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及实验结果表述.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271397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PPT 页数:97 大小:3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及实验结果表述.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及实验结果表述.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及实验结果表述.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及实验结果表述.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及实验结果表述.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及实验结果表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及实验结果表述.ppt(9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及实验结果表述,1.1 食品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对食品实验的保证运行,食品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定义为有效开展实验室质量管理所设计建立实施和保持的相互关系以及作用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的组合体,食品实验室质量管理过程中只有具备各种程序文件规范操作手册,才能保证实验过程高质量完成,食品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重要作用:保证实验室运行(实验分析能力可靠性)对输出数据的实验质量进行技术评定是实验室质量管理的重要工作实验质量评定技术是为确定输出数据的质量而对实验过程实施的监督,食品实验室规范评价方法是用一组已知或未知成分的稳定样品进行重复实验得出精密度,用已知特性的样品进行重复

2、实验可得出系统误差,当实验过程的统计控制被其他方法证实时,实验次数可大量减少方法核心:重现性和再现性,对实验样本重复检测是评价精密度最经典的方法,如何确定或设计评价方案是很重要的,不能认为实验的次数越多越好无论从经济角度还是从可行性来说,实验不可能使用无穷多的样本,实验次数越多出现粗大误差的可能性也越大所以,在确定重复实验方案时,适宜的样本数和实验次数的选择是非常关键的,实验过程能否保持预先确认的精密度,使用内部参考样本监控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实验结果系统误差评估,外部评价控制,实验室通过外部评价控制实验过程的质量是极其重要的,它可避免内部质量控制可能产生风险,防止由于测量系统本身所带有的而内部

3、质量评价无法发现的系统误差选择的方法:实验室间的统测与其他实验室交换样本的互测以及从外部得到的参考标准物质。,不论是内部的或外部的验证信息,是否存在不良的操作行为证据,是否存在不允许的系统误差或缺乏足够的精密度,认真地研究并采取合适的校准措施是必须的,但仅限于此是不够的采取这些措施后,还应该进行随后的实验,以证实这些问题已得到解决,食品实验室质量控制,在实验室运行中,由于存在各种因素的不同影响,使得任何一个实验数据会产生实验误差误差的大小决定着实验数据的精确度,直接影响实验结果分析的可靠性保证实验方案良好运行的主要任务就是减少控制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结果分析的精确性和准确性,实验误差产生原因,主

4、要原因:实验材料测量方法仪器设备及试剂实验环境实验操作,实验材料误差,实验材料的差异在一定范围内是普遍存在的,这种差异会对实验结果带来影响而产生误差 由于食品实验分析中,所用的实验材料在质量纯度含水率方面不可能完全一致,就是同一产地或同一厂家生产的同批号或同一包装内的产品有时也会存在某种程度上的不均匀,测量方法误差,实验中所用分析方法有时不能准确反映被测物质结构性质,而产生的误差叫方法误差实验分析中最为严重的误差因此,操作者必须了解和掌握各种测试方法的原理和特点及适用范围,从而消除误差,例:由于指示剂不能准确地标示反应的终点或由于沉淀物在溶液中和洗涤过程中发生溶解或产生共沉淀反应等,均属于方法

5、误差,仪器设备及试剂误差,由于使用的仪器试剂不合格或者长期使用造成仪器污染磨损仪器精度改变等产生的误差仪器设备乃至试剂误差是客观存在的,有的是不可避免的在实验中,合理地进行操作,使用校正过的仪器和精制的试剂可以减少或消除上述误差,实验环境条件误差,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温度湿度气压振动光线空气中含尘量电磁场海拔高度和气流等,这些环境条件的因素复杂多变,难以控制环境条件的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较大,可促使实验原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发生变化,也会影响测量装置的性能改变,从而引起误差特别是在实验周期长时,实验结果受环境影响的可能性更大,实验操作误差,实验操作带来的误差是由操作人员引起的,操作不规范或生理上的

6、差异会造成误差,实验过程中误差的产生往往是由于多种因素综合作用造成的,而这些因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情况比较复杂,必须采取措施严格控制实验干扰,尽量减少实验误差,实验误差分类(按照误差性质),随机误差(抽样误差),由许多无法控制的内在和外在偶然因素产生食品原料的产地条件(气候土壤条件)生长状况管理措施等造成的不同,这些因素尽管在实际操作中力求一致,但不可能绝对一致,系统误差(片面误差),实验对象的品种成熟度不同食品配料种类品质数量等相差较大仪器不准标准试剂未经校正样品批次不同,疏忽误差(粗心误差或过失误差),技术不熟练测量时不小心外界的干扰实验人员的粗心大意操作不当等,如测错记错读错算错实验条

