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首写景状物的优美宋词.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244142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316.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几首写景状物的优美宋词.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几首写景状物的优美宋词.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几首写景状物的优美宋词.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几首写景状物的优美宋词.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几首写景状物的优美宋词.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几首写景状物的优美宋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几首写景状物的优美宋词.ppt(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几首写景状物的优美宋词,太和中学 张 磊,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采桑子 欧阳修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注】采桑子;词牌名。又名丑奴儿、丑奴儿令、转调丑奴儿、罗敷歌等。欧阳修致仕后,隐居颍州西湖作了一组采桑子词,共十首,此词是第四首。群芳过后,百花凋零之后。群芳,百花。西湖,指颍州西湖,在今安徽阜阳县西北,颖水和诸水汇流处,风景佳胜。狼籍残红,残花纵横散乱的样子。残红,落花。狼籍,同“狼藉”,散乱的样子。,问题设计,1.词的上片运用了哪些意象描写了怎样的图景?(4分)2.首句是全词的纲领,全词运用了虚实结合的

2、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词句分析。(4分)参考答案1.运用了落花、飞絮、垂柳等意象(1分),描摹出一幅清疏淡远的暮春图景(1分)。落红零乱满地、杨花漫空飞舞、栏畔柳条尽日斜拂于春风中(1分),作者在孤寂清冷中体味出安宁静谧的美趣(4分)2.全词实写群芳凋谢后西湖的暮春景象,虚写过去湖上游乐的盛况(2分),表达了作者繁华喧闹消失后既觉有所失的空虚,又觉获得宁静、无所牵系的闲适心情(2分)。,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注释西湖:指颍州西湖。在今安徽省太和县东南,是颍水和其他河流汇合处。宋

3、时属颍州。晏殊、欧阳修、苏轼都在颍州做过太守。欧阳修晚年退休后住在颍州,写了一组采桑子(十首)。笙歌:指歌唱时有笙管伴奏。涟漪:水的波纹。,词作赏析,这首词是采桑子组词中的一首。描写四季风景是欧阳修采桑子组词的重要内容。这首名列第一,写的是春色中的西湖,风景与心情,动感与静态,视觉与听觉,两两对应而结合,形成了一道流动中的风景。全词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颍州西湖时所见的美丽景色,以“轻舟”作为观察风景的基点,舟动景换,但心情的愉悦是一以贯之的。色调清丽,风格娟秀,充满诗情画意,读来清新可喜。,全词描绘了春日的颍州西湖,景色是那样引人入胜,绿水蜿蜒曲折,长堤芳草青青,春风中隐隐传来柔和的笙歌

4、声。水面波平如镜,不待风助,小船已在平滑的春波上移动。这首词如同一幅清丽活泼、空灵淡远的风景画,美不胜收,清新可爱,令人留连忘返,从中足见欧公乃词坛写景高手。,踏莎行郴州旅舍,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注释津渡:渡口。可堪:那堪。驿寄梅花:陆凯在赠范晔中有“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鱼传尺素:古诗中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幸自:本自,本来是。为谁:为什么。,词作赏析,上片写谪居中寂寞凄冷的环境。开头三句,缘情写景,劈面推开一幅凄楚迷

5、茫、黯然销魂的画面:漫天迷雾隐去了楼台,月色朦胧中,渡口显得迷茫难辨。“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互文见义,不仅对句工整,也不只是状写景物,而是情景交融的佳句。“失”、“迷”二字,既准确地勾勒出月下雾中楼台、津渡的模糊,又恰切地写出了作者无限凄迷的意绪。“雾失”、“月迷”,皆为下句“望断”出力。“桃源望断无寻处”。词人站在旅舍观望应该已经很久了,他目寻当年陶渊明笔下的那块世外桃源。桃源,其地在武陵(今湖南常德),离郴州不远。词人由此生联想:即是“望断”,亦为枉然。着一“断”字,让人体味出词人久伫苦寻幻想境界的怅惘目光及其失望痛苦心情。,下片由叙实开始,写远方友人殷勤致意、安慰。“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6、。”连用两则有关友人投寄书信的典故,分见于荆州记和古诗饮马长城窟行。寄梅传素,远方的亲友送来安慰的信息,按理应该欣喜为是,但身为贬谪之词人,北归无望,却“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每一封裹寄着亲友慰安的书信,触动的总是词人那根敏感的心弦,奏响的是对往昔生活的追忆和痛省今时困苦处境的一曲曲凄伤哀婉的歌。每一封信来,词人就历经一次这个心灵挣扎的历程,添其此恨绵绵。故于第三句急转,“砌成此恨无重数。”一切安慰均无济于事。离恨犹如“恨”墙高砌,使人不胜负担。一个“砌”字,将那无形的伤感形象化,好像还可以重重累积,终如砖石垒墙般筑起一道高无重数、沉重坚实的“恨”墙。恨谁?恨什么?身处逆境的词人没有明说。联系

7、他在自挽词中所说:“一朝奇祸作,漂零至于是。”可知他的恨,与飘零有关,他的飘零与党祸相联。在词史上,作为婉约派代表词人,秦观正是以这堵心中的“恨”墙表明他对现实的抗争。他何尝不欲将心中的悲愤一吐为快?但他忧谗畏讥,不能说透。于是化实为虚,作宕开之笔,借眼前山水作痴痴一问:“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无理有情,无理而妙。好像词人在对郴江说:郴江啊,你本来是围绕着郴山而流的,为什么却要老远地北流向潇湘而去呢?,宋祁的木兰花,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词作赏析,此词上片从游湖写起,讴歌春色,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鲜明的早春图;下片则一反上片的明艳色彩、健朗意境,言人生如梦,虚无缥缈,匆匆即逝,因而应及时行乐,反映出“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寻欢作乐思想。作者宋祁因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而名扬词坛,被世人称作红杏尚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