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基本功.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300828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25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基本功.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教学基本功.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教学基本功.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教学基本功.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教学基本功.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基本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基本功.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基于教学实践 谈教学基本功与教学技能,教师的,教师的职业审视.为什么要有教师?.什么决定了教师这个职业的不 可替代性和不可或缺性?.我们在课堂里做了些什么?我 们到底想做什么?.我们想做什么与我们实际上做 了些什么有距离吗?有反差吗?,看一个世界公认的教师评价标准,教师的 专业基础 学历水平 不等于岗位水平 教师成长在岗位,教学的有效性一是教学的效果(通常以学生的成绩水准作判断的依据)二是教学的效率(以教学效果与教学的代价相比较所得出的判断)三是教学的吸引力(一般以学生对继续学习的倾向性所作出的判断),话题一:驾驭教材话题二:驾驭设计话题三:驾驭课堂,杜威:合格教师的“第一个条件需要追溯到他对

2、教材具有理智的准备。”,话题一:驾驭教材是教学基本功中的第一功解决教学中“教什么”的问题重点的、核心的、关键的、相互关联的懂了透了再去讲(钻研的标准),教学活动与千差万别的情景密不可分 教学情境的动态性、复杂性和混沌性。对于教学中随时可能出现的、各种难以预期的教学问题,会使得设计周密、精细的教案变得流于形式。教学中唯一可以而且能够确定的就是教学内容。,教材是范本,是凭借,教学讲究的是以教材为载体,从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个维度去考虑发挥教材对促进学生发展的最大功效。1、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通过相关的背景材料从教材之外透视教材。2、充分认识教材在教科书体系中特有的位置,

3、掌握“编路”。3、要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情况活用教材、创新教材、超越教材。,话题二:驾驭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师对课程实施的设想、策略和方案,是教师将教育理论付诸实践的起点,是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的中间地带。,“前设计”(课前完成):是“教学预案”,集中体现的是教师的职业眼光;“中设计”(课中完成):是教学过程中对“教学预案”的调整、改进,集中体现的是教师的教学机智;“后设计”(课后完成):是对教学实施情况的分析总结,集中体现的是教师的职业愿望。,教学前设计 简而言之就是教学预案,集中反映出教师的教学理念、处理教材的功力、所运用的教学策略及通过本次教学所要达成的目标。,教学前设计:主要包含教学内容、

4、教学目标和教学艺术(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策略)的设计。,问题一:教学目标问题二:课的导入问题三:问题设计,问题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指引着教学的方向 教学目标对教学具有调节功能教学目标是教学评价的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形成期待和激励,教学目标是教学中师生通过教学活动所预期达成的学习结果和标准,是学习者通过学习后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要求。目标的陈述应该是策略的、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教学目标,或多或少、或轻或重普遍存在着误将教学终极目标当作某节课、某阶段目标的情况,没起点只有终点或视终点为起点、或起点就是终点、终点也就是起点。正是教学目标无层次、不渐进的做法,导致了教学

5、的无序与低效。,问题二:课的导入,设计导语的要求,1、目的性:体现教学意图。2、计划性:必须周密考虑,切忌“信口说来”。3、激励性:如投石击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 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5、简练性:抓住本质、以少胜多,以简驭繁。6、新奇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7、灵活性:因势变通,百花齐放。,常用的导课方式,1、提问式导语 6、歌曲式导语2、悬念式导语 7、现挂式导语3、渲染式导语 8、情景式导语4、引文式导语 9、复习式导语5、激情式导语 10、迁移式导语,创设情景,使“场”效应最大值。继往开来,取沧海中的这一粟。(“这一课”教育价值的

6、再审视)导学(知、智)导教并举,没有偏废。资讯质量高。浓妆淡抹总相宜。,“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你无论如何也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它们全部吸收了.”,一位德国学者的精辟比喻:,教学情景的作用:,情,景,营造情感氛围,提供认知背景,创设有效教学情景,问题三:问题设计,紧扣教学主题,引发认知冲突,拓展思维空间,针对性,激发学习兴趣,新颖性,挑战性,适切性,开放性,符合学生实际,有效教学问题的特征,首先,教师的提问要有针对性。要针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关键进行提问;要针对教材内容本身隐含的矛盾,与常规说法不同之处进行提问;提问要难易适度(适切性)

7、,符合学生的实际和“最近发展区”,切莫把提问当作惩罚学生的一种手段,导致“对话”难以顺利进行。,其次,应追求问题的要有一定新颖性。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论是设问的角度还是内容,要尽可能避免“老生常谈”,要有一点“出其不意”,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问题的挑战性、开放性主要指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深度和可探索的余地,能激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能让学生借助已知去探索未知,而非拘泥于所谓的标准答案。,要讲究方式,1)要先提问,后指名回答。2)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要照顾到不同程度的学生。3)问题提出后,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待全班同学积极思维、跃跃欲试时再指定同学回答。4)要先易后难,由浅入深。5)

