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微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279197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4.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微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常见微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常见微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常见微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常见微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见微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微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ppt(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 微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 第一节 食物中毒概述 一 食物中毒 二 食物中毒的特点 三 常见食物中毒类型,第二节 细菌性食物中毒 一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二 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大肠杆菌食物中毒 三 条件性致病菌食物中毒 变形杆菌食物中毒 魏氏杆菌食物中毒四 肉毒梭菌食物中毒 五 蜡状芽孢杆菌食物中毒六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七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第六章 微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 第三节 真菌性食物中毒 一 毒蘑菇中毒 二 霉菌性食物中毒 第四节 微生物引起的人畜共患病 一 炭疽病 二 布氏杆菌病 三 结核病,第六章 微生物引起食物中毒第一节 食物中毒概述 一 食物中毒 一般认为,凡是由于

2、摄入了各种有毒食物而引起的,以急性过程为主的疾病,统称为食物中毒。二 食物中毒的特点 1.潜伏期短,大约进食后0.5-24hr相继发病,来势急剧,短时间内可能有大量病人同时发病。2.与食物有密切的关系,所有病人都食过同一种食物。3.所有病人都有急性胃肠炎的相同或相似的症状。4.人与人之间没有直接传染,当停食该种食物后,发病即可控制。,第一节 食物中毒概述 三 常见食物中毒类型 食物中毒按病原分类有以下4种类型 细菌性食物中毒:奶粉中毒 真菌性食物中毒:霉变甘蔗中毒 化学性食物中毒:农药、亚硝酸盐等 有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发芽土豆、河豚鱼中毒等 我们只讨论由微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当人误食了含有大

3、量微生物或微生物毒素的食品后,就会发生不同程度中毒。能在食品中产生毒素的微生物多见于细菌和霉菌。,第二节 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指因摄入细菌性有毒食品而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疾病。细菌性食物中毒在发生的各种食物中毒中最为常见。据统计,我国每年发生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占食物中毒总数的30-90%。细菌性食物中毒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在夏秋季节(5-10月份)发病率较高,但死亡率较低。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食物主要是动物性食品如鱼、肉、奶、蛋类等及其制品。植物性食物如剩饭等也会引起葡萄球菌肠毒素的中毒,豆制品、面类发酵食品也曾引起过肉毒中毒。,第二节 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有二种中毒类型

4、 感染型:食用的食物内含有大量的病原菌,进入人体 后大量生长繁殖,然后引起中毒。感染型食 物中毒常由沙门氏菌、变形杆菌等引起。毒素型:细菌先在食物内生长繁殖,然后产生毒素,食用后而引起中毒。毒素型食物中毒常由肉 毒梭菌引起。目前,我国发生较多的细菌性食物中毒多见于沙门氏菌,变形杆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性大肠杆菌、肉毒梭菌等,近年来蜡样芽孢杆菌和李斯特氏菌中毒也有增加。,第二节 细菌性食物中毒一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沙门氏菌是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最常见的致病菌。沙门氏菌属于肠道病原菌。1.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的生物学特性 沙门氏菌属是一大群在血清学上相关的G-短杆菌,无芽

5、孢、无荚膜,周生鞭毛能运动,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为3537,pH值为7.27.4。现已发现有2324种血清型,我国有200多个血清型。沙门氏菌属不发酵乳糖,能产生内毒素为类脂、多糖和Pr的复合物。在肠道菌的鉴别固体培养基上易与大肠杆菌区别而形成无色透明的菌落。,一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1.沙门氏菌属的生物学特性 沙门氏菌热抵抗力很弱,60,30min即被杀死,但在外界环境中能生活较久,如水中可生活2-3周,粪便中存活1-2个月,冰雪中存活3-6个月,牛乳和肉等食品中能存活几个月。沙门氏菌按其传染范围有三个类群 引起人类致病:如伤寒沙门氏菌,甲、乙、丙副伤寒沙 门氏菌,它们是人类伤寒、副伤寒

