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从事教育研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291750 上传时间:2023-10-14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64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如何从事教育研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教师如何从事教育研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教师如何从事教育研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教师如何从事教育研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教师如何从事教育研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如何从事教育研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如何从事教育研究.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师如何从事教育研究,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周兴国,一、教师与教育研究,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苏霍姆林斯基,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教师应结合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开展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使教师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不断提高专业水平。,研究是人类解决问题的主要策略。当人们面临实际问题时,通常采取的策略不外乎是诉诸经验、请教权威、应用理论、进行研究等四种策略。当社会环境不断发生变化、从而人们所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时,通过研究来解决问题就显得越来越重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

2、入,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因此,因此教师进行教育科学研究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1、何谓教育科研,教育研究通常是指系统地搜集和评价信息的探索过程。其目的是:认识我们所面临教育问题的本质及其规律,从而得到解决教育问题的答案。教育问题的答案可以分为二类:抽象(或一般的)答案;具体(或专门的)答案。前者我们常称之为基础研究;后者则称为应用研究。概括起来,就是探索教育规律、改进教育工作。,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基础研究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变目前的情况而提供信息,它的目的在于发展出一种模型或理论,以期识别特定环境中的变量和变量之间的关系,通常它总是致力探索两个或两个以变量之间的关系。例如,校本培训与教师课程理

3、念之间的关系;学习方式与学生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等等。应用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应用基础研究所提供的信息,来解决教育上的各种问题。着重于将已有的教育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教育实践。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会学习研究”。,2、教师的教育研究,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研究,主要是一种应用研究。就其表现来看,即通过研究解决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基本形式有两种,即教育课题研究和教育行动研究。教育课题研究即通过通过有关申请报告,承担由政府或其他部门、组织委托的教育研究课程。在我国政府委托的课题通常有教育部规划课题、教育厅规划课题和市教育局委托课题。它一般都有严格的论证格式。,教育行动研究则是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场所,

4、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自己所遇到的问题展开研究,是行动研究理念在教育中的展开。它提倡:教师人人都能做研究,人人都能成为研究。教师的教育研究是为了教育教学的研究、通过教育教学的研究、在教育教学中的研究,因而是教育行动研究。它是一种新的教学实践形态和一种新的教育研究形态,是基于研究的教学和基于教学的研究。,3、教师从事教科研的目的与策略,教师从事教育研究的目的就是:以一种科学的方法与态度,来研究所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在这一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教育艺术,改进自己的工作。教育科研就是一个科学地改造现状的过程。教师个人的(或联合)的研究策略:研教结合的策略聚沙成塔的策略边干边学边学边干的策

5、略扬长避短的研究策略等,4、教师从事教科研的意义,有利于教师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的教育研究可以使课程、教学与教师真正融为一体;教师的教育研究可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教育研究有利于教师不断积累实践知识。,5、教师教育研究的特点,改进教育的研究置身教育之中的研究为了教育的研究概括起来,即在教育研究、为了教育研究、对教育研究,它归纳出教师的教育研究在目的、对象与工作环境等三个方面的特征。,6、教师进行教育研究的优势和素养,教师进行教育研究的主要优势教师工作于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之中,最了解教学的困难、问题与需求,能及时清晰地知觉到问题的存在。教师与学生的共同交往构成了教师的

6、教育教学生活,能够获得第一手资料,为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实践性是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品性,教师是教育教学实践的主体,能够在自己的实践中产生自己的知识,构建适合情境的教学理论,教师进行教育研究应当具备的素养,有对于教育教学改进的热情,有教育研究的意识。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自我反思和批判的能力。掌握教育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独立的教育研究精神。,7、教师从事教育科研困难、限制与条件,(1)困难与客观限制教师承担现实的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繁重,因此在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受到很大限制因历史的原因,教师对教育科研方法不太熟悉,不知道如何着手进行研究学校管理制度,使得教师对教育科研缺乏激励(2)客观条件要有一定

