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随笔作品读书笔记.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626562 上传时间:2021-05-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根随笔作品读书笔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培根随笔作品读书笔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培根随笔作品读书笔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培根随笔作品读书笔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培根随笔作品读书笔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培根随笔作品读书笔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根随笔作品读书笔记.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family and friends are hidden treasures. seek them and enjoy the riches.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培根随笔作品读书笔记 培根随笔作品读书笔记1培根在谈诤谏一文中写道:“多读书是有好处的,尤其是读那些在公众舞台上扮演过重要主角的人写的书。”翻开培根的随笔,给我的第一个印象就是*短小。五十八篇随笔中,很多都不超过千字,少量长文最多的也仅有五千多字。和培根同时代的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一剧中借波洛涅斯之口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乏味的枝叶,肤浅是花饰。”培根自我也在谈快捷一文中说:“冗长而玄妙的讲话不利于快捷,就像长袍拖裙不

2、利于赛跑一样。”所以培根力求以最短的篇幅摆时事实,讲清道理,摈弃那种空洞、肤浅、絮聒的毛病,注重文字的深刻老练,沉稳有力,几乎篇篇都是警句格言层见叠出。例如:德行优如宝石,镶嵌在素净处最佳。谈美成人惧怕死亡恰如儿童怕进黑暗,谈死亡初生的幼崽总是其貌不扬,革新也莫不如此,因为它他都是时间的幼儿。谈革新美德如同名贵的香料,焚烧碾碎时最显芬芳;因为幸运最能揭露恶行,而厄运则最能发现美德。谈厄运像这样的至理名言俯拾即时,并且大多不在开头,就在结尾。培根的随笔没有西方很多散文随笔作家那样所具有散漫和随意,而呈现出诗一般的凝练圆满,小说那样的布局谨严。如同他在谈园林、谈建方里描绘的园林和建筑一样,给他供给

3、一幅井然有序,层次分明的图画。五十八篇随笔,篇篇结构严密、行文紧凑。我们不妨以他最长的一篇随笔谈国家的真正强大为例,看看它的篇章结构:一、政治家;1、很多是无能之辈。2、有的只能维持现奖。3、少数能使小邦变成大园。二、一个国家的真正强大;1、不存于城郭、武库等方面。2、不在于军队的人数。3、而在于人的才能和“气质”。三、怎样才能变得强大:1、避免苛捐杂税;2、鼓励平民和“自由仆役”;3、允许异族入籍归化,以斯巴达为戒,学习罗马人的做法;4、让外国人去从事室内技艺;5、全民崇尚武功;6、严密注视能够兴兵的正当理由;7、掌握制海权;8、奖励战士;四、经过战争,国君显得更加伟大,国家能够更加富强。无

4、论从前面摘引的语句,还是从这篇*的提纲看,我们初步会有这么一种印象:培根的随笔不是文人的闲适小品和游戏笔墨。培根用客观冷静的笔调写这些短小精悍的说教*。他不追求抒情效果,不卖弄幽默风趣,不谈自我。所以读培根的随笔你听不到作者灵魂的絮语,也不像一位朋友在娓娓谈心,倒像是在听一位高人赐教,一位法官判案。培根随笔作品读书笔记2说起培根,我们从小背诵的名言警句有很多都出自于他,但在历史长河里,他却没有卢梭,伏尔泰,但丁等人那么出名。这或许与其所处的时代有很大关系,毕竟史学上更在乎颠覆时代的人,而培根有学识,有地位,有志向,却恰好没赶上时代更迭的节点。但尽管如此,作为近代哲学、科学发展的奠基人之一,被罗

5、素誉为“给科学研究程序进行逻辑组织化的先驱”,培根无疑是伟大的。在其尚存于世的思想中,抛去那些强调王权、呼吁忠君、地心说等过时思想,打开时代的枷锁,会发现他超然的冷静与理性。培根随笔全集中所有*的标题皆是以“谈”字开头,主题随后,不事雕琢而自有其干净之美。最先吸引我的便是谈死亡。在文中,培根总结出人对死亡其实有一种愚陋的恐惧,且受宗教迷信与伴随之物影响,恐惧可能放大;但我们依然能够抵御死亡的恐惧:“复仇战胜死亡,感情蔑视死亡,荣誉渴望死亡,悲奔赴死亡,恐惧抢占死亡”简洁的排比句里,培根不仅仅说出了自身的生死观,更是站在人性之上俯视死亡。他当然没有说出死亡的感受死亡是一瞬间,还是一个过程?他未有