6、的病 原菌,可引起肠热症。引起动物致病:如绵羊流产沙门氏菌,牛流产沙门氏菌。人、动物致病:如鼠份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猪 霍乱沙门氏菌。,一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2.中毒症状、发生原因及引起中毒的食品 沙门氏菌引起感染型食物中毒。中毒症状有多种多样表现。一般可分为5种类型胃肠类型、类伤寒型、类霍乱型、类感冒型、败血症型。其中以胃肠炎型最为多见。中毒症状表现为呕吐、腹泻、腹腔疼等,活菌在肠内或血液内被破坏,放出内毒素可引起中枢神经中毒,出现头疼,体温升高,有时痉挛(抽搐),严重者昏迷,甚至导致死亡。一般来讲本病的潜伏期平均为12-24hr,有时可长达2-3天,潜伏期的长短与进食菌数有关。病程为3

7、-7天,本病死亡率较低,约为0-5%。,第二节 细菌性食物中毒一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2.中毒症状、发生原因及引起中毒的食品 本菌引起食物中毒的必要条件是:食物中必须有大量细菌存在,即食用前食物中的细菌已增殖至相当数量,少数细菌不会引起中毒。故食入的活菌数量越多,发生中毒的机会就越大。但由于各种血清型沙门氏菌致病性强弱不同,因此随同食物摄入沙门氏菌出现食物中毒的菌量也不相同。,一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2.中毒症状、发生原因及引起中毒的食品 一般来讲,摄入致病性强的血清型沙门氏菌2105cfu/g即能发病,致病力弱的血清型沙门氏菌108cfu/g 才能发生食物中毒。通常情况下,2105cfu/g即可发病

8、。通常认为,猪霍乱沙门氏菌致病力最强,鼠伤寒沙门氏菌次之,鸭沙门氏菌致病力较弱。常见的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有:鱼、肉、蛋、乳等,其中肉类占多数。,第二节 细菌性食物中毒二 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系毒素性食物中毒。该食物中毒是由于进食了含有一种或多种含葡萄球菌肠毒素的食物所引起。虽然目前已经知道许多既不产生凝固酶也不产生耐热性核酸酶的葡萄球菌也能产生肠毒素,但一般认为引起食物中毒的肠毒素的产生与产生凝固酶和耐热性核酸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关。,二 葡萄球菌食物中毒1.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学特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微球菌科的葡萄球菌属。葡萄球菌种类繁多,96年归类有31种,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

9、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腐生葡萄球菌等。它们属 G+球菌,呈葡萄状排列,无芽孢、荚膜及鞭毛,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35-37,最适pH值7.4,耐盐性较强,在10-15%的NaCl培养基上也能生长。,金黄色葡萄球菌显微形态和菌落特征图,金黄色葡萄球菌 微形态和凝固酶试验图,二 金黄色球菌食物中毒 1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物学特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适宜条件下,可产生多种毒素和酶(肠毒素、溶血毒素、杀白血球毒素、凝固酶、耐热核酸酶、溶纤维蛋白酶、透明质酸酶等),故致病性强。通常在25-30,5小时后即可产生肠毒素。近年报告表明,50%以上的金葡菌株在实验室条件下能够产生肠毒素,并且一个菌株能够产生两

10、种或两种以上的肠毒素,能产生肠毒素的菌株凝固酶试验常呈阳性,可使血平板出现溶血圈。肠毒素是结构类似的一组可溶性蛋白,现已知道其毒素抗原性至少有6种以上,即A、B、C、D、E、F,毒素的抗热力很强,120,20min不能使其破坏,必须经过218-248下,30min才能使毒性完全消除。,第二节 细菌性食物中毒 二 金黄色球菌食物中毒 2.食物中毒症状、发生原因及引起中毒食品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食物中毒属于毒素型食物中毒,其症状为急性胃肠炎症状。恶心呕吐,多次腹泻腹痛,吐比泻重,这是由于肠毒素进入人体消化道后被吸收进入血液,刺激中枢神经系统而发生的。一般疗程较短,1-2日即可恢复。经合理治疗后即愈,

11、死亡率较低,但儿童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较为敏感,应引起注意。,二 金黄色球菌食物中毒 2.食物中毒症状、发生原因及引起中毒食品 适宜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繁殖和产生肠毒素的食品主要有乳及乳制品,有时我们会发现产品并未检出该菌,但却发生了食物中毒事件(如奶粉),原因是菌体被杀死,但没有破坏其毒素。其次腌制肉、鸡蛋和含有淀粉的食品如剩米饭等均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食物中毒例子的报道。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食品的原因是该菌通过患有化脓性炎症的病人或带菌者在他们与食品接触时而使食物污染。此外,患乳房炎乳牛的乳汁如处理不当也会使病原菌扩散而造成其它食品的污染。,第二节 细菌性食物中毒三 条件性致病菌食物中毒 条件致

