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4-货币银行与利率.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281496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5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h4-货币银行与利率.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h4-货币银行与利率.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h4-货币银行与利率.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h4-货币银行与利率.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h4-货币银行与利率.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h4-货币银行与利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4-货币银行与利率.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货币、银行与利率,第一节 货币与货币存量第二节 银行体系与货币供给第三节 货币需求第四节 利率的决定,宏观经济学,1,一.货币与货币存量,一、货币的定义与形式1、货币的定义 在宏观经济学中货币的定义是可以作为支付手段被广泛运用和接受的资产。,宏观经济学,2,2、货币的形式,历史上,货币的形式包括商品货币和金属货币两大类。商品货币:牲畜、贝壳、米、布、木材金属货币:贵金属:金银铜。本身有功用,物理度量标准,坚固耐久,匀质性,理想货币应具备如下特征:易标准化、可分性、易携带、性质稳定,宏观经济学,3,纸币(法定货币):凸现了交换媒介的职能,容易携带和贮存,改变钞票上印数数字对应不同价值量,

2、利用小数点细分。但本身无价值,需要控制数量保证稀缺性。支票货币(私人债务货币):信用关系发达的现代经济,银行系统提供的支票一定范围内取代了纸币的地位,宏观经济学,4,现代经济的货币形式纸币硬币支票存款借记卡中的活期存款,信用卡也具有支付功能,但不是货币形式。,宏观经济学,5,2、货币的职能,支付手段:货币是人们用于交易产品与服务的资产。能够提高交易效率价值尺度:货币是度量产品和服务价值的基本单位价值储藏:货币是人们贮藏财富的一种资产。相比其他资产,货币流动性最高。,货币、火和轮子是人类有史以来的三大发明货币是经济中的血液,宏观经济学,6,货币的本质特征:流动性,变现:把一种资产变成普遍接受的支

3、付手段(如现金货币)流动性:一种资产转变为社会普遍接受的交换媒介形态的难易程度。容易变现的资产流动性高,难以变现的资产流动性低。货币:具有完全流动性的资产其它资产也具有高低程度不一的流动性,因此具有不同等级的货币性,宏观经济学,7,三、货币存量及其衡量,货币存量:经济中流通的货币量货币存量的衡量中国标准M0 通货、现金:主币+辅币M1 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M2 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M3 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宏观经济学,8,货币存量,美国标准M0:通货(纸币+辅币)M

4、1(狭义货币供给量)=M0+旅行支票+活期存款+其他支票存款M2(广义货币供给量)=M1+储蓄存款+小额定期存款+非机构持有货币市场信托基金M3=M2+大额定期存款(10万美元及以上)+机构持有的货币市场信托基金+存款机构对美国政府和联邦机构证券的回购协议+欧洲美元,宏观经济学,9,尽管各国对货币层次划分的标准以及统计口径不尽相同,但从货币流动性上看,M1所有构成要素均是流动性高、被广泛接受和使用的支付手段,是公认的最狭义的货币度量,也是最接近于货币定义的度量指标。为了便于分析,通常将货币总量M写为:M=C+D其中,C为流通中的现金;D为公众的银行存款。,宏观经济学,10,第二节 银行体系与货

5、币供给,货币供给指经济体所能获得的货币数量一、中央银行及其职能 中央银行是一国最高的货币金融管理机构,在各国金融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历史上,中央银行的产生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由商业银行逐渐演变为中央银行,例如英格兰银行;另一种是在政府的设计下直接为担负中央银行职能而设立的,如美国的联邦储备体系。,宏观经济学,11,中央银行的三个职能,(1)发行的银行 一是垄断货币的发行权,负责发行纸币和硬币、管理纸币和硬币的流通;二是间接地控制货币供给,通过调节货币供给来影响产出和价格。,宏观经济学,12,(2)银行的银行一是集中存款准备金;各国中央银行要求商业银行及有关金融机构按照存款总额的某一比例缴纳存款准

6、备金,以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银行间清算的需要,同时也保证中央银行有能力控制货币供给。二是组织全国票据清算;中央银行主持各银行之间的清算往来、执行清算中心的职能。三是充当最后贷款人。当某金融机构发生资金周转困难而又无力从其他金融机构获得资金支持时,中央银行将充当最终贷款人的角色,向其发放贷款。,宏观经济学,13,(3)政府的银行,经理国库。负责经办财政预算收支,办理国家预算收入的收纳、划分、留解和库款拨付,反映财政收支执行情况,监督和审查国库。充当政府的金融代理人。管理外汇和黄金储备,代理国家债券的发行以及还本付息事宜,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出席国际会议、签订国际金融协定,充当政府顾问、提供经

