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系统试点培训课件医疗机构.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248556 上传时间:2023-10-10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2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系统试点培训课件医疗机构.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系统试点培训课件医疗机构.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系统试点培训课件医疗机构.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系统试点培训课件医疗机构.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系统试点培训课件医疗机构.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系统试点培训课件医疗机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系统试点培训课件医疗机构.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传染病防治、医疗、采供血卫生监督信息卡及相关说明,1.消毒产品被监督单位信息卡(卫统13表)2.传染病防治监督案件查处信息卡(卫统21表)3.医疗卫生监督案件查处信息卡(卫统22表)4.无证行医案件查处信息卡(卫统23表)5.采供血卫生监督案件查处信息卡(卫统24表),讲解内容,一、消毒产品被监督单位信息卡(卫统13表)1.制卡目的2.报告范围3.主要参考资料4.样卡5.个性项目的相关说明6.注意事项,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培训 消毒产品,消毒产品,一、消毒产品被监督单位信息卡(续1)1.制卡目的 为掌握各地消毒产品生产单位的基本信息和卫生管理状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等法律

2、、规章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卡(卫统13表)。,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培训 消毒产品,消毒产品,一、消毒产品被监督单位信息卡(续2)2报告范围已取得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的消毒产品生产单位。注意!此卡与传染病防治监督案件查处信息卡的“消毒产品生产单位”相对应。传染病防治监督的对象范围极其广泛,甚至于每一个“社会细胞”(包括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可能会成为监督对象,而其中需要卫生行政许可和重点经常性监督的只有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因此在设计该专业的被监督单位信息卡时只选择了“消毒产品生产企业”,消毒产品经营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不需填报。,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培训 消毒产品,消毒产品,一、消毒产品被监督单位信息卡(

3、续3)3主要参考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2002年卫生部第27号令)卫生行政许可管理办法(2004年卫生部第38号令)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2009年版)(卫监督发200953号)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规定(卫监督发2009110号)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规定(卫监督发2009105号),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培训 消毒产品,消毒产品,一、消毒产品被监督单位信息卡(续4)4样卡(正文有5项内容)基本情况产品种类检验能力 生产经营状况卫生许可情况,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培训 消毒产品,消毒产品,一、消毒产品被监督单位信息卡(续5)5.个性项目的相关说明(共7个项目)(1)从业人员数(

4、2)持健康合格证明人数(3)建筑总面积(4)生产车间面积(5)产品种类(6)检验能力(7)持有效的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数,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培训 消毒产品,消毒产品,一、消毒产品被监督单位信息卡(续6)(1)从业人员数 填报被监督单位中与本信息卡报告内容相关的,直接从事消毒产品生产的操作人员数。从业人员数职工总数。(2)持健康合格证明人数 填报从业人员中持有效健康合格证明的人员数。持健康合格证明人数从业人员数。,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培训 消毒产品,消毒产品,一、消毒产品被监督单位信息卡(续7)(3)建筑总面积 指用于消毒产品生产的建筑面积,包括生产用房、辅助用房等。(4)生产车间使用面积 指用于消毒

5、产品生产的车间使用面积,不包括辅助用房、质检用房、物料和成品仓储用房等。,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培训 消毒产品,消毒产品,一、消毒产品被监督单位信息卡(续8)(5)产品种类 填报被监督单位生产产品的类别和品种数量。参照卫生部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规定(卫监督发2009110号)中“生产类别分类目录”的规定进行分类。在“”内标注生产产品类别的主兼营情况。当被监督单位生产多种类别产品的情形时可多选,即在其最主要生产项目所属的产品类别后打“”,次要生产项目所属的产品类别后打“”,并在“”内填写产品品种的数量。采用同一配方生产的不同规格的产品计为1种。,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培训 消毒产品,消毒产品,一、消毒产

