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241071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246.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开 题 报 告论文题目: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经济管理学院,2009年黑龙江省财政厅对全省394家企业执行会计法的检查情况,一、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一)课题研究的背景,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对于会计工作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同时也使会计标准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快,特别是近年来受到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性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影响,在面对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会计行业的弊端也随之日益彰显出来,会计造假现象的存在,已成为许多会计人员的一种通病。,会计环境复杂多样,近年来,国内出现许多会计造假的案例,不仅我们国家是这样,国际上许多国家也是如此。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不确定经济事件项目增多,在会计法制不断改

2、进完善的过程中,部分人和单位利用自身的条件,进行会计造假行为,严重影响社会经济。例如近年中国大陆出现的欧亚农业、农凯等会计造假案,英国出现的安然、施乐等会计造假案。,蔓延全球,倍受关注,会计造假使整个会计行业的信誉都受到颠覆,成为了民众的热门话题,使得会计造假现象亟待解决。会计造假行为已经像流行病毒一样蔓延全球。正视会计造假案的事实,从职业道德、会计监管、信息、内部控制等方面入手,建立和完善会计经济机制,防范和治理会计造假行为,减少会计造假案发生。,(二)课题研究的意义,会计造假是一个国际性的历史问题,在我国一个以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下,会计信息是所有者与经营者需要与供给

3、的载体,所有者以此作为决策的依据,经营者用来反映其受托责任的情况。然而,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的价值取向不同,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就会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从而导致会计造假。,会计造假危害巨大对于国家,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国家税收减少,影响国家宏观调控,扰乱社会经济秩序,还会削弱会计的经济管理作用,阻碍经济发展。,会计造假危害巨大对于企业,企业对外传递虚假会计信息,外部则会过分高估或低估该主体(企业)的资本价值,导致实际收益与公司资本价值的严重背离,形成连锁反映,使企业进入恶性的循环发展,综合实际竞争力降低,影响企业长久发展。,会计造假危害巨大对投资者,虚假的会计信息会误导投资者,使投资者啜饮会计

4、造假带来的苦涩。以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为例,“银广厦”之流在会计报表上一再造假,制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股市的骗局”,让广大的投资者愤怒悲伧,欲哭无泪,从而导致股民对股市丧失了信心,以致股市跌落由史以来的最低点。,我们将进一步深入认识它所产生的原因以及所带来的危害;也告诫广大的会计信息造假者提高认识,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从而进一步规范市场经济行为,让更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获得真实的信息。,会计信息质量是会计工作的生命,会计造假就等于会计工作丧失生命!,二、文献综述,有关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课题的主要研究理论现状及文献综述。对目前有关于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课题的参考文献分析。,课题研究

5、现状主要参考文献,会计信息透明度一种理论分析模式 杨克泉、吉星华 财会文摘,2005年第5期 作者认为透明的信息要满足:首先,从质量方面来说,这种信息对于双方来说是共同知识;其次,从数量方面看,披露方愿意提供信息供求的缺口。虽然完全的信息透明是不可能实现的,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以此为分析问题的参考点,就如同在解析数学中的坐标原点。,课题研究现状主要参考文献,全面规范企业会计信息的具体措施 吕坚,财政监督,2005年第11期 本文主要以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为研究对象。它首先以投资者和经营者的视角观察和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其次,研究了IPO公司盈利预测信息失真问题;接下来研究的是从亏损到扭亏会计

6、信息失真的两个极端;再次是研究配股管制下的会计信息失真;最后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制度因素与非制度因素。,课题研究现状主要参考文献,会计信息真实性:基于“法律真实说”的理性思考 蒋尧明,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5期 本文阐述的是如何正确界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这不仅是一个基本的会计理论问题,同时也是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虚假陈述民事责任问题的核心。但是怎样把握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本质,判断会计信息是否真实的标准是什么,在这些根本问题上法律界和会计界存在较为严重的分歧。本文就是对这种分歧进行理性思考最后得出: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本质是一种法律真实,它以客观真实为基础,但又有别于客观真实;它侧重于程序真实,是遵

