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护新概念新.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287551 上传时间:2023-10-14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2.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救护新概念新.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救护新概念新.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救护新概念新.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救护新概念新.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救护新概念新.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救护新概念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救护新概念新.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救护新概念,Time is Life!Time is Life!Time is Life!,韶关市应急救护指挥中心,救护新概念,概念 救护新概念是指在现代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新的模式结构下,利用科技进步成果,针对生产、生活环境下发生的危重急症、意外伤害,向公众普及救护知识,使其掌握先进的基本救护理念与技能,从“第一目击者 第一反应者”,以便能在现场及时、有效地开展救护,从而达到“挽救生命、减轻伤残”的目的,为安全生产、健康生活提供必要的保障。,目 录,一、现代救护的特点与“第一目击者、反应者”二、现场评估、判断病情三、紧急呼救四、现场挽救生命的原则五、现场救护的“生命链”,一、现代救护特点与“第

2、一目击者、反应者”,(一)概述 现代社会人类交往日趋频繁,各种突发性危重急症的发生率扶摇直上,各种意外伤害和天灾人祸明显增多。传统急救服务运作方式已显得苍白无力,难以完成使命。,突发急症主要是心脑血管疾病,如脑溢血、心肌梗死等。,意外伤害主要是交通事故,如车祸,飞机失事等。,自然灾害如地震、水灾,火灾等。,(二)现代救护特点:现代救护是指在事发现场,对伤病员实施及时、先进、有效的初步救护。,现场救护,时间就是生命,抓住“救命的黄金时间”(“白金10分钟”、“黄金1小时”)救援医疗服务系统(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EMS)EMS:是具有受理应答呼救的专业通讯指挥,承担

3、院外救护的机构,救援医疗服务(EMS)系统:是具有受理应答呼救的专业通讯指挥,承担院外救护的机构。,生 命 链,早期通路,早期心肺复苏,早期除颤,早期高级生命支持,早期通路就是及早启动急救医疗服务系统(EMSS)。早期心肺复苏对于心脏骤停者,主张首先对其进行1分钟心肺复苏后,在抢救间隙快速打电话呼叫。,从心脏骤停到除颤的时间与存活率呈负相关:3分钟内 存活率74 3分钟后 存活率49而目前在大多数国家 心脏骤停 除颤,9分钟,存活率?,早期心脏除颤,早期高级生命支持专业技术人员赶到后,应尽快采取相应的急救技术及急救药物等使得生命支持更可靠。,现场救护的基本理念,要救命,靠自己救能活,坐等毙要救

4、人,先保己情况危,要放弃先救命,后治伤施救护,分缓急,现场救护的原则,冷静,快速,科学,安全,(三)“第一目击者”概念:是指在现场为突发伤害、危重疾病的伤病员提供紧急救护的人。发病或事故现场伤病人身边的人参加过救护培训并获取培训相关的证书提供紧急救护 普及救护知识:每一位公民 第一目击者 第一目击者(我国正在为提高拥有救护员证书的“第一反应人”比例而努力),“第一反应者”(first responder),指在现场为突发伤害和危重疾病的病人提供紧急救护的人。包括现场伤病人身边的人(亲属、同事、救援人员、警察、消防员、保安人员、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等),参加过救护培训并获得相关证书,在事发现场利用所

5、学的救护知识、技能救助病人。第一反应者不是第一个发现事故的人,可能是一人,可能是两人或多人。,第一反应者还是 第一目击者?,两个概念的澄清:,现场急救观念的改变,抢救并稳定伤情,抬起来就跑,人们曾经将抢救危重急症、意外伤害伤病员的希望完全寄托于医院和医生,缺乏对在现场救护伤病员的重要性和可实施性的认识。往往丧失了最宝贵的几分钟、十几分钟的“救命的黄金时刻”。,案例1:我国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于06年12月20日因突发性心脏病逝世。,案例2:我国著名相声大师侯耀文因心源性猝死于07年6月24日逝世。,救护新概念与传统救护观的比较依靠公众依靠医生正规培训没有培训救护技术缺乏抢救及时不及时自我保护

6、不重视人文关怀不注意,急救意识的转变,救护,应从医生的手中“解放”出来,它不是医生的“专利”,要把知识交给人民。,救护,要冲破医院的围墙,走向社会,走到社区,即救护社会化,结构网络化,抢救现代化,知识普及化。,CPR创伤救护常见内科急症意外伤害灾害救护,培训内容:,人人都是急救员实现社会大急救,现场救护程序,现场评估 病情判断 紧急呼救 立即施救 安全转运,二、现场评估、判断病情,(一)现场评估 首先应注意可能对救护员本人、伤病员或旁观者造成的伤害及进入现场的安全性。其次是对各种疾病和损伤的原因进行判断 最后确定受伤者人数。看 听 闻 思考,1、评估情况 检查现场包括现场的安全、引起疾病和损伤