6、品被监督单位信息卡(续9)(6)检验能力 指被监督单位按照卫生部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2009年版)的要求,为实施自身产品卫生质量检验而配备的检验室和人员情况。(7)持有效的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数 指被监督单位取得卫生部批准的在有效期内的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数量。,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培训 消毒产品,消毒产品,一、消毒产品被监督单位信息卡(续10)6注意事项(1)本卡应在完成卫生许可证新发、变更、延续、注销后5个工作日内填报,即建卡或消卡,每张卫生许可证对应填报一份信息卡。(2)对已建卡的单位,信息卡内容有变动的,必须进行修正或补充填报。,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培训 消毒产品,消毒产品,二、传染病防

7、治监督案件查处信息卡(卫统21表)1.制卡目的2.报告范围3.主要参考资料4.样卡5.个性项目的相关说明6.注意事项,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培训 传染病防治,传染病防治,二、传染病防治监督案件查处信息卡(续1)1.制卡目的 为掌握各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规章实施的卫生行政处罚、行政强制及其他措施案件的情况,制定本卡(卫统21表)。,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培训 传染病防治,传染病防治,二、传染病防治监督案件查处信息卡(续2)2报告范围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规章实施的卫生行政处罚、行政强制及其他措施的案件,包括立案后不作行政处罚和仅实施行政强制及其他措施的案件。

8、,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培训 传染病防治,传染病防治,二、传染病防治监督案件查处信息卡(续3)3主要参考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艾滋病防治条例血吸虫病防治条例消毒管理办法(2002年卫生部第27号令)卫生行政处罚程序(1997年卫生部第53号令)全国卫生监督机构工作规范(2001版),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培训 传染病防治,传染病防治,二、传染病防治监督案件查处信息卡(续4)4样卡(正文有4项内容)基本情况单位类别案件查处情况 其他处理情况,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培训 传染病防治,传染病防治,二、传染病防治监

9、督案件查处信息卡(续5)5.个性项目的相关说明(共2个项目)(1)单位类别:只能单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的有关规定,将被查处单位(个人)分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等7类。(2)违法事实:(略),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培训 传染病防治,传染病防治,二、传染病防治监督案件查处信息卡(续6)6注意事项(1)一般程序的案件应在送达处罚决定书和案件结案后分两次填报,简易程序的案件、立案后不作行政处罚和仅实施行政强制及其他措施的案件应在结案后一次填报。(2)“行政处罚决定”中的“罚款金额”指卫生行政处罚决定书所载明的罚款金额数,而“结案情况”中的“实际履行罚款金额”指案件结案后被处罚人实

10、际履行的罚款金额数。填报时应注意两者的区别和联系。,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培训 传染病防治,传染病防治,二、传染病防治监督案件查处信息卡(续7)6注意事项(3)对发生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案件,应在收到行政复议决定书或诉讼判决书后再次进行填报。(4)对发生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案件,“执行结果”一栏按最终有效行政行为进行填报。(5)填报违法事实中的“导致或可能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的”一栏时,应同时填报导致或可能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的因素。(6)注册地址、组织机构代码、身份证件号、立案日期、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其他处理情况等栏目可能缺相应信息,允许合理缺项。,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培训 传染病防治,传染病防治,三

11、、医疗卫生监督案件查处信息卡(卫统22表)1.制卡目的2.报告范围3.主要参考资料4.样卡5.个性项目的相关说明6.注意事项,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培训 医疗卫生,医疗卫生,三、医疗卫生监督案件查处信息卡(续1)1.制卡目的 为掌握各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护士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及其从事卫生技术工作的人员实施的卫生行政处罚、行政强制及其他措施案件的情况,制定本卡(卫统22表)。,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培训 医疗卫生,医疗卫生,三、医疗

12、卫生监督案件查处信息卡(续2)2报告范围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护士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及其从事卫生技术工作的人员实施的卫生行政处罚、行政强制及其他措施的案件,包括立案后不作行政处罚和仅实施行政强制及其他措施的案件。注意!此卡与无证行医案件查处信息卡(卫统23表)关于填报范围的划分。,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培训 医疗卫生,医疗卫生,三、医疗卫生监督案件查处信息卡(续3)3主要参考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