12、病菌一般情况下不引起发病,只有当它们在食物中繁殖到相当数量时才可能引起食物中毒,主要包括有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和魏氏梭菌。(一)大肠杆菌食物中毒 1.生物学特性 大肠杆菌为肠道正常菌群,一般不致病,而且还能合成维生素B和K,产生大肠菌素,对机体有利。但有些致病性大肠杆菌能产生内毒素和肠毒素引起食物中毒。大肠杆菌属G-两端钝圆的短杆菌,近似球形,周生鞭毛,能运动,无芽孢,有些能形成荚膜,好氧或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为40,pH为。,第二节 细菌性食物中毒 三 条件性致病菌食物中毒(一)大肠杆菌食物中毒 1.生物学特性 在伊红一美兰琼脂类平板上可形成紫黑色带有金属光泽的菌落。致病性大肠杆菌和非致病性

13、大肠杆菌在形态上和生物学特性上难以区分,只能从抗原性不同来区分。大肠杆菌有三种抗原,即菌体抗原(O抗原)、鞭毛抗原(H抗原)和荚膜抗原(K抗原)。荚膜抗原又分为A、B、L三类。一般有K抗原的菌株比没有K抗原的菌株毒力强,而致病性大肠杆菌的K抗原主要为B抗原,少数为L抗原。,大肠杆菌平板菌落图及革兰氏染色显微形态图,大肠杆菌EMB平板菌落形态照片,第二节 细菌性食物中毒三 条件性致病菌食物中毒(一)大肠杆菌食物中毒2.中毒症状及原因 病原性大肠杆菌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症状是急性胃肠炎,但较沙门氏菌轻。有呕吐、腹泻,大便呈水样便、软便或粘液便,重症有血便。腹泻次数每日达10次以内,常伴有发热、头痛等

14、症状。病程较短,1-3天即可恢复。潜伏期为2-20hr,一般4-6hr。通常病原性大肠杆菌的菌数平均在107cfu/g才能引起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的机制目前还不是十分清楚的。,第二节 细菌性食物中毒 三 条件性致病菌食物中毒(一)大肠杆菌食物中毒 大肠杆菌主要存在于人和动物肠道内,随粪便排出,分布于自然界,如空气、水、土壤、食品等处。本菌污染食品的途径与沙门氏菌污染食品的情况相同。近年来大肠杆菌O157:H7(出血性大肠杆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它是20世纪80年代被微生物专家发现的一种新的肠道病原菌。该菌引起的中毒1982年首次在美国爆发;1984年在日本发现可引起腹泻的病例;1996年夏季在

15、日本大规模流行。,三 条件性致病菌食物中毒(二)变形杆菌食物中毒 变形杆菌属包括普通变形杆菌(P.vulgaris)、奇异变形杆菌(P.mirabilis)和产黏变形杆菌(P.myxofaciens),引起食物中毒主要是前两种。以往的变形杆菌食物中毒还包括摩氏变形杆菌、雷极氏变形杆菌等,目前的细菌学分类法已将其从变形杆菌中分出。1生物学特性 G-两端钝圆小杆菌、无芽孢、荚膜,周生鞭毛能运动,有明显多形性,有线形和弯曲状,在培养基中菌落有迅速扩展蔓延生长特点,固有变形杆菌之称。属于兼性厌氧细菌,但在缺氧条件下发育不良,最适生长温度为37。,三 条件性致病菌食物中毒(二)变形杆菌食物中毒2中毒症状

16、、原因及食品变形杆菌可产生肠毒素,此毒素为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复合物,具抗原性。变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表现为急性胃肠炎症状,首先表现为腹痛,继而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发热、全身无力等。变形杆菌的潜伏期比较短为4-20hr,一般为3-5hr,病程1-3天,来势急,恢复快,很少死亡。造成中毒的食品主要有肉类、蛋类、剩饭等。,(三)魏氏杆菌食物中毒 1生物学特性 魏氏杆菌又名产气荚膜梭菌,G+粗大芽孢杆菌,单独或成双排列,也有短链排列,端生芽孢,可形成荚膜,无鞭毛,专性厌氧。生长温度20-50间,最适宜生长温度43-47之间,生长pH值范围为5.5-8,在含有5%食盐基质中,生长即受到抑制。芽孢体

