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第二节小学生自尊与自卑心理.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288530 上传时间:2023-10-14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4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课件第二节小学生自尊与自卑心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教学课件第二节小学生自尊与自卑心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教学课件第二节小学生自尊与自卑心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教学课件第二节小学生自尊与自卑心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教学课件第二节小学生自尊与自卑心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课件第二节小学生自尊与自卑心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课件第二节小学生自尊与自卑心理.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节小学生自尊与自卑心理,1#336,一、小学生自尊心理,(一)小学生自尊心理的含义 自尊也称自尊心或自尊感,是社会社会评价与个人自尊需要关系的反映,主要指个体对自我价值和自我能力的情感体验,属于自我系统中的情感成分,具有一定的评价意义。简言之,自尊是对自我的一种评价性和情感性体验。自尊在个体自我意识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个体的生命历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个体的心里生活有着重要影响。提高小学生自尊心不仅能够改变小学生对自我的评价,形成对自己良好的自我印象,而且能增强他们的交往能力,使其保持良好的心境,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二)小学生自尊的结构,国外在自尊研究中将自尊分为学业自尊、社会性自尊和

2、身体性自尊三个层次,他们构成自尊的结构。小学生自尊至少分化为学业成就的自尊、社会交往的自尊和身体的自尊三种层次。这三种层次的自尊又进一步分化为不同学科的学生成就自尊、同伴关系的自尊、家庭人际关系的自尊、身体能力自尊和外貌长相自尊等。,小学生自尊等级层次结构图,(三)小学生自尊的形成,心理学家认为,自尊是通过社会比较形成的。我们每个人都有了解自己的需要,都需要知道自己在团体和社会中所处的位置,从而体会自身的价值。有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某些客观的参照标准来了解,如,我们可以通过血压、脉搏、体温等可观察指标来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但是,大多数时候,我们没有这种可供参照的客观标准,而只能通过与他人比较才能

3、估价自己,如,我们无法通过自己的身高、体重来估计自己的高矮、胖瘦,一个身高一米八的人是高还是矮,我们无法回答,因为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可以参照,在美国,这个人可能只是个中等个,可是在日本,这个人可能就是个高个。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是,恐怕大多数大学新生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在高中时,他们每个人都是最聪明的,可是上了大学后,他们却发现,他们原来并不是那么出类拔萃,只不过是平常人而已。,(三)小学生自尊的形成,只有比较才有自尊,没有比较就没有自尊。一般来说,社会比较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与比自己强或好的人比较,我们通常称为上行比较;另一种是与比我们弱或差的人比较,我们通常称为下行比较。人们常常认为,与比自己

4、强的人比较会产生嫉妒、敌意、挫折等消极的情感体验,而与比自己差的人比较则会产生优越、满足、幸福等积极的情感体验。其实不然,无论是与比自己强的人比较,还是与比自己差的人比较,都不必然导致积极的或消极的效果,究竟会产生哪种效果还取决于具体的情境。,(三)小学生自尊的形成,在与比自己强的人比较中,如果比较目标与自己关系密切,或同属一类,那么会产生积极效果。如,有的人常常在众人面前说自己认识某位知名人物,或说某位名人与自己是同学或朋友,等等,以此来提高自尊。这种现象,在心理学里我们通常称之为辐射效应,即比较目标的优良品质会辐射到自己身上,从而激发积极的情感体验。在与比自己差的人比较中也同样存在这样两种

5、情况,只是效果正好相反。如果比较目标与自己关系密切,或同属一类,那么会产生辐射效应,即对方的不良品质会辐射到自己身上,从而降低自尊;如果比较目标与自己关系疏远、陌生,或不属一类,则会产生对比效应,即感到比对方强,从而提高自尊。究竟与什么样的人比较最好呢?心理学家认为,最理想的比较目标是与自己相近并略微好于自己的人。,(四)小学生自尊水平对心理将康的影响,儿童的自尊或自尊心可看做是对自己身体、能力、表现等感到满意的一种心态。根据儿童自尊发展水平,可把儿童分为高自尊、中自尊和低自尊。高自尊的小学生能够自我接纳、自我开放、自我展示、自我赞许、自我超越。他们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不易受暗示的影响,对生活较