13、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护士条例 卫生行政处罚程序(1997年卫生部第53号令)全国卫生监督机构工作规范(2001版),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培训 医疗卫生,医疗卫生,三、医疗卫生监督案件查处信息卡(续4)4样卡(正文有5项内容)基本情况单位类别个人类别 案件查处情况 其他处理情况,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培训 医疗卫生,医疗卫生,三、医疗卫生监督案件查处信息卡(续5)5.个性项目的相关说明(共3个项目)(1)单位类别:只能单选。按被查处单位的医疗机构类别进行填报。具体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卫生部关于修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三条有关内

14、容的通知(卫医发2006432号)和卫生部关于印发健康体检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卫医政发200977号)分为14类。卫生所(站)、医务室、卫生保健所计入“诊所”栏内。仅开展健康体检活动的医疗机构计入“健康体检机构”栏。,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培训 医疗卫生,医疗卫生,三、医疗卫生监督案件查处信息卡(续6)5.个性项目的相关说明(2)个人类别 按被查处个人所取得的卫生技术资格情况进行填报。如,医师未按照处方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开具药品处方,其查处信息计入“医师”栏内;护士发现患者病情危急未立即通知医师的,其查处信息计入“护士”栏内。“护士”未取得医师执业资格施行“医师”的行为,仍计入“护士”而非“医师”栏内

15、。医师:根据执业医师法第二条规定,指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注册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的专业医务人员。包括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药师:指按照卫生部卫生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卫生部,职改字1986第20号)规定,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包括主任药师、副主任药师、主管药师、药师、药士。,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培训 医疗卫生,医疗卫生,三、医疗卫生监督案件查处信息卡(续7)5.个性项目的相关说明(2)个人类别护士:指根据护士条例第二条规定,经注册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执业证书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乡村医生:指根据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第二条规定,尚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

16、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注册在村医疗卫生机构从事预防、保健和一般医疗服务的人员。医技:指除医师、药师、护士、乡村医生之外的其他卫生技术人员,包括检验人员、口腔科技术人员等。非卫生技术人员:本卡中仅指按照国家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在医疗机构内未取得卫生技术人员资格或职称的人员。(3)违法事实:(略),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培训 医疗卫生,医疗卫生,三、医疗卫生监督案件查处信息卡(续8)6注意事项(1)一般程序的案件应在送达处罚决定书和案件结案后分两次填报,简易程序的案件、立案后不作行政处罚和仅实施行政强制及其他措施的案件应在结案后一次填报。(2)“行政处罚决定”中的“罚款金额”指卫生行政处罚决定书所载

17、明的罚款金额数,而“结案情况”中的“实际履行罚款金额”指案件结案后被处罚人实际履行的罚款金额数。填报时应注意两者的区别和联系。,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培训 医疗卫生,医疗卫生,三、医疗卫生监督案件查处信息卡(续9)6注意事项(3)对发生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案件,应在收到行政复议决定书或诉讼判决书后再次进行填报。(4)对发生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案件,“执行结果”一栏按最终有效行政行为进行填报。(5)本卡用于填报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及其从事卫生技术工作的人员进行查处的信息,从事卫生技术工作的人员包括医疗机构内的卫生技术人员和非卫生技术人员。对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的非医疗机构及其人员进行查处的信息填报无证

18、行医案件查处信息卡(卫统23表)。(6)注册地址、组织机构代码、身份证件号、立案日期、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其他处理情况等栏目可能缺相应信息,允许合理缺项。,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培训 医疗卫生,医疗卫生,三、医疗卫生监督案件查处信息卡(续10)6注意事项(7)根据卫生部关于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执行中有关问题的批复(卫法监发1998第15号),“责令停止执业活动”视同为“取缔”。卫生行政部门对未经批准开办医疗机构行医或者非医师行医的违法行为进行取缔,是一种行政强制措施,不是行政处罚,不适用行政处罚法第42条关于听证程序的规定。因此本卡将“责令停止执业”列为“行政强制及其他措施”而非“行政处罚”;同时,将针

