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矿产勘查规范总则讲稿(胡惟和).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256195 上传时间:2023-10-10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292.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固体矿产勘查规范总则讲稿(胡惟和).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固体矿产勘查规范总则讲稿(胡惟和).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固体矿产勘查规范总则讲稿(胡惟和).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固体矿产勘查规范总则讲稿(胡惟和).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固体矿产勘查规范总则讲稿(胡惟和).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固体矿产勘查规范总则讲稿(胡惟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体矿产勘查规范总则讲稿(胡惟和).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1),胡惟和2002年3月6日,一、总则的主要内容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引用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对1992年颁布的固体矿产地质勘探规范总则、固体矿产详查总则、固体矿产普查总则等三个标准进行修改和合并,自生效之日起代替上述3个总则。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总则的适用范围:(1)制定各类(种)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规定、指南的总原则;(2)固体矿产地质勘查各阶段总体工作部署;(3)评审、验收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成果的总要求;(4)矿业权转让、矿产勘查开发、筹资、融资、股票上市等活动中评价、估算矿产资源/储量的

2、依据。,主要内容有5个方面:1矿产勘查的目的任务和阶段划分 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4个阶段。2矿产勘查工作的内容和要求(1)矿产勘查内容 包括勘查区地质、矿体地质(矿体特征、矿石特征、矿石物质组成、矿石质量特征等)、开采技术条件(水、工、环)、矿石加工选冶技术性能试验、综合评价、放射性检查等。(2)矿产勘查的控制要求 包括矿床勘查类型的划分、工程间距的确定原则、工程布置、施工原则、控制程度等。,(3)矿产勘查各阶段的要求 包括预查、普查、详查、勘查各个阶段地勘工作任务和要求。(4)勘查工作质量 包括地形及工程测量、地质填图、水工环地质工作、物化探工作、探矿工程、采样及测试、矿石加工选冶试验

3、、地质编录、综合整理等。,3可行性评价工作 分为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三个阶段。(1)概略研究是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概略评价,为矿床开发有无投资机会、是否进行详查工作、制定长远规划或为工程建设规划的决策提供依据。一般普查阶段应做概略研究,详查、勘探阶段也可只进行概略研究。,(2)预可行性研究,是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初步评价。其结果可以为该矿床是否进行勘探或进行可行性研究提供决策依据。预可行性研究与可行性研究内容相同,但详细程度次之。预可行性研究应在详查基础上进行。勘探阶段也可只做预可行性研究。(3)可行性研究,是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详细评价。其结果可以详细评价拟建项目的技术经济可靠

4、性,可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可行性研究应在勘探基础上进行。,4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及类型条件 该部分与国家分类标准同,但对内蕴经济资源量(331)、(332)、(333)的解释有所区别,国标中认为这3种内蕴经济资源量,其经济意义介于经济的次边际经济的范围内,总则的提法是“尚无法确定其经济意义的那部分资源量”,这与(334)?“属于潜在矿产资源,有无经济意义尚不确定”的提法难以区别。5矿产资源/储量估算 对储量估算的工业指标、计算方法、原则、矿体圈定、主要参数的确定、共伴生矿产储量估算等都作了详细的要求。,二、固体矿产勘查各阶段的主要内容及要求 见表1(固体矿产勘查各阶段的主要内容及要求参考表),三

5、、不同勘查阶段的量词选用问题 在不同勘查阶段中经常出现许多反映不同工作程度和研究程度的量词,如“概略”、“大致”、“初步”、“基本”、“详细”等,它们与“查明”、“控制”、“圈定”、“评价”、“确定”、“了解”等助(动)词系列交替组合起来,就形成了不同工作、研究程度的定性评价标准。对此,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不同程度的混乱现象。如,在勘探报告中出现对矿体“初步控制”、对矿石类型“大致了解”,而在普查报告中出现对矿体特征已“详细了解”,矿石类型“基本查明”等不确切的或概念不清的评价。由于上述量词只是定性描述,缺乏定量的概念,所以理解和掌握就有一定难度。下面根据国标及总则中对不同勘查阶段和不同可靠程度

6、资源储量所使用的量词系列,提出个人的理解,供参考。,1预查阶段:主要量词:“初步研究”、“概略了解”该阶段工作程度低,主要目的是圈出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地区,对矿致异常提出工程查证具体建议,为发展地方经济提供参考资料。在具备条件时估算(334)资源量。该资源量为未经发现的预测的经济意义未定的潜在资源量,其可靠程度(精度)10%。故一般未提出具体定性要求。如对工作区地质构造特征“初步了解”、矿(化)体特征“概略查明”、矿石质量“概略了解”等。,2普查阶段:主要工作内容为“初步”或“大致”,次要内容为“概略”对物化探异常、矿(化)体,地表用稀疏有限的取样工程控制、深部要有工程证实、探求(333)