6、为满意。低自尊的孩子往往对自己持否定态度,看不起自己,不喜欢自己,甚至否定自我。中自尊的小学生对自己不太相信,需要更多的社会认可,能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四)小学生自尊水平对心理将康的影响,自尊对小学生的心理与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尊对儿童的动机和组织作用 2.自尊对小学生健康人格形成有着重要影响3.自尊对小学生的生长发育也有较大影响,(四)小学生自尊水平对心理将康的影响,由此可见,自尊是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标志之一。以完整系统形式尊在这的自尊,担负着协调儿童内部世界以及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之间关系的任务。自尊能够指引和确定儿童的行为方向,帮助他们规划如何行动,从而把儿童人格的

7、发展纳入到他们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中。因此,小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自始自终离不开自尊心的培养。,(五)小学生自尊心的培养与指导,1.建立正确的自我概念 教育者要客观地评价小学生的表现,家长、教师等成人的评价与人生观、价值观对小徐生自尊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另外,还应引导孩子以正确的态度进行自我评价给他们以情感支持和社会支持。帮助孩子正确的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和接纳自我。2.把尊重儿童和严格要求相结合 3.为儿童树立自尊的信念,让儿童感觉自己很重要 4.避免一些伤害小学生自尊心的行为和言语,小学生自我意识辅导案例-保护和提高自尊,小学生自我意识的辅导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自尊的辅导。美国著名心

8、理学家詹姆斯(W.Jame)认为,自尊就是指个体的成就感,或者说,自尊取决于个体在实现其所设定的目标的过程中对成功或失败的感受。可见小学生自尊的辅导,关键在于帮助小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减少失败的感受。有许多心理学家认为,自尊是由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共同构成的。所谓理想自我,是指一个人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的一种意象,这种意象并不是一种轻浮的、根本达不到的幻想(如我想成为百万富翁,我想成为著名影星等),而是一种想拥有某种特性的真诚愿望。所谓现实自我,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是否具有某种技能、特征和品质的主观认识。当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相一致时,自尊就是积极的。相反,当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不一致时,

9、自尊就是消极的。,小学生自我意识辅导案例-保护和提高自尊,例如,有这样两个学生,一个叫刘言,另一个叫周红。刘言很看重学业上的成功,他的理想是长大后当一名科学家。同时,他平时也努力学习,上课用心听讲,每次考试都能取得好成绩,是班里公认的好学生。与刘言不同,周红很看重同学间的友谊,希望自己的人缘非常好,将来能够成为班里所有同学的好朋友。可是,周红的性格很内向,不大愿意与同学们交往,同学们也很少主动与他来往,实际上,周红在班里的朋友很少。由于刘言同学的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是一致的,所以,他的自尊较高;而周红同学的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他的自尊相对较低。,我们应当注意,现实自我的获得实际

10、上是一个自我知觉的过程。人们在自我知觉的过程中通常会犯以下几种错误。第一,武断推论,即没有充分的依据,凭想当然下结论。比如,有些学习钢琴的小学生,只看到别人的成功,而没有看到别人付出的代价,以为只要自己学习钢琴,不付出代价也能获得成功。第二,选择性提取,即只注意消极的信息。比如,一个因为胖而自卑的女孩,可能对别人挑剔的目光极为敏感,却对赞赏的目光非常麻木。第三,泛化,即依据单一事件下结论。比如,一个人的生活有学业、品德、体貌、人际交往等很多方面,却只根据学业或体貌来给自己或他人下结论。第四,扩大,即高估消极事件。比如,和同学为一件小事吵架了,事情并不严重,却总担心给别人留下坏印象。,小学生自我

11、意识辅导案例-保护和提高自尊,第五,缩小,即低估积极事件。有些成绩不太好,却很有礼貌、爱劳动的同学,总觉得不是教师和同学心目中的好学生,因为他没有看到好品质的价值。第六,个人化,即对消极事件采取个人负责的归因风格,把不是自己的责任也揽到自己身上。例如,考试成绩不好,有时是因为题目太难,却责备自己没有学好。第七,二分思维,即全或无的思维,要么肯定,要么否定,要么正确,要么错误,对自己、对他人总是做“好”与“不好”的简单化评价。以上这些错误都会导致自尊降低。为此,我们应当引导小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珍视自己所拥有的某种技能、特性和品质,从而有效地保护和提高自己的自尊。,小学生自我意识辅导案例-保护和

