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之君臣道.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文化之君臣道.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p 1,上古圣人如何治世?,三皇以道治;而五帝用德化;三王由仁义;五伯以权智。,p 2,燧人氏钻木取火 三皇之前,燧人氏:上古火的发明者。韩非子 五蠹有记载:“民食果蓏蚌蛤,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燧人氏。”有巢氏:韩非子五矗):“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p 3,三 皇,1、以道治世:无制令刑罚谓之皇;2、为生民谋命:天下归心 3、绝无权欲私心:公则天下平矣;,p 4,伏 羲 演 八 卦 三皇第一位,人文始祖、百王之先、上上圣人(伏羲、文王、孔子)1、以道治天
2、下:包牺氏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中华文化原点。2、为生民谋命:发明网罟,教民渔猎;养六畜以充庖厨;太昊始制嫁娶,通媒妁,以重人伦之本,而民始不渎。,p 5,神 农 尝 百 草 炎帝(三皇第二位),教人开垦土地,播种五谷。炎帝为生民谋命、无权欲私心。“神农尝百草,尝日遇七十毒”资治通鉴卷一。三皇纪后尝食断肠草不幸身亡。太平御览卷七十七 皇王部:神农无制令而人从,p 6,炎帝神农氏,公心之美,p 7,尝百草,p 8,p 9,天下归心 无为而治,p 10,太平御览:泰古二皇,(许慎曰:庖牺神农。)德於中央,德覆天地,而和阴阳,节四时,调五行。虹霓不出,贼星不行。,p 11,黄 帝 三
3、皇第三位,炎帝后,统一中国,开华夏文明之源。数学:隶首作数,定度量衡之制。军队:风后衍握奇图,始制阵法。音乐:作箫管,定五音十二律。衣服:元妃嫘祖始养蚕以丝制衣服。医药:与岐伯讨论病理,作黄帝内经。文字:仓颉始制文字,具六书之法。铸鼎:在荆山铸鼎,分华夏为九州 其他:舟车、弓矢、房屋等之发明。,,,。,p 12,勤于政务,爱民如子,修德立义,以德治天下。,p 13,皇帝:“予居民上,摇摇,恐夕不至朝,惕惕,恐朝不及夕。兢兢僳s懔ln危惧,恐惧,日慎一日。”,p 14,太平御览,古者至德之世:贾便其肆,农乐其业,大夫安其职,而处士循其道。当此之时,风雨不毁折,草木不夭死,九鼎重,珠玉润泽,洛出丹
4、书,河出录图,故许由、方回、善卷、披衣得达其道。何则?其主有欲利天下之心,是以人得自乐其间。四子之才,非能尽大,盖今之世也,然莫能与之同光者,遇唐虞之时也。,p 15,五 帝,易纬曰:帝者,天号也。德配天地,不私公位,称之曰帝。资治通鉴:少昊、颛顼、帝喾、帝尧、帝舜,是五帝也.五帝用德化:有制令而无刑罚,p 16,大同世界,大道,谓五帝时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p 17,少 昊 五帝之一,1、少昊出生。资治通鉴:“黄帝正妃西陵之女嫘祖,生二子,一曰元嚣,是
5、为青阳,名挚。”帝王世纪:有圣德,邑于穷桑。能修太昊之法,故号少昊。”2、少昊培养了一批良工巧匠即古称“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p 18,颛 顼 五帝之二,颛顼相传是黄帝子昌意的后裔,居帝邱(今河南省濮阳东南),号高阳氏。颛顼禁绝巫教,促进了族与族之间的融合。传说楚王为其后裔,屈原在离骚中自称为帝颛顼之后。,p 19,帝 喾 五帝之三,帝喾,姬姓,名俊,号高辛氏,在位七十年,享寿百岁。帝喾“博施厚利,不于其身。聪以知远,明以察微。仁以威,惠而信,以顺天地之义。知民所急,修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财而节用。抚教万民而诲利之,历日月之生朔而迎送之,明鬼神之义而敬事之。其色也和,其德也重
6、,其动也时,其服也哀”。,p 20,唐 尧 五帝之四,帝喾次妃庆都生放勋;次妃常仪生挚。帝挚承喾的帝位,后禅让放勋即帝尧。史记:尧帝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尧帝为人简朴,吃粗米饭,喝野菜汤;富有而不骄横,高贵而不傲慢;严肃恭谨,光照四方,上下分明,团结族人 设谏言之鼓,p 21,尧帝释囚,1、我没有把我的子民教好,所以让他偷人家东西;2、我没有德行,所以上天久旱不雨;,p 22,虞舜 五帝之五,舜姓姚,名重华,母握登早逝。尧帝在位七十年,尧私访,舜:牛苦,鞭打何忍!打簸箕。尧妻二女观其德;事九男观其行。娥皇和女英大贤。舜预先服解酒药;斗笠如大鸟;井腰凿横道;舜无怨历山;雷泽;陶