7、件未达到预定要求而匆忙进行实验配错试剂搞错标本等带来的疏忽误差,疏忽误差的控制主要是加强实验人员的责任心,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训练实验人员具备应有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作风。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认真细致把握每一个环节,杜绝过失所致的差错,是指明显歪曲测量结果的误差,系统误差校正方法,系统误差的控制,在有些情况下可通过随机化将其消除,使系统误差转化为随机误差,或遵照局部控制的原则设置区间估计系统误差,将其剔除由于实验过程中,系统误差主要来源于实验方法仪器本身和操作者3方面,一般检测系统误差若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则不必校正;否则进行校正。,对照实验,进行对照实验时,可用已知结果的样品做对照用其他

8、实验方法做对照由不同分析人员或单位实验对照可用标准样品进行对照,具体过程,选制成一批均匀样品,分送到实践经验丰富的单位,用可靠的方法测定,将测定结果集中起来,用统计学方法处理数据,由参加单位评定,得到公认结果,即标准样的标准值有时也可用基准物配制成溶液进行某样品测定前,先测定12份已知含量的标准样品,如所得结果符合误差要求,则说明测定方法和仪器情况正常,制备分析质量控制图,然后在分析成批样品时,可有意识地插入若干标样,并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测定,检验这些已知标样的结果,如果在控制限以内,说明这批样品的测定结果是可靠的利用标样,求得校正系数或方法回收率时,如标样的测定结果普遍偏低或偏高,这说明所用方

9、法有系统误差,可用计算校正系数或方法回收率的办法来消除系统误差,国家标准方法或公认的可靠的经典测定方法,与所选用的或拟定的测定方法测定同一份样品进行对照,如果符合误差允许范围,表明所选用的或拟定的方法符合要求,空白实验,在不加试样的情况下,用相同的条件进行实验如果试剂不纯蒸馏水不纯或者从容器中引入杂质,通过空白实验可以得到某个固定的空白测量值,空白值不能超过一定数值,若空白值很大,计算就会造成很大误差,这种情况下,应通过提纯试剂和选用适当的器皿来解决,随机误差控制,通过适量增加样本含量或处理的重复数来降低如在食品理化检验中测定某一样品时,重复测定,取其平均值是减少随机误差的办法,测量次数越多,

10、均值的随机误差越小但误差的大小和测量次数的平方根成反比,当测定次数接近10次时,即使再增加测定次数,其精确度也无显著增加当测定次数达到2030次时,则与n=相接近,测定次数取决于分析目的,若是评价某一方法,测定1020次。若是标定某标准溶液的浓度,测定24次,1.2 食品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中的常用质量术语,准确度指测定值与真值之间符合程度的度量,它是反映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存在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两者的综合指标,误差的大小是衡量准确度高低的尺度,(1)准确度,评价准确度分析标准物质;加标回收率,(2)精密度,精密度指用特定分析程序在受控条件下重复分析同一样品所得测定值的一致程度偏差的大小是衡量精

11、密度高低的尺度(随机误差,偶然误差),平行性;重复性;再现性,平行性,同一实验室中,当分析人员分析设备和分析时间都相同时,用同一分析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双份或多份平行样测定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重复性,同一实验室中,当分析人员分析设备和分析时间三因素中至少有一项不相同时,用同一分析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的两次或两次以上独立测定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再现性,在不同实验室(分析人员分析设备甚至分析时间都不相同),用同一分析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多次测定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3)灵敏度,分析方法灵敏度是指该方法对单位浓度或单位量的待测物质的变化所引起的响应量变化的程度,可以用仪器的响应量或其他指示量与对应的待测物

12、质的浓度或量之比来描述,因此常用标准曲线的斜率来度量灵敏度,(4)校准曲线,校准曲线指用于描述待测物质的浓度或量与相应的测量仪器的响应量或其他指示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的曲线,工作曲线 绘制标准曲线的标准溶液的分析步骤与样品分析步骤完全相同,标准曲线 绘制校准曲线的标准溶液的分析步骤与样品分析步骤相比有所省略,如省略样品的前处理,(5)检测限,检测限指某一分析方法在给定的可靠程度内可以从样品中检测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测定下限 测定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下,用特定方法能够准确地定量测定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量。,测定上限 在限定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下,用特定方法能够准确地定量测定待测物质的