12、提高自尊,二、小学生自卑心理,(一)小学生自卑心理的含义 所谓自卑心理,是指人们对自己的能力、心理品质做出偏低的评价。通常这种评价不符合自卑者本人实际情况,因此自卑者常常表现出缺乏自信,悲观失望、自忧自怜、烦恼苦闷等心理状态。自卑心理是一种消极的心态和不良的心理品质,不少儿童具有这种心理卫生问题。,(二)小学生自卑心理产生原因,自卑是指个体在与他人比较后,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因而表现出无能、软弱、精神不振等心理失衡问题。他是个体对自己能力与品质做出偏低评价的一种自我意识。它对小学生的整个生活都将发生根本的影响。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1.生理方面 一个人的相貌、身材、体重、肤色等,

13、都可能导致自卑的产生。另外,那些拥有先天缺陷的的人,存在自卑的现象更加普遍。,(二)小学生自卑心理产生原因,2.性格方面 有自卑心理的学生,性格比较内向,自尊心较强,自信心不够,容易因一时的失败而灰心丧气,甚至自暴自弃。3.成人的评价 父母、教师等成年人对孩子的评价往往会对孩子产生很大影响。特别是成人贬抑性的评价,都可能严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自卑感。,(二)小学生自卑心理产生原因,4.生活环境方面 有的儿童因家庭经济条件差,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有的学生因父母职业问题感到自卑;有的学生则因成绩不理想,受到别人歧视而自卑。5.个人能力方面 这是导致自卑的根本原因。失败和自卑,往往如影形随,

14、互为因果。所以经常遭到失败和挫折的学生,自信会日益消泯,而自卑也日益严重。6.认识方面 未能全面认识自己,对自我评价不客观。,(三)小学生自卑心理的影响,1.自卑心理是一种消极的心态和不良的心理品质2.自卑心理会引发小学生人际交往障碍3.自卑心理会带来心理和行为上的困扰,(四)小学生自卑心理的调适措施,1全面地、辩证地看待自己,正确 地认识、评价自己。不仅要如实地看 到自己的短处,也要恰如其分地看到 自己的长处,切不可因自己的某些不 如人之处而看不到自己的如人之处和 过人之处。2学会正确地归因。不能因一次失败,就认为自己能力不行。殊不知这次失败的原因很可能是多方面的,不一定是能力不足造成的。,

15、(四)小学生自卑心理的调适措施,3提高自信心。当你在干一件事之前,首先应有勇气,坚信自己能干好。但在具体施行时,应考虑可能遇到的困难。这样即使你失败了,也会由于事先在心理上做了准备而不致造成心理上的大起大落,导致心理失调。4体验成功。经常回忆因自己努力而成功了的事,或合理想象将要取得的成功,以此激发自信心。5,运用积极的自我暗示。当遇到某些情况感到信心不足时,不妨运用语言暗示:别人行,我也能行。别人能成功,我也能成功。从而增强自己改变现状的信心。,(四)小学生自卑心理的调适措施,6建立新的兴奋点。当你处于劣势或面对自己的弱项时,可以通过有意转移话题或改做别的事情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如可将注意力

16、转移到自己感兴趣的也是最能体现自己才能的活动中去,以淡化和缩小弱项在心理上造成的自卑阴影,缓解压力和紧张。7正确地补偿自己。为了克服自卑心理,我们可以进行两方面的补偿:一是以勤补拙。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有缺陷,不背思想包袱,以最大的决心和顽强的毅力去克服这些缺陷。二是扬长避短。例如苏格拉底其貌不扬,于是在思想上痛下功夫,最后在哲学领域大放异彩。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注意自我调节,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扬长避短,克服自卑。,(四)小学生自卑心理的调适措施,8注意自我激励。自卑的人一般都比较敏感脆弱,经不起挫折的打击。因此应当注意,要善于自我满足,知足常乐。在学习上,目标不要定得太高。适宜的目标,可以使你

