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电信运维滚动规划.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6255967 上传时间:2023-10-10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电信运维滚动规划.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广东电信运维滚动规划.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广东电信运维滚动规划.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广东电信运维滚动规划.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广东电信运维滚动规划.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电信运维滚动规划.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电信运维滚动规划.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电信集团广东省电信公司2007 2009年网络运行维护滚动规划汇报,2006年11月,中国电信集团广东省电信公司网络运营部,目录,运行维护滚动规划目标运行维护滚动规划运行维护滚动规划举措移动运维专项规划,以快速响应转型业务和主动应对网络技术发展为目标,从传统运维体系逐步向全面支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的运营支撑体系演进,面向客户,进一步提升客户可感知的服务质量,实行分等级维护服务,完善前后端内部SLA(服务水平协议)机制,按照客户价值和服务标准构建差异化运行维护服务体系,确保业务的快速提供和端到端的服务保障,满足客户个性化和差异化服务需求,进一步优化生产操作体系,提高维护效率,形成以NOC为核心

2、,集团级、省级集中监控与本地网现场维护相结合的新型网络维护模式,进一步拓展维护范围与内涵,对于ICT、商务领航、号码百事通等转型业务根据产品特性差异建立相应的维护服务规范和标准,明确维护职责和流程;积极拓展客户网络代维业务,将网络的维护和管理能力作为产品向企业、家庭销售,面向网络,面向产品,运行维护滚动规划,目录,运行维护滚动规划目标运行维护滚动规划运行维护滚动规划举措移动运维专项规划,金额,2006,M2M etc.,过去,现在和未来,传统语音业务收入(含移动),增值业务收入(包括FMC、ICT、Triple Play+Rich-voice等),收入规模与结构,发展时间与变迁,运行维护滚动规

3、划面临的环境挑战,以业务为中心以分组交换为基础的动态分配客户要求前实施日益复杂的产品组合业务由顾客和技术来驱动目标市场开发,以网络为中心以电路交换为基础的静态分配客户要求后实施相对简单的产品结合业务由电信运营商和技术来驱动总体市场开发,以网络为中心以电路交换为基础的静态分配客户要求后实施相对简单的产品结合业务由电信运营商和技术来驱动总体市场开发,以业务为中心以分组交换为基础的动态分配客户要求前实施日益复杂的产品组合业务由顾客和技术来驱动目标市场开发,运行维护滚动规划的指导思想,运营支撑体系达到6大目标:“网络安全高效、服务等级保障、业务灵活实现、资源价值领先、人才队伍优秀、管理执行卓越”!,愿

4、景目标,使命,锻造客户高度满意信赖的优质运营支撑体系!,实现从网络运行维护向企业运营支撑的转型;实现从职能管理向流程管理的转型;实现向横向维护职能拓展,纵向两级管控模式的转型;强化客户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有力支撑前端需求,保障无缝覆盖及服务;实施综合资源结构性优化整合(人、财、物等),实现价值领先优势;,主要任务,战略使命,战略使命,愿景目标,主要任务,运营支撑组织管理体系,IT支撑体系(OSS等各类IT支撑平台),运行维护滚动规划的总体框架,客户高度满意和信赖的优质运营支撑体系,网络安全高效、服务等级保障、业务灵活实现、资源价值领先、人才队伍优秀、管理执行卓越,服务保障体系,网络保障体系,成本

5、管理体系,人才队伍体系,IT支撑体系(OSS等各类IT支撑平台),运营支撑组织管理体系,转型业务和新业务的的全面支撑,ICT、FMC、Triple Play等前后端虚拟核算机制的有机执行并达到资源与成本结构优化目标完成集中化管控支撑体系,运营支撑品牌达到领先水平支撑成本结构优化实现资源价值领先,达到经济规模效应。,大运营支撑组织架构调整和优化,强化支撑转型重点业务经营模式调整,非核心职能外包差异化的客户服务响应及SLA体系建立运营支撑核心产品“优质网络品牌”的建设垂直集中管控的网络管理体系建设优化。,优化资源快速转型,全面支撑价值提升,创新机制夯实基础,调整和优化省、本地网运营支撑职能运营支撑