17、对热的抵抗力较强,能耐受100的温度1-4hr。该菌能产生强烈的外毒素,毒素由12种以上的成分构成。根据外毒素的性质和致病性的不同可分为A、B、D、C、E、F六型。其中A型和F型菌型是引起人类食物中毒病原菌。,(三)魏氏杆菌食物中毒 2食物中毒症状、原因及食品 魏氏梭菌A、F型是引起人类食物中毒的病原菌,A型引起食物中毒时,潜伏期一般为10-12hr,最短约为6hr,长的达24hr,临床特征是急性胃肠炎,有腹痛、腹泻,并伴有发热和恶心,病程较短,多数在一天内即可恢复。F型引起食物中毒症状较严重,潜伏期较短,表现为严重腹痛,腹泻,可引起重度脱水和循环衰竭而导致死亡。该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属于感染型还

18、是毒素型,一般难于确定,因一般必须进食大量活菌(108cfu/g)才能引起发病。引起该菌繁殖的食品主要是肉类和鱼贝类等蛋白质性质食品。,四 肉毒梭菌食物中毒 1生物学特性 肉毒梭菌(Clostridium botulinum)属G+粗大的梭状芽孢杆菌,专性厌氧,无荚膜,能形成比菌体还大的芽孢,有鞭毛,能运动,属中温性芽孢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7、pH6-8左右。该菌的营养体对热的抵抗力一般,但芽孢耐热,一般煮沸1-6hr才能杀死,或120高压蒸汽下4-10分钟才能杀死。本菌是引起食物中毒病原菌中抗热力最强的菌种之一,所以罐头杀菌效果如何,一般以该菌作为指示细菌。,四 肉毒梭菌食物中毒 1生物学特

19、性 该菌在厌氧条件下能产生强烈外毒素(肉毒素),肉毒素是高分子单纯Pr,对热的抵抗力比球菌毒素低,加热80,30min或10010min,即可破坏其毒性,它是目前已知毒素中毒性最强的一种。对人的致死量为10-9mg/kg体重,其毒力比氢化钾还大一万倍。该毒素对消化酶、酸和低温很稳定,碱和热易于破坏其毒性。肉毒梭菌按生化特性和毒素的血清型不同,有7型即A、B、C、D、E、F、G,其中A、B、E和F型菌是引起食物中毒的病原菌。我国发生的肉毒梭菌中毒大多数是A型引起的,B和E型较少。,四 肉毒梭菌食物中毒 2.中毒症状及发生原因 肉素梭菌引起的中毒属于毒素型中毒,毒素是一种与神经有较强亲和力的毒素,

20、外毒素随食物进行消化道,毒素在胃肠道不会被破坏,而是被直接吸收,导致肌肉麻痹和神经功能不全。食入有毒素食物后,24hr内即可发生中毒症状,也有2-3d后才发生的,这主要与进食毒素的量有关。症状出现初期是恶心、呕吐,类似胃肠病,随后出现全身无力、头晕,视力模糊,瞳孔放大,吞咽困难,言语障碍,最后因呼吸困难,呼吸麻痹而导致死亡。该菌引起的中毒在食物中毒中所占比例不大,但症状较重,死亡率较高,故应引起足够重视,一般病程能耐过10d者,就可以存活.,四 肉毒梭菌食物中毒 2.中毒症状、发生原因及食品 中毒的食品主要包括有蔬菜、鱼类、肉类、乳类等蛋白质食品。在国外,引起肉毒素中毒的食品多为肉类和各种鱼、

