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学和人口社会学的基本理论.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240009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324.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口学和人口社会学的基本理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口学和人口社会学的基本理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口学和人口社会学的基本理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口学和人口社会学的基本理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口学和人口社会学的基本理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口学和人口社会学的基本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口学和人口社会学的基本理论.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人口学和人口社会学的基本理论,第一节 国外人口思想史和人口理论 一、国外人口思想史 二、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 三、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口思想第二节 中国人口思想史和人口理论 一、中国人口思想史 二、近代人口思想 三、现代人口思想第三节 人口社会学的形成和发展 一、早期人口社会学思想 二、人口社会学的形成 三、中国人口社会学的发展,第一节 国外人口思想史和人口理论,一、国外人口思想史(一)古希腊人口思想 柏拉图 适度人口 亚里士多德 控制人口数量(二)早期宗教的人口思想 奥古斯丁 倡导上帝有权支配人类的生死 托马斯阿奎那 赞扬人口的增殖 马丁路德认为结婚是完全正当的,第一节 国外人口思想史和

2、人口理论,(三)古典经济学派的人口思想 威廉配第 赋税论、政治算术 亚当斯密 国富论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布阿吉尔贝尔 魁奈 人口论 西斯蒙第 政治经济学新原理或论财富同人口的关系,第一节 国外人口思想史和人口理论,古典经济学派人口思想的特征表现在五个方面1、重视从经济、财富生产的角度研究人口现象 威廉配第:把土地和人口看作是构成社会经济生活的两个首要因素,其中特别重视人口的作用。魁奈:把人口看成是财富的第一个创造因素,但强调人口数量必须与财富相适应,亚当斯密:认为经济上的需求是调节人口生产的决定性因素,经济的发展可以使人口自发地与之相适应。大卫李嘉图:人口随工资涨落而发生变化,使人

3、口与经济的需要相适应。,第一节 国外人口思想史和人口理论,2、从生产人口与非生产人口角度:威廉配第:以增加人口中生产者比重,来增强国家的力量。魁奈:只有生产物质财富的人口才是生产人口。但他对生产理解得十分狭隘,只把农业人口看成是生产人口,除此以外都是非生产人口。亚当斯密:他猛烈地抨击封建上层人物,认为他们是社会的累赘,并主张把非生产人口减少到最低限度,否则就会影响国家财富的增长。,第一节 国外人口思想史和人口理论,3、人口阶级构成分析 魁奈:根据他的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学说,把社会划分为生产者阶级,不生产者阶级和土地所有者阶级。亚当斯密:把资本主义社会的人口划分为工人、资本家、土地所有者三个阶

4、级,认为它们是构成文明社会的三大主要的和基本的阶级。大卫李嘉图:进一步分析了这三大阶级在经济上的矛盾 布阿吉尔贝尔:社会有富裕阶级和贫穷阶级,富裕阶级本身一点不劳动,却享受着应有尽有的快乐,贫穷阶级从早到晚的劳动着,却难得温饱,第一节 国外人口思想史和人口理论,4、人口自由流动思想 亚当斯密:劳动力的自出迁移,可以用一个地区劳动力的剩余去弥补另一个地区劳动力的不足。大卫李嘉图: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可以使劳动得到最有效和最经济的分配。5、对机器排挤工人现象的认识 大卫李嘉图:机器的使用虽然增加了国家财富,但是对劳动的需求必会减少,人口就会过剩 西斯蒙:认为由于工业中所有工序几乎都用机器代替了人,会

5、导致部分工人失业,第一节 国外人口思想史和人口理论,二、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一)马尔萨斯人口原理产生的历史背景(二)人口原理的主要内容 1、建构人口理论的两个前提:一是食物是人类生存所必需;二是两性间的性欲是必然的,且几乎保持恒状。2、两个级数的理论人口是以几何级数增长,其增殖力是无限的;而生活资料只能以算术级数增长 3、减少人口的两种途径一种是“积极性抑制”,一种是“预防性抑制”,第一节 国外人口思想史和人口理论,4、人口波动规律的理论当人口增长到接近食物供给的极限时,所有的预防性和积极性抑制自然会以更大的力量发挥作用,直到人口降到食物所能维持的水平以下;然后,食物再度丰富起来,于是又产生更

6、多的人口;经过一定时期,更多的人口又因同样的原因受到抑制。这种循环往复的人口发展与倒退运动被称为“人口波动理论”,是“大自然的规律”。(三)对马尔萨斯理论的评价 三、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口思想 四、人口转变理论,第二节 中国人口思想史和人口理论,一、中国人口思想史(一)孔子、孟子和墨子:宣扬增殖人口观孔子:“孝”;主张“众民”;主张“仁政”孟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墨子:鼓励早婚;反对蓄妾;反对战争;反对久丧。(二)商鞅和韩非:适度人口思想商鞅:人口与土地的数量应保持平衡韩非:人民众而财货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第二节 中国人口思想史和人口理论,(三)杜佑和洪亮吉:限制人口思想杜佑:户口人

7、丁论冯梦龙:主张节制生育、控制人口洪亮吉:治平篇和生计篇汪士锋:将贫困和社会动乱归咎于“人多之害”龚自珍:认为严重的人口经济问题是由社会财富分配 严重不均造成的包世臣:人口增长超过耕地和生活资料的增长是导致 人民贫困的主要原因,第二节 中国人口思想史和人口理论,二、近代人口思想王韬:提出“富国强兵之本,系于民而已矣”的“重民”观点,主张实行“一夫一妻”制谭嗣同:认为解决人口问题只有发展生产梁启超:从提高人口质量的角度,提倡晚婚。严复:认为应该扭转早婚习俗,开发民智,提高人口素质。李大钊:对马尔萨斯人口论进行批判,第二节 中国人口思想史和人口理论,三、现代人口思想马寅初 新人口论主要观点:1、提

8、出掌握人口数据是制定政策的关键2、提出人口增长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问题3、提出了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三点建议:进行新的人口普查;大力宣传,破除传统观念;主张节育。,第三节 人口社会学的形成和发展,一、早期人口社会学思想斯宾塞:认为个体自身生存的能力和生育新的个体的能力成反比关系杜蒙特:“社会毛细管学说”涂尔干:劳动分工论认为人口增长是社会分工发展的根源,它导致了更大规模的社会的专门化。二、人口社会学的形成第一个阶段:20世纪初,吉丁斯(美)把人口变量放入社会学研究框架中。20世纪30、40年代,汤普逊(美)开创了社会学研究的人口学派。,第三节 人口社会学的形成和发展,第二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社会学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首先,定义和深化人口社会学的研究问题;例如美国的摩尔和戈兹切德第二,结构主义理论影响人口社会学发展;例如斯宾塞和齐美尔第三阶段:各种人口社会学的专题研究得到发展。例如人口老龄化问题等。三、中国人口社会学的发展1、20世纪的20、30年代 例如陈长蘅和陈达2、20世纪20年代初至1957年 例如马寅初3、20世纪70年代后至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