13、最大浓度或量,1.3 食品实验研究结果表征,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是在目的明确的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分析综合判断,然后按照规定的格式要求如实将实验过程分析测定结果进行记录并撰写成专门材料报告文章,实验报告目的,针对实验过程中所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统计评价表述,为项目研究总结后续或同类研究提供依据,让没有参与实验的人能够清楚了解整个实验的过程,实验报告和科技论文,作为研究结果的文字体现,既有联系又有不同,科技论文核心是阐述作者的科学见解,实验报告重点如实记载实验过程与结果,注重事实证据,要求内容详细真实具体科学合理科技论文,实验报告基本格式及写作要求,按照实验目的,针对实验前的准备实验中的观测分析与测量实

14、验后的分析研究与评价,(1)实验名称,相当于实验报告的题目,要清晰准确,能集中反映实验研究内容例如,水果中还原糖含量的测定食品抗氧化实验食品中常见致病菌鉴别禽蛋中的苏丹红色素检测等,(2)实验目的,实验研究关键点,整个实验报告要围绕这个主题做文章作这个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有什么意义,在实验报告中要直截了当地写出来,突出主题,一目了然,(3)实验原理与方案,实验所依据的基本原理基本定律化学反应式计算公式等科学方法,原理表述要准确清晰简明,需要时可列出或绘出原理图,(4)实验器材,指实验仪器设备和实验材料试剂仪器设备应按性质分类,清晰表征名称规格型号主要性能参数生产厂家等;实验材料药品试剂,要列出

15、它们的名称规格数量等级出品单位等;专用标准或试剂需要给出浓度配制方法等相关使用及存放要求,(5)实验装置与实验步骤,实验装置是根据实验方案确定的,可绘出装置图,再附以文字说明可按装置的空间顺序设备的操作程序工艺流程的顺序实验反应机理进行说明,表述实验步骤例如,先加A物料,再加B物料,然后加C物料,要按A,B,C的顺序逐一阐述,详细说明实验技术路线(即实验步骤)观察指标的内容和分析方法,(6)实验结果,通过实验现象(图片图谱等)实验记录实验数据统计分析等反映出的直观或客观的结果图片要真实,图谱要清晰,现象要直观,记录要翔实,结果要准确实验报告中所列数据,必须是原始记录,不可凭空捏造,也不可主观选

16、择,任意舍弃;要进行误差统计分析验证,确保数据准确无误;实验结果应具有重现性,实验结果是实验报告的主体要体现实验研究规律,实验研究过程中可以先提出观点,再利用材料数据图表来阐明表征这些观点.数据统计分析或模型的建立是表征实验结果是否准确实验技术水平是否有价值的关键环节,(7)实验讨论与结论,根据实验过程观察到的现象和检测数据,应进一步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结论通过系统全面分析,对实验结果作出综合评价判断,实验讨论与结论应是创新性突出,理论认识进一步深化,实验论点的高度概括,同时也应适时提出实验如何在实践中运用和需要继续研究探讨的意见,实验讨论范围,用专业理论知识解释实验结果特征性创新点说明

17、实验中出现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之间的关系,实验产生误差原因回答研究的目的是否达到提出进一步研究的依据和必要性针对实验中出现问题,即异常现象,加以分析总结说明本实验存在不足,提出新问题和建议,其 它,作者(操作者)署名,根据需要提供摘要前言参考文献致谢附录等,实验报告注意事项,实验报告的写作应以事实为根据,尽量用自己的话表述,忌抄书,禁止修改编造数据;实验时间条件环境数据现象偶然因素等都要翔实记录;实验方法与步骤可视具体需要而详略,但报告应独立成章,不可用见书第页字样而省略;,有的实验报告中的结果数据分析甚至实验项目可以用列表表示;讨论是实验报告的核心,应紧扣实验结果,与理论知识密切联系进行分析

18、,忌就事论事或离题万里;结果也不可轻易推断或引申;结果与分析可以单独列项(组)讨论,必要时可以参考其他组数据(需注明)分析;必须按要求独立完成,禁止互相抄袭,研究报告,撰写研究报告的意义,展现研究者思维想法的真实记录;体现课题研究水平和研究价值高低的标志;进行学术交流和科研成果推广的重要形式;发展推进研究成果,进一步提高研究技术能力的重要实践活动,研究报告的类型和要素,实证性研究报告论文文献性研究报告理论性研究报告,(1)研究报告类型,实证性研究报告,如营养调查报告实验研究报告检验报告资源普查报告等,主要是用事实说明问题,材料力求具体典型,翔实可靠,格式规范要求通过有关资料数据技术工艺研究实验

