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发症及与预防处理(新).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279463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PPT 页数:104 大小:6.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并发症及与预防处理(新).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并发症及与预防处理(新).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并发症及与预防处理(新).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4页
并发症及与预防处理(新).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4页
并发症及与预防处理(新).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并发症及与预防处理(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并发症及与预防处理(新).ppt(10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临床常用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2014年2月,付湘军,皮内注射法操作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疼痛局部组织反应注射失败 虚脱 过敏性休克 疾病传播,皮内注射法操作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疼痛发生原因:1、注射前病人精神高度紧张、恐惧2、传统进针法,推注药物时使皮纹发生机械断裂而产生撕裂样疼痛3、配制的药物浓度过高,推注速度过快、速度不均匀4、注射针头过粗、欠锐利或有倒钩,操作者手法欠熟练5、消毒剂随针头进入皮内,刺激引起疼痛,皮内注射法操作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预防及处理1、注重心理护理,向病人说明注射的目的,取得病人配合2、准确配制药液,避免药液浓度过高3、改进皮内注射方法4、熟练掌握注射技

2、术,准确注入药量5、选用口径较小、锋利无倒钩的针头6、在皮肤消毒剂干燥后进行注射7、疼痛剧烈或晕针、虚脱者,予对症处理,皮内注射法操作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局部组织反应(注射部位红肿、疼痛、瘙痒等)发生原因:1、药物本身对机体的刺激2、药物浓度过高、推注药量过多3、违法无菌操作原则,使用已污染的注射器、针头4、皮内注射后,病人搔抓或按揉局部皮丘5、机体对药物敏感性高,局部发生变态反应,皮内注射法操作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预防及处理1、避免使用对组织刺激性较强的药物2、正确配制药液,推注剂量要准确,避免因剂量过大而增加局部组织反应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4、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5、对已发生的局部组织反应,

3、进行对症处理,预防感染,皮内注射法操作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注射失败发生原因:患者躁动、不合作,注射部位无法充分暴露,操作欠熟练,注射药物剂量欠准确预防及处理1、认真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配合2、充分暴露注射部位3、提高注射操作技能,皮内注射法操作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虚脱(头晕、面色苍白、心悸、出汗、心率加快等)发生原因:1、主要有心理、生理、药物、物理等因素引起2、护理人员操作粗暴、注射速度过快、注射部位选择不当,引起剧烈疼痛而发生虚脱预防及处理1、注射前应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2、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3、采用卧位4、注射过程中随时观察病人情况,皮内注射法操作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过敏性休克发生原因1

4、、操作者在注射前未询问病人的药物过敏史2、病人对注射的药物发生速发型的过敏反应预防及处理1、注射前必须仔细询问病人有无药物过敏史2、皮试观察期间,病人不可离开,注意观察有无异常反应,备抢救盒3、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组织抢救,皮内注射法操作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疾病传播发生原因:1、操作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2、使用疫苗时,未严格执行有关操作规程预防及处理1、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管及手消毒2、使用活疫苗时,防止污染环境3、对已出现疾病传播者,报告医生,对症治疗,皮下注射法操作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出血硬结形成 低血糖反应 针头弯曲或针体折断,皮下注射法操作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出血发生原因

5、:1、注射时针头刺破血管2、病人本身有凝血机制障碍预防及处理1、正确选择注射部位,避免刺伤血管2、注射完毕后,重视做好局部按压工作3、如针头刺破血管,立即拔针,按压注射部位4、针口少量出血者予按压,皮下血肿者予对症处理,皮下注射法操作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硬结形成(局部肿胀、瘙痒、硬结)发生原因:1、同一部位反复长期注射,注射药剂量过多,药物浓度过高,注射部位过浅2、不正确抽吸药液,注射部位有感染3、感染后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硬结预防及处理1、熟练掌握注射深度(针梗的1/2-2/3),避免同一部位反复注射2、注射药量不宜过多,推药时速度要慢3、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4、做好皮肤消毒,防止感染

6、5、已形成硬结者,进行对症处理,皮下注射法操作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低血糖反应(饥饿感、头晕、心悸、出冷汗、软弱无力、心率加快等)发生原因:皮下注射胰岛素剂量过大预防及处理1、严格遵守给药剂量、时间、方法,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经常更换注射部位2、准确抽吸药液剂量,把握进针的深度3、避免注入皮下小静脉血管中,回抽无回血方可注射4、注射后勿剧烈运动、按摩、热敷5、注射胰岛素后,密切观察病人情况,皮下注射法操作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针头弯曲或针体折断发生原因:1、针头质量差2、进针部位有硬结或瘢痕3、操作人员注射时用力不当预防及处理1、选择粗细合适、质量过关的针头2、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注意进针的深度