6、转型机制的创新,新的用人机制、预算执行和管理控制机制新网络新机制的执行方案制定综合资源结构性优化实施,快速提升资源盈利能力,运行维护滚动规划的阶段性目标,综合指标达到行业领先水准运营支撑转型成功。支撑实现智能化目标完善支撑优质业务质量及满足客户需求准确掌控客户综合信息。稳定支撑综合信息服务的整体优质业务的中期目标实现运营支撑开始向利润中心转型,打造一个“网络安全高效、服务等级保障、业务灵活实现、资源价值领先、人才队伍优秀、管理执行卓越”的客户高度满意信赖的优质运营支撑体系!,核心支撑能力建设,2006,2007,2008,2009,打造一个“网络安全高效、服务等级保障、业务灵活实现、资源价值领

7、先、人才队伍优秀、管理执行卓越”的客户高度满意信赖的优质运营支撑体系!,优质领先价值延伸,夯实基础工作,确保网络安全强化网络优化,实现网络的灵活性、可用性和网络资源精确配置初步建立维护成本定额体系摸清家底,实现资源数据动态管理利用相关政策加快不良资产退出,提高资产产出率,以3G、NGN、CN2等新网络引入为契机,适应网络技术演进,健全省集中操作能力,降低网络建设投资和运行成本以长线维护改革为契机,实现线路网专业化管理,提高人均维护量和维护质量强化网络末梢维护,落实维护成本、职责及考核办法,运行维护滚动规划实施要点,建立并完善对10000号、大客户等解决方案知识库根据前端提供的客户服务等级表,提

8、供不同业务开通和故障处理差异化的用户保障建立对ICT业务的技术支撑、维护管理模式,随着新业务、新网络的引入,同步建设网络监控手段建立全业务的、端到端闭环的综合开通、保障和资源管理系统实现省、本地网主要生产环节指挥信息快速传递,手段完善,体系优化,市场支撑,网络保障,客户差异支撑服务等级保障市场快速响应业务灵活实现网络安全畅通维护指标前置资源优化配置,运行维护滚动规划的框架,“运维”定位,客户,产品,政企客户,公众客户,号码百事通,商务领航,宽带产品,移动产品,差异化服务,品牌化,一站式服务,价格可比较,接入层,核心层,增值平台,NGN/CN2,3G、PHS,交换、数据,管线、机房,夯实网络安全

9、运行基础,规范业务平台维护管理,监视,控制、操作,设备维护,技术支撑,管线维护,备品备件,系统支撑,人力资源,维护成本,客户支撑,OSS系统,新技术,客网维护,专项管理,成本优化,服务导向,明确可操作,精确管理,互联网平台,业务平台,基站、模块局,服务保障,网络保障,支撑保障,客户可感知,服务保障的规划(1/2),健全前后端协调联动机制,建立针对客户的差异化的服务保障能力,建立信息可共享、成本可预知、资源可保证、业务可提供、质量可承诺的客户服务保障体系,建立对新产品的服务支撑能力,系统集成、商务领航、号码百事通等转型业务:建立相应的维护服务规范和标准,明确维护职责和流程;,维护服务延伸:提供外

10、包式维护服务,承接大客户管理型业务、网络及IT维护外包业务;,新产品/新业务开发支撑:参与新产品开发的各个环节,有效支撑企业,SLA完善与推广:促进客户与企业的SLA和前后端内部SLA的签订和执行落实,推动差异化服务的产品化,逐步使营销收入与网络维护成本相匹配;,差异化服务范围:从重要大客户向重要商业客户、高价值公众客户拓展,业务覆盖从带宽型业务向IP业务、宽带业务以及话音业务延伸;,差异化服务规范:根据前端的客户分类和服务分级标准,从网络保障、质量标准、支持手段、服务内容提供和用户维护资料等各方面推进差异化服务的落实;,客户感知,组织职能支撑:加强客响中心技术支撑力量,促进客户网络维护中心和

11、客户维护工程师队伍的建设,针对重点大客户逐步实施维护项目经理派驻制;,服务保障的规划(2/2),全面建立以客户感知为导向的维护服务评价体系,以小灵通、3G、宽带接入等重点业务为切入点,高度关注客户可感知的服务质量,积极参与客户满意度测评,将“客户满意度”纳入运维考核体系;,加强服务标准在售中、售后服务过程中的执行,推广客户端施工作业规范,增强对客户故障申告记录、处理、反馈的管理,改善重点业务的感知质量;,网络保障的规划(1/2),省公司NOC实体建设,适应网络技术发展,建立新型网络维护体系,核心网络操作维护模式,按照“能集中不分散、能远程不现场”的原则,进一步加强集团级NOC对核心网络的集中操

