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亲社会行为(共28张).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243534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4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成亲社会行为(共28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养成亲社会行为(共28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养成亲社会行为(共28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养成亲社会行为(共28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养成亲社会行为(共28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养成亲社会行为(共28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成亲社会行为(共28张).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养成亲社会行为,自学课文:,时间:5分钟要求:快速阅读P20-25课文,边读边动笔,针对问题找出要点及关键词,并形成知识框架。思考:1.什么是亲社会行为?2.谦让的意义与基本体现?3.分享对个人、社会的意义?4.助人的意义及注意问题?5.怎样为社会做贡献?找出自己不明白的句子、问题,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积极融入社会,自觉养成亲社会行为能力目标:学会和谐处理人与人的关系知识目标:1、谦让的意义及基本体现?2、分享对个人、社会有什么意义?3、帮助他人有何意义以及注意问题?4、怎样为社会做贡献?,什么是亲社会为?,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那些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亲

2、社会行为主要表现有哪些?,亲社会行为的主要表现:,对遭遇挫折和不幸的人,同情和关心,对处于困境和危难的人,伸出援手,在共同的事业中,与别人合作,面对利益,与别人分享,把亲社会行为作为我们为人处事的基本方式。,六尺巷 清代(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家人飞书京城,让张英打招呼“摆平”吴家。而张英回馈给老家人的是一首打油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见书,主动在争执线上退让了三尺,下垒建墙,而邻居吴氏也深受感动,退地三尺,建宅置院,于是两家的院墙之间有一条宽六尺的巷子。六尺巷由此而来。,启示:面对邻里

3、,同事、朋友利益之争时,应该心胸宽广、放眼远处、恭谦礼让才能受人尊敬,从而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共融。,结论一: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谦让。,1.谦让是中华民族的_,它要求人们_。谦让是形成_ 和_不可缺少的道德规范。2.谦让首先要做到_、_不_、_;谦让更突出的表现为在荣誉、利益面前不_能自觉地为他人着想,做到_,把好处和方便留给别人;谦让还表现在能_.,传统美德,和谐的社会秩序,文明的社会风气,为人谦逊,礼貌待人,唯我独尊,盛气凌人,争名夺利,先人后己,妥善处理与他人的矛盾和冲突,谦逊礼让,拓展思考:,谦让是否意味着软弱可欺呢?,谦让是一个人有_的表现,是对其他社会成员的_和_,并非意味着软弱

4、可欺,更不是妄自菲薄。谦让应有原则,谦让是有限度的,当自己_ _ _ _ _ _ 时,要敢于_ _ _。谦让是建立在_的基础上的,谦让不是_,学会谦让和敢于竞争并不矛盾。,涵养,尊重,宽容,自尊自信,自我贬低,正当权益受到无理侵害,据理力争,盲人挑灯,一个漆黑的夜晚,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一个苦行僧走到一个荒僻的地方,看到一盏昏黄的灯光正从巷道的深处亮过来。走至近处,却发现挑灯者是一个盲人。苦行僧百思不得其解,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挑一盏灯岂不是多此一举?僧人问:“敢问施主,既然你什么也看不到,为何还要挑一盏灯?”盲人缓缓答道:“这个问题不只一个人问我了。现在是黑夜吗?我听说黑夜如果没有灯光的映照,

5、那么满世界的人都和我一样是盲人。所以我就点燃了一盏灯。”僧人若有所悟的说:“原来你是为别人照明啊。”,盲人却说:“我是在为我自己!”僧人又愣住了:“为你自己?”盲人语气淡定自若说“是啊,我提灯笼是为了让别人看到我,不会误撞我,这样就可以保护我安全了。这么多年来,由于我的灯笼是为别人带来光明,为别人引路,人们也常常热情的搀扶我,引领我走过一个又一个沟坎,使我免受许多危险。”,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在社会生活中,善待他人其实就是善待自己。如果人人心里都燃起一盏爱的明灯,用爱来照亮别人,那我们就能拥有一份充满爱意的光明。,结论二: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分享。,含义:分享就是把自己有价值的东西提

6、供给别人,与他人共同拥有和分享,把“我的”当成“我们的”。作用:对个人:分享并不意味着_,相反会使你的人生更_。把自己的欢乐与人分享,你会体验到更多的_;把自已的生活感悟与人分享,你会得到_;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与人分享,你会有新的_.,失去,丰富多彩,幸福,信任和友谊,提高和收获,对社会:社会是一个_,合作就需要彼此分享各自的_、_、_在社会中我们只有通过分享和交流才能获得_的条件。独占只能导致保守和封闭,_自己的进步,_集体的发展。一个心胸开阔,乐于把自己掌握的信息、拥有的知识与人分享的人,更容易得到别人的_,有利于个人_,合作体系,经验,智慧,劳动成果,进步和成功,阻碍,妨碍,帮助和支持,