7、、手法、力度及方向,3、若出现针头弯曲或折断,要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肌内注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疼痛 神经性损伤 局部或全身感染 针口渗液 针头堵塞,肌内注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疼痛发生原因:一次性肌内注射药物过多、药物刺激性过大、速度过快,注射部位不当等。预防及处理1、正确选择注射部位2、掌握无痛注射技术3、配制药液浓度不宜过大,每次推注的药量不宜过快过多4、轮换注射部位,肌内注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神经性损伤发生原因:主要是药物直接刺激和局部高浓度药物毒性预防及处理1、慎重选择药物、正确掌握注射技术2、注射药物应尽量选用刺激小、等渗、ph值接近中性的药物3、注射时避开神经和血管,若发现神经支配区

8、麻木或放射痛,应改变进针方向或停止注射,肌内注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局部或全身感染(红、肿、热、痛、高热、畏寒等)发生原因:注射部位消毒不严格,注射用具、药物被污染等预防及处理与皮下注射法相同,出现全身感染者,根据血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抗生素。,肌内注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针口渗液 发生原因:反复在同一部位注射药液,每次注射药量过多,局部血液循环差,组织对药液吸收缓慢。预防及处理1、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神经少、肌肉较丰富2、掌握注射剂量:每次23ml,不宜超过5ml3、每次轮换部位,避免同一部位反复注射4、注射后及时热敷、按摩,促进药液吸收,肌内注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针头堵塞发生原因:针头过细、

9、药液黏稠、粉剂未充分溶解或药液为悬浮液预防及处理1、根据药液的性质选择粗细合适的针头2、充分将药液摇混合3、注射时保持一定的速度4、推药阻力大,或无法将药液继续注入体内,应扒针,更换针头,另选部位注射,静脉抽血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处理,皮下出血晕针或晕血误抽动脉血,静脉抽血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处理,皮下出血发生原因:1、抽血后按压时间不够5分钟2、抽血后按压方法不对3、行上肢静脉抽血后,衣袖较紧影响静脉回流,引起皮下出血4、技术不过关,针头在皮下多次进退,静脉抽血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处理,预防及处理1、抽血完毕后按压时间5分钟以上2、抽血完毕后,棉签按压方法应正确3、上肢静脉抽血,要求病人脱去较紧的衣袖后

10、抽血4、提高抽血技术,掌握入针方法5、如出现皮下血肿,早期予以冷敷,三天后予以热敷,静脉抽血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处理,晕针或晕血发生原因:1、心理因素,患者过度紧张2、体质因素,空腹或饥饿状态下容易发生晕针3、患者体位不当4、疼痛刺激5、个体差异,静脉抽血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处理,预防及处理1、消除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进行心理疏导,做好解释2、与患者交谈,分散患者注意力3、协助患者取适当体位,容易发生晕针晕血患者取平卧位4、熟练掌握操作技术,操作应轻柔、准确5、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发生晕针或晕血时及时处理6、发生晕针或晕血时,立即将患者抬到空气流通处,取平卧位并予吸氧,静脉抽血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处理,误抽

11、动脉血发生原因:抽股动脉血时动脉搏动不明显,容易误抽预防及处理1、掌握股静脉的位置,股静脉在股动脉内侧约0.5cm处2、掌握正确的穿刺方法3、如抽出为鲜红色血液,应立即拔出针头,按压510分钟,重新穿刺抽血,静脉输液及留置针并发症预防及处理,发热反应 急性肺水肿静脉炎空气栓塞血栓栓塞疼痛败血症 神经损伤静脉穿刺失败导管阻塞注射部位皮肤损伤皮下血肿导管脱出,静脉输液及留置针并发症预防及处理,发热反应(发冷、寒战、发热)发生原因:与输入液体和加入药液质量有关,输液器具的污染,配液加药操作中的污染,环境空气的污染,输液速度快预防及处理1、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检查药物及用具2、改进安瓿的割据与消毒,改

12、进加药的习惯进针方法3、加强加药注射器使用的管理,一人一具4、避免液体输入操作污染,注意药物配伍禁忌5、避免反复穿刺静脉增加污染6、发热较轻者,减慢输液速度注意保暖7、对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观察生命体征8、严重发热者,应停止输液,对症处理9、如需继续输液,则重新更换输液器具,静脉输液及留置针并发症预防及处理,急性肺水肿(呼吸困难、胸闷、气促、咳嗽、咳泡沫痰或咳泡沫样血性痰)发生原因:1、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液体输入过多2、老年人代谢缓慢,机体调节机能差3、外伤、恐惧、疼痛等输入液体过多、过快也可能发生潴留导致肺水肿3、心、肝、肾功能障碍患者输液过快发预防及处理1、注意调节输液速度,老年、小儿