19、方法验证典型事例的调查介绍和分析,总结经验,找出规律,指出问题,提出建议既注重理论,又重视实践,主要从事接触性的实践活动,突出具体研究方法以专业版论文形式表征,文献性研究报告和理论性研究报告,多以历史资料查询文献综述信息检索引经据典逻辑推理经验判断理论假设及验证公式推导论点探讨分析等为主要内容,做为研究报告立论例证,食品实验研究主要涉及实证性研究报告,(2)研究报告的要素,论题(立题)要求立题准确有意义,题目真实,具有新颖性,观点明确论题的主要来源就是研究课题提出的假设及研究对假设验证的结果研究报告最终是要论证论题的真实性而提出明确的论点,论据(立论)证明论题真实性的依据论据的来源应该是研究过

20、程所获得的可信度有效性的资料信息事实材料,包括定性和定量的材料以及实物照片测量数据等,论证以论据证明论题的论述过程论证是研究报告或论文中的结构层次材料组织的逻辑性和严密性文章思想观点的正确性和科学性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技术水平的先进性和有效性各方面的综合体现。,论文与实证性研究报告的区别,论文一般将科研工作中最主要最精彩和具有创造性的内容和结果加以提炼,用较简明精炼的语言加以表达论文与研究报告主要不同点是不必要包括过多的具体研究方法和繁杂过程,更加强调内容的创新性和学术性价值任何研究课题的成果都可以用论文来表达,研究报告的内容,研究报告必须对研究的内容和方法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研究过程中所获取的资

21、料信息数据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和分析,通过图表统计结果及文献资料以纵向的发展过程,或横向类别分析,提出论点,分析论据,进行论证,从中凝练发现总结新观点新结论新思维,(1)引论,引论包括研究概述研究假设和研究目标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等要求根据原有方案和资料,实事求是地介绍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要研究什么,研究目标及关键概念的界定;课题研究的背景及国内外该课题的研究进展概况,前人研究成果与观点,目前存在难点及问题等综述内容总之,选用恰当的措词,开门见山把课题研究的相关内容难点阐述清楚,充分显示研究基础,使研究报告具有较强的针对性,(2)主论,主论要求充分反映课题研究的全部过程,研究方法研究

22、结果与分析讨论问题,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设备与材料测量方法与程序等,清晰表述研究过程中涉及的定义原理设备试剂操作步骤计算统计分析结果讨论评价等内容,实验因素操作无关因素控制条件等;可用附件形式附在报告后面,研究结果分析,研究中对假设问题目标结果的描述,要求将收集到的原始资料与数据进行数量统计,作出定量分析;非数量化的资料图谱等,要进行逻辑推理整理分析比较归纳,进行定性分析判断数据可用直方图曲线图折线图等图表形象地表示,让人一目了然研究结果最好用一般与典型数据事例相结合比较来表示表述,主要指对理论和实践结合分析验证的意义,对结果的诠释,对未来的启示等,讨论问题,要讨论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对研究结果

23、作理论上的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包括提出质问与他人研究结果进行比较论证和分析讨论方法的科学性可行性,以便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要求,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是研究报告的关键部分,要重点关注结果的定性定量分析与讨论,研究材料缺乏代表性研究设计缺乏系统性,讨论问题思路狭隘文献资料检索不够,对本领域研究缺乏了解,立论立据不足,讨论缺乏客观性操作过程粗糙,操作方法不规范研究内容蜻蜓点水,数据指标难以定性或定量,目标分散;选择的测量方法与手段不合适,数据处理简单,未进行误差统计分析,或统计分析方法简单落后重复他人研究内容较多,研究内容显得粗浅简单套路化结果讨论深度不够,层次不清,观点不明确,数据不充分,结