21、肉制品、火腿、腊肠以及豆类、蔬菜和水果罐头等,并与生活习惯有关。如欧洲各国多为火腿、腊肠和兽肉、禽肉等引起中毒;美国则多为水果罐头引起中毒;原苏联和日本则由鱼制品引起的中毒较多;在我国的肉毒杆菌中毒报道中,因居民自制发酵的豆制品,如臭豆腐、豆酱、豆豉等引起的中毒报道较多,少数是由于熟肉制品,如猪肉、猪肝等引起。,第二节 细菌性食物中毒五 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 1生物学特性 蜡样芽孢杆菌为G+杆菌,好氧,能形成芽孢,芽孢不突出菌体,略偏于一端。菌体两端钝圆,成链状排列。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对光仰视犹如蜡膜状故得此名。最适生长温度为32-37,过去一直把它当成是非病原菌,1950年以来,逐渐证明也

22、是一种食物中毒菌。,五 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2中毒症状、原因及食品 发生食物中毒是由于该菌产生的肠毒素类物质所引起的,属毒素型食物中毒。中毒症状表现为二种类型:一种是呕吐型中毒,该型是由于本菌产生的一种耐热性肠毒素所致,该毒素100 30 min处理不破坏,多在剩米饭和油抄饭中形成。本毒素潜伏期为0.5-5hr,表现恶心、呕吐、四肢无力、寒战,眼膜充血,病程为8-12hr。第二种是腹泻型:该型是由于本菌产生的一种不耐热性肠毒素所致,呈胃肠炎症状。主要表现为腹泻、水样便,不发烧,但有轻度的恶心,病程为16-36hr,一般愈后良好。,五 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2中毒症状、原因及食品 引起食物中毒的食

23、物范围很广,主要有肉类、鱼类、奶类、糕点、剩饭、菜汤等。食物中经常可以检出有蜡样芽孢杆菌,但少量菌并不引起中毒,只有当大量食入该菌(107cfu/g)才能引起中毒。值得注意的是,蜡样芽孢杆菌不分解蛋白质,故即是大量存在,食品在感官上也无明显变化,无异味,很容易引起食物中毒。,六 副溶血性弧菌 1生物学特性 G-无芽孢兼性厌氧菌,个体形态表现为多形性,有时呈杆状、弧状或球杆状等。有鞭毛能运动,最适生长温度为37,耐热性很低,56、5min即可杀死,最适生长pH值为8.0-8.5,对酸较敏感,故普通食醋中1min即可将其杀死,在固体培养基上易形成扩散的菌落。此外,该菌有一个特点是在含盐3-3.9%

24、基质中最容易生长,含盐0.5%或高于8%的盐环境则停止生长繁殖,故有致病性嗜盐菌之称。,六 副溶血性弧菌2中毒症状及引起中毒的食品 中毒症状是腹疼、恶心、呕吐、发热、腹泻等。开始水样便,以后变为血便。当然严重时出现体克甚至死亡。病程为2-3天,一般愈后良好。造成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是海产品(鱼、虾、蟹等,据报道,章鱼和乌贼是最容易引起中毒的食品)。其次是一些腌制品(如腌鸡蛋、咸菜、腌肉等)。该菌是沿海地区夏季常见的食物中毒病原菌之一,本菌属海洋性细菌,主要存在于海产品上。当然,也存在于其它的食品如肉类、禽类及淡水鱼等。,七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1.生物学特性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在分类上属李

25、斯特氏菌属,该菌为革兰氏阳性小杆菌,常呈形,成对或单个排列,无芽孢和荚膜,有鞭毛,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在血琼脂培养基上产生-溶血环,生长温度345,最适温度为3037,具有嗜冷性,能在低至4的温度下生存和繁殖,生长p59.6,耐酸不耐碱。,七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2.食物中毒症状及其引起中毒的食品 发病突然,初时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烧、头疼,似感冒。最突出的表现是脑膜炎、败血症、心内膜炎。孕妇呈全身感染,症状轻重不等,常发生流产、子宫炎,严重的可出现早产或死产。婴儿感染可出现肉芽肿脓毒症、脑膜炎、肺炎、呼吸系统障碍,患先天性李氏菌病的新生儿多死于肺炎和呼吸衰竭,孕妇感染后流产或迟产,以及新生