6、经历,就闭口不言。故而,他用生来感受死亡,用情感来量度死亡,诠释了应对死亡时极高的理性精神,彰显的是对死亡的坦然无畏。另一篇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谈感情。“感情”这个被歌颂了千百年的主题,在培根笔下却失去了火热的色彩。我们处于一个歌颂爱的时代,无论是真挚还是浮华。似乎生于人海之中,红尘滚滚,唯有爱能让我们找到自我独特的标识。但这都太俗了。甚至有可能是我们被爱欺骗了。“谁主张感情至上,谁就会放弃财富和智慧。”他以特洛伊的故事,总结出自身对感情的态度:感情之中存在愚蠢。且并非感情本身愚蠢:它创造并完善了人类;但它又往往使人上瘾,丧志,剥夺大志,引伟人向众人。故而对于感情,比起发扬它,培根更倾向于控制它,

7、压抑它,分散它,以实现个人的大梦。之后的谈利己之道谈国家强盛的原因等,皆是如此风格:冷静,且句句在理。这种写作风格,牺牲了温度,饱满了厚度,不以趣味吸引读者,却以智慧折服他们,虽读来艰深,可是纯正,是一些缺少辩证者的雪中之炭。或许也仅有如此淡泊的风格才能能孕育最纯正理性的智慧。培根随笔作品读书笔记3培根随笔为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所著,同时也是英国随笔文学的开山之作,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前段时间读了培根随笔后,我发现了一个培根。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能够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

8、当重要的。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欢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欢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主角,能够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在论猜疑中,培根说道:“当你产生了猜疑时,你最好还是有所警惕,但又不要表露于外。这样,当这种猜疑有道理时,你已经预先作了准备而不爱其害。当这种猜测疑无道理时,你又可避免所以而误会了好人。可见在人生中猜疑,是人的思想在做乱。”培根随笔作品读书笔记4今日,我读了培根随笔中的论嫉妒一章,在文中,培根将嫉妒做了很透彻的解释。他说嫉妒能激发出强烈的欲望,创造出虚幻的意向,并能蛊惑人的心灵。我认为,嫉妒来自自我

9、与别人的比较,嫉妒别人的人所嫉妒的事物必须是自我没有或得不到的。当一个人缺乏某种东西的时候,他必须要贬低别人的东西,以求两者的平衡。有时,嫉妒是在不经意中构成的,所以嫉妒这种东西很常见。比如三国演义里的周瑜,本来是一个年轻有为的人,就因为诸葛亮气了他两回,竟被活活气死了。在生活中,嫉妒又分为公妒和私妒两种。公妒是指某人做的事或拥有的东西引起公愤,是强迫他们收敛和节制的一种方法;私妒是某人因为别人在某件事或拥有的某件东西超过了自我而妒恨。所以,当我们春风得意的时候,千万要细心树大招风,在某件事上也不要总占上风,否则很容易招来别人的嫉妒。可是,在别人嫉妒我们的时候,要学会“宰相肚里能撑船”,宽容大

10、度的对待嫉妒你的人,因为他们正是因为缺少你拥有的某样东西才产生这样的情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淡泊。在生活中,我们既要谨慎自我的言行,防止遭到嫉妒,又要宽容一些,因为在人类的一切情欲中,嫉妒是最顽强,最持久的。培根随笔作品读书笔记5培根随笔这本书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语言简洁,短短的一小篇就能够让人受益匪浅。它深受各国读者欢迎,据说还有不少人曾受到这本书的熏陶。培根随笔中的随笔篇篇都是精品,篇篇都值得我们一遍又一遍地阅读、一遍又一遍地品味。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能够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

11、是相当重要的。在论美中,培根说道:“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培根的话语即使人们开阔了眼界,也能使人们顿悟。在这数十篇随笔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论友谊了,我觉得,人生中最不可少的就是友谊。我异常喜欢书中的一句话:“得不到友谊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将是一片沙漠,所以那种乐于孤独的人不是属于人而是属于兽的。”然而他在论友谊中的另一句话也是我们所熟悉的:“如果你把欢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欢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句话使我们体会到友谊真的太重要了。一本好书能够使人明白一个道理,一本好书能够为人建造一条捷径,一本好书甚至能够改变人一生的命运!就像培根所说的:“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培根随笔作品读书笔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学生作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