7、的自由活动的空间和一定的时间要有一定的激励制度要给予支持和理解和一种宽松的环境,下列问题应如何解决?,一中学附近有一早点摊,学生到校前在早点摊吃早饭。很多学生利用这个时间抄写同学作业,整个场面鸦雀无声。一主任用心良苦,早早守在早点摊前一个星期,最后老板向老师抗议,说老师影响了他的生意。不得已。老师只好撤离,而学生继续早上的作业抄写。,二、教师的课题研究,课题是讨论和研究的主要问题或需要解决的重大事项。其确立过程一般首先要明确科研任务要达到的目标,然后提出科研问题,对问题进行分解、分析,使问题明确具体,从而在当前的条件下能够实施研究。科研课题的基本步骤如下:,课题研究的步骤,感兴趣的现象,选择研

8、究行动计划,问题或猜想,初步的模型,与别人想法的关系,选择研究步骤,收集证据,预料别人的行动,报告结果,预料别人的行动,1、确定一个感兴趣的现象,所有的研究都是对现实世界中一个特定的现象的好奇心开始的。这种现象包括:教师和学生,学生如何学习,学生如何和课程相互作用,学生如何对教师作出反应,教师如何去备课,等等。作为一个课题要研究的现象,要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是学校生活和教育改革中经常或反复出现的现象。这与教育行动研究不同。教育行动研究所关注的现象,可能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也可能是独特的个别的现象(相对于教师来说),2、建立起一个推测性的模型,研究者可以将所关心的现象的某些重要方面作为变量以及它们又

9、是如何关联的作出推测,然后用一个模型来阐明。一个模型通常是一组关键变量和变量间的隐含着的关系描述。它是帮助人们弄清复杂现象的一个启发式手段,是对复杂的变量关系的简化。,模型1,教师的知识,教师的决策,教师的信念,课堂讲授,学生的行为,学生的认识力,学生的学习,模型2,自变量 调节变量 因变量,课程标准,教学材料,教学策略,学习环境,学习活动,学生学习特征:如:学习方式、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已有基础性别、年龄,教师特征:如:态度、年龄、经历风格、学历、性格、理念等,学习材料:如:课程、结构、内容等,特殊知识与技能,思维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普通知识与技能,3、将现象与别人的想法联

10、系起来,在展开教育科研时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去考察别人对这个现象的看法,并且去确定他们的想法能否用来讲清楚、或引伸出、或改造所提出的模型。例如,如果我们要研究某种教学方法如发现法和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你就需要看看别人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为此,研究者就需要查阅有关文献资料。,4、提出具体的问题,一个感兴趣的现象只是研究者感觉到的教育事实的外在形态。只有将它转化为问题的形式,才可以进行教育科学研究。问题的基本准则是:可操作性:越轨行为矫正研究理论上的价值实际的价值,问题举例,被教师批评不当学生是否会比受教师表扬的学生容易产生妄自菲薄的心理?学习能力与社会经济地位之间是否存在着一定关系?发现学习

11、比接受学习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吗?完成研究性课程的学生比未完成研究性课程的学生会有更好的发展吗?,提出问题的格式,格式1事情怎么会是这样?(定位过去)目前的状况是什么?(定位现在)如果这样下去又将会怎样?(定位将来?)格式2实际情况如何(是什么)?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如何产生某种预期的结果(应该如何)?,提出问题的模型,到处存在着可供教师选择的问题,所以有经验的教育研究者应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将问题的范围加以收缩。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了解若干教育问题分类的方案。下面提供两种问题提出的模型供参考。,提出问题模型1,行政和管理,课程,教材,学习过程,学习方式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12、教学组织形式,师资与生源,评价方法,通用的输入 教学活动和组织 期待的结果,学生,教师,态度,就业市场,社会组织,教育科研,教学,课程,师生关系,校本培训,评价制度,管理,行 为变 化,态 度变 化,符合个人需要,符合社会需要,从问题到课题,问题的提出,是教育科研课题的一个重要一步,但并不是最后一步。问题提出后,研究者还需要用具体明确的语句来表达课题的名称。一般来说作为课题名称应表明:研究的对象、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方法如“初中生代数自学辅导程序教学的实验研究”。研究对象是初中生,研究的内容是初中生代数自学辅导程序教学法,研究的方法是实验法。,课题从哪里来,(1)教育教学实践中有课题从教育教学面