26、儿的细菌性脑膜炎。病死率高达2050%。引起中毒的食品主要有奶与奶制品、肉制品、水产品、蔬菜及水果,尤以奶制品中奶酪(特别是软催熟型)、冰淇淋最为重要及多见。,第三节 真菌性食物中毒 真菌是微生物中的高级生物,既有无性繁殖器官(无性孢子),又有有性繁殖器官(有性孢子),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真菌形态结构比细菌复杂,有的为单细胞(如酵母菌和部分霉菌),有的为多细胞(如食用菌和大多数的霉菌)。虽然真菌被广泛用于酿酒、制酱和面包制造等食品工业,但有些真菌却能通过食物而引起食物中毒,被称为真菌性食物中毒。真菌主要是通过产生毒素而引起食物中毒,其中最常见的真菌性食物中毒是毒蘑菇和霉菌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尤其

27、是从60年代初,人类发现了强致癌性的黄曲霉毒素以来,霉菌毒素对食品的污染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一 毒蘑菇中毒 蘑菇俗称菇或蕈,属于食用菌的范畴。食用菌指的是一类大型的真菌,主要有蘑菇(草菇、香菇、双孢菇、口蘑等)、猴头菌、木耳、银耳、灵芝、牛肝菌、羊肚菌、冬虫夏草等,是直接作为人类食品的一大类微生物。食用菌不仅营养丰富(AA、维生素),还有一定药用价值,(如香菇中含有香菇素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银耳、灵芝中的多糖可以滋补强身)。蘑菇在分类学上属于真菌门的子囊菌亚门和担子菌亚门(属后者较多)。但有些蘑菇是有毒的,经调查,我国的毒菌有一百多种能引起人类中毒,其中有十几种可以引起死亡。,第三节

28、真菌性食物中毒 一 毒蘑菇中毒 毒蘑菇的有毒成分比较复杂,往往是一种毒蘑菇中含有多种毒素,而一种毒素又可能在几种毒蘑菇中存在。它适合在高温多雨季节生长,而常常与食用蘑菇混杂生长,故采食野生蘑菇时要特别注意,若误食可引起中毒。通常按照毒素成分和临床表现,有三种中毒类型即:原浆毒型(能使体内大部分器官致癌的毒物)、胃肠毒型和神经毒型。,第三节 真菌性食物中毒 二 霉菌性食物中毒 霉菌是一些丝状真菌的统称。凡是生长在营养基质上形成绒毛状、蜘蛛网状、棉絮状菌丝的真菌统称为霉菌。霉菌菌丝有单细胞(无隔膜)和多细胞(有隔膜)。霉菌菌丝的宽度为310um,可在有生长条件的区域延长,并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包括

29、菌丝和孢子)。霉菌的种类很多,根据其繁殖方式、形态特征、培养特征及生理特征等的区分,目前已知的霉菌大约有数万种。,第三节 真菌性食物中毒 二 霉菌性食物中毒 霉菌在自然界分布极广,特别是在阴暗、潮湿和温度较高的环境中更有利于它们的生长。由于霉菌的营养来源主要是糖、少量的氮和无机盐,因此,极易在粮食、水果和各种食品上生长,引起食品的腐败变质,使食品失去了原有的色、香、味、体,甚至完全丧失了食用价值,造成经济上的巨大损失。当然,有些霉菌还可产生毒素,引起食物中毒,给人类带来灾难。,第三节 真菌性食物中毒 二 霉菌性食物中毒(一)霉菌毒素 霉菌毒素指的是产毒霉菌在适合产毒的条件下所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

30、。食品在加工过程中,要经加热、烹调等处理,可以杀死霉菌的菌体和孢子,但它们产生的毒素一般不能破坏。所以,如果摄入人体内的毒素量达到一定程度,即可产生该种毒素所引发的中毒症状。,二 霉菌性食物中毒(一)霉菌毒素(二)霉菌产毒的特点 1霉菌产毒仅限于少数的产毒霉菌,而产毒菌种中也只 有一部分菌株产毒。2产毒菌株的产毒能力具有可变性和易变性,即产毒株经过几代培养可以完全失去产毒能力,而非产毒菌 株在一定情况下,可以出现产毒能力。所以实际工作中应随时考虑这种相对的概念。,二 霉菌性食物中毒(二)霉菌产毒的特点 3产毒霉菌并不具有一定的严格性,即:一种菌种或菌株 可以产生几种不同的毒素,而同一霉菌毒素也