12、作控制能力,形成对核心网络集中、高效的操作维护模式;,推进省级NOC实体建设,强化省级NOC对省内骨干网络以及各类全省性集中业务平台的操作控制职责;,本地网现场维护,新网络,本地网负责网络设备的现场维护,实施维护作业计划,实现通信产品的最终形成,也是客户感知的最终环节;,传统网络,以本地网综合化集中维护工作为切入点,拓展综合化集中维护的范围,不断丰富本地网综合化集中维护的内涵,修订和完善综合化集中维护工作的达标标准,建立提高市场支撑能力和客户服务水平的长效机制;,对于传统网络,综合考虑成本效益因素,不追求其向集团、省两级集中,但必须继续深化本地网综合化集中维护工作;,维护模式,本地网综合化集中

13、维护,增值平台,将计算机网络(IDC)、各类增值业务平台纳入运维体系进行规范化管理;,网络保障的规划(2/2),职责分工,适应网络技术发展,建立新型网络维护体系,体系建设,适应集中化维护模式要求,积极推进省级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按集团、省两级建立技术支撑单位的责任制,明确支撑工作的流程和责任要求;,合理划分技术支撑专业和区域,并加强各级支撑队伍的纵向交流与知识共享;,支撑体系,末梢维护模式,在保证运行质量和网络安全的前提下,将网络末梢、可社会化的劳动密集型维护和部分新型业务维护采取第三方合作逐步外包;,外包管理,针对技术密集型维护工作主要采取自维的方式;,自维重点,维护人员结构转型,维护人员的规

14、划,1,2,3,4,维护人员结构转型,结构要求,转变途径,队伍建设,人员配置,维护成本的规划思路,维护成本精确管理,OSS支撑系统的规划思路,建设大客户服务管理系统,提高大客户个性化服务水平和客户满意度;逐步建设大客户业务质量实时监测系统;及时建设集中告警系统,推进面向产品的网管系统的建设和应用,逐步实现重要客户网络端到端的服务;,业务开通与保障系统,完善业务开通系统,优化服务流程,提高运作效率,降低服务成本;建设业务保障系统,统一保障流程支撑平台,建立故障处理经验库,支持差异化服务;,网络资源管理系统,集中管理网络资源数据,加强与BSS系统、工程管理系统有效互联,实现生产信息的快速传递,支撑

15、市场营销和客户服务,为企业精确化管理奠定基础;,OSS建设,组织制定OSS数据模型,规划系统建设阶段目标,推动OSS应用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大客户服务管理系统,目录,运行维护滚动规划目标运行维护滚动规划运行维护滚动规划举措移动运维专项规划,综合考虑网络、维护人员、维护成本、支撑系统,形成配套的规划举措,以保证规划的落地实施,运行维护滚动规划,1,2,服务,网络,人员,成本,系统,整体性,服务保障与网络保障是运行维护滚动规划的核心内容,是运维承接转型的直接体现;维护成本、维护人员、支撑系统的规划是运行维护滚动规划得以落实的资源保障;综合考虑运维的“人、财、物”,进行配套规划,以保障维护规划的真正

16、落地实施;,5,4,3,实现从网络运行维护向企业运营支撑的转型;实现从职能管理向流程管理的转型;实现向横向维护职能拓展,纵向两级管控模式的转型;强化客户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有力支撑前端需求,保障无缝覆盖及服务;实施综合资源结构性优化整合(人、财、物等),实现价值领先优势,描述,现状,面向网络的运维体系已经比较完善,面向客户和面向产品的运维体系还有待完善、深化客户服务保障工作已在陆续开展,但尚未形成比较完整、完善的体系新网络的维护体系仍有待摸索,并需要决策层决策资源动态管理已达到一定水平,且在集团处于领先地位,但资源的使用仍有待加强,目标,打造一个“网络安全高效、服务等级保障、业务灵活实现、资源价

17、值领先、人才队伍优秀、管理执行卓越”的客户高度满意信赖的优质运营支撑体系!,关键成功因素,客户差异支撑服务等级保障市场快速响应业务灵活实现网络安全畅通维护指标前置资源优化配置,资源投入,新的OSS-IT支撑系统建设新网络新技术的维护人员培训不断改造、优化流程改造旧网络、旧设备、旧机房的资金准备,客户满意度新网络管控能力网络资源管控达标率新业务开放及时率转型业务维护支撑网络故障处理及时率,KPI,运维体系建设,举措三年路径图(2/2):运维体系建设,以快速响应转型业务和主动应对网络技术发展为目标,从传统运维体系逐步向全面支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的运营支撑体系演进,维护人员结构转型,维护成本精确管理,