13、、心脏病患者速度不宜过快,液量不宜过多2、经常巡视病房3、发生肺水肿时立即减慢或停止输液,病情允许下取端坐位,予高浓度吸氧,50%-70%酒精湿化,酌情给予强心、利尿剂,静脉输液及留置针并发症预防及处理,静脉炎(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等)发生原因:1、无菌操作不严格,可引起局部静脉感染2、输液速度与药液浓度的影响3、长时间在同一部位注射预防及处理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掌握药物配伍禁忌2、严禁在瘫痪的肢体行静脉穿刺和补液3、严格控制药物的浓度和输液速度4、避免选择下肢静脉置留置针,加强留置针留置期间的护理5、连续静脉输液者,每日更换输液器6、发生静脉炎,停止输液并将患肢

14、抬高、制动,予对症处理,静脉输液及留置针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空气栓塞(突发性胸闷、胸骨后疼痛、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紫绀)发生原因:输液管内空气未排尽、导管连接不严密、液体输完时未及时更换、更换药液情况下空气进入预防及处理1、输液前注意检查输液器各连接是否紧密、有无松脱2、输液过程中及时更换或添加药液,输液完后及时拔针3、发生空气栓塞,立即置病人于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避免阻塞肺动脉入口4、立即给予高流量吸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静脉输液及留置针并发症预防及处理,血栓栓塞(局部血管阻塞:红、肿、热、痛、静脉条索状,血管栓塞,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发生原因:1、长期静脉输液造成血管壁损伤及静脉炎,

15、致使血小板粘附于管壁,激活一系列凝血因子而发生凝血致血栓形成2、长时间输液,输液中的液体被不溶性微粒污染,引起血栓栓塞预防与处理1、避免长期大量输液2、注意手卫生,减少细菌微粒的污染2、正确切割安瓿,切忌用物品敲开安瓿,正确抽吸药液,避免注射器污染3、正确选择加药针头,减少橡胶微粒的产生4、发生栓塞时,应抬高患肢体、制动,并停止输液,局部热敷,严重者手术切除栓子,静脉输液及留置针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疼痛(输注某些刺激性药物时,药液外渗)预防及处理1、注意药物配制浓度2、输注过程加强巡视3、可采用小剂量利多卡因静脉注射,以减轻静脉给药引起的疼痛,静脉输液及留置针并发症预防及处理,败血症发生原因:1

16、、输液系统被细菌或真菌等微生物污染2、穿刺点局部细菌繁殖并随导管反复移动被带到体内及导管头端3、营养液在配制过程中被污染或被输液管道系统的连接处密封不严,静脉输液及留置针并发症预防及处理,预防及处理1、配制药液或营养液、导管护理等操作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2、采用密闭式一次性输液器3、认真检查输液器具的质量4、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5、发生输液败血症后,立即弃用原液,重新建立静脉通路,给予抗生素治疗,静脉输液及留置针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神经损伤(穿刺不当,药液外渗)预防及处理1、输注有刺激性的药液时,先确定针头是否在血管内,严密观察药液有无外渗2、长期输液患者用常更换注射部位,保护好血管3、注射

17、部位发生红肿、硬结后,严禁热敷,静脉输液及留置针并发症预防及处理,静脉穿刺失败预防及处理正确掌握穿刺方法,加强训练导管阻塞(穿刺前准备不充分,穿刺时未及时回抽,输液完毕后未及时发现)预防及处理穿刺前连接好输液装置,穿刺时要及时回抽,穿刺后要加强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静脉输液及留置针并发症预防及处理,注射部位损伤(胶布周围水泡)发生原因:输液时间长,撕去胶布时易发生皮肤创伤预防及处理1、使用一次性的输液胶布2、在输液结束揭去胶布时,动作要轻柔缓慢3、如发生表面撕脱,注意保持伤口干燥,每天用2%的碘伏消毒伤口23次,静脉输液及留置针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皮下血肿预防及处理1、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穿刺技

18、术,穿刺时动作应轻、巧、稳、准。2、依据不同的血管情况,把握好进针角度,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3、可行冷敷或热敷,每日l2次。,静脉输液及留置针并发症预防及处理,导管脱出预防及处理1、妥善固定导管,延长管应弧形固定,以利于导管受外力牵拉时有一定的余地 2、在更换敷料时应向心揭开敷料3、加强宣教,指导患者置管侧肢体勿负重或过度活动,神志不清者,应使用约束带约束另一上肢,以免把针头拔出4、如导管脱出,应局部按压至不出血,静脉输血并发症预防及处理,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循环负荷过重出血倾向枸橼酸钠中毒反应细菌污染反应低体温疾病传播液血胸空气栓塞微血管栓塞移植物抗宿主反应,静脉输血并发症预防