17、获得成功,这对自己来说是一种最好的激励,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自信心。之后,可以适当调整目标,争取第二次、第三次成功。在不断成功的激励中,不断增强自信心。9选准参照系。在与别人比较时,为了避免自卑心理的产生,我们应该选择与自己各方面相类似的人、事比较。否则与自己悬殊太大,或者拿自己的弱点与别人的优点相比,总免不了自卑感。与人比较时要讲究可比性-选择适当的参照系,否则只有人比人,气死人。,(五)教师如何帮助小学生克服自卑,1、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评价 从自己做起,要进行自我认识的测试,测试的范围要尽量广些。小学生还应学会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母林斯基说:“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

18、每个人的遗传差异并不大,没有伶俐脑袋的人,可能有一双金子般的手。”因此每个学生都要正确的评价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挥优势,扬长避短,这样才能找回自信,克服自卑。,(五)教师如何帮助小学生克服自卑,每个学生都应该学会了解自己的心理,学会调节情绪,了解自我的能力。把失败看作是在学习的机会,不要一次小小的失败就灰心丧气。而每次取得的成功体验,都是对自己的一种激励,是十分有利于克服自卑心理的,有助于提高自信。,(五)教师如何帮助小学生克服自卑,2、赏识教育,鼓励为主 老师的引导作用对于小学生克服自卑心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充分运用赏识教育。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是很有哲理的。但对于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

19、生却并不适用,在他们看来,任何失败都是永久性的,灾难性的,因此,要创造条件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享受成功的快乐。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在制定活动目标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要一下子提出很高的要求,而让学生“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果子,享受成功,然后再加大力度。学生一旦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便树立起了自信心,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担心,能集中精力面对任何压力和挑战,不会感到自卑。因此教师要毫不吝啬地给学生以鼓励和赏识。,(五)教师如何帮助小学生克服自卑,3、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关键是教师要有宽容、关怀的态度。教师用宽容的态度接纳每一个学生,包括他的优点、缺点,以及不能原谅的错误。关

20、怀学生,不只是教师和颜悦色地面对学生,而是用积极的态度看待与评价学生,同时教师应及时肯定和留心学生的每个点滴进步,用放大镜去观察学生的闪光点,让他们及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使其进一步认识自己,为新的成功不断努力。,(五)教师如何帮助小学生克服自卑,4、建立具有稳定感和归属感的同伴关系 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具有彼此接受和支持的特点,同伴关系起建设性作用从而引起个体归属、尊重的感情。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起建设性的同伴关系,教师首先要保证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由于儿童还没有足够的平定自身行为的能力,尤其是年幼的儿童,认知上常有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他们只有在与同伴的互动过程中才会认识到别人的观点、需要有

21、时会与自己不相同,这样才能学会了解别人,约束自己,更好地学会与同伴相处。,(六)小学生的自尊、自卑与学业不佳,小学生自尊的过度就会出现妄自菲薄与自我陶醉,妄自菲薄与自我陶醉将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对自己的能力、性格、体格、容貌等深感不足,叫妄自菲薄或自卑。有这种思想情绪的人,常常对自己不满,觉得一切都烦人,做什么事都不顺心,周围充满暗淡、沉闷的气氛。如果不是经常出现这种情况或者不是很严重,它会随着自信心的加强和认识能力的提高而自行消失,不必介意。如果由于妄自菲薄或自卑,使之经常(或学习时)心烦意乱,缺乏学习的勇气,教师、家长就应给予必要的指导,避免产生学业失败。自己身体条件差、考试不及格、比赛失败、老师的责备、被朋友拒绝等,都可能使儿童青少年产生妄自菲薄或自卑的心理。,(六)小学生的自尊、自卑与学业不佳,克服儿童青少年妄自菲薄的主要方法是帮助他们正确地分析自我、认识自我,并且接受自我,多给他们成功的机会,树立起自信心,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价值观。与妄自菲薄相反的自我陶醉,是过高评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的结果。这些人妄自尊大,自以为是,孤芳自赏,不求进取。在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后就骄傲自满。他们也许确实存在某些长处或优点,但由于沾沾自喜,不愿作进一步的努力,长处和优点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最终学业成绩将受到影响,甚至失败。因此,同样要帮助他们正确地评估自己。,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