7、资源量,其地质可靠程度为推断的、依据有限的数据估算的,可行性评价只做了“概略研究”,可信度低。故普查阶段其主要工作内容,如矿体控制程度为“大致控制”、成矿地质条件“大致查明”、开采技术条件“顺便收集”、矿石加工选冶性能“概略评述”等。,3详查阶段:主要工作内容为“基本”,次要为“初步”详查的目的是为可否勘探提供依据,对矿床是否有工业意义做出评价,地质可靠程度为控制的,以探求一定数量的(122)控制的预可采储量为标志,加密了工程数量、矿体圈定排除了大的多解性,基本确定了矿体的连续性,地质可靠程度较高,经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评价一般。故此,详查阶段主要工作内容,如成矿地质条件为“基本查明”、矿体特

8、征“基本控制”、矿石物质成分“基本查明”、矿体连续性“基本确定”、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基本查明”。次要内容:如矿床充水的主要含水层及其水文地质参数“初步确定”等。,4勘探阶段:主要工作内容为“详细”是勘查工作最高阶段,以探求一定数量的(111)储量为标志,有足够的加密工程详细圈定了矿体,肯定了矿体的连续性,排除了矿体连接的多解性,经可行性研究,所计算的储量可信度高。故其工作研究程度的量词均为“详细查明”、“详细控制”、“详细了解”、“详细研究”等。,四、关于总则中的预查工作 我国对勘查阶段的划分,早期采用4分法,1987年后为3分法,新的总则又改为四分,多了一个预查阶段。新设立的“预查”阶段不仅

9、背景和立足点不同,其工作内涵和要求也不同。预查阶段一般是在比较大的区域内,如几十、几百,甚至上千平方公里内开展工作,其目的是为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发展和资源配置战略决策提供依据,带有基础性、公益性和前瞻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地勘工作的转轨力度也不断加大,矿产预查、普查已成为地勘部门主要的工作任务,应着力抓好。,1预查的目的任务和主要内容 据总则和预查暂行规定,按区域成矿条件和工作程度不同,预查分为区域矿产资源评价和成矿远景区矿产资源评价两种类型(或两个阶段?)。,(1)区域矿产资源远景评价 对区域矿产资源远景进行预测和总体评价,圈定成矿远景区、择优开展异常级验证,有条件时,对矿化地段估

10、算(3342)资源量。一般情况下在已完成1:20万(1:25万)区调和1:20万1:50万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工作的地区进行。否则,应单独完成上述工作。开展区域地质踏勘和区域矿产踏勘、物化探异常级查证、编制区域和矿化地段各类图件。,(2)成矿远景区矿产资源评价在成矿远景地段,对物化探异常择优进行级查证,包括草测大比例尺矿产地质图、大比例尺物化探工作,少量钻探工程,了解远景地段矿化特征,对成矿远景区矿产资源潜力进行总体评价,估算(3341)资源量,提出新发现的矿产地和可供普查的矿产地。,一般情况下应在完成1:5万区调和1:5万地球化学勘查基础上进行。否则应单独完成上述工作。在必要时单独开展1:

11、5万地球物理勘查工作。开展区域地质踏勘应有一批能全面控制区内地质条件的剖面,对不同类型、典型的矿产地应进行分类全面踏勘及专题调查,编制远景区及矿产地各类图件。从本省的实际情况来看,基础地质研究和矿产勘查研究程度均较高,已完成1:20区调和主要成矿远景区的1:5万区调及重砂、水系沉积物和土壤测量,预查工作重点应以第二种类型为主,把预查工作部署在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好的成矿远景区(带)上。,2预查工作阶段十分强调全面收集、消化、整理、研究各种区域地、物、化、航、遥资料,用新的理论进行新的探索,用新的思路提出新的认识,对区域成矿地质条件、矿化类型有新的发现,并成功的找到新的突破口。新一轮找矿应有创新和高

12、的起点,不是前人工作实践的简单重复。预查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它要求技术人员有熟练的工作方法技能、广泛的地学知识、丰富的矿产勘查工作经验和较高的理论、研究水平。,3预查阶段的工作是矿产普查、区域地质调查和成矿预测等工作方法和内容的综合运用。着眼于面、对点进行重点解剖、通过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或重要的矿(化)点、异常进行工程验证,推动面上的评价工作。在点面结合的工作过程中,始终贯穿综合研究和预测,从而达到对区域成矿条件和资源潜力进行总体评价的目的。预查工作应防止过多工作放在局部点上,急于对“点”进行评价;也要防止“面上工作”追求单纯跑路线、定点,为填图而填图;在一个较大范围的预查工作中,应注

13、意区分不同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化类型特点采用不同的工作方法,对不同的对象进行解剖和研究。,4地质大调查中的预查工作,对于福建省来讲主要是以“成矿远景区矿产资源评价”为主,在项目选择时是否可以考虑:一个具体矿化集中区、或矿成矿系列远景区,面积一般几十或几百平方公里,大致相当于基本上由同一成矿作用形成的矿田分布区(级成矿区),在地区选择上以同一成矿系列中一种或多种主要矿床类型作为工作重点;区域控矿地质条件相同展布面积较大的成矿带(级成矿区),面积一般在几百平方公里以上。工作区可以有一个或多个成矿系列,或一个至多个成矿区(级)、在评价时应突出重点和主攻矿床类型。,五、普查工作 1普查的主要目的任务 新总

