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类植物》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236157 上传时间:2023-10-08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2.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蕨类植物》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蕨类植物》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蕨类植物》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蕨类植物》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蕨类植物》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蕨类植物》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蕨类植物》课件.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蕨类植物 Pteridophyta,第一节 维管植物第二节 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第三节 石松亚门第四节 水韭亚门第五节 松叶蕨亚门第六节 楔叶亚门第七节 真蕨亚门第八节 古代蕨类举例 第九节 蕨类植物的起源和演化第十节 蕨类植物的经济价值,1、掌握维管植物的概念,中柱的类型。2、掌握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3、掌握蕨类植物的营养器官、繁殖器官的形态 结构、生活史的特点。4、了解蕨类植物门的分类及各亚门的代表植物。5、了解古代蕨类6、了解蕨类植物的起源和演化7、了解蕨类植物的经济价值,第一节 维管植物(vascular plant),一、维管植物的特征定义:凡是有维管系统的植物都称作维管植物。

2、门类:蕨类植物门、裸子植物门、被子植物门。特征:(1)具有维管系统。(2)孢子体发达,配子体退化。,二、中柱类型(茎的初生结构横切)中柱的定义:由初生的维管系统聚集而成的结构。中柱的类型(一)原生中柱(二)管状中柱(三)网状中柱(四)真中柱(五)散生中柱,(一).原生中柱:最原始、最简单的中柱。(多见于裸蕨类、石松类)结构特点:木质部居中,韧皮部包围。类型:单中柱、星状中柱、编织中柱,(二).管状中柱(在蕨类植物中普遍存在。)结构特点:木质部围绕中央髓形成圆筒状,木质部外 或内外围以韧皮部。类 型:外韧管状中柱、双韧管状中柱。,(三).网状中柱6(在蕨类植物中较普遍)结构特点:由管状中柱演化而

3、来。由于茎的节间短,节部位叶隙密集,从而使中柱产生许多裂 隙,从横切面看中柱被割成一束束。每一束 中央为木质部,外围以韧皮部。,(四)真中柱: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中存在。结构特点:木质部与韧皮部并列成束或索状。(五)散生中柱:存在于单子叶植物中。结构特点:维管组织分散于茎内。,第二节 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种类:现代生存的蕨类有12000多种,我国约有2600种。分布:很广。除海洋和沙漠外,其它均有分布。大多陆生,有些附生,少数水生。现代地球上的蕨类植物以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最为繁茂。我国以西南地区和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和台湾等地种类最多,仅云南1000多种,在我国有“蕨类王国之称”。我省鸡公山分布较多。

4、,一、蕨类植物的一般特征 P130,1、孢子体发达,有根、茎、叶;植物体内有维管组织。2、配子体弱小。性器官仍为精子器和颈卵器。3、孢子体和配子体均能独立生活。4、只产生孢子,不产生种子。5、精子皆具鞭毛,受精过程仍离不开水。6、生活史为孢子体发达的异型世代交替。,1、孢子体(2n)一般为多年生草本,少为一年生。发达。一般有根、茎、叶分化,有维管组织系统。、根:为真根(苔藓植物为假根),但常为不定根(种子植物多为定根)。、茎:多为根状茎,少数有地上茎。多为草本,少为木本。,、叶:类型多,分化水平高。从形态上分为小型叶和大型叶两类。从功能上分为营养叶和孢子叶。营养叶和孢子叶不分的称同型叶;营养叶

5、和孢子叶形状完全不同的称异型叶。,松叶蕨,水龙骨,孢子囊和孢子(1)孢子囊 是蕨类植物孢子体上产生孢子的多细胞无性生殖器官。着生位置及结合情况:2-3个形成聚囊(松叶蕨);p143 孢子囊单生于孢子叶的腋部,且常聚集成孢子叶穗。(如石松类);p135/138 楔叶亚门:5-10个孢子囊生于图钉状孢子叶的“钉 帽”下,组合成孢子叶球;p144 真蕨类:多个聚生在一起,形成孢子囊群(孢子囊堆)。p158,松叶蕨,石松,(2)孢子(n)定义:孢子囊中产生的单倍体的细胞,能萌发产生配子体。类型:同型孢子 异型孢子同型孢子:形态、大小相同,萌发产生的配子体雌雄同株。异型孢子:孢子大小、形状不同,产生的配

