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专科课件-22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理学》专科课件-22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十二章 血液与造血系统用药,血液流动性,凝血,纤溶,血栓,出血,凝血过程:三阶段,第一节 抗凝血药,第六节 血容量扩充药,第五节 抗贫血药,第四节 促凝血药,第三节 纤维蛋白溶解药,第二节 抗血小板药,干扰凝血因子,阻止血液凝固的药物。,第一节 抗凝血药,肝素(Heparin):多由肺提取,为一种粘多糖硫酸酯。,结构特点:1.带大量负电荷2.强酸性,口服无效,只能i.v.不易透过胎盘屏障。,【体内过程】,1抗凝机制:增强抗凝血酶III的抗凝活性,对凝血过程多个环节产生抑制:(1)抑制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2)对抗凝血酶;(3)阻止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反应。,【作用机制】,2抗凝特点(1)口服
2、无效,采用注射给药;(2)体内外均有抗凝作用;(3)作用强大、迅速,但维持时间短。,1.抗凝作用2.降脂 水解乳糜微粒、VLDL3.抗炎4.抗血管内膜增生5.抑制血小板聚集,【药理作用】,1.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防止血栓形成 和扩大,对已形成血栓无溶解作用。2.体内外抗凝:用于心血管手术、体 外循环、血液透析、心导管检查等。3.DIC早期治疗:防止各种凝血因子和 纤维蛋白原消耗。,【用途】,1.过量:自发性出血 抢救:正电荷、强碱性的鱼精蛋白。2.抑制PAF,导致血小板减少3.过敏反应4.早产及胎儿死亡5.骨质疏松,【不良反应】,华法林、双香豆素、新抗凝(醋硝香豆素),【作用】1.抗凝机制:与
3、VitK结构相似,对抗VitK作用,从而在肝内抑制凝血因子(凝血酶原)、的合成。,香豆素类(口服抗凝血药),2、作用特点:(1)口服易吸收,故有口服抗凝药之称;(2)仅体内有抗凝作用;(3)作用缓慢而持久,不易控制;对已形成的凝血因子无效,需待原有凝血因子 耗竭后方显效。(4)华法林和新抗凝的作用较双香豆素强而快。(5)可透过胎盘屏障,【不良反应】1.过量易引起自发性出血,特殊对抗剂:VitK;输新鲜血浆或全血2.胎儿出血和畸胎生成。,【应用】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先用肝素后用香豆素类的序贯疗法。,【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1.降低其抗凝作用药有:苯巴比妥、苯妥英钠等肝药酶诱导剂。2.增强其抗凝作
4、用药有:(1)能置换其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保泰松、消炎痛、乙酰水杨酸。(2)抑制肠道VitK合成的药:广谱抗生素。,根据作用机制分类1.抑制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代谢 环氧酶抑制药:阿司匹林2.TXA2受体阻断药和TXA2合成酶抑制药:3.干扰ADP介导的血小板活化药:噻氯匹啶 4.凝血酶抑制药:水蛭素5.GPIIb/IIIa受体阻断药:阿昔单抗,第二节 抗血小板药,抑制血小板代谢的药物 阿司匹林(aspirin),一、作用机制 不可逆地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减少TXA2的产生,阻止血小板的聚集和释放。(血小板本身不合成环氧酶),二、临床应用1.预防血栓形成和栓塞性疾病5075mg/d2.急性心梗、一
5、过性脑缺血等,三、不良反应消化性溃疡及消化道出血,第三节 纤维蛋白溶解药,纤溶系统:,链激酶(Streptokinase,SK),C组溶血性链球菌产生药理作用1.间接使纤溶酶原形成纤溶酶+纤溶酶原 SK纤溶酶原复合物 构型改变 2.选择性差(氨甲苯酸解救)、过敏反应,尿激酶(urokinase,UK),人肾细胞合成,无抗原性药理作用1.直接使纤溶酶原断裂成纤溶酶2.选择性差,(一)维生素K(促凝血因子生成药),第四节 促凝血药(止血药),【种类、来源】1.天然形式 脂溶性VitK1、VitK2 2.人工合成 水溶性VitK3、VitK4,【作用】参与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和。当VitK缺乏时,合成
