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冲压模具设计》.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235095 上传时间:2023-10-08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2.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冷冲压模具设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冷冲压模具设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冷冲压模具设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冷冲压模具设计》.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冷冲压模具设计》.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冷冲压模具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冷冲压模具设计》.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焊接设备的使用与维护,说 课课程负责人 张毅,说课提纲,1.专业简介 2.课程定位 3.课程建设思路 4.课程教学实施 5.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6.实践教学条件 7.课程教学效果 8.课程建设特色,1.专业简介,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设立于1987年;1994年开办初中后五年制高职教育;2006年被评为自治区品牌专业;2007年焊接技术实训基地被批准为国防科技工业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008年8月,我院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计划”建设单位,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被批准为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经过多年的建设现已逐渐成为我院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骨干专业。,2.课程定位

2、,2.1 课程体系的开发,2.2 专业岗位分析,职业岗位,焊接工艺工装设计,焊接设备使用与维护,焊接操作,质量控制与生产管理,2.3 岗位主要工作任务,职业岗位群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焊接操作,工艺工装设计,焊接生产管理,识图与绘图(焊缝标注及代号)切割下料及焊件坡口的制备焊接方法、设备及材料的选,金属材料焊接性分析;合理制定焊接工艺;焊接缺欠的分析与控制,焊接电源与设备的选用;焊接设备的维护;焊接设备的故障排除,焊接缺陷的无损和理化检验;合理制定焊接生产计划;成本核算及技术经济分析,设备使用维护,从典型工作任务归纳出8个行动领域:焊接冶金过程分析与控制;焊接设备的使用

3、与维护;焊接方法与操作技术;金属材料焊接工艺的制定;焊接工装选用与设计;典型焊接结构的生产;焊接质量检验与控制;焊接生产管理。,将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课程体系构建),2.4 焊接专业学生能力培养总体设计,焊接专业学生能力培养总体设计,设备调试,实施工艺,制定焊接工艺,焊接结构质量检验,确立焊接结构件,2.5 焊接设备的使用与维护在课程体系中的作用,焊接设备的维护与使用是本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是培养焊接高技能人才所必备的焊接设备安装、使用与维护重要岗位能力的关键课程重要平台。本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本课程将灵活运用金属工艺学、焊接冶金过程分析与控制和焊接电工基础等前修课

4、程的知识与技能,同时为后续课程焊接方法与操作技术、典型焊接结构的生产、焊接生产管理、焊接技能强化训练和顶岗实习等综合职业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所以焊接设备的使用与维护课程在整个学生能力培养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2.6焊接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工作任务分析,3.课程建设思路,3.1 课程教学目标会安装 能够拆装各种焊接设备,从内部结构上了解焊接设备的组成及作 用,从而掌握设备的安装及工作过程。懂操作 正确调节焊接参数并启动焊接设备,焊接过程中可以监控焊接设 备的运行,并能充分利用焊接设备中的使用功能。能维护 通过各典型工作任务的训练,能够对焊接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并对 常见故障进行有效的查找及排除

5、。讲安全 焊接设备的操作安全是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体现。在实践教学部 分特别增加了各种焊机的安全操作规程学习,可有效提高学生安 全生产意识。,3.2 课程开发流程与总体建设思路,课程总体建设思路:采用项目教学法,通过介绍实际生产常用焊接设备的使用与维护来完成课程主要知识的讲授,同时配以相应的实践教学与训练达到会应用的最终目的。,学院教师企业专家,分析,教学能力目标,明确,建设思路,确定,建设内容,3.3 课程主要建设内容,3.4 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建立丰富的专业教学资源库,搭建本专业开放式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更大的空间。,设备使用与维护实训,生产认识、顶岗实习,了解焊接设备的组成及

6、作用,掌握设备的安装及工作过程,正确启动焊接设备,焊接过程中可以监控焊接设备的运行。,了解生产现场环境,明确岗位任务,加强对理论教学的理解,综合能力训练,锻炼实际应用能力,焊接设备拆装实训,安全生产教育,掌握焊机的安全操作规程,有效提高学生安全生产意识。,3.5 实训项目开发,3.6 编写工学结合特色教材,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编制相配套的教材教材建设 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变化,编制与选定教学内容相配套的教材。实习实训指导书 根据开发确定的实习实训项目,明确训练目标,规范训练内容,需编写相关指导书。,3.7 建设实训基地,根据开发确定的实习实训项目,建设校内焊接设备拆装与维护实训室。按照