19、及处理,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发生原因:1、外来性或内生性致热源:如蛋白质、细菌的代谢产物或死菌等2、免疫反应,主要出现在反复输血的病人或经产妇预防及处理1、严格管理血库保养液和输血用具2、输血前进行白细胞交叉配合试验3、一旦发生发热反应,立即停止输血,将使用过的血液废弃4、遵医嘱予以抑制发热反应的药物,如阿司匹林5、对症处理,静脉输血并发症预防及处理,过敏反应发生原因:1、输入血液中含有致敏物质2、患者呈过敏体质3、多次输血的病人可产生过敏抗体预防及处理1、勿选用有过敏史的献血员2、献血者在采血时4小时内不宜吃高蛋白、高脂肪饮食,宜食用少量清淡饮食或糖水3、既往有输血过敏史者,应尽量避免输血4、输

20、血前询问患者的过敏史5、病人出现局限性皮肤瘙痒、荨麻疹或红斑时,可减慢输血速度,反应重者须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通畅,并观察生命体征,予以对症处理6、过敏反应严重者,保持呼吸道通畅,予以高流量吸氧,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静脉输血并发症预防及处理,溶血反应发生原因:1、输入异型血2、输血前红细胞已被破坏,发生溶血3、RH因子所致溶血4、输入未被发现的抗体所致延迟性的溶血反应,静脉输血并发症预防及处理,预防及处理1、认真做好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2、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查对制度3、采血时要轻拿轻放,严格执行血液保存规则4、一旦怀疑发生溶血,立即停止输血,维持静脉通路,报告医生5、溶血反应发生

21、后,立即抽受血者静脉血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若呈粉红色,可协助诊断,同时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量6、核对受血者和供血者姓名和ABO血型、RH血型7、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细菌学检验8、维持静脉输液以备抢救时静脉给药9、口服或静脉滴注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10、双侧腰部封闭,用热水袋热敷双侧肾区1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尿量、尿色的变化并记录,静脉输血并发症预防及处理,循环负荷过重发生原因:输血速度过快,短时间输入过多血液预防及处理1、严格控制输血速度和短时间内输血量2、出现肺水肿症状,立即停止输血,与医生联系,配合抢救,病人取端坐位,两腿下垂3、加压给氧,予以20%-30%乙醇湿化吸氧,但吸

22、入时间不可过长,以免引起乙醇中毒4、遵医嘱予以镇静、镇痛、利尿、强心、血管扩张剂等药物治疗以减轻心脏负荷,密切观察病情并记录5、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予以拍背,协助排痰6、必要时用止血带进行四肢轮扎7、做好心理护理,静脉输血并发症预防及处理,出血倾向发生原因:1、稀释性血小板减少2、凝血因子减少3、枸橼酸钠输入过多4、DIC、输血前使用右旋糖酐等扩容剂等5、长期反复输血,静脉输血并发症预防及处理,预防及处理1、短时间输入大量库存血时应密切观察病人意识、血压、脉搏等变化,注意皮肤黏膜或手术伤口有无出血2、尽可能的输注保存期较短的血液3、若发现出血表现,首先排除溶血反应,立即抽血做

23、出血、凝血项目检查,静脉输血并发症预防及处理,枸橼酸钠中毒发生原因:大量输血的同时输入大量枸橼酸钠预防及处理1、严密观察病人反应,慎用碱性药物,注意检查血气和电解质化验结果2、每输注库血1000ml,须按医嘱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10ml,静脉输血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细菌污染反应发生原因:1、采血袋、保养液及输血器未消毒或消毒不彻底2、献血者皮肤未经严格消毒或在有化脓病灶的皮肤穿刺采血,或献血者有菌血症3、采血环境无菌状况不符合要求,采血完后针头帽拔出过早,使空气进入采血袋,静脉输血并发症预防及处理,预防及处理1、遵守无菌操作2、血袋内血制品可疑有细菌污染应废弃3、一旦发现,立即停止输

24、血,通知医师4、剩余血和病原血标本送化验室,做血培养和药敏试验5、定时监测生命体征,高热者予以物理降温,静脉输血并发症预防及处理,低体温发生原因:输入的血液温度过低或输血过快、过量预防及处理1、库血放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中自然升至室温再输入2、大量、快速输血时将房间室温控制在24-253、注意保暖,避免不必要的躯体暴露,输血过程中用温热的盐水作为冲洗液,低体温者给予热水袋保暖4、密切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体温变化,静脉输血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疾病传播发生原因:1、献血员患有感染性疾病2、采血、贮血、输血过程中血液被污染预防及处理1、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2、杜绝传染病人和可疑传染病者献血3、严格对献血者进行血