18、客户满意度差异化业务实现率转型业务维护支撑,支撑保障,适应网络技术发展,建立新型网络维护体系,建立信息可共享、成本可预知、资源可保证、业务可提供、质量可承诺的客户服务保障体系,KPI客户满意度新网络管控能力网络资源管控达标率新业务开放及时率转型业务维护支撑网络故障处理及时率,建立对新产品的服务支撑能力:商务领航,号码百事通等,建立针对客户的差异化的服务保障能力:政企客户,公众客户,具体举措,关键行动,举措执行图:服务、网络、支撑保障,健全前后端协调联动机制,全面建立以客户感知为导向的维护服务评价体系,OSS支撑系统:建设大客户服务管理系统、业务开通与保障系统、网络资源管理系统、OSS建设,支撑

19、体系:适应集中化维护模式要求,积极推进省级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按集团、省两级建立技术支撑单位的责任制,明确支撑工作的流程和责任要求;职责分工:合理划分技术支撑专业和区域,并加强各级支撑队伍的纵向交流与知识共享,末梢维护模式:1、外包管理;2、自维重点:针对技术密集型维护工作主要采取自维的方式,1、新网络:加强集团级NOC对核心网络的集中操作控制能力、推进省级NOC实体建设、本地网负责网络设备的现场维护;2、传统网络:综合考虑成本效益因素,不追求其向集团、省两级集中,但必须继续深化本地网综合化集中维护工作;以本地网综合化集中维护工作为切入点,拓展综合化集中维护的范围,建立提高市场支撑能力和客户服务

20、水平的长效机制;3、增值平台:将计算机网络(IDC)、各类增值业务平台纳入运维体系进行规范化管理,KPI,新网络管控能力网络资源管控达标率网络故障处理及时率,新业务开放及时率,目录,运行维护滚动规划目标运行维护滚动规划运行维护滚动规划举措移动运维专项规划,战略目标专项规划近期重点,移动专项规划目录,面向客户 面向产品 面向网络,运营支撑组织管理体系,IT系统,成本管理,人才队伍,网络保障体系,服务保障体系,一、移动运营体系战略目标框架,运营指标体系,客户满意和信赖的移动运营支撑体系,面向客户 面向产品 面向网络,IT系统,成本管理,人才队伍,运营支撑组织管理体系,移动运维支撑体系战略目标现状,

21、中国电信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移动网络。移动网络运维体系仍未确定,需管理层决策。广东电信目前的服务和网络保障体系大多按照传统行政级别特点设置3级维护模式(省、市、县),不能满足未来移动网络加强垂直管控能力的运营支撑要求。IT系统,人才队伍在移动网络运营方面仍需积极准备。运维专业成本管理机制还未建立。,针对不断推出的新业务,制定相应的服务标准;建立面向客户、面向产品的差异化服务机制。建立设备供应商管理机制,质量管控前移;专家队伍能力提升,提高故障预防能力和快速修复能力;制定分等级的设备、网络KPI指标。成本核算数据建库及对标,为全面核算奠定基础。,配合建网,完善覆盖,确保基础业务KPI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22、。建立全网管控能力和基础业务的服务能力。初步建立专业成本核算。,内部、外部普遍建立服务承诺。服务支撑体系动态调整,适应多产品、多客户群,差异化服务承诺保障。全面建立分等级的设备和网络KPI指标体系。形成全程全网集中管控,预防与快速响应相结合,集中支撑与现场服务相结合的网络保障体系。全面专业网络成本核算,在行业内专业成本处于领先水平;,力争三年达到移动运营的先进水平。,移动运维支撑体系战略目标三年发展目标,二、专项规划,服务保障体系规划网络保障体系规划IT支撑系统规划人才队伍规划成本规划指标体系,、服务保障体系规划框架,服务保障体系规划需求分析,建立对移动业务的服务支撑能力,针对客户的差异化服务

