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育的国际视野.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250160 上传时间:2023-10-10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3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教育的国际视野.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历史教育的国际视野.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历史教育的国际视野.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历史教育的国际视野.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历史教育的国际视野.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教育的国际视野.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教育的国际视野.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历史教育的国际视野,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赵亚夫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一、我为什么要讲这个题目,基于我国的历史教育研究现状基于师范历史教育的萎缩现象基于创建公民社会的时代要求,1、基于我国的历史教育研究现状,历史是一个小学科吗?从哪些方面看我们的研究现状?(1)历史课程标准的水平如何;(2)高校本学科的研究队伍、结构和水 平;(3)中学本学科的研究环境与水平;(4)研究成果涉及的领域及其质量。,2、基于师范历史教育的萎缩现象,为什么要办师范教育?(从19世纪)我们在师范院校学到“专业”了吗?(从历史专业到教育专业)为什么要从“师范大学”走到“综合大学呢?(再从综合大学到教育专门学院)基础教

2、育的本质是什么,我们的认识到位了吗?(从等级教育到金钱教育),为什么要从“师范大学”走到“综合大学呢?,综合大学:注重文化的提高;要求学生探索文化的价值,技能作为知识认识的手段;注重对学术价值的探究;课程的理论性强且专业精;以文化科学为共同基础;学科内容代表“文化的资料”。因此,综合大学学生普遍具有崇尚学术、研究问题的态度。师范大学:注重文化的传递;要求学生熟练文化价值的输导,技能作为教学途径的优化手段;偏重教学规范;课程简约而以中学为标准;以教育学科为共同基础;学科内容代表“教化的资料”。因此,师范大学的学生普遍对既成学问持考量的态度。师范大学的课程偏窄偏浅;学研水平偏低,管理观念偏旧;教学

3、环境较为封闭,教学研究较为保守,教育形态多官样化。赵亚夫:中学历史教育学,中国建材出版社,1997年。,再从综合大学到教育专门学院,师范院校转型为综合大学或教育大学后,很少成功者;综合大学讲究的“理论性”,并不能针对实际问题;现代的教师越来越专业化,然而,这个专业化不只体现在“专业知识”方面。教师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职业。,基础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做到位了吗?,基础教育的本质是平等。单轨(贵族教育)双轨(非全等的平民教育)存在等级精英教育(关注特殊人才)大众教育(平等教育)存在等级全民教育(所有人上学)公民教育(所有人享受高质量的教育)消除等级现代历史教育只能是公民教育 赵亚夫:历史教育理

4、论建设的几个重要问题,中史参,2006年第512期。,3、基于创建公民社会的知识需要,现代社会=民主社会,需要有觉悟的公民。历史教育是养成公民觉悟的主渠道。(1)历史知识:事实;技能;方法;价值(2)历史能力:判断;理解;批判(3)历史意识:因果关系;求真务实;辨 证和发展的看问题 赵亚夫:历史教学目标刍议一、二、三,历史教学,2007第57期;公民教育新时期历史教育的重要功能,中史参,2003年第4期;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与历史教育的现代化,教育学报,2006年第4期;基础教育中公民教育的价值理念与行动指南,中国教育学刊,2006年第12期;历史与社会的整合与公民教育的效益,教育学报,2008年

5、第3期;社会科课程体系中的历史教育,课程教材教法,2008年第8期。,二、我们需要一个国际视野,国外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国外历史教育的基本点,1、国外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核心课程(国语;数学;外语;社会科/历史;科学)公民教育不可或缺的教育=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知识;技能;价值观,关乎人的意识:从整体的人类历史看人的存在、人性和人的本质、人的活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生价值、目的、道路等基本问题。并从哲学和精神的高度对人的行为进行反思、忏悔。关乎人的存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乎人的本质:人性、人的个性、人的需要、人的活动、人的审美。关乎人的发展:人的信仰、人的素质、人的

6、价值、人的权利。,培养周围意识一种向里看,并且追问我是谁的能力需要时间和经验。具有历史意识(理解传统);关注人的命运、存在意义、价值和尊严;人的自由、解放和幸福;珍视人的完整性(心灵与生命),排斥物化的人,守卫人的精神家园;尊重个人价值,追求自我实现(自由精神与独立人格);守护和践行社会的核心价值,追求完美。赵亚夫:追寻历史教育的本义,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第3期;基础教育中公民教育的价值理念与行动指南,中国教育学刊,2006年第12期;历史与社会的整合与公民教育的效益,教育学报,2008年第3期;历史课程中的国际理解教育,中国教育学刊,2008年第9期。,全美历史课程标准(1999年),在