7、济金融信息和决策建议。对国家财政提供信贷支持。在国家财政出现收支不抵时,为政府提供信用,解决政府的资金需求。作为国家最高金融管理当局,实施金融管理。制定有关金融管理法规,依法对金融机构的设置、撤并、迁移等进行审批和注册等。,宏观经济学,14,二、商业银行与存款的多倍扩张,商业银行:银行系统的主体,与其他企业一样,商业银行目的是盈利。虽也经营证券交易、保险甚至房地产等,但基本业务是存款与贷款商业银行必须将大部分存款(以及自有资产)尽量以贷款的形式发放出去,才能实现盈利但商业银行总面临挤兑和破产的风险因此,为控制银行风险,商业银行必须保留部分存款,作为准备金(储备金),准备金占存款的比例称为准备金

8、率,宏观经济学,15,1、部分准备金制度,所谓部分准备金制度指这样一种制度,即银行体系中的银行只保留一部分存款作为准备金,存款准备金与存款的比率小于1。与部分准备金制度相对应的概念是完全准备金制度,也就是银行将所有存款都作为准备金而持有。,宏观经济学,16,存款准备金,指银行为满足存款人的提款需要而持有的流动性资产,包括库存的通货和存入在中央银行中的存款,存款准备金与存款的比率也被称为存款准备金率。法定准备金,即中央银行要求商业银行及有关金融机构按照存款的某一比率存入中央银行的那部分存款,这一比率就是法定准备率。超额准备金,即存款准备金中扣除法定准备金余下的部分,超额准备金与存款的比率也称为超

9、额准备率。,宏观经济学,17,部分准备金制度下,商业银行通过开展信贷业务来实现存款的多倍扩张,即货币创造。假设:第一,公众不持有任何通货,而是将其全部存入银行体系,即不存在现金提出;第二,银行体系由一个中央银行和至少两家商业银行构成;第三,商业银行不保留超额准备金,而且商业银行只有活期存款,没有定期存款。,2.存款货币的多倍创造,宏观经济学,18,宏观经济学,19,初始存款增加10 000元,导致银行体系的存款总额增加50000元,存款实现了多倍扩张。在本例中,由于公众不持有通货,因此货币总量就是公众持有的银行存款。可见,中央银行通过向公众购买债券投入货币10 000元,致使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

10、金增加10 000元,商业银行通过将扣除法定准备金后多余的存款准备金放贷出去,最终导致货币供给增加了50 000元。反过来,若期初存款减少10000元,那么将导致货币供给减少50000元。这个过程称为货币收缩。,宏观经济学,20,通用公式:,宏观经济学,21,三、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基础货币是公众持有的通货和银行准备金的总和,它是作为货币使用的中央银行的负债:,B代表基础货币;C为公众持有的通货;R为银行准备金如果假设公众不持有现金,基础货币则为银行持有的准备金。货币供给M就等于银行存款D。又由于银行所需持有的准备金:,宏观经济学,22,因此,在部分准备金制度、公众不持有通货以及银行不持有超额

11、准备金的情形下,货币供给等于基础货币与法定准备金率之比。,存款的多倍扩张每单位基础货币派生出1/rr倍的货币。货币供给量是基础货币量的倍数。基础货币也被称为高能货币。,宏观经济学,23,放松假定的货币供给过程,取消公众不持有通货和商业银行只持有法定准备金这两个假设。,假定公众持有通货与其银行存款的比率即通货存款率:,商业银行不仅持有法定准备金还持有超额准备金,其中法定准备金率仍然为rr,超额准备金率为re。若公众持有通货C和银行存款D,货币供给为M=C+D。基础货币为B=C+R。准备金R包括法定准备金RR和超额准备金RE。,宏观经济学,24,货币乘数:,宏观经济学,25,四、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

12、,经济体的货币供给取决于两个因素: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货币乘数又取决于通货存款率、法定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第一,基础货币量与货币供给量之间同比例变化,基础货币量增加导致货币供给量按相同比例增加。第二,通货存款率上升,货币乘数下降,其它条件不变时,货币供给量下降。法定准备金率上升,货币供给量下降。第四,超额准备金率上升,货币供给量和货币乘数也随之变小。,宏观经济学,26,第三节 货币需求,一、货币需求理论二、货币需求函数三、货币流通速度,宏观经济学,27,一、货币需求理论,货币需求指人们在资产组合中所愿意持有的货币资产数量。实际货币需求,即剔除价格因素后的货币需求。名义货币需求是不考虑价格因

13、素的货币需求。人们关心的是货币资产的实际价值而非名义价值。,宏观经济学,28,货币作为一类重要的资产,具有区别于其他资产的两个显著特征:首先,货币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其次,货币的收益率较低。前一个特征是人们愿意持有货币的主要原因,而后一个特征意味着持有货币需付出机会成本。,宏观经济学,29,1、持有货币的三种动机,凯恩斯认为人们的货币需求来源于三种动机,即交易性动机、预防性动机和投资性动机。(1)交易性动机。交易性动机是使用货币对商品与交易进行支付引起的,它与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密切相关。由于收入获取与支出发生之间总存在一定的时间,人们需要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用于应付日常交易需求。凯恩斯认为,源于