7、河;一年成村,两年成镇,三年成市。代理摄政有二十八年。化父母、弟弟。舜南巡逝二夫人至洞庭君山殉情。,p 23,p 24,p 25,p 26,中庸,子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p 27,昔黃帝在位百年,年百一十歲;少昊在位八十年,年百歲;顓頊在位七十九年,年九十八歲;帝嚳在位七十年,年百五歲;帝堯在位九十八年,年百一十八歲;帝舜及禹年皆百歲。此時天下太平,百姓安樂壽考其後殷湯亦年百歲,湯孫太戊在位七十五年,武丁在位五十年,書史不言其壽,推其年數,蓋亦俱不減百歲。周文王年九十七歲,武王年九十三歲,穆王在
8、位百年。黄帝内经:(黄帝)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必得其寿,p 28,唐虞有制令而无刑罚,p 29,三 王,礼号谥记:夏禹、殷汤、周武王,是三王也 三王由仁义: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p 30,大禹 三王之一,大禹,姓姒,亦称大禹。舜命禹治水。从冀州踏遍九州,因势疏导。和老百姓一起劳动,戴着箬帽,拿着锹子,带头挖土、挑土,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大禹新婚四天,禹离家治水。涂山氏生启,禹过听儿哭不入。婚后离家十三年,三次过家门而不入。,p 31
9、,大禹治水,p 32,禹出见罪人,下车问而泣之。左右曰:“夫罪人不顺道,故使然焉,君王何为痛之至于此也?”禹曰:“尧舜之人,皆以尧舜之心为心;今寡人为君也,百姓各自以其心为心,是以痛之。”闻过则拜。,p 33,禹王,大行之美,p 34,禅 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儿子丹硃)而卒授舜以天下;三年之丧毕,舜让避丹硃于南河之南。诸侯朝觐者不之丹硃而之舜;讼狱者不之丹硃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丹硃而讴歌舜。舜曰:“天也”。夫而后之中国而践天子位焉。是为帝舜。帝舜荐禹于天,为嗣。十七年而帝舜崩。三年丧毕,禹避舜子商均于阳城。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p 35,家天下?,帝禹立而举皋陶荐之。且授政焉
10、,而皋陶卒;而后举益,任之政。十年帝崩,三年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避居箕山之阳 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p 36,商 汤 反 省 三王之二,汤王请伊尹。多次劝请,诚心感动伊尹。伊尹出,荐九次,夏桀不用荒淫无道。汤为救民水火,对天做隆重的祭祀要为民伐罪。论语: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汤伐桀告天誓词。击败夏桀以后,没有大肆杀戮,还赏赐夏桀的后人一块封地,让他们居住在那里安享晚年(忠),p 37,成汤祈雨,建国之后七年大旱。成汤自剪发指甲己当供品,用六事来责己:是否我没有把政事办好?过分使用百姓?宫廷过于豪华?听信女人的枕头风?官员中行贿受
11、贿风气太盛,我没有管好?好进谗言小人得势,我没有察觉?话没说完,天降大雨。汤之盘铭曰:苟日心,日日心,又日新。道德统治:汤,方圆七十里;周,一百里,兄友弟恭,让,p 40,太王之信,周太王古公亶父:信让.doc;仁者无敌 古公让迁图.doc;信让吃亏?豳人尽归古公于岐下.旁国闻亦多归之.专爱妃子太姜,不娶其它妻妾。信义吃亏?孟子:“内无怨女,外无旷夫”。吃亏之后.doc;,p 41,周太王,简 介:古公,姬亶父,西伯君主,追尊太王。风 范:广施仁政,积德行义 效 果:部落归附,国人皆戴之.启 示:孟子:仁者爱人。爱:用心感受别人需要;人最先对谁建立爱?哺乳.doc 百善孝为先:第一层花瓣。推论