7、民主制社会中没有一个会比下面这个原因更重要:历史知识是一个人在政治方面具有明智才能的前提。没有历史,社会就不能分享如下的共同记忆:人们曾经在哪儿,人们核心的价值观是什么,或历史上哪些决定影响到了我们现在的状况。没有历史,一个人无法明智地研究社会中的政治问题、社会问题或道德问题。而且,没有历史知识以及它所支持的历史研究,一个人就无法成长为见多识广、独特的公民。这些恰恰是有效参与民主制管理与我们所有公民履行国家民主制理念时所必需的。,历史给我们烙上了或好或坏的印迹,正像我们将给未来的后代所留下的印迹一样。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的根,不知道他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位置,那他就丧失了完整的自身意识以及共享社区

8、的意识,而这种意识恰恰是个人全面发展与负责任的公民身份形成所依赖的基点。因此,历史与人文学科就成为学校课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且这从学校最初的年级就已经开始了的学习科目。赵亚夫主编:国外历史课程标准评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英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1999年),历史由人来创造。只有理解了人,你才能非常有意义地活着。历史教育的重要性,就在于它能够促进学生去“思考过去对今天的选择有什么影响”,在他们“能够看到人类经历的多样性,能够进一步理解自己的个体身份与社会成员身份”时,历史也为他们能够应付现实生活和社会中出现的道德疑问与社会问题做了准备。赵亚夫主编:国外历史课程标准评介,人民教育出

9、版社,2005年。,2、国外历史教育的基本特点,20世纪后半期形成的五个发展趋势:民主化新理念;人性化新目标;个性化新形象;社会化新思维;国际化新追求。本讲重点说明三个特点(关键词):批判;反省;智慧 赵亚夫主编:国外历史教育透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批判(批判性思维历史教育的核心能力),批判=挑剔=负面的批评。雷蒙威廉斯:17世纪,它具有正面的意涵“良好的或有见识的判断”(与学识和知识能力有关);以后它与学问、学术、教养、鉴赏力、敏悟力有关;20世纪,被客观的方法学取代,几乎与判断是同义词,等于一种明确的实践。康德:批判意味着关注理性与知识的条件与局限。黑格尔:批判即精神的反思。马

10、克思:批判即关注特定的历史形式,即资本主义和交换过程。,霍克海默:批判性的社会理论必须以唯物主义为根基和参照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析。其核心要素是:通过反思与批判,仔细调查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强调跨学科的系统研究的重要性。“批判”二字是“新历史教育”的核心。“批判”是用全新的视角去审视反思现行历史教学的全部,不仅要过筛子,还要过篦子。我所说的“批判”本身就带有实践的意义,批判是实践的行动,不是为了批判而批判的口号。最普适的讲,批判的意义在于使学校历史教育更加符合国家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更加符合国家课程改革的需要,以及公民社会的建设需要。汪民安主编:文化研究: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

11、赵亚夫:我的新历史教育主张,教学参,2008年,第6期。,(1)历史教育是人文教育,因此不能向自然科学那样对待它。我们之所以要接受历史学习,就在它的思想、特别指核心思想是内省性质的了解你自己。人文是个性的、自我的,所以是灵动的,主观的。如果历史教育把这些都压抑了,只剩下条条框框的集体记忆,又有什么用呢?这是指批判指向什么。(2)历史教育的两个基本理论支撑:公民教育和人格教育。前者是有关集体的记忆以及对人类文明演进的透彻理解,后者是有关个性的解放以及由文化自由所张扬的自我认识。显然这是与(1)密切关系的,(1)是指性质,(2)是说功能。这是指批判需要有怎样的理论做基础。,(3)历史教育的基本性格