6、子体雌雄异株。大孢子囊产生少而大的大孢 子,发育成雌配子体;小孢 子囊产生多而小的小孢子,小孢子萌发为雄配子体。,2、配子体(n):又 称 原叶体 特点:形态微小,结构较简单,生活期也较短,是由孢子萌发产生的。类型:(1)原始的生于地下,通过与真菌共生得到养料,辐射对称,圆柱体或块状体,没有叶绿素。(如石松p136),松叶蕨的配子体,(2)大多数生于湿土表面,为背腹性绿色叶状体,能独 立生活,腹面有单细胞假根,精子器和颈卵器均生于 配子体的腹面,精子器都突出体表,颈卵器的腹部包 埋于配子体的组织中,仅颈部露出。,原叶体,3、生殖与生活史:,蕨类生活史的特点:1、具有明显的世代 交替,孢子体发

7、达,配子体退化;2、二者都能独立生存。3、受精作用摆脱不了 水的束缚。,2n,n,2n,n,2n,n,n,蕨类和苔藓植物生活史的最大不同点有两点:、孢子体和配子体都独立生活。、孢子体发达,配子体弱小,是孢子体占优势的异形世代交替。,其它的生殖现象:p1321、无孢子生殖 由孢子体的营养细胞直接形成配子体。2、无配子生殖 由配子体不经过配子结合直接形成孢子体。,四、蕨类植物的分类,分为5个亚门 石松亚门 水韭亚门 松叶蕨亚门 楔叶亚门 真蕨亚门,第三节 石松亚门(Lycophytina)本亚门起源比较古老,在石炭纪时最为繁茂,既有草本也有乔木,到二叠纪时,绝大多数石松植物绝灭,现在遗留下来的只是

8、少数草本类型,分石松目和卷柏目。,(一)、石松目石松属(石松目,石松科):孢子体多年生草本,茎匍匐或直立,二叉分枝。现存有400种,我国有20种。根:不定根 茎:匍匐、直立、悬垂(表皮、皮层、原生中柱,无髓和形成层)。叶:小型,无叶脉或仅一条中脉,无叶舌,螺旋排列。孢子囊:生于孢子叶近叶腋处;孢子叶生于枝顶成孢子叶球;孢子囊大,肾形;孢子:四面形,同型孢子。,石松,配子体:孢子需多年休眠且与特定真菌共生才能生长,配子体为不规则的块状体,有假根。精子器和颈卵器同生于配子体上。p136,精子器,颈卵器,垂穗石松,生境:产于热带、亚热带,喜酸性土壤,我国20多余种。常见种类:石松、千层塔,地刷子石松

9、、垂穗石松、灯笼草等。,(二)卷柏目(p137)仅存一属-卷柏属。约700多种,我国约50多种。(卷柏、中华卷柏、江南卷柏等)特征:茎通常匍匐,具背腹面;匍匐茎的中轴下生根托,其先端生不定根。叶为小型叶,有叶舌,孢子叶集生成孢子叶球,有大小孢子之分,孢子囊异型,大孢子囊产生1-4个大孢子,小孢子囊产生许多个小孢子。,卷柏属:P137根:具根托。茎的结构:表皮:无气孔 皮层:皮层与中柱间有巨 大间隙,以辐射 状排列的长形横 桥细胞联接。,孢子囊:生孢子叶叶腋,有大小之分,大小孢子叶集生于枝顶,成孢子叶球。孢子:异型,有大小孢子之分,并分裂发育为雌雄配子体。,雄配子体,雌配子体,第四节 水韭亚门