25、液和血液制品的检测4、在血液制品生产过程中采用加热或其他有效方法灭活病毒5、鼓励自体输血6、严格对各类器械进行消毒,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7、对已出现输血传染病者,报告医生,因病施治,静脉输血并发症预防及处理,液血胸发生原因:多见于外科手术后留置颈静脉套管针,套管针穿破静脉管壁进入胸腔,使输注的血液进入胸腔所致预防及处理1、输血前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2、输血前认真检查留置套管针有无外漏,疑有外漏者立即取下输血管,用注射器接套管针反复回抽,如无见回血,迅速拔出套管针3、已发生液血胸时,用注射器在右胸第二肋下穿刺可取的血性胸液,立即行胸腔闭式引流4、改用其他静脉通路继续输血、输液5、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26、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并记录,静脉输血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空气栓塞、微血管栓塞发生原因:1、输血导管内空气未排尽2、导管连接不紧,有缝隙3、加压输血时无人在旁看守预防及处理1、输血前必须把输血管内空气排尽,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加压输血时专人守护2、进行锁骨下静脉和颈外静脉穿刺时,术前让病人取仰卧位,头偏向对侧,尽量使头后仰,然后屏气,深呼吸后憋住气,再用力做呼吸运动3、拔管后严密封闭穿刺点4、若发生空气栓塞,立即停止输血,通知医生,积极配合抢救,安慰病人5、予高流量氧气吸入6、严密观察病人神志变化,监测生命体征7、严重病例须气管插管人工通气,出现休克症状时,及时抗休克治疗,静脉输血并发症预防及

27、处理,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发生原因:免疫缺陷或功能低下病人多次接受输血预防及处理1、避免长期反复输血2、尽量输入经过放射线照射的血制品3、遵医嘱应用类固醇、环磷酰胺、T淋巴细胞抑制剂等积极抗排斥反应治疗吸痰图 您注意无菌操作了吗?,吸痰护理并发症预防及处理,低氧血症 呼吸道黏膜损伤 感染 心律失常阻塞性肺不张气道痉挛,吸痰护理并发症预防及处理,低氧血症(呼吸加快、脉率加快、血压升高、紫绀等)发生原因:1、吸痰过程中供氧中断2、吸痰时负压抽吸将肺内氧气吸出3、吸痰操作过程反复,引起咳嗽,使呼吸频率下降4、患者本身有缺氧性疾病5、吸痰时负压过高、时间长、吸痰管外径粗、置管过深6、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在吸

28、痰过程中脱离呼吸机时间过长,吸痰护理并发症预防及处理,预防及处理1、吸引管口径的选择要适当2、若有咳嗽,可暂停操作3、吸痰不宜深入至支气管处4、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在吸痰过程中不宜使患者脱离呼吸机时间过长5、吸痰前后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6、吸痰时密切观察患者心率、心律、动脉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7、已发生低氧血症者,立即加大吸氧流量,予对症处理,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吸痰护理并发症预防及处理,呼吸道黏膜损伤发生原因:1、吸痰管质量差、质地坚硬、粗糙、管径过大2、操作不当、缺乏技巧3、固有鼻腔黏膜柔嫩、血管丰富4、病人烦躁不安、不合作5、呼吸道黏膜本身有炎症水肿及炎性渗出者,易损伤,吸痰护理并发症预防

29、及处理,预防及处理1、选择优质的、型号适当的吸痰管2、每次吸痰前测试吸痰管是否通畅和吸引力是否适宜,以调节合适的吸引负压3、吸痰前观察患者口腔黏膜有无损伤、牙齿有无松脱4、每次吸痰的时间不宜超过15s5、不合作的患儿,应取得家长的配合,极度不合作者,酌情予镇静6、鼻黏膜损伤者,可外涂四环素软膏7、发生气管黏膜损伤时,可用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或丁胺卡那霉素等抗生素进行超声雾化,吸痰护理并发症预防及处理,感染(局部充血、肿胀、疼痛、寒战、高热、痰多等)发生原因:没有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预防及处理1、吸痰时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2、痰黏稠者可进行超声雾化3、加强口腔护理4、防止呼吸道粘膜损伤5、发生感染

