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250164 上传时间:2023-10-10 格式:PPT 页数:110 大小:1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0页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ppt(1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民居遗址,“三间房”遗址,佛塔遗址,消失的文化名城,1、楼兰古城,木桶,帽子,壁画,建筑,宗教,2、庞贝古城,5000名庞贝人的遗骸层层堆垒,他们因被凝固于这颗“时间胶囊”中而得到永生,被维苏威火山爆发后的熔浆掩埋了的罗马古城庞贝城,消失的其它名城,巴比伦(Babylon)特佩拉(Petra)科潘(Copan)特洛伊(Troy)统万(Tongwan)克诺塞斯(Knossos)高昌(Gaochang)马丘比丘(Machu Picchu)大津巴布韦(Zimbabwe)消失的城市著名废都的兴亡故事和奇妙探险,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3、自然原因,火山爆发沙漠化风蚀

2、暴雨和洪水冲刷地震坍塌,消失的文化名城,主要的人为因素,战争无知政治运动“解放思想”“开发性破坏”土地升值给机动车道让路,4、人为原因,武汉商场四秒钟化为灰烬,武汉商场是武商集团的母体企业,诞生于1959年。,类似的例子,孔府、孔庙、孔林日前惨遭“水洗”浙江定海城关传统历史街区和民居宅院惨遭毁坏 襄樊宋明城墙一夜之间被夷为平地遵义会议会址周围的历史建筑一拆而光福建的三坊七巷名存实亡高速路穿过中山陵绿地区高架桥迫使三元里抗英炮台搬家金华、嘉兴、温州等城市的古迹都被破坏殆尽,“重建时代”到来的启示 如何对待已形成的历史街区、城市环境、文化传统,这些问题已引起世界许多国家城市规划建设界的关注。“大拆

3、大建、推倒重来”的方式是否可取?如何减少和防治“建设性破坏”?,思考,谁在制造“皇帝的新衣”?北京:在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明确制定“整体保护”方针后,一个“巨蛋”(保罗.安德鲁)国家大剧院,突兀的存在于传统中轴线西侧,与老北京的空间尺度、传统肌理、城市景观格格不入思考:中国一些城市已成为外国建筑“大师”标新立异的“试验场”,名城保护已经引起了关注,国际会议,1993年襄樊会议“保护文物古迹与历史地段,保护和延续古城的风貌特色,继承和发扬城市的传统文化。”1998年保护和发展历史城市国际合作苏州宣言 2006世界历史名城南京会议2006历史城市与历史建筑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长沙),第一节

4、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历程和面临的危机,保护历程回顾,一、历史文化遗产破坏事件回放,古代文物范围界定造成对古董与古建筑截然不同的态度我们的祖先很早以前就认识到历史文化遗物的价值,而有保护和收藏的行为。对于历史建筑物以及建筑群,把它作为一种过去统治的象征和代表,加以破坏和摧毁。近现代发展工业、“破四旧”、“旧城改造”,四大人为破坏:宗教、流失、战争、“建设”在古代中国就有项羽烧毁秦咸阳城“大火三月不火”的故事,在以后的改朝换代中,大多把前朝建设的建筑和城市加以毁灭性破坏,这叫做“革故鼎新”。金兵攻入北宋首都汴梁后,就把宏伟皇宫和苑囿yu,全部拆毁、并把拆下的大梁木柱和假山石全部运到了北京,修筑金中都