13、临的突出问题中提出课题如,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问题、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问题、学生的厌学问题。从教育教学的疑点或困惑中提出问题如,否定性评价对学生良好行为的效果问题、语文教学的质量问题、学生学业两极分化问题等。,从成功的教育经验中提出课题(2)教育信息中有课题学校应建立起完善的校内评价制度,教育行政部门应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评估与督导制度;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成长记录,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高中生获得的学分由学校认定,同时建立国家高中教育质量监测体系,(3)在学习教育理论或他人的研究成果中发现课题如在中学生心理学中“初中生注意”一节中关于稳定

14、性的论述,可提炼出以下问题可进行研究:教学中如何提高初一学生的注意稳定性?如何提高初中男生的注意稳定性?,5、制订研究工作计划,选择研究的行动计划实际上就是提出一个研究设计。它是研究者在研究活动开始之前,对自己研究活动的事先勾画与策划,即初步对研究课题提出设想,其中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与研究手段的确定、研究的阶段、调研计划、预期的研究成果等。,6、选择具体的研究方法7、收集信息8、解释收集到的信息9、报告结果10、期待别人的行动,三、教育行动研究,一名高一学生在上课时讲话,被科任老师告到班主任处。放学后班主任找学生谈话。谈话结束时,学生写保证书,保证今后上课不再讲话。第二天,又有教师到班主

15、任处告状,称某学生上课讲话致使课堂教学无法进行。班主任再一次找学生谈话,并出示学生所写的保证书。学生回答说,之所以写保证书,是上了老师的当。班主任无法,第二天打电话将家长叫到学校。在班主任与家长谈话的一个多小时的过程中,家长一言未发,始终坐在哪儿抽烟。,基本情况分析:,班主任遇到的问题学生上课讲话班主任解决问题的策略找学生谈话、写保证书效果(根据教师反映)无效新的解决问题策略找电话叫家长效果?以上可以看出,教师遇到了一个问题,而且基本上是采用一种经验的策略来应对自己所面临的或遇到的问题或困难。其模式可表述为:问题?策略?效果,以行动研究来解决教师所面临的问题要注意,第一、任何解决问题的策略都带

16、具有试误性或尝试性。只有通过多次试误或尝试,才能找到一个比较有效的策略。第二、不管是采用何种策略来解决学生上课讲话的问题,都必须要考虑所采用策略的效果问题。为此就要搜集相关信息,以验明采用某种策略前后学生行为变化情况。前者是一个涉及教师的教育信念的问题;后者则是一个相关资料的搜集问题。,搜集资料,在采取行动之前,教师需要描述该学生在课堂上讲话的基本特征,即讲话的内容、讲话的频率、讲话的条件。具体做法可以是:请一名学生做一下课堂观察记录,记下学生一天讲话的次数(频率)、讲话的内容以及哪些老师上课讲话比较多(讲话的条件)。连续记录三天,把握该生上课讲话的基本特征,以用来验明采用某种策略的效果。相关

17、资料还包括学生的作业情况、同学的评语、该生个人的主观感受。,假使记录的结果如下。讲话频率:第一天讲话10次、第二天讲话8次、第三天讲话12次,则讲话频率为10次/天;讲话内容:教学内容无关,属干扰性的;讲话的条件:第位教师上课都有讲话的现象。,该生上课讲话行为规律图,施加干预策略,策略1:找该生谈话策略2:让其写保证书继续对该生进行观察记录。可能的结果有两种情况:第一,第四天、讲话次数为5;第五天、讲话次数为4;第六天,讲话次数为6,则可以描述其行为变化图如下:,学生行为变化图,反馈和评价行动结果,行为特征:通过谈话和写保证书,学生上课讲话的行为频率呈明显下降趋势。信息反馈:告诉学生,进步很大

18、,继续努力。行动结果评价:情境得到改善,两种干预策略取得明显效果。,第二,学生讲话的频率维持原水平,即干预策略并未带来预期的结果,则需要分析:行动策略的构想出了问题,则需要采取新的行动策略;教学情境分析出了问题,例如班主任片面地相信科任教师的指责;问题界定出了问题,即问题的根本原因不在学生,而在教师教学缺乏吸引力。,教育行动研究,教育行动研究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一种研究方式。首先,它以找到一个起点为开端,这个起点是教师个人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也是教师个人希望投入精力去追求和加以解决的问题。之后,通过观察、访谈及其他收集资料的方法,找到相关资料,再通过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以达到对情境的深入透视