8、答对了及时表扬鼓励,答错了或答不上,老师要送“梯子”。6)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答问来组织学习竞赛。可以分组进行。,教学后设计 教学反思,话题三:驾驭教学 1:教学过程 2:教学评价 3:教学语言,1、教学过程,简洁明快(不是拖泥带水),详略得当(不是顾此失彼),相对完整(不是支离破碎),好课的教学过程要求,反映知识演化的逻辑顺序,反映学生学习的心理顺序,反映教学活动的时空顺序,优化课堂教学流程,课堂教学中的三条序线:,“尽管科学家和教师都掌握学科知识,但二者的学科知识是不一样的,教师必须把学科知识心理学化,以便让学生能够理解.”,杜威:,2、教学评价,问题1:消极评价当我们不断“亮分”时,这种美

9、景就消失了。挑剔毁坏了善意和关怀(即“期待”),导致了敌意和放弃。问题2:夸饰问题3:不作为积极评价:不但是善意和关怀的,而且是针对问题的,有指导价值的(引领的)。,激励的调动、激活积极(向善向好)的追求与愿望发展的针对问题、明辨得失、扬长避短。敏锐的判断力 果断的把握力 坚实的引导力,处理学生回答的策略,尽可能地肯定和采纳学生的回答。教师要乐于接受期望之外的回答,而切忌只接受自己所期望的回答。尽量地让学生得出回答,而教师不宜越俎代疱。多用追问的方法,引导学生的思考一步一步地深入。,3、教学语言,1)问题口语,语流滞塞。语无伦次,翻来覆去,不得要领。没有抑扬顿挫,缺乏语气表达力。口头禅。缺乏临

10、场针对性。错误语言,2)优质口语,针对实情语流畅达。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充满智慧,富有启发性(如现挂幽默等)。,3)口语训练,语流训练语气训练停顿训练速度训练,语流训练,要领是清晰平稳、流畅、快。a.快语扫读b.快速对话扫读c.半分钟快速讲话,语气训练,a.力度训练(即轻重音)b.幅度训练(即语调),停顿,语法停顿感情停顿逻辑停顿,速度训练,一般来说,教学对象的年龄较小,教学言语速度就较慢,反之则较快。事件和形象讲述语速较快,而概念原理讲述则较慢。情绪紧张、激动、欢快的内容,语速较快,情绪平静、严肃、沉郁的内容语速较慢。,语言表达要求:,语速有快慢,声调有高低。如提醒法。高音区突然降低,快速

11、区突然放慢。甚至停顿。反之亦然。比如红绿灯转换时要闪烁,以引起注意。2、感情有起伏,肢体有配合。,容易忽略的体态语言,课堂上恰如其分地借助动作、手势等体态语言,就能增加说话的力度,渲染课堂的气氛,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加深学生的印象。(1)正确体态(2)不正确的体态,(1)正确的体态与手势,稳健大方、自然轻松、正直挺立、合理走动、适度手势常用手势:拇指式、小指式、食指式、0型手式、仰手式、俯手式、手切式、手啄式、手包式、手剪式、手抓式、手压式、抚身式、挥手式、掌分式、拳举式、拳击式、拍头式、捶胸式、搓手式。,站位,目的:一是引起学生注意,二是控制整个课堂。方法:1)师生间点与点的交流时,占

12、位要注意点与面的照应。2)在较多学生注意力涣散时可以用大幅度的换位来引起学生的注意。3)个别学生注意力分散时,可用不断接近的占位方式来引起学生的注意。(错误做法:张三,注意听讲,李四,不要讲话。)4)参与学生的活动。,(2)不正确的体态,姿态僵化、表情呆板、弯腰曲背死盯讲稿;或斜靠讲台、将手插进口袋;或以讲桌为支撑,双肩耸立,甚至把脚后蹬在黑板下面的墙上,或重复同一个动作,乏味枯燥;或两个胳膊抱在一起瞪视学生,或动作太大,突然吓学生一跳;或在讲台上左三步,右三步不停地走动;或走下讲台,前三步,右三步在学生中间不停地走动;女老师穿高跟鞋,频繁走动,咚咚的足音就会划出不和谐的音符。,学校最难的工作是上课。每堂课都要上得有所得、有所获、有所长。于漪,教学既需要教学理论的实践化,更需要教学实践的知识与智慧。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