12、是批判性的。它不是单纯地对过去的历史教育进行彻底否定,而是针对过去的历史教育所做的全面反思。该否定的是其中非文化的、非人生的东西。这不是为了历史的生动而特有的性格,而是为了历史能活着延伸而必备的性格。这是指批判的出发点。(4)新历史教育的内涵是人的文化与历史的文明,其外延涵盖人文学的总和。所以,它需要抹去任何附在文本上的尘灰,跳出任何一种决定论的束缚,去追寻“我之所以是我”的答案。一句话,历史教育必须面对事实发问,当历史的事实判断成立时,其价值判断才有“正确”可言。这是指批判的方法论的立脚点。,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历史上有很多由于错误类推导致的惨重代价,以及没有吸取历史上的重要教训而带来的沉

13、痛代价。如果学生打算更清楚地预见未来,准备好理智地行动,同时以公民身份做出、支持或默许的决定来尊重我们所有人的共通人性,那么学校必须考虑到(历史)课程中的这个批判性领域。”,概括地说:历史学是指对于哲学中那些经久不衰的观念和批判过程的学习。通过这种批判过程,人们可以最充分地理解文学,并可以把它最有效地传达给他人。了解处身于现实的自我比机械地背诵从过去流传下来的知识更重要。赵亚夫:我的新历史教育主张,中史参,2008年,第7期;历史与社会的本质是发展学生的行动能力,教育理论与实验,2004年第2期。,反省(包含忏悔精神历史教育的价值追求),历史研究所要处理的是前人的著作、教育问题,以及各种再教育

14、、个性、行为等等,总之,研究的是各种行为造成的外在现象由个人的理性、自由意志,以及由客观的民族、宗教、政治因素塑造出的各种现象。(殊相而非共相的东西)反省是历史研究的前提;反省指自觉到我人本身就是历史演变塑造成的,是乘先启后的。而乘先启后的现象就是记忆。历史工作,确切地说,理念解释的工作之所以令人觉得有趣,是因为我们在这工作中,能学到去赋予历史中酝酿着的及活动着的事以一定的尊严。德罗伊森:历史知识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赵亚夫:基础教育中公民教育的价值理念与行动指南,中国教育学刊,2006年第12期。,智慧(历史智慧历史教育的灵魂),“盖受史法之训练者,辄能遇事怀疑,悉心考证。轻信陋

15、习,籍以革除,此研究态度之有益于智慧之一也。”“史上所有之社会,文明高下,至为不齐。学者研究之余,深知人类习俗不同,其来有自,对于现代人类殊异之风尚,每能深表同情,此驱除陈见之有益智慧之二也。”“历史所述,为古今社会之变迁,乃人类之演化。吾人籍此得以恍然于人类社会之消长盈虚,势所必至。革新改善,理所固然。此努力进步之有益于智慧之三也。”何炳松文集,第二卷,商务印书馆,1996年。,三、从国际视野发出的历史教育观,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这里不再细致解读。(1)学习的起点不是课程,而是学生自身由他们的经验(不只是由成人传授的,最重要的那部分往往直接源于他们对社会生活的认知深度)唤起的获得成功学习的愿

16、望。(2)历史本来就不是一个科学学科,而是一个经验学科抑或一个精神学科。历史学科既不以传递知识为目的,也不以讲授事实为能事,它培养一种精神品质关系到学生对现实世界的看法。,(3)主要功能,是使正在接受教育的年轻公民具有从事社会活动所必需的人文素养,并有能力借助这些知识和经验发展自己。(4)从历史中获得的观念,主要作用于人类个体所获得的自我认识。(5)历史课程在今天,如果不能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效用产生作用,不能投入到民主的社会秩序中去,让生活更加充实的话,它就是僵死的。(6)一旦历史意识具有了习惯的意义,它就既可以用于个人问题也可以用于社会问题。,(7)历史作为寻找理解的角色而起步,历史学习成就以“知道怎样去知道”为目标。(8)只有当历史学习超越了书本知识的机械记忆,并作用于对人自身的社会生活反省时,历史才能够针对理解者(学生)产生共感形成历史意识。(9)历史教育不应该只宣示某种唯一的理解方式或认识途径,而需在还原历史经验(基于自己的世界)的基础上,从更为本性(自我)的生活出发选择学习内容。(10)基础教育中的历史课程,不是从学科的角度评判它是否是“最好的”,而必须是让学生说它是“最好的”。赵亚夫:对历史课程标准的再认识,历史教学,2008年第11期。,让我们也换一种方式看看历史教育的新世界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