5、城。以后辽灭金,元灭辽,金中都,辽南京,都遭到彻底的破坏。在漫长的都城建设史中,仅有两个朝代沿用了前朝的宫殿,即唐继承了隋的皇宫,清继承明的皇宫。在欧洲有罗马帝国摧毁希腊的城市和宫殿,中世纪十字军东征时,沿途破坏掠烧。在欧洲有罗马帝国摧毁希腊的城市和宫殿,中世纪十字军东征时,沿途破坏掠烧。,二、百年来的保护理念和历程,近代,产业革命后相当长一段时期,人们忙于发展生产,对古建筑和历史环境的保护既缺乏认识也无力顾及。一批古建筑及其环境在工业化的浪潮中遭到毁灭。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崛起的时候,作为对古典复兴和折衷主义的反对,对历史建筑采取了排斥的态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文物建筑的破坏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6、。比如中国一些城市已成为外国建筑“大师”标新立异的“试验场”(各种攀比、追赶心理),日本东京巨蛋、英国千禧巨蛋、中国台北小巨蛋、中国镇江巨蛋等,大阪巨蛋,东京巨蛋,英国千禧巨蛋,中国台北小巨蛋,中国国家大剧院无论是外形上还是规模上都称得上是真正的巨蛋,足以让东京巨蛋黯然失色。位于天安门广场西,人民大会堂西侧,西长安街以南突兀的存在于传统中轴线西侧,与老北京的空间尺度、传统肌理、城市景观格格不入,日本千叶大学教授木原启吉在他的历史的环境一书中说到日本近代文物古迹所遭到的四次大的劫难。一、明治维新以后,大量佛寺被毁;二、明治及大正初期开放贸易,大量古代文物外流;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文物古迹毁于战火

7、;四、上世纪50年代后经济高速增长时,不但毁了文物,更破坏了历史环境。其中第四次破坏是最为严重的一次,它远远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破坏。,一、建国前我国现代意义上的文物保护始于本世纪20年代的考古科学研究。北京大学1922年设立了考古学研究所,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文物保护学术研究机构。1929年中国营造学社成立,开始系统地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对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为迈向其科学化、系统化打下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1930年6月国民政府颁布了古物保存法;1931年7月又相继颁布了古物保存法细则;1932年国民政府设立“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并制

8、定了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组织条例。然而,政局动荡,各地各类大量文物仍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战争爆发,大量的文物遭到破坏,文物流失。,二、新中国成立后 1949年以后,新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和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建立经历了形成、发展与完善三个历史阶段,即:1、以文物保护为中心内容的单一体系的形成阶段;2、增添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重要内容的双层次保护体系的发展阶段;3、以及重心转向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多层次保护体系的成熟阶段。,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遭受过三次大的劫难:第一次是解放初期,在变消费性城市为生产性城市的口号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

9、工业建设,古城中也大办街道工厂,城墙以及其他一些古建筑被拆除。第二次是“文革”中“破四旧”对古迹的破坏。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大发展和城市现代化的过程中,大刀阔斧地进行旧城改造,对老城区、历史街区无情拆除,代之以“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二、历史文化名城破坏事件回放,(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文物古迹和古城风貌的破坏 建国初期,虽然中国政府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给予了相当的重视,但局限于文物或遗址的范围,对古城整体价值认识不足以致引起了对古城风貌和文物古迹的大量破坏。,(二)文革时期“破四旧”对文物古迹和古城的破坏,从1966年开始的十年“文化大革命”,在“破四旧”的浪潮声中,中国的珍贵文物和文化名

10、胜古迹遭到浩劫,大量有历史意义的庙宇、佛像、古木被砸毁和拆除,许多有价值的古籍、古画、经卷、档案资料被当做封建残余付诸一炬,无序的建筑将古城弄得面目全非。,(三)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发展经济和旧城改造的建设性破坏,在“旧城改造”的口号下,文物古迹、历史建筑纷纷倒下,为现代化建筑、城市道路建设、房地地产开发等“让路”。,(三)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发展经济和旧城改造的建设性破坏,70年代发展的旧区改造所破坏的具有文物性质的建筑竟比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炮火摧毁的还要多!中国改革开放20年来以建设的名义对旧城的破坏超过了以往100年。,强暴旧城,在古建筑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冲突中,牺牲的往往是前者。19

11、99年11月11日夜,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襄樊千年古城墙一夜惨遭摧毁。(襄樊市为了“名城形象工程”汉江大道建设和房地产开发,樊城古城墙58米被强行拆毁,这是樊城仅存的宋明时期古城墙。)郑孝燮、罗哲文等专家称之为20世纪末恶劣破坏历史文化名城的事件。之前,还有福州三坊七巷的建设性破坏、贵州遵义等被拆。,1997、1998、1999、2000年,舟山市政府以“旧城改造”为名,大面积破坏定海古城的传统历史街区和古居老宅,晚清典型建筑傅家大院、丁家楼、孙家店铺、胡家店铺、蓝府东厢房、忻家大院相继被毁。对历史文化名城的破坏达到登峰造极。,旧城被荼毒之后,宝贵的文明传统被割断,新城市对未来表现得无所适从,只好