30、者,予以对症处理,吸痰护理并发症预防及处理,心律失常发生原因:吸痰过程中,反复吸引时间过长,插管过深预防及处理1、防止低氧血症的发生(措施同前)2、发生心律失常时,立即停止吸引,退出吸痰管,并给予吸氧或加大氧流量3、一旦发生心跳骤停,立即施行准确有效的胸外按压,开放静脉通路等对症治疗,吸痰护理并发症预防及处理,阻塞性肺不张发生原因:1、吸痰管外径过大,吸引时氧气被吸出的同时,进入肺内的空气过少2、吸痰时间过长、压力过高3、痰痂形成阻塞吸痰管,造成无效吸痰预防及处理1、选择合适的吸痰管2、采用间歇吸引的办法,每次操作最大吸引3次3、插入吸痰管前检查吸痰管是否通畅,防止无效吸引4、加强肺部理疗,吸

31、痰前后听诊肺部呼吸音情况,吸痰护理并发症预防及处理,气道痉挛(常见于哮喘病史长期发作的患者,因插管刺激使气管痉挛加重缺氧)预防及处理对气道高敏的病人,可予吸引前用0.1%利多卡因少量滴入,也可予以组胺拮抗剂口服。气道痉挛发张时,应暂停气道吸引,鼻导管吸氧并发症预防及处理,无效吸氧 气道黏膜干燥 氧中毒感染肺组织损伤烧伤过敏反应二氧化碳麻醉鼻衄,鼻导管吸氧并发症预防及处理,无效吸氧发生原因:1、中心供氧站或氧气瓶气压低,吸引装置连接不紧密2、吸氧管扭曲、堵塞、脱落3、氧流量未达到病情需要、气道分泌物过多预防及处理1、检查氧气装置、供氧压力、管道连接是否漏气2、吸氧管要妥善固定,保持呼吸道通畅3、

32、遵医嘱或根据患者病情调节氧流量4、严密观察患者缺氧症状有无改善5、一旦出现无效吸氧,立即查找原因,对症处理,鼻导管吸氧并发症预防及处理,气道黏膜干燥发生原因:氧气湿化瓶内湿化液不足,吸氧流量过大预防及处理1、及时补充氧气湿化瓶内的湿化液2、根据病人缺氧情况调节氧流量3、加温加湿吸氧装置4、对于气道黏膜干燥者,给予超声雾化吸入,鼻导管吸氧并发症预防及处理,氧中毒发生原因:吸氧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氧浓度高于60%预防及处理1、严格掌握吸氧指征、停氧指征2、严格控制吸氧浓度3、对氧疗病人做好健康教育4、吸氧过程中,经常做血气分析,动态观察氧疗效果,鼻导管吸氧并发症预防及处理,感染发生原因(吸氧终端

33、装置污染,插管动作粗暴导致鼻腔黏膜破损,而病人机体抵抗力低下,易发生感染)预防及措施1、每日更换吸氧装置2、湿化瓶内液体为灭菌处理的冷开水、蒸馏水3、每日口腔护理两次4、如有感染者,去除引起感染的原因,应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鼻导管吸氧并发症预防及处理,肺组织损伤发生原因:给病人氧疗时,在没有调节氧流速的情况下,直接与鼻导管连接进行吸氧,导致大量高压、高流量氧气在短时间内冲入肺组织所致预防及处理1、在调节氧流量后,供氧管方可与鼻导管连接2、原面罩给氧病人在改用鼻导管吸氧时,要及时将氧流速减低,鼻导管吸氧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烧伤发生原因:吸氧装置连接不紧密,导致氧气外漏,导致火灾发生预防及处理1、注

34、意安全用氧,严禁烟火2、为病人吸氧时妥善固定吸氧装置,防止氧气外漏3、病人吸氧时要着棉质外衣,以防有静电引起火灾4、一旦发生火灾,要保持冷静,及时关闭氧气来源5、如病人烧伤,按烧伤处理,鼻导管吸氧并发症预防及处理,过敏反应发生原因:1、并发急性肺水肿时,使用酒精进行氧气湿化,而患者对酒精过敏2、对吸氧管材料或胶布过敏预防及处理1、详细询问病人过敏史,包括药物、用物等2、酒精过敏者,湿化液禁用酒精3、发生过敏反应者,及时去除过敏原,给予抗过敏及对症治疗,鼻导管吸氧并发症预防及处理,二氧化碳麻醉发生原因:1、慢性缺氧病人高浓度给氧2、吸氧过程中,病人或家属擅自加大氧流量预防及处理1、对缺氧及二氧化

35、碳潴留并存着,应以低流量、低浓度持续给氧为宜2、加强对病人及家属说明低流量吸氧的特点和重要性3、加强病情观察4、在血气分析动态监测下调节用氧浓度5、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通畅,促进二氧化碳排出6、经上述处理无效时应建立人工气道进行人工通气,鼻导管吸氧并发症预防及处理,鼻衄 发生原因:1、动作过猛,反复操作2、鼻导管过粗或质地差3、在更换鼻导管时,鼻咽部的黏膜被外力扯破导致出血4、长时间较高浓度吸氧,且湿化不足,导致鼻黏膜过度干燥、破裂,鼻导管吸氧并发症预防及处理,预防及处理1、正确掌握插管技术,插管动作轻柔2、选择质地柔软、粗细合适的吸氧管3、长时间吸氧者,注意保持室内湿度,做好鼻腔湿化工作

