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民族医药治疗痛风.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254234 上传时间:2023-10-10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3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大民族医药治疗痛风.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四大民族医药治疗痛风.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四大民族医药治疗痛风.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四大民族医药治疗痛风.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四大民族医药治疗痛风.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大民族医药治疗痛风.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大民族医药治疗痛风.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四 大 民 族 医 药 治 疗 痛 风 病 特 色,匡小霞,藏医药蒙医药维吾尔医药傣医药,藏医药,云丹贡布 四部医典 宇宙是由小五行(金、木、水、火、土)和大五行(气、火、土、水、空间)组成,小五行在人体则指心、肝、脾、肺、肾;大五行则包括整个宇宙,整个宇宙都依赖大五行的运行。,藏医药,藏 医 脉 诊,蒙医药 吸收了藏医、汉医及印度医学理论的精华。以阴阳五元学说为指导的整体观和对六基症的辨证施治。,蒙医药,蒙 药 正 典,维吾尔医药维吾尔医药学主要是由气质学说、体液学说、器官学说组成,它认为,人体的病灶主要是由气质失调,异常黑胆质所致。,维吾尔医药,维吾尔药材:巴甘杏杏仁,傣医药 认为自然界存

2、在风、土、水、火“四塔”,而人体同样由风(气)、水(血)、火、土“四塔”构成。在疾病的诊断中也是运用四塔理论为指导来进行望、闻、问、摸等手段诊断疾病。,傣医药,傣药三叉苦,四大民族医药治疗痛风病特色,一 藏医药藏医药称痛风为“直乃”,属藏医的“龙差”范畴,亦有“摘”、“直候病”、“叱乃”、“驰”等称呼。临床可分性为隆转化型、赤巴转化型、培根转化型、血转化型等。,1 各型临床特点 隆型痛风:肌肉跳动,疼痛如割,时肿时散,肿处有青黑斑点,四肢僵硬,手指蜷缩,不喜寒凉,疼处喜按。查赤型痛风:疼痛部位红肿灼热,触摸时灼痛难忍,多兼有发热、恶风、口渴;严重时痛处糜烂渗液,病人出现昏迷烦渴的症状。培根型痛

3、风:患部作痒,肢体沉重难动,麻木无感觉,油润而冰凉,生垢而微痛。血痛风:痛处肿胀尤为明显,色红、灼热、油润、粗糙、积垢,甚则化脓。,2 病因病机 本病发病原因复杂,由于三大基因(隆、赤、培根)功能紊乱、代谢失常(过多食用辛辣、肥厚油腻等高脂肪食品,饮酒过量,久坐少动,白昼酣睡,熬夜过度,房劳过度,身受外伤,剧烈活动等原因)引起血液功能紊乱,或有食物促进隆偏盛或行为失当引起隆邪逆行,堵塞血液循环脉道而引发痛风。故本病属本虚标实之症。,3 治疗方法:内治法 藏医药提倡根据三因偏盛不同而对症治疗,先内服五味宽筋藤汤,外用细叶草乌、藏菖蒲,麝香等组成的藏药涂剂涂搽。若发热、疼痛较重则用水冷敷,服用消炎

4、方十五味乳香丸、二十五味驴血散、十八味水银珍宝散以西藏猫乳煎汁送服等。亦有文献显示确诊后先内服“弛汤”,再根据病情早服桑培罗布(如意珍宝丸)或二十五味驴血丸、午服碑琼久阿(十五味乳香丸)或二十五味桑登丸、晚服阿嘎尼秀(二十味沉香丸)或十八味杜鹃丸。,3 治疗方法:外治法 藏药外敷:根据痛风的临床表现辨证选用藏药外敷,如青鹏涂剂散、十二味翼首散以温水化开后调涂患处。放血疗法:又称“达日卡”,根据藏医天文历算的放血时机及方位,按辨证施治选穴治疗原则,选取痛风脉、痹脉或于发病部位就近脉处适量放血,在治疗前常服用“三果汤散”3 5 日以分离正血与病血;本法是以疏通经络、排除脓血、活血化瘀、剔除腐肌等作

5、用达到内病外治目的的一种藏医疗法。其他:另有艾灸疗法、药浴疗法等外治法,因其与中医治法较为相似,故不予赘述。,蒙医称痛风为“图赖”病,蒙医药理论认为人体和自然社会为一体,自然变迁及社会活动均与人体生理病理密切相关。当人体受外因作用而有病变时三根七素内环境的相对平衡受到影响,而成为诸病之内因,痛风病亦是如此,二、蒙医药,1 病因病机,蒙医认为痛风的罪魁祸首乃黄水,黄水分热型、寒型和中型,痛风为热型黄水侵犯肾脏而引起。病因为协日乌素与赫依、恶血交争共同作用而致病。恣食酒肉、郁闷不畅、劳累过度、外伤受损、过饱不动、用力过猛、昼寂夜出等多种致血热诱因引发三根失调,赫依紊乱,产生恶血与协日乌素共同作用而