7、发展和进步,农民与良种,据说一位农民,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从外地带回了一种小麦良种,种植后产量大增,他因此喜出望外 假如你是农民的邻居或朋友,你会对农民说些什么?农民为了有更好的收成,就决定在自家地里大面积种植,可后来却发现良种逐渐退化,病虫害增加,小麦产量减少的奇怪现象,他也因此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假如你是农民的邻居或朋友,你会对农民说些什么?,拓展思考:,分享是一种态度,一份快乐两个人分享,就变成了两份快乐,一份痛苦两个人分担,则变成一半的痛苦。,想一想:1.在你回家时,遇见一个老人倒在地上,身旁还有一些血迹2.你在河边散步,突然看到一个小孩落水了,周围只有你一个人,可是自己又不会游泳,小明的

8、烦恼,我爸爸做生意,家里很有钱。我同位家庭困难,我十分想帮助他,可他从来不领情。就拿上次来说吧:我见他橡皮快用完了,想送他一块,我说:“瞧你那穷酸样儿,橡皮这么小了还用,新的-拿去吧。”他不但扔回了橡皮,还送给了我一个大大的白眼儿。我这招谁热谁了呀?!前天放学路上,几个初三生拦住小鹏要钱,我大喊一声冲上前去,结果我和小鹏都被打得鼻青脸0肿,事后,老师和家长埋怨我不该那么冲动,应该给家长老师打个电话或报警。我真是又伤身又伤心啊!怎样帮助小明摆脱烦恼?,结论三: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帮助他人。,帮助他人首先要_,还要注意_。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在帮助过程中可以借助_有时帮助他人可能会有一定危险,在

9、帮助过程中要_;一个处在被帮助境地的人往往非常敏感,在帮助过程中要注意维护他人的_,千万不要把帮助当成一种_,否则帮助就有可能变成一种伤害。还要学会 明辨是非,以免上当受骗。,真诚,方式和方法,别人和社会的力量,注意自身的安全,自尊,施舍,在中央电视台第二届2003年感动中国十大新闻人物”的评选中,成龙被大众评为了“2003年感动中国的新闻人物”。推荐委员们对成龙的评价是:做名人其实一点也不难,但做一个有德的名人,确实是难上加难;成龙在好莱坞第一次向人们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中英雄的概念,然而最打动人心的是成龙的公益心;成龙在国际演艺界为中国争了光,他热心公益,不忘回馈社会,这是难能可贵的。,200

10、5感动中国颁奖词:从看到失学儿童的第一眼到被死神眷顾之前,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没有丝毫保留,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贷,他曾经用舞台构筑课堂,用歌声点亮希望。今天他的歌喉也许不如往昔嘹亮,却赢得了最饱含敬意的喝彩。尽管丛飞走了,但他留下来的那双眼睛,始终注视着这个美丽的世界。,想一想?,为什么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有助于增长我们的社会知识,锻炼实践能力,培养优秀品德,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结论四:我们应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我们可以为社会做许多力所能及的事情。中学生可以参加的公益活动有:宣传环保、交通等方面的知识,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献爱心,扶助老幼病残、到社区打

11、扫卫生等。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社会,增进关心社会的情感。,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名人名言:,结论五:我们要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首先,我们要通过读书看报、看电视、上网等途径了解国内外大事,感受蓬勃发展的社会生活,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同时我们要关心祖国的建设事业,关心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我们还要关心身边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积极为解决这些问题献计献策,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名人名言:,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为他人、社会贡献了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了什么。人只有现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意义。,爱因斯坦,结论六:

12、我们要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奉献有不同的表现,舍己为人是奉献,大公无私是奉献,在日常的学习、工作中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也是奉献。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自己的行为有利于社会,就是奉献。,收获平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懂得了_;对于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中我会做到_,养成亲社会行为,学会谦让、分享、助人,我为社会作贡献,1.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谦让。2分享并不意味着失去,相反会使你的人生更丰富多彩。3帮助他人首先要真诚,还要注意方式和方法。,1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2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3服务社会、奉献社会,遇到下列情境时自己应该怎样做?,填完上表后你有什么感想?,拨打120急救电话救人;或呼叫路过的行人一起将老人送到医院,可先找木棒等浮漂物扔到水里让小孩抓住后,再拨打110报警电话或找人救助。,找恰当的时机,将棉衣送到他的手中,可将乞讨者送到社会救助站;也可拨打110报警,让警察来处理此事。,当 堂 检 测,回归生活,从自己生活的社区(村庄)入手,调查一下周围的社会环境,看看还存在哪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想一想自己能够为解决这些问题做些什么?,我发现的问题:。我提出的建议:。我能做的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