14、交易性动机的货币需求主要取决于收入的高低。,宏观经济学,30,(2)预防性动机。预防性动机是使用货币以应付意外支出而引起的,它产生于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按照凯恩斯的观点,源于预防性动机的货币需求主要取决于人们对未来收入和交易的预期。(3)投机性动机。投机性动机是使用货币以利用未来可能出现的时机开展投资活动而引起的。具体来说,为了利用利率或证券价格的变化进行投机活动,人们需要持有一定量的货币,以便低买高卖获得收益。,宏观经济学,31,一方面,利率较高时,持有生息资产的利息收入较大;另一方面,人们预期利率极有可能下降,持有生息资产获得资本利得的可能性也较大。因此,利率上升,人们倾向于减持货币

15、转而持有生息资产。反之,利率下降,人们增持货币。在极端情况下,当利率水平极低时,人们因预期利率一定会上升而倾向于无限量地持有货币。也就是说,任何新增的货币供给都会被人们持有,这就是所谓的“流动性陷阱”。,利率对投机性动机货币需求的影响:,宏观经济学,32,因交易性动机和预防性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主要涉及到货币总量M1,而投机性动机引致的货币需求往往与货币总量M3联系在一起。,宏观经济学,33,2、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概括起来,对货币需求有重要影响的宏观经济变量有三类:一是收入。随着收入上升,人们的交易量及对流动性的需求也会增加,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货币需求也会上升。收入的变化主要影响货币的

16、交易性需求和预防性需求。,宏观经济学,34,二是利率。相对于非货币资产,货币的收益率极低甚至为零。利率提高,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上升,货币需求下降。反之,利率下降,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提高,货币需求上升。利率主要影响货币的投机性需求。,三是价格水平。价格水平越高,人们开展交易所需求的货币越多,因而愿意持有更多的货币,名义货币需求增加。,宏观经济学,35,除了这三类因素以外,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还包括财富、资产的风险和流动性、支付技术等。当财富增加时,人们会以货币形式持有部分新增财富,货币需求增加;当发生通货膨胀时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下降,为规避货币的通货膨胀风险,人们会将货币转换成通货膨胀风险较小的非货

17、币资产,货币需求降低;当非货币资产的流动性上升,这些非货币资产能容易地转换成货币,此时货币需求减少;当支付技术的效率提高,人们用较少的货币就能完成交易,货币需求减少。,其他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宏观经济学,36,二、货币需求函数,货币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关系可以表示为:,为名义货币需求量;P为价格水平;Y为实际收入;i为非货币资产的名义利率。忽略了其他因素。货币需求与收入为正向关系,与利率为反向关系。,实际货币需求,宏观经济学,37,三、货币流通速度,所谓货币流通速度指某一既定时期内货币存量的周转次数,等于名义GDP与名义货币存量的比率,即,例如在2007年,M1货币存量平均为136785.46亿元

18、,GDP为249529.9亿元,所以,M1的流通速度为1.82。也就是说,M1货币余额平均1元融通1.82元的最终商品和服务支出。如果货币流通速度提高,那么1元货币存量用来融通最终商品和服务支出的平均次数增加,需要的货币数量下降。,宏观经济学,38,第四节 利率的决定,1货币供给曲线 货币供给是指经济体中可以获得的货币数量。虽然货币供给取决于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公众的行为决策,但在分析货币市场均衡时往往假设货币供给是外生的,是由中央银行独立控制的政策变量。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调节法定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来控制货币供给(第十章详细讨论)。若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政府债券、降低法定准备金

19、率或者降低再贴现率,货币的供给量就会增加。,宏观经济学,39,宏观经济学,40,2货币需求曲线,实际货币需求取决于实际利率和实际收入。若实际收入不变,货币需求与实际利率呈反方向变动。,宏观经济学,41,3、货币市场均衡与均衡利率的决定,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为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宏观经济学,42,宏观经济学,43,二、均衡利率的变动,1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增加,宏观经济学,44,2货币需求增加,宏观经济学,45,三、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1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关系若r表示实际利率、i表示名义利率、表示通货膨胀率,当年1元的资产在一年后的名义价值为:,实际利率、名义利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关系近似地表示为:,

20、宏观经济学,46,3真实的实际利率与预期的实际利率,预期的实际利率等于名义利率与预期通货膨胀率之差,即,由于真实的通货膨胀率 可能高于或低于预期通货膨胀率,因此预期的实际利率与真实的实际利率可能不一致。,是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宏观经济学,47,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的风险,某人购买10年期国债,名义利率为8%,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为2%,若下一年真实的通货膨胀率为5%,那么真实的实际利率(3%)就低于预期的实际利率(6%),此人遭遇了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所造成的风险。为了规避此类风险,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对部分国债进行了指数化,补偿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的影响,使国债的实际利率(实际收益率)不受通货膨胀率波动的影响,从而保证在国债的整个期限内实际利率保持在一个既定的水平。,宏观经济学,48,习题,1货币的职能有哪些?2举例说明存款的多倍扩张过程。3影响货币供给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货币供给的?4人们为什么愿意持有货币,举例说明。5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有哪些?6近15年来中国的货币流通速度有何变化?7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变化如何影响均衡利率?,宏观经济学,4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