6、引起病变,2 内治法治疗原则为燥协日乌苏,降低血热,改善关节功能,调节体素。早服森登4 味汤,3g 水煎温凉服用;午服13味痛风散3g,温水送服;晚服驴血25 味丸13 15粒送服。,3 外治法蒙药外敷:蒙药“三籽散”、消肿九味散。蒙医针刺疗法。,属傣医“拢蒙沙后”、“拢阿麻巴”、“拢旧黄”范畴,为体内四塔五蕴失调,水塔、土塔不足,风塔、火塔偏盛导致风火毒邪痹阻而引发关节红肿热痛、痉挛剧痛、屈伸不利等症状的一种病症,较顽固,易复发。,三、傣医药,1 病因病机因 患者平素喜食香燥性热,醇酒肥甘厚味之品,积热于内,郁久化热,使体内四塔功能失调。风火塔偏盛,复感外界之冷,热风病邪,内外相合,病邪阻滞

7、气血运行,导致水塔受伤,水不制火,风火偏盛,风夹病邪留滞肢体关节而致。火盛则热,火伤水塔而干,可见口干舌燥,舌红,苔黄厚腻或薄黄腻,大便干结,小便短黄,脉行快。水毒郁热则肿,气血不通则痛,故出现肢体关节红肿热痛或拘挛剧痛。,2 内治法 傣医药治疗痛风亦提倡辨证论治,如黄勇等 学者整理出痛风的傣医治疗方案,拢沙候塔菲塔拢想(痛风性关节炎风火毒邪偏盛型急性期)患者症见关节红肿热痛,或兼有发热、恶风、烦闷不安或汗出头痛、小便黄短、大便干,舌红苔黄腻,脉快;治以清热解毒,除风止痛;方用柯罗类风消散加减;或服用傣成药百解胶囊4 8 粒/次,3 次/日;除风止痛胶囊4 8 粒/次,3次/日。拢沙候塔拢塔拎

8、软(痛风性关节炎风土塔不足型慢性期)者常表现为关节疼痛,痛无定处,无发热,病变部位可见痛风石,肢体重着,活动受限,神疲乏力,恶风,小便清长,大便黏滞,舌质淡,苔薄白或厚腻,脉行深而慢;治以补土健胃,除风止痛;方选罕满补土除风止痛汤加减;傣成药应用百解胶囊、除风止痛胶囊、健胃止痛胶囊。,3 外治法傣药外敷:傣医又称其为“果雅”,倪凯等22认为果雅具有除风活血,接骨续筋,消肿止痛,清热解毒,软坚散结,退热止痉的功效。张娴等23采用中药联合傣药外敷治疗急性痛风,将80 例急性痛风性患者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在常规给予低嘌呤低脂饮食、碱化尿液、患肢制动基础上,对照组予消炎痛片25mg/次+碳酸氢

9、钠片0.9g/次,3 次/d;治疗组给予傣药、中药制成的散剂外敷于患处,1 次/d;治疗1 周后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0%,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提示中药联合傣药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1 病因病机维医药维医学认为急性痛风属黏液质异常导致的疾病,即体液型气质失调疾病,机体湿寒性偏重,黏液质旺盛,或血液质、黑胆质混合于黏液质,病变的黏液质混合异常血液质、黑胆质沉积在血管壁而引起滞湿及淤血,从而导致痛风疾病的发生。,四、维吾尔医药,2 内治法罗俊等25者用维药刺山柑外敷治疗痛风、风湿性关节炎15 例,连续用药10d 后临床观察结果显示,刺山柑果治疗痛风总有效率为90%。朱辉军等25采用通滞苏润江胶囊内服治疗痛风,随机将81 例痛风患者分为治疗组(41 例,用药通滞苏润江胶囊)和对照组(40 例,用药痛风定胶囊),治疗2 个周后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2.7%、对照组82.5%,统计分析提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5);周俊等26通过研究证明通滞苏润江胶囊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安全有效。3 外治法刺络放血:乌英别兢26将60 例维吾尔族痛风患者随机分成A 组(刺络放血)和B组(内服西药),结果显示A 与B 组降血尿酸和疼痛评分下降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