7、实习实训的能力目标加快硬件建设,营造企业生产的真实氛围,引入企业管理模式,实现由“学生”到“工人”的角色转换,同时聘请企业专家、技术能手辅导实习,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此外,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确保实习场所的长效稳定,增强企业文化教育与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开阔眼界、增长见识。,4.课程教学实施,4.1 教学模式探索 教学团队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突破“以教为主”“课堂本位”的课程教学模式,建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典型工作任务”驱动 根据课程内容将课程设计为10个典型工作任务,以焊接生产常用的焊接设备为载体,培养学生安装、使用和维护焊接设备的能力。“教、学、做一体化”实

8、施 在典型工作任务学习过程中,首先进行必要的基础理论引导,然后通过讨论、分组学习等自主学习方式,制定出任务完成计划,并在实训场所实施,最后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并对方案加以优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对实施过程进行控制。各阶段相辅相成,操作性强,效果好。,4.1 教学模式探索,“能力评价体系”建立 在评价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在分组讨论和学习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对知识的学习进行评价,还要不断提高学生的方法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满足社会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丰富的教学资源”建设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习题库和视频教学等现代教育技术,不断拓展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式

9、,丰富教学内容。教学场地由单一的课堂逐渐向实训室、校外实习基地转移。,4.2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本课程由10项典型工作任务组成,通过对课程内容重新优化整合,以完成某项任务来引导知识,以教、学、做一体化的形式把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并进行考核与评价,在完成所有项目的过程中,积累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最终使学生符合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4.2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4.3 教学方法与手段,“自主式教学”转换教师角色,教师的任务是对整个学习或工作的过程进行控制和评估,学习多以小组进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如讨论法、旋转木马法、关键词卡片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启发和互

10、动教学法”常应用在理论授课过程中,每次教学内容的引入和深化都尽量采取启发和互动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营造有趣、紧张的课堂氛围。“鼓励教学法”对一些学习兴趣不高,基础不太好的学生,要多找出他们的优点,多鼓励多关注,对小部分接受能力强、学得较好的学生,可安排他们帮助其他学生完成任务,为他们提供发展空间。“三级指导教学法”在实践教学方法上采用由全指导半指导零指导三级指导方法。随着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逐步提高,老师的辅导也越来越少,有利的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4.4 教材及相关资料,本课程现使用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校本教材,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以职业岗位能力培

11、养为依据,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能力、知识构建课程教学内容。结合企业一线实际生产案例,强调课程内容的实践性,淡化课程内容的纯理论性,通过实践带动知识、技能的学习与职业素养的提升。,4.4 教材及相关资料,实习实训指导书建设焊接设备的使用与维护实训指导书焊接设备安全操作规程,4.4 教材及相关资料,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本课程还有职业分类大典、国家职业标准汇编等国家颁布的相关标准等作为辅助教材。,5.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本课程组专任教师10名,其中,1名教师被聘为国家教育部高职高专材料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名教师担任内蒙焊接学会理事;2名教师被聘为中国兵工焊接学会会员;3名教

12、师取得国家高级焊工考评员资格;6名教师具有焊工考评员资格。9名专任教师取得了双师资格;,本课程组还拥有5名本地区企业界知名专家及技术能手担任兼职教师,其中,高级工程师3名,高级技师2名,1名教师具有国际焊接技师资格且荣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课程组教师结构比例如表所示。,兼职教师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现场教学,6.实践教学条件,6.1 校内实训设备与实训环境,校内焊接技术实训基地始建于1986年。经过多年的建设,现已成为包含焊接结构件生产与技能训练车间、特种材料焊接技术实训室、先进焊接技术实训室、焊接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实训室、力学性能实训室、金相实训中心及CADCAM机房等。功能较完善、设备较先进、