12、一味地抄袭,拆了又建建了又拆,无休止地折腾。,城市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历史过程的产物。表现城市个性与特征。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城市发展的见证,是城市的记忆,是一种可以触摸到的记忆,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的角度都应当予以继承和发扬。历史文化名城还是城市旅游的重要资源,对发展我国旅游产业有着现实和长远的经济价值。,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意义,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面临的危机,(一)认识危机(二)管理危机(三)特色危机(四)不当旅游开发危机,(一)认识危机 上至历史文化名城的管理者,下至普通百姓,以及开发商、游客等,对名城保护的必要性、迫切性缺乏认识,眼前利益、个人利益、经济利益压倒长远利益、大众与民族利益、社会

13、利益。,(二)管理危机立法不全,无法可依,行政大于法律(城市规划)行政管理责权不明,多头管理,无人负责经济管理手段欠缺,(三)特色危机:1、是相互克隆现代建筑千城一面;2、是旧城改造方式错误文脉中段;3、是未能善于利用自然资源地理特征丧失。(四)不当旅游开发危机过度开发,不当开发对历史文化资源掠夺性、破坏性使用。,第五章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一、历史文化遗产破坏事件回顾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意义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面临的危机,第二节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内容和原则,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内容可以分为两大方面:物质形态方面和非物质形态方面,1、城市所根植的自然环境城市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形成城市文化景

14、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不同特色的文化景观。2、城市独特的形态主要指有形要素的空间布置形式,如: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城市的几何形状、城市的格局、城市的交通组织功能分区、城市历代的形态演变3、城市的物质组成要素(古建筑)建筑是构成城市实体的主要要素,由它们构成的城市旧街区、古迹点仍和现代城市生活发生密切联系,形成了城市文化景观特色中最重要的部分。,一、物质形态方面,二、非物质形态方面,1、文学艺术2、城市的精神面貌3、社会群体、政治形式和经济结构所产生的城市生态结构即“氛围”。,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分为三个层次,(1)文物古迹(2)历史街区(3)历史文化名城空间格局自然环境建筑风

15、格历史传统文化,1.保护对象古器物、古建(构)筑物、遗址、遗迹、景观环境及构成2、保护原则“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保护历史的原貌和真迹。3.保护方法冻结式保存修缮重建利用,一、文物古迹保护,(1)文物古迹的保护方法 1、冻结保护,罗马大角斗场,2、谨慎修缮,对于残缺的建筑(古遗迹)修复应添加物必须与原物保持和谐,又明显区别,德国科隆大教堂,3、慎重重建,历史上一些十分重要的构筑物由于各种原因已被毁,但它们对于地方特征是至关重要的,起着象征性的作用,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是有必要重建的,华沙历史中心(世界文化遗产),二次大战中 被毁后按原样重建,德国法兰克福老城,1960年代 按原样重建,3、

16、慎重重建,重建必须慎重,必须经专家论证,因为重建必然失去了历史的真实性,又耗资巨大,还破坏了遗迹。在更多情况下保存残迹更有价值。,二、文物古迹利用方法 合理的利用是最恰当的保护方式利用原则利用与维护相结合 原有功能、性质的延续严格监控改造和利用方式利用方式 继续原有功能博物馆文教机构旅游景点服务设施,文物古迹利用方法,1、继续它原有的用途和功能寺庙、宫殿,如杭州林隐寺2、作为博物馆使用。这种使用方式数量最多,也是公认能够发挥最大效益的使用方式如巴黎罗浮宫博物馆、罗马梵蒂冈博物馆和我国的故宫博物馆3、作为学校、图书馆或其他各种文化、行政机构的办公地 德国乌尔姆市政厅4、作为参观旅游的对象 南京明