24、论不准确,语言不精炼(采用学术语言)研究者理论素养经验洞察能力等有不足对下一步的研究提不出发展的方向,研究报告的格式要求,题目(英文标题)署名及单位(通信地址)摘要和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注释和参考文献附录,(1)题目,文章题目简洁明了,概括文章主题,一般不用副题(即二级标题),题名应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语首字母缩写词字符代号和公式等中文题目一般不超过20个字,外文题目以两行为宜,(2)署名,一般不超过5人,对论文涉及的部分内容给与咨询帮助或参与常规劳务的人员可通过文末致谢的方式对他们的贡献和劳动表示谢意署名单位和邮政编码应标注清楚在注脚处根据要求提供第一作者个人信息,个人信息包括性别年龄职称学位

25、导师专业及研究方向,通信作者的邮箱通信方式,注明论文受资助情况(各种科技发展基金科技发展计划重点实验室资助等)要注意第一署名署名单位通信作者知识产权问题,通常第一署名只有一位,(3)摘要和关键词,摘要行文中尽量避免使用特殊符号图表化学结构式公式摘要中不应出现参考文献,文字要精炼,中文摘要文字在300字左右为宜,外文摘要应采用第三人称的客观语气进行阐述,摘要内容概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其中包括主要数据新观点新结果等外文摘要可相对独立于中文摘要,达到非中文读者可直接从中引用的程度,尽量用短句描述实验研究内容一般用过去时态(因为研究是在过去做的),但在陈述这些实验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时,应该用现在时

26、态通常都应使用动词的主动语态,英文摘要的句法基本原则,(4)引言,前言概述综述绪论内容应包括论文的背景相关领域的前人技术研究进展状况,论文的研究目标范围技术方案的选取及预期达到主要结果结论注意引言内容不应超过全部研究内容的1/3,使研究报告显得头重脚轻,避实就虚,(5)正文,包括研究材料与方法结果与分析结论与讨论材料中应说明实验的研究对象来源种类(品种)特性试剂设备和特殊要求基准物质等实验研究方法应包括不同方法处理(样品)对照重复次数等;研究对象的品种取样部位;处理方法(如超声波功率时间)等内容。对于有所改进或新方法要详细叙述,以便他人重复方法尽可能简述,结果与分析部分除了主要数据外,作者一定

27、要对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及误差分析,说明本人观点,或提出新的见解讨论应有层次,观点要明确,(6)结果与讨论,讨论的重点在于对研究结果的解释和推断,说明作者对结果是否支持或发表某种观点,是否提出新问题,结果讨论要点,回顾研究目的或假设,探讨所得到的结果是否符合预期设想,如果有距离,分析为什么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概述最重要的结果,比较是否为同领域效果最好,水平最佳,或结果基本一致等,若有差异,说明缘由对结果进行说明解释和猜测,根据研究结果判断能得到某种结论或推论(但尽量少推测)研究的局限性对研究结果影响,并建议进一步的研究目标和方向结果的理论意义(支持或反驳相关领域中现有的理论对现有理论的修正)和实际应用

28、,讨论基本原则,对结果解释要重点突出且简明推论要符合逻辑,避免实验数据不足,无法进行误差统计分析观点或结论的表述清楚明确对结果的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效果的表达要实事求是,适当留有余地 结果表述有效数据要准确合理,实验结果的表征是整个实验研究最重要环节,是体现实验研究是否达到目的是否具有创新性实验研究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实验研究主要通过结果的说明解释,结果在数据图片图表中表征,结果的观察描述等途径展示,实验结果表征基本原则,对实验或观察结果的表达要高度概括和提炼,对特别重要的结果采用原始数据的形式来表达对一般性的数据,采用数据计算方式如平均值正负标准差或数据统计模型等形式表征描述结果的顺序取决于实验

29、目的内容重要性程度等,数据表达可采用文字与图表相结合的形式,对图表中的值给与解释,如趋势等,说明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在结果中阐述标准偏差均值的标准误和置信区间等。,文字表达应准确简捷清楚避免使用冗长的词句介绍或解释图表,避免把图表的序号作为段落的主题句,应在句子中指出图表所表征的结论,(7)结论,结论应由本研究结果自然地引申出,结论应清晰合理应将本研究与国内外同类研究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工作思路,切忌实验结果再罗列一遍,结论的内容都包括在结果与讨论或讨论中,通常情况下,将结论单独列为一节,目的是突出表征实验研究者的主要认识或论点,(8)图表,研究报告只附必要的图和表,切忌图表重复及与文字