23、保障能力,客户移动性保障能力,方面,移动业务种类多,推出速度快,对服务标准制定和保障的要求提高。移动业务的提供延伸到终端功能、第三方服务和异地,服务质量的保障对全程全网的要求更高,客户群进一步细分,对差异化的服务提出了要求。外部SLA和内部SLA机制需要进一步加强。,增强信号类申告网络定位能力提供漫游用户服务保障FMC业务用户跨网通信服务保障,进一步完善用户跨本地网服务机制,建立跨省漫游服务机制。建立融合业务跨网问题定位能力。针对不断推出的新业务,制定相应的服务标准建立面向客户、面向产品的差异化服务机制。,建立与用户移动性相适应的服务支撑体系,增强信号类申告地理定位能力,建立省内跨本地网服务机

24、制。确定初期开放的基础业务的服务标准,完善服务支撑流程。初步建立差异化服务机制。,内部、外部普遍建立服务承诺。完善跨省、建立国际漫游服务机制。服务支撑体系动态调整,适应多产品、多客户群,差异化服务承诺保障。,建立基于服务承诺的,适应用户移动性要求,面向移动产品、面向不同客户群,差异化服务保障体系。,服务保障体系规划三年目标,、网络保障体系规划框架,网络保障体系规划需求分析,全程全网移动网络、业务维护,供应链管理,方面,核心网络和业务网络集中,故障影响面大。无线网网元数量多且分散,集中管控的难度较大。业务提供机制转变,业务提供向第三方设备和用户终端两侧延伸,端到端服务难度加大,网络安全管理要求高

25、。,移动运营普遍采用外包服务,为提供全程网络保障,外包服务管理要求高。移动网络供应商众多,设备质量保障要从源头把好关,供应链的管理非常重要。,网管系统要具备集中管控.端到端业务分析能力,分客户群质量管控能力。移动网络融合的技术众多,需要多专业高水平的技术支撑队伍。,支撑系统,建立设备供应商管理机制,质量管控前移。专家队伍能力提升,提高故障预防能力和快速修复能力。根据客户和产品的服务承诺,制定分等级的设备、网络KPI指标。,07年阶段目标,通过IT系统支撑,进行全程全网集中管控。非核心现场维护外包,建立外包服务管控机制。组建专家支撑团队。确定设备、网络的KPI指标。,全面建立分等级的设备和网络K

26、PI指标体系。形成全程全网集中管控,预防与快速响应相结合,集中支撑与现场服务相结合的网络保障体系。,网络保障体系规划三年目标,以分等级设备网络KPI指标为核心,全程全网集中管控,预防与快速响应相结合,集中支撑与现场服务相结合的网络保障体系。,OSS需求分析,运维组织架构未明确,支撑系统的规划和建设需考虑不同组织架构的需要。3G移动网络对网优分析的要求非常高,需要支撑系统对网优提供更快更强的分析功能。3G网管系统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实现面向客户和面向业务的管理,如何实现端到端的面向终端用户感知的服务质量监控。,3G网管系统演进图,加强全网故障关联分析、加强全网统一性能分析,根据需要,适时增加

27、局数据的统一核查功能,逐步实现面向业务的网络管理,服务质量监控和分析等功能。本地无线网优系统扩容升级,增强网优综合智能分析功能,完善无线维护网优流程管理。本地网无线附属设备综合管理系统扩容升级和推广,逐步规范附属设备与网管系统的接口,规范化附属设备与主设备的接口。,建设OMC-R/S/G/IN/V系统建设3G集中网管,实现多厂家的统一管理,实现全网统一视图,全网性能数据综合查询,全网故障集中监控管理,省级网优及第三方设备管理功能。建设综合OMC-V系统,实现全省数据业务网业务性能指标和业务网告警信息的集中监控。建设本地网无线网优综合管理系统,实现本地网优分析管理及无线基础信息管理功能新建本地网

28、无线附属设备综合管理系统,实现对直放站、室内分布系统等基站的附属设备的统一管理.,适时增加局数据的统一制作功能,逐步实现端到端的面向业务的服务质量管理,实现终端用户感知的服务质量监控。本地无线网优系统进一步扩容升级,全面完成与其他系统的流程衔接本地网无线附属设备综合管理系统进一步扩容升级,全面规范附属设备与网管系统的接口,规范化附属设备与主设备的接口。,省级系统,省级系统,3、OSS总体架构图,DCN,3G网元设备,本地网系统,3GNMS1,OMC-R-C,OMC-R16,OMC-S/G1,OMC-S/G3,LRNOS1,LRNOS21,LRAMS1,LRAMS21,3G UTRAN,3G C