31、可由几种霉菌产生。4产毒霉素产生毒素需要一定的条件。主要是基质(如花 生、玉米等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检出率高,小麦、玉米以镰刀菌及其毒素污染为主。大米中以黄曲霉及其毒素为主)、水分、温度、湿度及空气流通情况等。,(三)主要产毒霉菌 不少霉菌都可以产生毒菌,但以曲霉、青霉、镰刀霉菌属菌产生的较多,且一种霉菌并非所有的菌株都能产生毒素。所以确切地说,产毒霉菌是指已经发现具有产毒能力的一些霉菌菌株引起,它们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属 曲霉属:黄曲霉、寄生曲霉、杂色曲霉、岛青霉、烟曲霉、构巢曲霉等。青霉属:桔青霉、黄绿青霉、红色青霉、扩展青霉等。镰刀菌属:禾谷镰刀菌、玉米赤霉、梨孢镰刀菌、无孢镰刀 菌、粉红镰刀菌

32、等。其它菌属:粉红单端孢霉、木霉属、漆斑菌属、黑色状穗霉等,(四)主要的霉菌毒素 据统计,目前已知的霉菌毒素大约有200多种,其中与人类关系密切的有近百种,引起食物中毒的霉菌毒素的种类相对讲更少一些。1曲霉属毒素 黄曲霉毒素 1960年英国发生了十万只以上的火鸡采食了发霉的花生粉而引起的中毒死亡事件,随后从霉变的花生粉中分离出了黄曲霉,以后就把由此霉菌分泌出的毒素定为黄曲霉毒素。能产生黄曲霉毒素的霉菌有黄曲霉(A.flavus)和寄生曲霉,但不是所有这些菌种的菌株都产生黄曲霉毒素,而是其中的某些菌株体。此外,温特曲霉也能产生少量的黄曲霉毒素。,(四)主要的霉菌毒素 1曲霉属毒素 黄曲霉毒素 目

33、前已经鉴定的黄曲霉毒素有十多种,主要的有B1、B2、G1、G2四种,后来从牛乳、羊尿中分离出M1、M2。它们的基本结构都有二呋喃和香豆素(氧杂萘邻酮),在紫外光照射下可以发出荧光,荧光的颜色有两种,一种是蓝紫色,命名为B;另一种是黄绿色命名为G,这就是黄曲霉毒素命名的由来。黄曲霉毒素的毒性与结构有关,凡是呋喃末端有双键的毒性较强,并有致癌性,如长期给动物饲喂低于致死量的B1,可诱发肝癌,但不同动物对其耐受性不同。,(四)主要的霉菌毒素 1曲霉属毒素 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的耐热力很强,一般烹调加工的温度不能将其破坏,只有加热到280才能完全破坏。但碱能破坏一些毒素,当遇5%次氯酸钠时,瞬间即可

34、将其破坏。黄曲霉毒素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但能溶于氯仿、甲醇等有机溶剂和油脂中。,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是对人和动物有剧毒的毒物,对人和动物急性中毒主要是损害肝脏,造成肝细胞坏死和胆管上皮细胞增生,而慢性中毒表现为纤维组织变形(增大)。众所周知,黄曲霉毒素是目前最强的化学致癌物,可诱发肝癌的发生。它比二甲基亚硝胺诱发肝癌的能力大75倍,其致癌的机理是强烈抑制肝细胞中RNA的合成,破坏DNA的模板作用,阻止和影响Pr、脂肪、线粒体、酶等的合成与代谢,干扰动物的肝功能,出现致癌性和致突变性,导致肝坏死。,(四)主要的霉菌毒素 1曲霉属毒素 黄曲霉毒素 多次从肝癌的流行病调查中发现,凡食物中黄曲霉污染

35、严重和人类实际摄入量较高的地区,肝癌的发病率较高。当然不同种类的黄曲霉毒素毒性相差很大,其中以B1毒性最强。造成黄曲霉毒素中毒的食品主要是粮油及其制品,污染严重的是花生、花生油、花生酱、大米、玉米、棉籽等,也有报道在鱼粉、肉制品、咸干鱼、奶和肝中发现了该菌毒素。,(四)主要的霉菌毒素1曲霉属毒素 棕曲霉毒素A 棕曲霉毒素A又称赭曲霉毒素A,它主要是棕曲霉菌在玉米、高梁等贮藏谷物上生长而产生的毒素,该毒素可积累残留在动物体内,主要是侵害肾脏,在肝、肌肉和脂肪中也有残留。该毒素中毒的特征是引起肾萎缩。该毒素中毒死亡者可见其肾小管的严重坏死。另棕曲霉毒素还有致胎儿畸形的作用。,(四)主要的霉菌毒素