30、重复表述,段落层次要清晰数字应正确地写出有效数字,任何一个数字只允许最后一位存在误差表格一律用三线表,表中数据与文中数据要一致,(9)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应列选主要的已公开发表的文献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即按文献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并在正文引用处加注上角标,在文后参考文献表中按此顺序用原文文字依次列出也有按作者字母顺序选列文献作者多名的,须写前三名后再加等或et al.,例如,1霍 红.模糊数学在食品感官评价质量控制方法中的应用J.食品科学,2004,25(6):185-188.2崔柏松.一种合成强化功能米及其制备方法:中国,CN200410068879.X P,2005-3.3GB

31、/T 156822008:粮油检验 稻谷、大米蒸煮食用品质感官评价方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4MEILGAARD M,CIVILLE G V,CARR B T.Sensory evaluation techniquesM.Boca Raton,USA,CRC Press,1999:6-10.5SOSSY SHADAREVIAN,ADNAN M,A MISKI.Effect of shortening and surfactants on selected chemical/physico-chemical parameters and sensory quality of Ara

32、bic bread J.Food Chemistry,1995,53(3):253-258.,研究报告的写作要求,科学性和创造性,公正性和准确性,学术性和通俗性,注意佐证,避免片面性;会提炼,慎重判断;开拓思维,找准不足;内部逻辑要严密;标题序号要规范;讨论部分要简炼,具体要求,掌握材料要充分;统计分析要科学;图表使用要恰当;观点材料要统一;语言使用要规范;引用论点要慎重;,(1)明确目标选择题目,撰写哪类实验报告或论文,选择什么题目,这是撰写者首先必须明确的应根据自己的知识条件写作能力积累的资料或实际工作经验,选择有价值而又力所能及的课题尤其初学者,应当从一些有价值的小课题入手,切不可眼高手

33、低,选择那些老大难或不切合自己实际的课题,(2)确定主题拟好标题,撰写实验研究报告要先立意,立意就是确定主题它是报告或论文的纲领和灵魂,像一根红线贯穿全篇论文报告是否有学术价值或社会价值,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内容的立意是否新是否具有创造性,(3)谋篇构思编写提纲,撰写实验研究报告要进行总体规划,即谋篇构思通过谋篇构思,突出实验研究重点,安排好章节段落结构,使实验研究内容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逻辑缤密,浑然一体安排好研究内容层次的顺序是关键环节常用的顺序排列有时间顺序逻辑顺序重要性顺序等在一篇研究报告中,上述顺序常常是综合运用的,写作提纲方式,句子式提纲:以句子的形式出现,每句话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34、每句都是文稿里某一个段落的基础;标题式提纲:用标题引出每一节或每一段中所讨论的主要内容;段落式提纲:每个段落的内容提要根据实际内容列出要点和事例,最后在提纲的大小项目下标明要使用的具体材料,以备写作时采用,(4)撰写实验,研究论文报告初稿在提纲材料准备充分巧妙构思和拟定完整的基础上,可以按论文报告的格式要求撰写初稿.,突出主题,实验研究报告一定要围绕主题来选择和组织材料实验研究中收集的素材,一定要经过筛选分析量材适用写作的技巧就在于使材料更集中,使主题更鲜明,层次清晰,实验研究报告要求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逻辑性强,不能烦琐冗长,东拉西扯研究内容的结论必须是前言中提出来的,通过实验研究中论证,自

35、然得出结论实验研究报告最忌论证不充分而妄下结论一定要前呼后应,首尾连贯,形成一个严谨完整的逻辑结构,观点明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观点和方法要明确,有独到见解,材料充分,数据可靠,具有特色的论据和合乎逻辑的论证,清晰的叙述和分析;表述必须突出理论性逻辑性针对性的特点,充分体现科学研究的探索性创新性,真正做到主题正确,论点鲜明,证据确凿,逻辑严密,注意修辞,实验研究报告的语言文字一定采用科技词汇,以准确简炼明了清晰文理通顺为原则,避免乏味冗长的内容,(5)修改定稿,一篇好的实验研究报告往往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修改研究论文实验报告主要应从科学技术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两个方面考虑修改的顺序应由大到小,由整体到局部逐层地进行,每次修改都应有侧重.,全文检查 检查题目是否精炼简洁,材料与主题是否统一,各部分的表述是否鲜明有力,部分检查 检查段落间逻辑关系是否清晰它们与主题是否有机地连成一个整体,侧重点是否表达充分,用词检查 检查用词是否恰当贴切,表述内容是否准确,读者能否理解插图等使用是否得当和准确,错别字是否都已得到改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