29、N,3G DATA SERVICE NETWORK,3G INTELLIGENTNETWORK,OMC-R-C:OMC汇聚系统,LRNOS:本地无线网优系统。LRAMS:本地无线附属设备管理系统。,OMC-R1,OMC-V1,OMC-IN1,OMC-V6,综合OMC-V系统,、人才队伍规划框架,人才队伍规划需求分析,3G运营组织架构未明确,维护层次未明确目前的部门机构间条块分割多、协调工作量大,效率较低企业内部熟悉3G移动通信网络的人员少;转岗培训工作重只能根据需要完成的工作及工作量进行人员数量的规划,维护模式需要考虑的问题,移动是一张网,需要集中统一管控。非核心现场维护采取外包模式。充分利用

30、通过无线市话和微波维护,以及3G储备培养起来的人才队伍。,提高人员技能,建立骨干队伍。将供应商专家纳入管理。提升服务供应商人员服务的规范化。优化组织流程。,07年阶段目标,确定运维组织模式,建立运作流程。组建移动运维队伍。选择外包服务商。,学习型团队,适应新业务的引进。弹性组织,适应服务承诺和分等级维护调整。,人才队伍规划三年目标,三年人员需求,人员结构需求及配置原则1,网络管理运行管理省公司38人(包括各种专项的综合管理人员),省中心、支撑单位各6人,一类局3人,其余局各2人网络资源调配及业务响应管理广、深、东、佛各配1人,其余由运行管理人员兼网规网优规划优化方案省支撑单位按照500个基站1

31、人配置,本地网按照集团公司建议配置方案实施一类局5人,二类局4人,其余各2人。客户响应业务响应广深东佛汕各4人,惠中珠江各3人,其余2人,人员结构需求及配置原则2,网络监控综合监控大本地网及省中心每班增2人,其他的增1.5人网络分析省中心3人、大本地网2人,其它1人设备维护移动核心设备维护按集团公司建议配置人员,另外目前的方案是按照1个核心网络中心设置配置人员的,如有多个区域中心,按照每个区域中心增加24人配置移动业务平台维护按滚动投资量、平台设置及类比现网平台维护人员配置情况进行人员需求配置无线基站维护按集团公司建议设备代维管理广深4个人,东佛各3人,其余各两个备件中心按集团公司建议,、成本

32、规划框架,通过外部成本量化协议,为企业内部其他部门提供精确的成本核算分摊信息,使企业的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为市场部门的产品定价、维护成本的合理分配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内部成本量化管理,实现对运维系统内各项关键成本部分的有效管理。建立两级网络维护成本体系,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和控制。实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标。,成本规划需求分析,尚未进行无线专业的成本核算目前的维修费是由本地网管理,未实现全省集中管理,集中分配为实现维护成本的精确化管理,要求建立分地区、分专业的精确化核算机制和统一成本管理数据库,研究移动专业修理费标杆指引编制方法和建议值,制定不同地区(城区、农村、平原、山区)各网元修理费标杆指引,完善能准

33、确反映各专业网元维修过程实际费用发生信息的维护成本管理数据库,07年阶段目标,研究制定统一的移动网络元素和网络产品目录,为移动网络元素成本分析和网络产品成本核算作准备,分析移动网络运营及支撑成本构成,初步建立成本管理数据库,全面执行移动专业网络运营成本核算管理,开展跨专业的统一维护成本核算管理研究,与财务部门共同制定合理的成本配置指导方案,制定出不同地区、不同专业维护费用的定额区间,为管理层进行横向比较提供依据。,成本规划三年发展目标,6、指标体系规划,完善差异化的客户与产品服务服务承诺指标建立网络和设备分等级KPI指标。,07年阶段目标,关注网络覆盖率、语音业务等重点业务指标。初步建立服务承诺指标。,客户可感知指标全面达到或接近同行业先进水平。,指标体系三年发展目标,三、移动运维三年重点举措,举措一:完善覆盖区域,达到覆盖目标。举措二:确保网络安全运行。举措三:建立重点业务的服务保障和网络保障KPI体系,达到KPI要求。举措四:建设移动网维护组织机构、组建人才队伍。举措五:部署IT支撑系统,具备全程全网监控、操作维护能力和性能分析能力,具备面向移动业务的服务支撑能力。举措六:初步建立移动专业维护成本管理机制。,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