36、1曲霉属毒素 杂色曲霉毒素 杂色曲霉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大米、玉米、花生和面粉等食物上的霉菌,该菌在含水15%左右的贮藏粮食上易生长繁殖产生杂色曲霉素。该毒素具有急性、慢性毒性和致癌性,主要是侵害肝和肾。,(四)主要的霉菌毒素 2黄变米中的霉菌毒素 黄变米或黄霉米,是指稻谷(大米、玉米和大麦)收割后和贮存中含水量过高,被霉菌污染发生了霉变,结果使米呈黄色。从黄变米中分离的霉菌主要是青霉属的一些种类。本属中最常见的霉菌毒素中毒是黄变米中毒。青霉产生黄变米而引起食物中毒主要是三种霉菌毒素。黄绿青霉毒素 黄绿青霉毒素是由黄绿青霉产生的一种毒素,可使大米变黄,并引起食物中毒。该毒素是一种很强的神经毒素,食

37、物中毒时,可引起中枢神经麻痹,肝肿瘤和引起贫血症。,(四)主要的霉菌毒素 2黄变米中的霉菌毒素 桔青霉毒素 该毒素是由桔青霉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毒素。桔青霉是腐生性的不对称青霉,常常存在于粮食中,最初在黄变米中发现,后来在许多被青霉污染的粮食和饲料中都有发现。岛青霉毒素 该毒素是由岛青霉产生的一类有毒代谢产物,包括有黄米毒素(黄天精)、环氯素、岛青霉素与红米毒素(红天精)等,该毒素主要是引起肝脏病变,对肾、心肌和血管也有影响。以上三种毒素中,岛青霉毒素的毒性最强。,(四)主要的霉菌毒素 3镰刀菌毒素 该毒素主要由镰刀菌属引起。本属菌种类很多,其中产毒菌株包括禾谷镰刀菌、梨孢镰刀菌和拟子孢镰刀菌

38、。镰刀菌毒素种类很多,可分为四类,即单端孢霉素类、玉米赤霉烯酮、丁烯酸内酯及串珠镰刀菌素。它们是由镰刀霉菌产生,均可以引起人类的急性食物中毒。除以上霉菌毒素中毒外,还有霉变甘蔗中毒(多种霉引起,节荚孢的霉菌产生的毒素),赤霉病麦中毒(几种镰刀菌引起,主要是玉米赤霉引起)等,大家可以看看相关的教材。,第四节 微生物引起的人畜共患病 一 炭疽病 病原菌是炭疽芽孢杆菌(B.anthracis),G+芽孢杆菌,无鞭毛,在动物体内可形成荚膜,菌体粗大,其芽孢在土壤中可存活十年之久,误食由于炭疽杆菌而死亡的动物肉,就有可能引起人类患炭疽病。二 布氏杆菌病 病原菌是布氏杆菌,有羊、牛和猪等布氏杆菌,G-细小

39、的短杆菌,无鞭毛和芽孢及荚膜,对热敏感60,5min即死,但抗干燥能力强,误食了含有该病原菌的乳、肉和其它食物即可感染布氏杆菌病。,第四节 微生物引起的人畜共患病 三 结核病 病原菌是结核杆菌,G+无芽孢分枝杆菌,无荚膜和鞭毛,抗干燥能力强,误食了含有该菌的乳或食用了消毒不彻底的乳即有可能得结核病。四 病毒病 病毒是专性寄生,虽不能在食品中繁殖,但食品为其提供了保存条件,一旦食用,可能会在体内繁殖,感染病毒病。,思考题 1.感染型食物中毒和毒素型食物中毒有何区别?举出 2种能引起这两种食物中毒的微生物。2.霉菌产毒有何特点?举出种产毒的曲霉和青霉。3.如何简便的破坏黄曲霉毒素和肉毒素?4.为何副溶血性弧菌有致病性嗜盐菌之称?5.掌握引起细菌性和真菌性食物中毒微生物的生物学及中毒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