14、则普查是对矿化潜力较大地区和物化探异常区,开展面上普查工作,对主要矿(化)体、主要物化探异常用稀疏工程进行验证,对普查区地质特征、含矿性和矿体(点)做出评价;大致控制矿点或矿体的规模、形态、产状,大致查明矿石质量和加工利用可能性,顺便了解开采技术条件,进行概略研究,估算(333)资源量,必要时圈出详查区范围。,2总则的普查与以往普查有很大区别(1)旧普查主要是矿区(点)、异常点上评价,新普查重在“找”矿(不是圈矿),要求对整个普查区的矿产潜力做出评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矿产勘查投资已多元化,国家对地质勘查的投入仅限于公益性的预查、普查,为投资者(业主)提供资源信息,因此,重点在于对普查区内含矿

15、性的总体评价,而不是评价一个点、圈定若干矿体。,(2)在总则中,对普查阶段的控制程度并没有提出系统工程(网度)的要求,但明确提出(333)资源量地表要有稀疏取样工程、深部要有工程证实,这与以往的普查(D级储量)要求系统工程控制不同。但在新的单矿种勘探规范总则中,提出按“控制的”参考工程间距,走向放稀12倍,倾向放稀13倍以探求(333)资源量(据黄崇轲)。但不管如何,现在的(333)不能相当于原来的D级,其范围要宽得多,其精度低于D级储量。新总则中对矿点、矿区的控制程度总体上低于原普查阶段的要求。,(3)对普查区面上的地质研究程度、各种比例尺填图要求达到相应比例尺精度要求,比原普查阶段要求要高

16、,同时强调注重收集、调查和研究区内与矿床(点)形成有内在联系的成矿地质条件资料进行分析,以确保对普查区面上资源远景的评价。(4)在工作部署上有很大的区别、普查工作不是对一个矿点和异常进行评价,而是对一个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地区(包括物化探异常区)进行评价,这是过去没有过的全新工作。,近几年来,地勘工作的投资已逐渐走向多元化,如国家这一块,有地调局的固体矿产资源调查评价项目、资源补偿费项目、国拨资金计划内项目、国家财政补贴项目等,地方的山区补贴项目、以及个体(业主)投资项目等。由于资金来源不同,对“普查”的工作任务要求就有天壤之别。问题是在不同的投资情况下,怎样正确理解和部署普查工作,下面作一

17、些分析。,国家地调局大调查项目、各个勘查单位都已陆续开展。从1999年以来地调局出台的文件来看,主要有“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调查评价”,属于国标中的预查阶段。根据工作程度的差别又可分为“区域矿产远景评价”和“成矿远景区矿产资源评价”;“矿产资源普查评价”。由于在接受地质大调查任务时,新的总则及相应规范、规程尚未配套,在立项和工作部署及目的任务等方面不是搞的很清楚,把两个阶段中3个工作内容交错在一起,有时笼统地称为“矿富集区评价”,工作部署内容包括:“矿富集区评价”;地区矿资源潜力调查;矿点检查工作;异常查证等,有的评价区探求(333)+(334)资源量,有的探求(334)资源量,把不同阶段工作和具

18、体工作方法纠合在一起。,地质大调查的普查项目,根据国标、总则中的要求,普查是指对矿化潜力较大地区(成矿远景区)进行评价;地调局在“矿产资源普查评价项目设计编写要求”中要求:“普查评价,是指对已发现的矿床或矿体及具有较大找矿潜力地区,或经异常查证说明具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矿产地”,可以理解为普查项目的选择必须有2个条件:已发现矿床、矿体、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矿产地(经异常查证证实);,是有较大找矿潜力地区(成矿远景区)。可见,地质大调查的普查项目,在一般情况下不单纯是对一个具体矿床、矿点或异常的评价,而是对成矿条件好的(有矿床、矿点)找矿潜力较大的一个地区总体评价。但普查地区的选择面积也不能太大,其

19、工作任务要探求(333)资源量,圈出可供详查范围。因此,大调查普查项目的选择应在区域成矿带内选择局部地区成矿构造,岩体、层位控制密切相关的矿田(级)为工作区,对成矿区内的A类或部分B类或重要物化探异常区作为找矿靶区开展“点”上普查工作,通过点、面结合从而达到对矿田找矿潜力较大地区进行总体评价。,地质大调查以外,其他投资渠道普查项目,一般均以是否能投入开采为目的,其工作对象一般是针对一个具体矿(化)点或异常,而不是面上总体评价,具体工作任务应在项目协议和合同中予以明确。,3总则及普查暂行规定对测量的要求(1)采用全国通用坐标系统和最新国家高程基准点。边远地区小矿,在周围没有可供联测的全国坐标系统,可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提供的当地数据。(2)不同比例尺的剖面测量应是实测剖面(按相应规范要求)。(3)地形图:其比例尺大于或等于地质图比例尺,质量符合要求,无相应地形图时可使用简测地形图。,介绍结束、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