12、:太王必孝。,p 42,太王 泰伯 仲雍 王季 文王 伯邑考 武王 管叔 周公.成王,p 43,风 范:薰育戎狄攻之,欲得财物,予之.复攻,欲得地与民.古公曰:有民立君,将以利之.今戎狄所为攻战,以吾地与民,民之在我,与其在彼何异?民欲以我故战,杀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为。乃与私属遂去豳,度漆沮j,逾梁山,止于岐下.迁徙图.doc 解 读:仁者无敌;天下可让从哪里来?效 果:豳人扶老携幼尽归;旁国闻古公仁亦归之.,p 44,风 范:专爱妻子太姜、不娶其它妻妾 效 果:孟子:“内无怨女,外无旷夫”。启 示:社会和谐的根本是家庭和谐;家庭和谐的根本是夫妇和谐;夫妇和谐的根本是孝道!孝经:不爱其亲而爱
13、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结论:太王之德的本质是孝。,p 45,泰伯与仲雍,p 46,风 范:史记:泰伯、仲雍,太王之子,季历之兄。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泰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三让天下:一让(父病不归);二让(死不奔丧);三让(断发文身,示不可用);,p 47,p 48,启 示:谁教的?怎么教的?教育的首要原则、最有效的方法?如何“大力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泰伯之德的本质是什么?孝:亲所好 力为具养父母之心论语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养父母之身悌:财物轻 言语忍养父母之志论语: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p 49,周文王,p
14、 50,尚书帝命验云:“季秋之月甲子,赤爵衔丹书入于酆feng1,止于昌户。其书云: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义胜欲者从,欲胜义者凶。凡事不强则枉,不敬则不正。枉者废灭,敬者万世。以仁得之,以仁守之,其量百世。以不仁得之,以仁守之,其量十世。以不仁得之,不仁守之,不及其世。”此盖圣瑞。古公曰:“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p 51,简 介:西伯侯姬昌,位50寿97,追尊文王。上上圣人之一;孟子赞叹:500 年才出一个的圣人。风 范:大孝每日三问安;探三餐。本分是前提;君子不器。克俭,素衣,习劳,勤政(大同之风)积善行仁,奉行德治;倡导笃仁、敬老、爱少、礼贤下士之风。被囚于羑里七年,长子被杀,不怨
15、,不犯上,益行仁政。,p 52,虞 芮 之 讼 文王之德,公元前1141年,虞(在今山西平陆县)、芮(在今陕西大荔县通鉴外记卷二下记载:虞芮之君争田,久而不平,相谓曰:西伯,仁人也,盍往质焉?乃如周决平。入其境,则耕者让畔,行者让路;入其邑,男女异路,班白不提挈;入其朝,士让为大夫,大夫让为卿。二国之君相谓曰:吾所争,周人所耻,吾等小人,不可以履君子庭,只取辱耳!遂相让以其所争田为闲田而退。天下闻之,归者四十余国。“见善勿怠,时至勿疑,去非勿处:此三者道义之所止也。”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愧之小人可使为君子;我们失败的教训:激之君子可视为小人;,p 53,大学: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孝,一国兴孝
16、。效 果:桃李不言;天下诸侯多归从;虞芮之争.doc;愧之?激之?周朝享国近八百年。前1046年前256;30代37王。,p 54,周武王,p 55,简 介:文王第二子,姬发,建周朝,为天子。风 范:大孝:文王病,武王昼夜陪伴,帽子不解。父不食,亦不食。凡12日。仁政:释放纣囚百姓;赈济饥民、贫弱;善待纣后裔。启 示:天子者,天下人的道德模范也。孟子: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p 56,周公,p 57,简 介:文王四子,孔子最敬圣人。风 范:周公:“使殷人安居,耕其地。”周公设三坛著文愿以身代兄死愧成王。武王传位无须卜:让天下。周公涕泣不受:让天下。周公制礼作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周公:死后定