10、只有1目1科1属,即水韭属70余种,我国只有中华水韭、水韭、宽叶水韭种。原生中柱,孢子囊单生,孢子异型,精子多鞭毛。,第五节 松叶蕨亚门现存只有松叶蕨目个小属,松叶蕨属(2种)和梅溪蕨属(1种)。我国仅有松叶蕨种。,第六节 楔叶亚门 本亚门植物在古生代石炭纪时十分繁盛,有高大的木本,也有矮小的草本,现大多绝灭,只剩木贼科的木贼属和问荆属。我国约有10多种(节节草、木贼、问荆等)。特征:1、茎:有明显的节与节间之分。节间中空。茎上有纵肋。2、叶:小型,不发达,轮生成鞘状。3、孢子囊生在包囊柄上,包囊柄聚集成孢子叶球。4、孢子同型或异型,周壁具弹丝。,木贼属:多年生草本 根:不定根,有时还生出块茎

11、。茎:根状茎和气生茎,有节与 节间,节间中空。,具节中柱,叶:鳞片状,基部彼此联合成鞘状,边缘是锯齿,有些种类有营养枝和生殖枝之分(如问荆),有些种类不分营养枝和生殖枝、节上轮生分枝,在分枝顶端生孢子叶球(节节草)。,孢子叶球:毛笔头状,由许多特化的孢子叶聚生而成。孢囊柄下悬挂有5-10枚孢子囊。孢子:同型,外有缠绕着4条弹丝。经过10-12小时即可萌发。如环境不适应数天后死亡。,配子体:基部为多细胞的垫状组织,下生假根;上部为带状裂片,质薄,仅一层细胞,绿色,能进行光合作用。雌雄同体或异体。,第七节、真蕨亚门(Filicophytina),特征:p146 1、孢子体发达,有根、茎、叶分化。根

12、:为不定根。茎:为根状茎(树蕨类具直立茎);中柱有原生中柱、管状 中柱、多环网状中柱等类型。茎表面有鳞片与毛;,细筛孔鳞片 粗筛孔鳞片,单细胞毛、节状毛、星状毛,叶:大型叶,幼叶拳卷。分化为叶柄与叶片。单叶或复叶:单叶叶片不分裂或浅裂;复叶叶片多分裂或叶柄上生有 分离的小叶。,2、孢子囊聚集为各式孢子囊群。P147,3、配子体:小,叶状体,心脏型,绿色,有假根。有精子器和颈卵器。精子螺旋型,具多数鞭毛。,分类:真蕨亚门现有1万多种。我国有2500种。分为3个纲。厚囊蕨纲:孢子囊厚、大,孢子多,同型,配子体发育要与菌根共生(无环带),孢子囊由几个细胞发育而来。代表植物有瓶尔草目、观音座莲目。原始

13、薄囊蕨纲:厚囊蕨纲和薄囊蕨纲的中间类型,孢子囊由个细胞发育而来,有环带。代表植物有紫萁目.薄囊蕨纲:为蕨类植物门中最大的纲。孢子囊由个细胞发育来,壁薄具各式环带,多数聚成孢子囊群,同型孢子,只有少数水生蕨类形成孢子果,异型孢子。代表植物有水龙骨目(真蕨目)95%、苹目、槐叶苹目。,厚囊蕨纲:孢子囊厚、大,孢子多,同型,配子体发育要与菌根共生(无环带),孢子囊由几个细胞发育而来。代表植物有瓶尔草目、观音座莲目。,原始薄囊蕨纲:厚囊蕨纲和薄囊蕨纲的中间类型,孢子囊由个细胞发育而来,有环带。代表植物有紫萁目。,薄囊蕨纲:孢子囊由个细胞发育来,壁薄具各式环带,多数聚成孢子囊群,同型孢子,只有少数水生蕨类形成孢子果,异型孢子。代表植物:水龙骨目(真蕨目)95%苹目 槐叶苹目,(一)水龙骨目(真蕨目)为蕨类植物门中最大的目(95%)。孢子囊聚生成各式孢子囊群。孢子同型。,常见植物:,井栏边草,铁线蕨,狗脊蕨,贯众,(二)苹目 P158,(三)槐叶苹目 P159,第八节 古代蕨类举例,第九节 蕨类植物的起源和演化第十节 蕨类植物的经济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