗,(四)夹持器,(五)取用药品的仪器,(六)气体的净化装置,(七)其他,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2、药品的取用

6、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3、剩余药品的处理:,应该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固体。,不能放回原瓶,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一)实验室药品的取用规则,1、接触药品三不原则,(1ml2ml),(只需盖满试管底部),药匙、纸槽、镊子,(二)固体药品的取用1、盛放:2、仪器:3:方法:粉末状的固体块状的固体,广口瓶,一斜二送三慢竖,一横二放三慢竖,注意:()药匙和镊子在使用前和使用后都要擦拭干净。(),白磷存放在水中,钠存放于石蜡油或煤油中。,瓶塞倒放、标签对着手

7、心、细口瓶的口紧挨着试管口缓缓倒入。,(三)液体药品的取用1、盛放:2、仪器:3:方法:,细口瓶、滴瓶,可以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应悬空垂直正放在容器口上方,不得进入试管,更不能接触试管口及内壁,挤压胶头。,滴管使用方法:,方法:先倒后滴、量筒放平、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四)量筒的使用,最小刻度0.1ml,注意:在液面接近刻度线时,应改用胶头滴管,V1读数偏大V2正确读数V3读数偏小,俯,仰,读数时:俯大仰小,称量干燥的固体药品前,应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相同质量的纸。易潮解或有腐蚀性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如NaOH)。,(五)托盘天平的使用1、精确度:2、

8、使用方法:调平:称量:称毕:3、注意:,0.1g,平衡螺母、分度盘指针在分度盘中间,左物右码、砝码由大到小最后游码,砝码放回盒中、游砝调零,(六)浓酸、浓碱的使用(1)如果酸(或碱)流到实验台上,立即用适量的碳酸氢钠溶液(或稀醋酸)冲洗,然后用水冲洗,再用抹布擦干。(2)如果只是少量酸或碱溶液滴到实验台上,立即用湿布擦净,再用水冲洗抹布。(3)如果将酸沾到皮肤或衣物上,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再用3%5%的碳酸氢钠溶液来冲洗。(4)如果眼睛里溅进了酸或碱溶液,要立即用水冲洗(切不要用手揉眼睛)。洗的时候要眨眼睛,必要时请医生治疗。,二、物质的加热,1、酒精灯的使用,酒精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不

9、能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支酒精灯用灯帽盖灭,外焰温度最高,要用外焰加热酒精灯引起的小火灾用湿抹布扑盖。,2、给物质加热,加热液体,预热,试管外壁不能有水珠。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口和桌面呈45角,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和有人的地方。外焰加热,不能与灯芯接触,预热(可移动酒精灯)固体平铺在试管底部,加热盛药品的部位。铁夹夹于试管中上部(或离试管口1/3处),试管口略朝下倾斜。加热完毕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加热固体,(三)连接仪器装置(1)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胶塞(2)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3)在容器口塞橡皮塞,连接仪器应做到心中有全局,一般依“先下后上”、“

10、先左后右”的顺序连接,并安放平稳。,(四)洗涤仪器,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示仪器已洗干净。试管洗涤干净后,要倒插在试管架上晾干。,洗涤标准,特殊污渍的清洗油脂一些难溶的氧化物、碱或碳酸盐,用热的纯碱(Na2CO3)溶液或洗衣粉,用稀盐酸,(五)检查装置气密性,连接好仪器后,先将导管一端伸入水中,再用手紧握容器外壁。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掌,导管口部有水柱上升,稍停片刻,水柱并不回落,就说明装置不漏气。,(六)过滤:1、应用:2、仪器和用品:3、操作:,铁架台、漏斗、烧杯、玻璃棒、滤纸,一贴二低三靠,过滤是除去液体中混有的固体物质的一种方法,过滤器的制作

11、,“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二低”:(1)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2)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三靠”:(1)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2)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轻靠 在三层滤纸的一边(3)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尖嘴紧靠玻 璃棒中部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滤纸破损 等,(七)蒸发1、应用:2、仪器:3、操作:,用加热的方法,使溶剂不断挥发的过程,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蒸发时玻璃棒要不断搅拌,防止局部受热引时液滴飞溅;到出现大量晶体时停止加热。热的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取,热的蒸发皿如需立即放在实验台上,要垫上石棉网。,坩埚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