17、葬成周。周公光耀千秋;孝悌为修齐治平之本论语子曰: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p 58,效 果:西周王朝经几代周王的治理,公元前九世纪,到成康时期,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八百诸侯尊称天子;进贡、勤王、尊敬、学习。周不过百里;松而不散,众而不乱。道德的力量,同化四方咸来归附;西周与东周的版图.doc 哲学家:子孙若依周礼,现在还是周朝。,p 59,成功的启示,从治世角度看:是因为周之“仁义”之至。仁义的本质?论语: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悌是孝)孝经:夫孝德之本也。从治家的角度看:是“一家孝一国兴孝”的结果论语: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结论:周朝成功本质是孝道教育的成功!,p 60,反
18、面借鉴,不知家之盈者国必丧。如夏桀陨于瑶台,商纣焚于宝玉,幽、厉启戎于荣夷,桓、灵绝统于私鬻,德宗召难于琼林,道君兆祸于花石。覆辙相仍,昭然可鉴。陛下迩来乱政,不减六代之季。一旦变生,其何以托身于天下哉!”夏桀: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史记夏本纪)太阳毁灭吗?人民:予及汝携亡!商纣王:纣“好酒淫乐,嬖于妇人”“以酒为池,县肉为林”(史记殷本纪)。的象牙筷子孟夫子说的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p 61,桀,夏桀:又名癸、履癸,谥号桀(凶猛)。夏朝第16代君主发之子,在位52年(前1818前1766)。文武双全,赤手
19、可以把铁钩拉直。滥施征伐:勒索小邦三十三年征伐有施氏得妹喜。荒淫无度:竹书纪年“筑倾宫、饰瑶台、作琼室、立玉门”。搜美女,藏后宫,日夜与妹喜及宫女饮酒作乐。酒池可航船,醉而溺死时发。晚年更加荒淫,造夜宫,带男女杂处在池内,一月不朝。重用佞臣:赵梁投桀所好,教享乐勒索残杀百姓。继位第十七年不用伊尹。太史令哭谏:“自古帝王,都是勤俭爱惜人民,才能得到爱戴。不能把人民的血汗供一人娱乐。这样奢侈只有亡国。”夏桀不听,斥终古多管闲事,终古投商汤。大臣关龙逄几谏不听,关龙逄:“天子谦恭而讲究信义,节俭又护贤才,天下才能安定,王朝才稳固,如今陛下奢侈无度,嗜杀成性,百姓都盼早亡,陛下已失人心,只有赶快改过,
20、才能挽回人心。”夏桀怒杀。夏桀天象及结局 十年,五星错行,夜中,星陨如雨,地震;二十九年,三日并出;三十年,瞿山崩。冬,聆隧灾;三十一年,大雷雨,战于鸣条。夏师败绩,桀出奔三朡,商师征三朡。战于郕。获桀于焦门,放之于南巢。,p 62,纣,殷帝:辛,名受;殷纣王(说文解字:残忍捐义曰纣)。;帝乙少子;在位52年;荀子非相篇说帝辛“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筋力超劲,百人之敌也。”史记殷本记“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史记: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下。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于是使师谓作新淫声,比里之舜,靡靡之乐。厚赋税以实鹿占之钱,而盈巨桥之粟。益收狗
21、马厅物,充仞宫室。益广沙丘苑台,多取野兽蜚鸟置其中。慢于鬼神。大最乐戏于沙丘,以酒为池,悬罔为林,使男女伴相逐其间,为长饮之饮。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于是纣乃重辟刑,有炮烙之法。以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九侯有好女,入之纣。九侯女不熹淫,纣怒,杀之,而醢九侯。鄂侯争之强,辩之疾,并脯鄂侯。西伯昌闯之,窃叹。崇侯虎知之,以告纣,纣囚西伯里。而用费中。费中善谀,好利,殷人弗亲。纣又用恶来。恶来善毁谗,诸侯以此益疏。微子数谏不听。比干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乃强谏纣。纣怒剖比干,观其心。箕子惧,乃详狂为妇。三年,有雀生鹯。五年夏雨土于亳。三十二年,五星聚于房。三十五年,周大饥。四十二年有女