36、4、如发生鼻衄,及时报告医师,进行局部止血处理,导尿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尿道黏膜损伤尿路感染尿道出血虚脱误入阴道暂时性性功能障碍尿道假性通道形成,导尿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尿道黏膜损伤发生原因:1、男性尿道长,存在弯曲和狭窄部位2、操作者不熟悉气囊导尿常识及男性尿道解剖3、患者精神紧张4、下尿路有病变时,尿道解剖发生变化5、病人自行拔管6、使用导尿管粗细不合适或质地坚硬,导尿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预防及处理1、插管前常规润滑导尿管,操作手法宜轻柔2、选择粗细合适的、质地软的尿管3、耐心向患者解释,若患者紧张,可遵医嘱用药4、导管所致的黏膜损伤,轻者无需处理或经止血止痛等对症处理,严重损伤者,

37、需要尿道改道、尿道修补等手术治疗,导尿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尿路感染发生原因:1、术者的无菌技术不符合要求2、导尿破坏了尿道黏膜的屏障3、所用的导尿管粗细不适或质地硬4、技术不熟练5、男性常有前列腺增生,增加了感染的机会6、采用的导尿管受细菌污染,导尿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预防及处理1、用物必须严格灭菌,插管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动作轻柔,注意会阴部消毒2、尽量避免留置导尿管3、当尿路感染发生时,必须尽可能拔出导尿管,并根据病情采用合适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导尿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尿道出血发生原因:1、尿道黏膜损伤严重时可引起尿道出血2、凝血机制障碍3、药物可引起尿道黏膜充血、水肿,4、大量放

38、尿,导尿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预防及处理1、防止尿道黏膜损伤2、凝血机制障碍的病人,导尿术前应尽量予以纠正3、插入尿管后,放尿不宜过快,第一次放尿不超过1000ml4、镜下血尿不需特殊处理,如血尿比较严重者,可适当使用止血药,导尿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虚脱(大量放尿)预防及处理1、对膀胱高度膨胀且极度虚弱的病人,第一次放尿不超过1000ml2、发现病人虚脱,应立即取平卧位或头高脚低位3、给予温开水或糖水饮用4、如经上述处理无效,应及时建立静脉通路,并立刻通知医生抢救,导尿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暂时性性功能障碍发生原因:1、患者可能有引起性功能障碍的原发病2、所有其他导尿术并发症都有可能成为性功

39、能障碍的原因3、导尿术本身作为心理因素对男性性功能有影响预防及处理1、导尿前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2、熟练掌握导尿技术3、一旦发生性功能障碍,给予心理辅导,导尿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尿道假性通道形成(多见于脊髓损伤病人,反复、间歇性插入尿管,损伤膜部尿道)预防及处理1、插入尿管时手法要缓慢轻柔2、严格掌握间歇时间,导尿次数为46小时一次,每日不超过6次3、已形成假性通道者,必须进行尿道镜检查,借冲洗液的压力找到正常通道,然后向膀胱内置入一导丝,在导丝的引导下将剪去头部的气囊导尿管送入膀胱,保留23周,待假性通道愈合后再拔除。,导尿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误入阴道发生原因:女性病人特有的并发症,与女性

40、尿道解剖特点有关预防及处理1、仔细寻找尿道口2、误入阴道,应换管重新插入,口腔护理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窒息吸入性肺炎口腔黏膜损伤口腔及牙龈出血口腔感染恶心、呕吐,口腔护理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窒息,原因:(1)棉球遗留口腔导致窒息。(2)有义齿的病人,操作前未将其取出,操作时假牙脱落,造成窒息。(3)病人不配合操作,造成擦洗的棉球松脱,掉入气管或支气管,造成窒息。临床表现:轻者呼吸困难、缺氧、面色发绀,严重者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小便失禁、鼻出血、抽搐、昏迷,甚至呼吸停止。,口腔护理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窒息,预防和处理1、操作前后清点棉球数量,每次只夹取一个棉球。2、如有活动性假牙,操作前应取出。3、