7、的原因、受伤人数以及自身、伤病员及旁观者是否身处险境,伤病员是否仍有生命危险存在,然后,判断现场可以使用的资源及需要何种支援/可能采取的救护行动。,2、保障安全 在进行现场救护时,应首先确保自身安全。不要试图兼顾太多工作,以免使伤病员及自身陷入险境。要清楚了解自己能力的极限,在不能消除存在的危险的情况下,应尽量确保伤病员及自身的距离,安全救护。,3、个人防护 第一目击者在现场救护中,应使用个人防护用品,阻止病原体进入身体。在可能的情况下用呼吸面罩、呼吸膜等实施人工呼吸,还应戴上医用手套/眼罩/口罩等个人防护品。,二、现场评估、判断病情,(二)判断病情1、意识 先判断伤病员是否清醒。双手轻拍伤病

8、员肩膀并在耳边大声呼唤。,2、气道 保持气道通畅对于呼吸是必要条件。如伤病员有反应但不能说话、不能咳嗽,可能存在气道梗阻,必须立即检查和清除。,3、呼吸正常人每分钟呼吸1218次,危重伤病员呼吸变快、变浅,呈叹息样。如伤病员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4、循环体征检查循环体征如呼吸、咳嗽、皮肤颜色、运动、脉搏情况等。,5、瞳孔反应 瞳孔位于黑眼球的中央。正常时双眼的瞳孔是等大等园的,遇到强光刺激会迅速缩小。瞳孔缩小 瞳孔扩大,瞳孔缩小(2.5 mm),瞳孔散大(5 mm),39,病情判断,意识 是否清醒 气道 是否畅通呼吸 是否存在心跳 是否停止瞳孔 是否正常体表 有无伤口四肢 有无骨折,

9、三、紧急呼救,(一)救护启动 救护启动由急救通讯称为呼救系统开始。呼救系统的畅通,在国际上被列为抢救危重伤病员的“生命链”中的“第一环”。有效的呼救系统对保障危重伤病员获得及时救治至关重要。,(二)呼救电话须知你(报告人)的电话号码与姓名,伤病员姓名、性别、年龄和联系电话伤病员所在的准确地点,尽可能指出附近街道的交汇处或其它显著标志伤病员目前最危重的情况,如昏倒、呼吸困难、大出血等突发事件时,说明伤害性质,严重程度、受伤人数现场所采取的救护措施不要先放下话筒,要等救援医疗服务机构调度人员先挂断电话。,(三)单人及多人呼救 单人:如伤病员呼吸停止、心跳骤停,应先实施心肺复苏,再拨打电话。其它缓和

10、一些的情况可以先拨打电话,再实施急救。多人:一人施救,另一人拨打呼救电话。,四、现场挽救生命的原则,首先保持镇定,沉着大胆,细心负责评估现场,确保自身与伤病员的安全分清轻重缓急,先救命,后治伤,果断实施救护措施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采取减轻伤病员的痛苦的措施充分利用可支配的人力、物力协助救护,46,现场抢救要因地制宜,夹板:对侧肢体、雨伞、木棍等 绑带:衣服、袜子、毛巾等搬运:床板、靠背凳等,47,救护时要表明身份:,“我是救护人员,受过急救专业培训”,(一)判断意识(二)立即呼救(三)摆好体位(四)打开气道,现场救护的步骤,(五)判断呼吸(六)判断心跳(七)紧急止血(八)局部检查,若无自主呼吸及

11、心跳,立即行心肺复苏!,抢救应按轻重缓急进行 伤情分类 第一优先:严重头颈部伤、大出血、昏迷、休克、严重挤压伤、张力性气胸、呼吸道损伤、大面积烧伤有呼吸心跳无神志 第二优先:胸部伤、开放性骨折、小面积烧伤、长骨闭合性骨折有呼吸心跳有神志不能行走 第三优先:无昏迷休克的头颅损伤和软组织伤有呼吸心跳有神志可以行走,国际检伤法分类标准,分类 伤 情 预 后 伤卡颜色 转送次序 一 严重伤员:首先迅速现场 可救活 红色 最先第一时间送到 急救后转送,如大出血、最近有条件进一步 休克、窒息、气道阻塞 抢救的医院 二 重伤员:骨折、眼伤、短时间内 黄色 可在第二时间转送 非大血管出血 无生命危险 到稍远的医院 三 轻伤员:可自行步行 无生命危险 绿色 最后转送 四 极严重伤员:处于频死 现场积极抢 黑色 经现场抢救有效,期重型颅脑伤,胸腹大 救,存活希望 以第二时间送到最 血管损伤,呼吸心跳停止 极少 近医院继续抢救,50,五、现场救护的“生命链”,“生命链”构成:四个环节,早期通路早期心肺复苏早期心脏电除颤早期高级生命支持,第一环节:早期通路,第二环节:早期心肺复苏,第三环节:早期心脏电除颤,第四环节:早期高级生命支持,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