22、子化为丈夫。四十三年峣山崩。四十八年,夷羊见。二日并见。大臣不亲,小民疾怨,天下叛之。牧野之战军队倒戈,在鹿台自焚而死。,p 63,厉王止谤,西周第十位国王(前878年前841年在位)姬姓,名胡。周夷王子。在位37年。1、横征暴敛:加重对劳动人民剥削;同时剥夺贵族权力2、亲任小人:魏源诗古微:疆御(卿士主管军事征伐的虢公长父;掊克(另一卿士主管财政的荣夷公)皆“爪牙刚恶之人”。实行“专利”,将社会财富和资源垄断起来。因此招致了贵族和平民的不满。3、武力征伐:不断南征荆楚,西北方面又防御游牧部落,西北戎狄,特别是猃狁,不时入侵。与周边的少数民族也有矛盾。曾臣服于周的东南淮夷不堪承受压榨,奋起反抗
23、。4、苛政止谤:为压制国人的不满,任用卫巫监视口出怨言的人,发现就立即杀死,这些引得国内各项矛盾愈来愈尖锐。公元前841年,发生了国人暴动,人民包围了王宫,袭击厉王,他仓皇而逃,后于公元前828年死于彘(今山西霍县)。谥号厉王他出逃后,召公(召穆公虎)、周公(周定公)管理朝政,号为共和。自共和元年(前841)中国历史有了明确纪年。典故:道路以目;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诗古微说:“幽厉之恶,无大于亲小人,而幽则艳妻、奄寺,皆倾惑柔恶之人;厉则疆御、掊克、皆爪牙刚恶之人”。古人称西周昏王,向以幽厉并称,而以幽居前,于贬损之中,尚稍有区别,因为幽王的罪恶比厉王具体得多。,p 64,幽王戏诸侯,周宣王子,
24、西周末君。姬姓,名宫湦(sheng).前795前771(24岁)在位:前781前771(10年)继位后自然灾害严重,泾、渭、洛三川皆震。1、贪婪腐败:重用为人佞巧,善谀好利的虢石父进行专利。2、废嫡立庶:废除申后及太子宜臼,立褒姒后及其子伯服为太子,并加害太子宜臼,致使申侯、缯侯和犬戎各部攻周。3、周幽王为取悦褒姒,数举骊山烽火,失信于诸侯。结果,被犬戎兵杀死于骊山之下,西周灭亡。褒姒为弃婴,褒国长大,公元前七七九年(周幽王三年),周幽王关押褒珦,褒人献褒姒赎罪,幽王立为妃,宠冠周王宫,翌年,褒姒生子伯服(一作伯般),幽王对她更宠,竟废去王后申氏和太子宜臼,册立褒姒为王后,立伯服为太子,周太史
25、伯阳叹气道:“周王室已面临大祸,这是不可避免的了。”申侯对于自己的女儿申后被废十分恼怒,他联合缯()国和勾结了犬戎族对幽王大兴问罪之师,共同进攻周朝都城镐京。幽王虽然烽火报警,但各国诸侯害怕再次被戏弄,都没有发兵前来勤王。镐京被攻下,幽王带褒姒逃到骊山山麓被戎人杀死,褒姒被掳。统治约250年的西周就灭亡。太子姬宜臼为天子,公元前770年即位,为周平王。公元前770年在秦护送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在郑、晋辅助下立国。东迁后的周朝。史称东周。,p 65,胡亥,法家治秦.doc;穷奢极欲的享乐主义人生观。是时,盗贼(陈胜吴广;刘邦;项梁;田儋起义)益多,而关中卒发东击盗者无已。右丞相冯去疾、左丞
26、相李斯、将军冯劫进谏曰:“关东群盗并起,秦发兵追击,所杀亡甚众,然犹不止。盗多,皆以戍、漕、转、作事苦,税赋大也。请且止阿房宫作者,减省四边戍、转。”二世曰:“凡所为贵有天下者,得肆意极欲,主重明法,下不敢为非,以制御海内矣。夫虞、夏之主,贵为天子,亲处穷苦之实以徇百姓,尚何于法!且先帝起诸侯,兼天下,天下已定,外攘四夷以安边境,作宫室以章得意,而君观先帝功业有绪。今朕即位,二年之间,群盗并起,君不能禁,又欲罢先帝之所为,是上无以报先帝,次不为朕尽忠力,何以在位!”下去疾、斯、劫吏,案责他罪。去疾、劫自杀,独李斯就狱。二世以属赵高治之,责斯与子由谋反状,皆收捕宗族、宾客。赵高治斯,榜掠千馀,不
27、胜痛,自诬服遂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而夷三族。二世乃以赵高为丞相,事无大小皆决焉。二世使使责让高以盗贼事。高惧其婿咸阳令阎乐二世曰:“吾愿得一郡为王。”弗许。又曰:“愿为万户侯。”弗许。曰:“愿与妻子为黔首,比诸公子。”阎乐曰:“臣受命于丞相,为天下诛足下。足下虽多言,臣不敢报!”麾其兵进。二世自杀。.子婴遂刺杀高于斋宫,三族高家以徇。,p 66,臣 忠,介之推:割股奉君 以死谏君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魏 征:谏诤章第十五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 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林则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