6、的上述因子无活性,导致凝血障碍而出血。,【用途】用于VitK缺乏或低凝血酶原所致的出血。VitK缺乏的原因有:1.维生素K吸收障碍:因胆汁不足而影响吸收,如阻塞性黄疸和胆瘘病应选用注射型K1或K3、K4。2.维生素K合成障碍:人体维生素K主要来源的肠道细菌缺乏或受抑制,如新生儿出血和长期服用广谱抗生素,前者宜选用K1或K2。3.长期大量应用维生素K拮抗剂如双香豆素,水杨酸和敌鼠钠等药,对肝功能不良疗效不佳或无效。,【不良反应】维生素K1静注过快可致面红、出汗、胸闷甚至血压剧降,以肌注为宜;K3可诱发G6PD缺乏者溶血;K3、K4可致新生儿、早产儿溶血、核黄疸及高铁血红蛋白血症。,1.抑制纤溶酶
7、原激活因子,从而抑制纤溶酶的形成,使纤维蛋白不能溶解而止血。2.适用于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增高(纤溶亢进)的出血,如DIC后期、产后出血及肺、肝、胰、前列腺等手术后出血。3.用量过大可产生血栓、诱发心肌梗塞。,(二)抗纤维蛋白溶解药,氨甲苯酸(PAMBA)、氨甲环酸(AMCHA)等。,第五节 抗贫血药,贫 血 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贫血的类型有:缺铁性贫血 铁剂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叶酸和维生素B12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造血功能降低,铁 剂,药理作用 血红蛋白、肌红蛋白、血红素酶、金属黄素蛋白酶的组分体内过程1.吸收: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 Fe3+还原为Fe2+酸性环境促吸收 体内铁
8、的存储影响吸收2.与转铁蛋白结合 受体 识别 胞饮,临床应用1.各种原因造成的缺铁性贫血2.首选口服铁剂:硫酸亚铁,枸橼酸铁胺糖浆3.静脉给药:右旋糖酐铁,【制剂类型及选用】1硫酸亚铁片:吸收率高,适用于一 般人的轻.中度缺铁性贫血。2枸椽酸铁铵糖浆:吸收率低但刺激 小,用于不能吞服片剂的小儿。3右旋糖酐铁针剂:适用重症患者或 口服不能耐受或无效者。,不良反应1.口服以胃肠反应多见,饭后服可减轻;2.肌注可致局部刺激疼痛;3.过量可致的中毒。小儿误服1克以上 可引起急性中毒(呕吐、腹泻、休 克等),2克以上可引起惊厥、死亡。特殊解毒剂:去铁胺。,临床应用1.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叶酸为主+VB12
9、2.预防性给药:妊娠3.慢性溶血性贫血:叶酸缺乏4.应用甲氨喋呤、甲氧苄啶后的解救:甲酰四氢叶酸钙,叶酸 folic acid,维生素B12,体内过程1.在胃内与内因子结合,免受消化2.进入空肠由肠粘膜吸收3.与运钴蛋白结合,运送到肝及其他组织,临床应用1.巨幼红细胞性贫血:2.恶性贫血 内因子缺乏 VB12为主+叶酸3.神经系统疾病、肝病的辅助治疗,右旋糖酐:根据分子量分为中、低和小分子量右旋糖酐三种。【作用和用途】1扩充血容量:分子量大不易透出血管外,产生胶体渗透压,组织间水分转移至血管内而扩容。用于低血容量性休克,以中分子量为佳。,第六节 血容量扩充药,2.渗透性利尿作用:低分子或小分子量右旋糖酐易从肾小球滤过而不被肾小管重吸收,可防止急性尿闭。3.阻止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低分子量右旋糖酐可附着于红细胞和血小板表面,阻止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具有改善微循环,用于防止DIC形成和血栓栓塞性疾病,如脑血栓形成和心肌梗塞。小分子量作用更强。【不良反应】少,偶有过敏反应,以分子量大者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