13、具有一定规模的集教学、培训、科研与技术服务为一体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学院还建有可供焊接专业使用的机械加工实训基地、钳工实训基地、PLC实验室、机床电气拆装维修实训室、单片机实验室等。,6.1校内实训设备与实训环境,焊接结构件生产与技能训练车间是本课程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主要场所,该车间划分为理论教学区和实践操作区。实操区按照企业工位模式设立学生实训工位,实训项目训练采用生产性的实境教学,实训期间学生的管理引入企业管理模式,以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以“企业职工”的角色学习和工作,学生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可有效培养职业素养。,校内实训基地,6.2 校外实训基地,本专业建有16个稳固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14、,涉及车辆制造、化工机械、冶金工业及能源工业等不同行业领域。其中,一机集团和北重集团均是有几万职工的全国特大型军工企业,生产工艺多样、设备齐全,既有典型的常规生产装备,也有现代化的专业生产线。其承担着本专业的企业认识实习、轮岗实习及顶岗实习等多项实践教学,为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下培养职业素养、提高职业技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本课程中“焊接机器人”教学就安排在企业生产现场进行。,7.课程教学效果,7.1 校外专家评价 本课程是在岗位分析和工作过程剖析的基础上设计课程,打破学科理论体系,重新整合构建课程,从生产实际出发,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设计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模式。以培养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定

15、位准确,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该课程依据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合理选取教学内容,紧紧围绕培养学生适应未来职业岗位实际工作需要安排教学活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内容丰富,开拓眼界,引领方向。该课程既能满足当前企业生产对焊接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又注意跟踪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发展趋势,信息量大,有利于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提高,同时也为学生就业后的发展和提升奠定了基础。,结合课程特点与授课方法编写了配套教材,建设了实习实训基地,完善了实习实训项目。教师队伍理论教学水平高,双师型比例高,专兼教师配置合理,校企协作关系稳定,实习、实训条件优良,并能很好地应用现代教学方法与手段,教

16、学成果显著,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具备了精品课程的申报条件。,7.2 企业专家评价,包头职业技术学院焊接专业有着与企业多年协作的基础和经验。这次开发的焊接方法与焊接技术是校企合作进行教学改革的新成果。课程设计充分融入了校企互动,工学交替,课堂与实训基地一体化的职业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聘用企业专家和技术能手兼职授课,安排学生到生产一线实习,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贴近体验企业文化,让学生提前进入角色,为就业打好基础。课程设计充分融入了校企互动,工学交替,课堂与实训基地一体化的职业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聘用企业专家和技术能手兼职授课,安排学生到生产一线顶岗实习,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贴近体验企业

17、文化,让学生提前进入角色,为就业打好基础。近年来该专业毕业生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受到了企业的好评。,7.3 校内督导组的评价,我院焊接设备的使用与维护课程体系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企业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岗位的任职要求;课程内容是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设计的,充分体现了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特色,凸显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的教学理念,具有鲜明的职业针对性和适用性。课程体系规范科学;所开发的实践教学内容与理论教学相得益彰,体现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课程所涉及的教学条件,能够满足教学要求。通过听课了解,认为主讲教师教学方法先进,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该专业学生普遍反映,课程的教学效果良好,教师工作认真负

18、责,对课程的教学有较高满意率。该课程已经具备了精品课程的各种条件,其教学符合精品课程的要求。,7.4 本院学生评教,本院学生评教指标包含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等几方面,具体评价项目为:教书育人,师德高尚;严格学生考勤,课堂秩序好;与学生良好沟通,诲人不倦;上课精神饱满,仪表整洁;讲课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难点剖析清楚,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学内容处理恰当;教学方法适宜,注重现代教育手段的运用;教学能够培养、提高学生的能力。在学院组织的学生评教过程中,本课程主讲教师的评教成绩在全院教师中位于前列,受到学生好评。,8.本课程的特色与创新点,1.首创“焊接设备的使用与维护”这一学习领域

19、在进行企业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以往的毕业生进入企业初始对一些焊接设备无从下手,无法实施焊接工艺,有些新购置的设备被闲置或设备的功能不能充分发挥,企业急需焊接设备操作人才。所以,传统课程体系中焊接方法与设备重工艺轻设备的教学内容已不能满足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为此,我们创建了以培养学生焊接设备的安装、使用和维护这一职业能力的新课程。2.以典型工作任务为驱动、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以焊接生产常用的焊接设备为载体,将课程设计为10个典型工作任务,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控制评估六步法组织教学,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8.本课程的特色与创新点,3.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适应新工艺新设备的发展 电子技术的日新月异,推动了新型焊接设备的应用及发展。在课程内容中,加入了激光焊,电子束焊,摩擦焊以及焊接机器人等设备的学习。并且,不断关注新型焊接电源与设备的发展动向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与推广。,谢谢观看恭请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