19、对人员的“责令暂停执业活动”也列为“行政强制及其他措施”;此外,医疗机构违规发布医疗广告时“责令停业整顿”等对医疗机构的查处决定应填报“责令停止执业”而非“责令暂停执业活动”,并且不需要填报停业整顿的具体期限。各地在执法实务中可能将上述两项查处决定作为行政处罚的内容,但在填报信息卡时需按“行政强制及其他措施”进行填报。,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培训 医疗卫生,医疗卫生,四、无证行医案件查处信息卡(卫统23表)1.制卡目的2.报告范围3.主要参考资料4.样卡5.个性项目的相关说明6.注意事项,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培训 无证行医,无证行医,四、无证行医案件查处信息卡(续1)1.制卡目的 为掌握各地依据中华人民

20、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对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展诊疗活动的非医疗机构和人员(即无证行医)实施的卫生行政处罚、行政强制及其他措施案件的情况,制定本卡(卫统23表)。,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培训 无证行医,无证行医,四、无证行医案件查处信息卡(续2)2报告范围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对非医疗机构和人员(即无证行医)实施的卫生行政处罚、行政强制及其他措施的案件,包括立案后不作行政处罚和仅实施行政强制及其他措施的案件。注意!此卡与医疗

21、卫生监督案件查处信息卡(卫统22表)关于填报范围的划分。,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培训 无证行医,无证行医,四、无证行医案件查处信息卡(续3)3主要参考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行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85号)卫生行政处罚程序(1997年卫生部第53号令)全国卫生监督机构工作规范(2001版),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培训 无证行医,无证行医,四、无证行医案件查处信息卡(续4)4样卡(正文有5项内容)基本情况单位类别违法地点和以往处罚情况 案件查处情况 其他处理情况,卫生

22、监督信息报告培训 无证行医,无证行医,四、无证行医案件查处信息卡(续5)5.个性项目的相关说明(共3个项目)(1)单位类别 指未取得合法开展医疗执业活动资质的机构或个人。非医疗机构:指未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登记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开展诊疗活动的机构。而非“个人”,一般指持有除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外的其他相关证照的单位。如:药店开展“坐堂医”活动,或者是从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的单位从事行医活动。个人:指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外的“卫生技术人员”和“非卫生技术人员”。其中,“卫生技术人员”指取得相应卫生技术执业资格或者职称的人员,但不包括医疗机构内的卫生技术人员。

23、“非卫生技术人员”指未取得相应卫生技术执业资格或者职称的人员,但不包括医疗机构内的非卫生技术人员。,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培训 无证行医,无证行医,四、无证行医案件查处信息卡(续6)5.个性项目的相关说明(2)曾因非法行医被行政处罚次数 指被查处人因非法行医受到卫生行政部门的行政处罚次数。从严格意义来说,异地卫生行政部门处罚的(只要核查属实)也应计算在内。,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培训 无证行医,无证行医,四、无证行医案件查处信息卡(续7)5.个性项目的相关说明(3)违法事实:(略)注意!如何区分医疗机构外的“医师”和“非医师”的无证行医行为?执业医师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展诊疗活动的在填“单位类别”时

24、选“个人”,在填“违法事实”时选“(1)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展诊疗活动的”。非医师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展诊疗活动的在填“单位类别”时也选“个人”,但在填“违法事实”时选“(2)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非法行医情形 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办医疗机构的”。,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培训 无证行医,无证行医,四、无证行医案件查处信息卡(续8)6注意事项(1)一般程序的案件应在送达处罚决定书和案件结案后分两次填报,简易程序的案件、立案后不作行政处罚和仅实施行政强制及其他措施的案件应在结案后一次填报。(2)“行政处罚决定”中的“罚款金额”指卫生行政处罚决定书所载明的罚款金额数,而“结案情况”中的