17、孝陵5、对保护等级较低的古迹点,可做旅馆、餐馆、公园及城市小品使用 北京泰和贵宾俱乐部6、留作城市的空间标志 西安大雁塔,二、历史街区的保护内容和方法1.街区建筑的保护2.街道格局的保护3.建筑高度与尺度的控制4、人口密度控制,历史街区的保护原则,第一:它和文物保护单位不同,这里的人们要继续居住和生活,要维持并发扬它的使用功能,保护活力,促进繁荣。第二:要积极改善基础设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第三:要保护真实历史遗存,不要将仿古造假当成保护的手段。第四:要保护整体风貌,保护构成历史风貌的各个因素。除建筑物还包括路面、院墙、街道、小品、河沟、古树等。外观按历史风貌保护整修,内部可进行适应现代生活需

18、要的更新改造。第五:要采取逐步整治的作法,切忌大拆大建,对历史性建筑要按原样维修整饰,对后人不合理改造的地方,可恢复其原貌,对不符合整体风貌的建筑,要予以适当的改造。,历史地段的总体保护方式,1、博物馆式保护冻结保存,将地段的建筑进行复原与修复之后,将从前的生活也一起保存起来,作为供人参观、学习和观光旅游的重要设施。美国威廉斯堡(Williamsburg)威廉斯堡是美国独立前的英国殖民政权中心,现已把整个旧城的历史地段划为保护区,作为生动的美国历史博物馆。旧城保持着原有的街道形式与建筑风格,城郊也仍保留着那个世纪的风车磨坊、麦仓等以供参观。,美国威廉斯堡(Williamsburg),2、拼贴式

19、保护,针对有价值的古建筑或民居分布比较零散的城市而言的,其中可迁建的建筑可以按照环境的要求择地集中至一处,新建一个“历史地段”。江西景德镇古代瓷窑作坊区,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分为三个层次,(1)文物古迹(2)历史街区(3)历史文化名城空间格局自然环境建筑风格历史传统文化,(一)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内容,城镇风貌:对城镇整体上遗存下来的传统风貌特色,进行保护;城镇格局:对历史上形成有系统特色和对城镇形态发展具有控制影响的空间形态要素。如轴线,路网系统特色,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建构特色等;系统特色:在城镇整体上,明确具有传统特色的系统与其历史文化价值,并提出保护与利用要求;如淮安的水系、镇江的山系等;

20、非物质文化遗产:明确对城镇有重大影响历史名人、事件、传统文化、传统产品、传统工艺等非物质文化,并对其提出明确的保护措施与要求。,(3)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原则,(一)整体保护(二)发展中的保护(三)特色保护,(一)整体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要从城市全局和城市整体发展来做好保护和规划工作,而不是单纯地考虑保护一些历史遗迹和历史建筑。,(3)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原则,(二)发展中的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要兼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避免空城)在充分尊重历史环境,保护历史文化的前提下,对一些历史文化遗存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3)历史城市保护原则,

21、(三)特色保护(挖掘城市特色加以保护)研究分析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充分发掘和继承历史文化内涵,促进城市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城市特色,名城特色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1、文物古迹特色2、自然环境特色3、城市各具特色4、城市建筑特色5、物质和精神方面的特色,特色保护注意的问题,保护维修、整治、修复中要“整旧如故”,“以存其真”,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应使其“延年益寿”,而不是“返老还童(拆除重建)”。,杭州市清河坊重建后的景观,2002年,杭州清河坊拆除了老宅重建“历史街区”,杭州市清河坊历史街区,在修缮中,没有做到“整旧如故,以存其真”的原则,真古董变成了假古董,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一、文物

22、古迹的保护方式 1、冻结保护 2、谨慎修缮3、慎重重建二、历史地段的总体保护方式1、博物馆式保护 2、拼贴式保护三、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原则1、整体保护2、发展中保护3、特色保护,第三节 历史文化名城的立法保护,一、全国性法规1、1982年颁布的文物保护法规定保护对象及破坏名城应负的法律责任。2、1989年颁布城市规划法3、2003年建设部颁布城市紫线管理办法,二、地方性法规,针对每座城市地方特色和独特内涵,地方法规做得细致具体,将名城的地方特色,应予以保护、保留、整治地地段以及如何保护和整治地措施与保护的要求与法规的形式规定下来有效的实施对名城保护的法律监督。,第四节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