41、棉球湿度要合适。4、如出现窒息,应及时处理,迅速有效清除吸入的异物。采用一抠,二转,三压,四吸的方法。一抠:用中、示指从病人口腔中扣出或用止血钳取出异物二转:将病人翻转180,用手拍击背部,使异物滑落。三压:用拳向上推压腹部,利用空气压力将异物冲出。四吸:用吸引器负压吸出阻塞的痰液或液体物质。5、如果异物已进入气管,病人出现呛咳或呼吸受阻,可在纤维支气管镜下取出异物,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口腔护理并发症预防及处理吸入性肺炎,原因:多发生于意识障碍的病人,口腔护理的清洗液和口腔内分泌物容易误入气管。临床表现:发热、咳嗽、咳痰、气促、胸痛等,叩诊呈浊音,听诊肺部有湿罗音。预防和处理:1、为昏迷病人

42、进行口腔护理时,将病人头偏向一侧,防止漱口液流入呼吸道。2、棉球要拧干,不应过湿,昏迷病人不可漱口。3、已出现肺炎病人,必须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积极抗感染治疗。,口腔护理并发症预防及处理口腔黏膜损伤,原因:1、擦洗过程中,护理人员操作粗暴。2、为昏迷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是,使用开口器方法欠正确或力量不当。3、漱口液温度过高,造成口腔黏膜损伤。临床表现:口腔黏膜充血、出血、水肿、溃疡形成,严重者出血、脱皮、坏死组织脱落。,口腔护理并发症预防及处理口腔黏膜损伤,预防及处理1、为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时,动作要轻柔。2、正确使用开口器3、选择温度适宜的漱口液4、发生损伤者,应用朵贝尔氏液呋喃西林液含漱。,

43、口腔护理并发症预防及处理口腔及牙龈出血,原因:1、患有牙龈炎、牙周病的病人,口腔护理对患处的刺激极易引起血管破裂出血。2、操作时动作粗暴,开口器应用不当。临床表现:以牙龈出血持续不止为主要症状。预防及处理:1、操作时动作应轻柔,正确使用开口器。2、若出现口腔及牙龈出血时,止血方法可采用局部止血或药物止血,必要时进行全身止血治疗。,口腔护理并发症预防及处理口腔感染、恶心呕吐,预防及处理: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及有关预防交叉感染的规定2、认真、仔细擦洗,操作时动作应轻柔,不要触及咽喉部,以免引起恶心。3、注意观察口唇、口腔黏膜、舌、牙龈等处有无充血、水肿、出血、糜烂。4、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44、。5、有感染者进行对症抗感染治疗。胸外心脏按压操作图,胸外心脏按压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肋骨骨折损伤性血、气胸栓塞心脏创伤胃、肝、脾破裂,胸外心脏按压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肋骨骨折发生原因:用力过大或用力过猛,患者本身年龄较大骨质疏松。预防及处理1、行胸外按压时,按压应平稳、有规律不间断的进行2、根据病人年龄和胸部弹性施加按压力量,胸外心脏按压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损伤性血、气胸发生原因:用力过大或用力不当预防及处理1、若为闭合性气胸:气体量小时无需特殊处理,气体可在23周内自行吸收;气体量较多时可每日或隔日行胸腔穿刺排气一次,每次抽气量不超过1升,直至肺大部分复张,余下的气体可自行吸收。2、

45、若为张力性气胸:可安装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将气体持续引出;如果针尖在深部改变方向使破口扩大再加上正压机械通气,气胸会急剧加重形成的张力性气胸,这时应提醒外科医生早行剖胸探查,处理肺部破裂口。3、给氧,必要时行机械通气。但注意,气胸患者行机械通气必须常规进行胸腔闭式引流。4、血气胸在肺复张后出血多能自行缓解,若继续出血不止,可考虑手术。,胸外心脏按压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栓塞预防及处理1、按压力量恰当,防止发生肋骨骨折。2、发生栓塞后,最重要的是吸氧,一般吸氧浓度达50%以上。必要时气管插管,并用机械通气。3、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临床上首选甲基氧化泼尼松。及时使用可防止低氧,胸外心脏按压操作并发症预

46、防及处理,心脏创伤发生原因:前下胸壁直接受压力撞击,心脏挫伤预防及处理1、卧床休息,心电监护2、给予抗心律紊乱药物治疗,纠正低血钾3、有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房颤动且心律较快的病人予洋地黄,胸外心脏按压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胃、肝、脾破裂发生原因:按压位置过低,用力过重预防及处理1、严密观察病情,定时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有无休克症状,了解腹痛、腹胀、呕吐及腹部体征的变化2、疑有内脏破裂者应禁食,予补液,记录出入液体量3、发生胃破裂者,可行裂孔修补术或胃部分切除4、肝破裂的处理原则是彻底清创,确切止血,通畅引流5、脾破裂进行缝合修补术,严重不能修补时,行脾脏切除术,常用护理技术,常用护理技术并发症预防与处理,付湘军,祝大家快乐每一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