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27三生教育27几个问题的思考.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269493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296.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施27三生教育27几个问题的思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实施27三生教育27几个问题的思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实施27三生教育27几个问题的思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实施27三生教育27几个问题的思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实施27三生教育27几个问题的思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施27三生教育27几个问题的思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施27三生教育27几个问题的思考.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实施“三生教育”几个问题的思考,杨国良 2009年5月9日,什么是“三生教育”为什么要实施“三生教育”如何实施“三生教育,什么是“三生教育”,复合概念的“三生教育”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也就是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达到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标过程。,研究建议,教育的力量: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教育的主体到底是谁?不同的“三生教育”内涵,我 们为什么讲这“三生”?认知和行为过程的哲学、教育学思考及心理机制“小三观”与“大三

2、观”的关系:即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之间的关系?我们的“三生教育”中生态在哪里?,生命教育的定义,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对生命教育的理解,人的生命的维度: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生命历程:生老病死。生命教育包括:生命教育、死亡教育(或生死教育)。生命教育的层次:认识、尊重、珍爱、发展。生命教育的逻辑:以人的生命为中心,从自我他人(社会)自然,核心:和谐。,生存教育的定义及思考,生存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

3、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生存观念的教育。思考一:就业、创业何其难思考二:什么是正确的生存观思考三:如何形成立足现实、中国背景、世界视野、现代眼光、未来指向的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定义,生活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确立正确的生活观,追求个人、家庭、团体、民族、国家和人类幸福生活的教育。,研究关注,杜威之生活教育陶行知之生活教育我们的生活教育:认知、热爱、奋斗、幸福;立足当前,指向未来。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三者之间关系,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三者之间互为条件、密不可分、相辅相成,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生命教育是前提、是根本,生存教

4、育是基础、是关键,生活教育是方向、是目标。如何深化、细化、“实化”认识?,为什么要实施“三生教育”,“三生教育”是教育本质的回归从某种意义上讲,人(人生)是由生命、生存、生活所构成的有机统一体。人生发展是人的生命发展、生存发展和生活发展三者之间互为条件、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的整体运动过程。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现代教育是以人为本、主客体互动的教真育爱的社会实践活动过程。,对现代教育本质的思考,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以人为本是什么?(对人的主体地位的尊重;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主客体为什么能够互动?(教育者、受教育者都是人这个主体)“真”是什么?(真知、真理、真人、真才、真事)“真

5、”的精神实质?(科学精神)“爱”是什么?(爱心、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爱自然)“爱”的精神实质?(人文精神),从人的角度看:人(人生)人生发展教育“三生教育”,它们之间是层层决定关系。从教育的角度看:“三生教育”教育人生发展人(人生),它们之间是逐级回归关系。可见,从教育与人(人生)的关系而言,实施“三生教育”是教育本质的回归。观点:优质的“三生教育”就是优质的教育,“三生教育”是实现现代教育终极价值的需要现代教育的终极价值是:使人真正成其为人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帮助人追求幸福生活,“三生教育”是教育核心功能作用的体现教育对人的功能作用教育对社会的功能作用教育对自然的功能作用 社会教育人 自

6、然,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教育作用于社会、自然的功能和作用,都需要以人为中心、为载体、为中介才能实现。,“三生教育”是建设现代教育价值体系的需要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现代化,核心是促进人的现代化,着眼点是培养适应当代社会和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思考一: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中的误区。思考二:物质层面的现代化、人的层面的现代化、制度层面的现代化构成了完整意义的现代化。思考三:如何理解“教育也是把双刃剑”!,支撑现代教育的“铁三角”:事业发展(根本),制度创新(关键),现代教育价值(核心)。“三生教育”立足于帮助个体成长

7、,着眼于建设现代教育价值体系,着力促进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努力培养建设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现代人。,思考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价值体系的关系: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抽象与具体的关系;内核与表现的关系。思考二:现代教育价值体系的研究与建构思考三:实施“三生教育”的着眼点就是建设现代教育价值体系。思考四:“三生教育”是现代教育价值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切入点、重要载体。,如何实施“三生教育”,实施“三生教育”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三生教育”的功能目标分析:知识技能目标(基础),能力方法目标(关键),价值情意目标(核心)。,价值情意目标的集中体现就是要

8、引导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最终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什么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政体的国家之间,其标准是不同的。,根本原因:思想引领和价值取向的不同。“三生教育”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取向应当是、必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因此,实施“三生教育”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实施“三生教育”必须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实施“三生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三生教育”是理念、行为、效果的统一。理念:

9、接受(认同)、转变(行为)、转化(效果:内化、外显),“三生教育”理念分析现代教育理念“大教育”理念 终身教育理念主体教育理念快乐教育理念,“三生教育”的行为和效果特点分析直接性和间接性专一性和广泛性可控性和易变性长期性和复杂性,“三生教育”的状态分析人的“三生”状态决定着“三生教育”的状态:常 态 优 态 劣 态思考:这三种状态的关系是什么?何者是主流?对教育教学有何启示?,工作要求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教育合力。完善课堂教学机制,人文素质综合实践课:开设单独的“三生教育”课程;其他课程教学有机渗透。,实践活动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从实践中获取知识能力服务社会能力,文化建设环境的视角软实力的视

10、角综合竞争力的视角无形资产和品牌意识的视角要求:精神、物质、行为、制度文化;高品位、宽覆盖、多形式、雅俗共赏;特色创新与比较优势;有意而为,无意而成,工于自然。,家庭教育是起点、基础 社会教育是保障、延伸思考一:学校教育如何引导家庭教育?思考二:学校教育如何整合社会教育?思考三:如何构建这三者的教育合力?,心理和行为过程:知、情、意、行协调发展,明之以理、动之以情、成之以意、固之以行。教育过程:体验、认知、实践,促进感悟,使之内化于心、外显于行为习惯。哲学认识论: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到实践的螺旋上升、循环往复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结构线索“三生教育”关注的三对关系:我与我 人与社会 人

11、与自然,内容逻辑,前提: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内容:知生理、调心理、守伦理、懂哲理、明事理关键:引向生命领域、引向生存世界、引向生活未来核心:主动发展、健康发展、全面发展根本:人的自身和谐发展、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主线:教真育爱,工作建议以人为本尊重为先服务为重和谐共进整 合务 实创 新,结 语,坚守教育本真,坚持正确方向,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遵循规律,整合资源,开放兼容,务实创新,贴近实际、走进学生、走向生活,全员、全程、全方位地调动理智、情感、行为、环境的力量,从生命、生存、生活入手,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健康发展和全面发展。,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