7、循程序理性的结果。因此,会计标准是衡量会计信息真实性的直接依据,而客观真实一般不能直接作为判断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标准。法律真实是客观真实和价值判断的统一体,且具有不同的等级和层次。,参考文献总结分析,从上述资料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发:造成会计造假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如有制度原因和非制度原因,也有法律原因等,都是影响信息透明度的原因。对其进行总结我们可以发现,会计造假主要是由于企业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这两个因素所引起的,为了进一步规范会计信息,我们着重从这两方面入手,分析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原因,并探讨其治理的对策。,三、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一)课题基本内容(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三)论文结

8、构框架,(一)、主要研究内容,阐述社会道德对会计造假行为的反映,即“诚信危机”。介绍会计造假的趋势以及预测未来会计造假可能出现的情况。分析会计造假的原因与动机,包括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社会环境因素,相关法律法规状况以及从业人员的主观因素等方面。,(一)、主要研究内容,举例会计造假的方式与表现形式。评估会计造假的不良影响。具体阐述并提出防范和治理会计造假的措施,其中包括:加强职业道德建设,防范会计信息失真,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提高审计质量等内容。,(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通过如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来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阐述会计相关法律法规与会计人员从业道德对防范会计造假的重要性,以及对从业人员面临

9、主客观因素对会计造假行为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针对国内外防范会计造假与有效治理情况的应用实例进行分析,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综合有效的治理措施与方法。,(三)论文结构框架,四、技术路线或研究方法,前期主要通过文献整理、阅读了解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的相关知识。做好收集资料、研读资料的工作。本文在参考、借鉴国内外有关该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基础上,对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的问题进行研究。论文主要采用了理论和实证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研究,提出相关的建设性意见,借以保障我国稳定的市场经济秩序的健康发展,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五、进度安排,2010年11月15日2010年11

10、月30日 联系指导教师,选题及收 集资料2010年12月115日 指导教师下达任务书,撰写开提 报告2010年12月17日12月30日 完成开提报告的写作及修改2011年2月28日3月5日 完成开题答辩2011年3月7日30日 开始编写论文大纲并修改完成2011年4月中旬 教研室及指导教师检查论文前期 完成情况2011年5月21日5月23日 评审组进行毕业论文中期检查2011年5月24日6月15日 进行论文正文的写作,完成论文初稿并进 行论文修改2011年6月16日6月20日 论文定稿2011年6月21日6月24日 准备答辩,六、主要参考文献,1 光明日报,2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题词,2010-

11、4-163 黑龙江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学习丛书编委会,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 德,2009:210-211(二)4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2010-7-1开始实行,第四十五条5 吕坚,全面规范企业会计信息的具体措施,财政监督,2005年第11期。6 杨克泉、吉星华、王丽伟,会计信息透明度一种理论分析模式,财会文 摘卡2005年第5期7 劳秦汉,会计道德的理性思考,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8 刘玉延,深化会计改革强化会计监管推动会计事业全面发展,全国会计 管理工作会议讲话,2003年9 李爽、吴溪,审计失败与证券审计市场监务,摘自会计研究,2009 年10 蒋义宏,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成因与

12、对策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 社,2002年,结 语,会计造假与我国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作为现今社会的一种通病,它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因而它的存在严重威胁到经济的发展。它的存在与多方面的原因是密不可分的,所以从这些原因出发,对症下药。治理的过程艰难而漫长,这就需要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采取措施的不断去扫除给我国经济带来的阻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又好又快发展,保证社会和谐稳定。,致 谢,感谢各位评审老师!感谢你们为此次毕业论文开题答辩付出精力与宝贵时间。本人水平有限,本文有什么疏漏或不妥之处,还望指导老师加以指正。,谢 谢,经济管理学院 会计07-2班 王 梁 2010年3月5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