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三个离不开”思想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261848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坚持“三个离不开”思想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坚持“三个离不开”思想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坚持“三个离不开”思想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坚持“三个离不开”思想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坚持“三个离不开”思想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坚持“三个离不开”思想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坚持“三个离不开”思想课件.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三个离不开”的思想专题讲座 温泉县医院党支部书记托合提,了解“三个离不开”思想的来源和含义深入了解“三个离不开”思想对新疆发展的重要性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维护和增强各民族大团结,培训目的和要求:,一、“三个离不开”思想的科学内涵,“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是“两个离不开”思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的坚持和发展。“三个离不开”思想是1998年7月江泽民同志在视察新疆工作时指出的,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反映了我国民族关系历史构成的客观事实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平等和团结的基本理论,为党提出“三个离不开”

2、思想提供了充分的理论根据;同时它的提出也有其实践根据:,一是政治历史条件 中国从秦至清末的两千多年中,各民族经历了统一繁荣和分裂战乱不断交替的曲折历史,最终形成了汉族和少数民族以及各少数民族之间在政治上“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二是政治现实条件 近代以来,汉族和少数民族在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统治阶级的压迫下,为求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同呼吸、共命运,进行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为我们民族的合作奠定了基础,三是民族分布条件,我国民族分布现已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这就决定了无论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各少数民族和汉族人民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在在频繁的接触

3、交流中相互依存,相互发展,“谁也离不开谁”。四是各民族人口、经济、资源条件 我国是汉族“人口众多”,少数民族地区“地大物博”,这就决定了汉族和少数民族必须取长补短,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发展。五是语言文字条件 在长期的民族交往中,汉语言文字成为了我国各民族之间相互交往的主要工具。,二、为什么要坚持“三个离不开”思想,坚持民族平等,反对民族压迫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原则。(一)、“三个离不开”思想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平等的理论 第一、“三个离不开”思想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平等的出发点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平等的出发点是反对

4、任何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第二、“三个离不开”思想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平等核心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平等核心是承认并坚持各民族在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上的一律平等,在一切权利方面的平等反对任何民族享有任何特权,切实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人权。第三、“三个离不开”思想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平等实现途径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消灭阶级的剥削、压迫,才能实现真正彻底的民族平等。,(二)、“三个离不开”思想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团结的理论,第一、“三个离不开”思想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的理论“三个离不开”思想的实质是坚持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即各民族的

5、经济和文化得到全面发展,社会得到全面进步,各民族走向富裕文明。第二、“三个离不开”思想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团结的前提条件的理论 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各少数民族之间,必须坚持政治上的平等,才能搞好各民族的大团结。,第三、“三个离不开”思想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团结内容的理论“三个离不开”思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各民族在社会生活中的和睦相处,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团结奋斗,和谐发展。第四、“三个离不开”思想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团结目的和核心的理论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个民族大团结的核心。,“三个离不开”思想生动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团结进步的历史。中国众

6、多的民族,起于多源。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居住在中原地区的汉族和周边的少数民族,以中原地区为核心,汇聚成为统一.稳固的中华民族。各民族历经迁徙.贸易.婚嫁,以及碰撞.冲突之后,交往范围不断扩大,融合程度不断加深,逐步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错杂居.共生互补的格局。(绢生互市.茶马互市和西汉王昭君出塞.唐朝文成公主入藏),在各民族共同开拓祖国的疆域.共同捍卫祖国的统一.共同推动祖国经济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中华民族共同的 文化和心理特征逐渐形成,并不断强化。特别是近代以来,各民族在抵御外来侵略和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了生死相依.休戚与共的血肉联系。“三个离不开”思想,是对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继承和

7、发展,是中国共有的精神财富。,“三个离不开”思想生动反映了我国各民族发展谁也离不开谁的实际。我国各民族在发展中各有优势.互补共济。总体上讲,汉族在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科学技术.人力资源等方面有优势,而少数民族聚居区地域广阔.资源富集.地理位置重要,在诸多方面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比如,民族自治地方草原.森林.水力.石油.天然气.煤炭.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诗歌.音乐.舞蹈.绘画.建筑等各具特色。因此,加快国家现代化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必须把汉族地区和民族地区各自的优势和长处发挥出来,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实现互利共赢。,“三个离不开”思想还是防范渗透、抵

8、御分裂的有力武器。长期以来,西方敌对势力始终没有放弃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图谋。在西方势力的支持下,境内外“三股势力”相互勾结,不断变换策略和手段,进行反动宣传,极力挑起事端、制造动乱,煽动民族对立、民族仇视,妄图从民族关系上打开缺口,以达到分裂祖国的险恶目的。在长期的反分裂斗争中,“三个离不开”思想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我们防范渗透、抵御分裂的强大武器。,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发展中的多民族国家,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尤其需要各族人民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携手并肩、团结奋斗。无论什么时候,只要牢固树立和始终坚持“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我们就一定能形成

9、中华民族磅礴伟力,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胜利推向前进。,三、怎样坚持“三个离不开”思想,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必须深入开展各民族团结友爱的教育。各民族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三个离不开”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生动体现,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建设美好家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形成的共识。历史和现实表明,民族团结友爱,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民族冲突纷争,则社会动荡、人民遭殃。,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全区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把加强民族团结当作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性工作。要在各级干部和广大党员中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党的民族政策学习教育活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

10、五观”,进一步提高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能力和水平,增强做好民族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广大干部群众要大力发扬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光荣传统,珍惜长期以来在我区形成和发展的良好民族关系,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始终坚持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不做;各级干部之间、各族群众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建立、巩固和发展和谐融洽的民族关系、阶层关系、军民关系和党群、干群关系,以共同的理想信念凝聚力量、增进团结、推进事业,齐心协力把新疆建设得更加美好。,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必须始终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切实打牢民族团结进步的思想基础。宣传

11、教育是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入脑入心、潜移默化的重要途径。要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广泛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广大群众中开展马克思主义“四观”“两论”和“三个离不开”教育;要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公民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使全社会牢固树立民族团结的思想观念;要在青少年中开展各种形式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使“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观念深深扎根于各族青少年心中;要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表彰民族团结先进典型,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兄弟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在全社会形成人人维护民族团结的良好风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