23、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是以保护城市地区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及其环境为重点的专项规划,是文物管理和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总体规划基础上,根据城市的历史价值、地理条件、民族特征、布局现状、建设需要和发展限度而作出的带有综合性的专题规划,一、城市规划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作用,(一)宏观层面(1)确定合理的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促进城市经济与古城保护的协调发展。(2)保护工程开发新区,使保护与发展各得其所。通过规划开辟新区,逐步拉开城市布局,减轻旧城压力,是当前协调名城的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二)微观层面,1、通过划定道路布局和控制建筑高度展现文物古迹建筑

24、、控制重要古建筑之间的空间视线,更好地突出名城的特色。,一、城市规划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作用,苏州北寺塔,建筑高度与尺度的控制苏州在历史保护规划中对新建筑严格控制,建筑高度一律不得超过24m,以保护历史街区整体良好的尺度感,,圣心教堂,巴黎的标志性建筑,其景观可视性要求控制了巴黎很大的区域。,2、把文物古迹、园林名胜、遗迹遗址以及展示名城历史文化的各类标志物在空间上组织起来,形成网络体系,给人们的欣赏创造一个有机的线路。,一、城市规划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作用,(二)微观层面,旅游观光点,近期旅游线路,远期旅游线路,一、城市规划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作用,3、规划保护范围,制定有关要求、规定及指标

25、,制止建设性破坏4、通过规划处理好新建筑与古建筑的关系,使它们的整体环境不失名城特色。,(二)微观层面,保护区,缓冲区,环境协调区,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一)城市保护规划的一般程序1、资料调查2、资料分析3、方案制定4、方案的实施,现状研究,保护策略,系统策略,规划设计,(二)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设计1、搞好城市总的布局(整个城市的现状认识)2、划定保护区范围(规划的主要内容)3、进行重点地段详细规划(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提出详细保护方案),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二)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设计,1、搞好城市总的布局(整个城市的现状认识)确定城市的文物古迹、风景名胜保护区和城市建设发

26、展区,天津市历史街区保护规划,天津的历史建筑是天津历史文化资源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最能体现天津特色的部分。天津的文物保护单位,以历史建筑为主,其中又以近代建筑为主。,(二)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设计,2、划定保护区范围一般在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区内,进行三个级别的划分:第一级为核心:绝对保护区(文物古迹本身)第二级:建设控制区。为保护文物本身的完整和安全所必须控制的周围地段第三级:环境协调区(保护单位与现代建筑的过渡地段),保护区,缓冲区,环境协调区,保护范围,一般保护风貌建筑,重点保护风貌建筑,3、进行重点地段详细规划在规划中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提出详细保护方案,(二)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设

27、计,保护规划模式,调 研,对 象,区 划,规 划,保护对象的确定,类别划分,保护措施,依法确定保护区,提出保护与地区环境改善内容与措施,将所有的保护与利用设想、措施、项目、政策落实到规划中,现状、文献、访问,国内保护规划的基本模式,“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保护规划,一、背景与概况,泉州市频临福建省东南沿海。泉州有关“海上丝绸之路”的文物古迹,具有代表性的有已公布的15处文物保护单位和待报的3处,基本上分布于沿泉州湾及晋江、洛阳江岸线,与水域关系密切。,清源山脉九日山考查点建筑性质:,住宅,商店,学校,工厂,办公,宗祠,清源山脉九日山考查点建筑高度:,一层,二层,三层,四层及以上,清源山脉九日山考查点建筑质量:,好,较好,较差,差,清源山脉九日山考查点建筑风貌评价:,一类,二类,三类,四类,清源山脉九日山考查点建筑保护更新对策:,保护,整治,拆除,第五节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科学研究与宣传教育,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科学研究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宣传教育,杭州林隐寺,巴黎罗浮宫博物馆,德国乌尔姆市政厅,南京明孝陵,北京泰和贵宾俱乐部,西安大雁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