25、“实际履行罚款金额”指案件结案后被处罚人实际履行的罚款金额数。填报时应注意两者的区别和联系。,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培训 无证行医,无证行医,四、无证行医案件查处信息卡(续9)6注意事项(3)对发生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案件,应在收到行政复议决定书或诉讼判决书后再次进行填报。(4)对发生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案件,“执行结果”一栏按最终有效行政行为进行填报。(5)本卡用于填报对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的医疗机构及其人员进行查处的信息。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及其从事卫生技术工作的人员进行查处的信息填报医疗卫生监督案件查处信息卡(卫统22表)。(6)注册地址、组织机构代码、身份证件号、立案日期、行政复议、行政诉讼

26、、其他处理情况等栏目可能缺相应信息,允许合理缺项。,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培训 无证行医,无证行医,五、采供血卫生监督案件查处信息卡(卫统24表)1.制卡目的2.报告范围3.主要参考资料4.样卡5.个性项目的相关说明6.注意事项,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培训 采供血卫生,采供血卫生,五、采供血卫生监督案件查处信息卡(续1)1.制卡目的 为掌握各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血液制品管理条例、血站管理办法、单采血浆站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实施的卫生行政处罚、行政强制及其他措施案件的情况,制定本卡(卫统24表)。,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培训 采供血卫生,采供血卫生,五、采供血卫生监督案件查处信息卡(续2)2报告范围

27、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血液制品管理条例、血站管理办法、单采血浆站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实施的卫生行政处罚、行政强制及其他措施的案件,包括立案后不作行政处罚和仅实施行政强制及其他措施的案件。,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培训 采供血卫生,采供血卫生,五、采供血卫生监督案件查处信息卡(续3)3主要参考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血液制品管理条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采供血液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812号)血站管理办法(2005年卫生部第44号令)单采血浆站管理办法(2008年卫生部第58号令)卫生行政处罚程序(1997年卫生部第53号令)全国卫生监督机构工作规

28、范(2001版),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培训 采供血卫生,采供血卫生,五、采供血卫生监督案件查处信息卡(续4)4样卡(正文有5项内容)基本情况单位类别个人类别 案件查处情况 其他处理情况,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培训 采供血卫生,采供血卫生,五、采供血卫生监督案件查处信息卡(续5)5.个性项目的相关说明(共3个项目)(1)单位类别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血站管理办法、单采血浆站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进行分类。“单位类别”中的“其他”一栏包括承担单采血浆站质量技术评价、检测的技术机构;还包括违反采供血卫生法律法规的医疗机构等有关单位。,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培训 采供血卫生,采供血卫生,五、采供血卫生监督案件查处信

29、息卡(续6)5.个性项目的相关说明(2)个人类别 按被查处个人所取得的卫生技术资格情况进行填报。参照医疗卫生监督案件查处信息卡(卫统22表)的“个人类别”进行分类。医师:根据执业医师法第二条规定,指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注册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的专业医务人员。包括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指根据护士条例第二条规定,经注册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执业证书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医技:指除医师、药师、护士、乡村医生之外的其他卫生技术人员,包括检验人员、口腔科技术人员等。(3)违法事实:(略),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培训 采供血卫生,采供血卫生,五、采供血卫生监督案件查处信息卡

30、(续7)6注意事项(1)一般程序的案件应在送达处罚决定书和案件结案后分两次填报,简易程序的案件、立案后不作行政处罚和仅实施行政强制及其他措施的案件应在结案后一次填报。(2)“行政处罚决定”中的“罚款金额”指卫生行政处罚决定书所载明的罚款金额数,而“结案情况”中的“实际履行罚款金额”指案件结案后被处罚人实际履行的罚款金额数。填报时应注意两者的区别和联系。,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培训 采供血卫生,采供血卫生,五、采供血卫生监督案件查处信息卡(续8)6注意事项(3)对发生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案件,应在收到行政复议决定书或诉讼判决书后再次进行填报。(4)对发生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案件,“执行结果”一栏按最终有效行政行为进行填报。(5)注册地址、组织机构代码、身份证件号、立案日期、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其他处理情况等栏目可能缺相应信息,允许合理缺项。,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培训 采供血卫生,采供血卫生,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培训,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