19、和理解。,在情境得到认识与理解之后,教师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的行动策略。最后,将行动策略应用于教学实践并对其效果加以检验。如果行动策略被初中证明是有效的,那么这一轮行动研究就宣告结果,接着进行新一轮的研究过程。如果行动策略被实践证明是无效的或者需要完善,就需要对情境进行更一步的审视,并发展出新的行动策略应用于实践,直到问题最终解决。,教育行动研究的过程,1、找到研究的起点:发现问题一个兴趣:例如尝试一种新的想法,开发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或者以更周到更高效的方式来处理平时的例行工作。一个困难:例如要改善一个困境,解决一个问题。一种“不明”的情况:可以因一些大大小小的“疑惑”面开始自己的研究

20、。这些疑惑通常是缘于课堂上的意外与无法解释的体验。,教师发现问题的几种方式,通过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和效果,以及整理自己的感受和困惑,来发现问题。从新的教学观念、思想与自己教学实践对照中发现问题。通过自己的做法与别人经验的比较来发现问题。主动向学生、家长征询意见,也可以发现问题。,在众多的问题中确定要研究的问题,所选问题一定是针对自己教学实践改进的需要,体现课题的实践性。所选问题要考虑主客观条件,量力而行,是自己能够研究的,体现可行性。所选问题是实践中存在的真正问题,而不应该是假问题,体现课题的科学性。,分析问题,可以通过回答以下问题对所研究课题做出分析:问题是普遍的还是特殊的?问题是长

21、期的还是短期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可能有哪些?我以前是如何应对这个问题的?效果如何?有什么不足?这个问题我打算怎样做?根据是什么?这个问题研究的范围是什么?研究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需要做的准备有哪些?这个问题可以从哪些角度去研究?,2、收集资料,资料的收集要贯穿于整个行动研究的始终。(1)收集既有资料学生的书面作业教师的文字资料:课程设计、教学计划、教案、对学生作业所做的修改和评语、学生进步的记录等。其他文件:班级名册、家长来函、考勤记录、校规、通知单、通告、参考书等。,(2)观察和记录情境,观察在教学中是一个例行的过程,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需要进行观察。这种观察对于教师形成教学所需要的情境分析能

22、力及一种“全方位考虑问题的眼光”非常重要。目前教师的观察存在的问题是:观察太分散,遗漏了细节确定好观察对象观察有偏差,受个人主观意识影响防止偏见对观察到的现象缺乏记录作好详细记录。,3、分析资料,资料收集后需要进行处理,从而促进我们对问题及情境了解得更为清晰,理解得更为透彻。资料分析一般包括以下几步骤:阅读资料选择资料呈现资料解释资料及做结论,4、形成行动策略,形成行动策略是一项具有建设性和创造性的活动。它不仅需要对特殊情境进行分析,而且也体现出教师的人格特点和教育理念。在形成行动策略时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不要满足于某一个构想不要过多地受执行困难的干扰要将现有的力量一起考虑进去借助群体讨论形成

23、行动策略。,5、实施与检验行动策略,行动策略只是我们关于实践的一种假设,它是否符合实际,是否具有预想的效果,需要我们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并对其效果进行检验。我们可以借助检验的结果对我们自己的实践理论进行评估,并从中找出方法,发展和修正甚至彻底改变我们的观点。只有真正地将行动策略使用于实际工作中,我们才可能知道该策略是否合适、有效。应当注意的是,在实际教学中采取一个的新的策略只是一个试验,我们不能期望一切都立竿见影。,(1)实施行动策略,想像情境,并在心中预先进行演练。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教师预先想到一些自己未曾深思过的可能性或后果。事先在家中或在学校尝试实施行动策略。参观已采取新行动策略的同事班

24、级,并和同事进行讨论,(2)行动策略成功的标准,按照执行方案,得到了“改善情境”的结果执行的结果未产生损害正向效果的副作用“改善”的效果可以在较长时期内维持下去,(3)检验行动策略中出现的问题,在执行方法上出了问题在行动策略上出了问题在教学情境分析上出了问题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出了问题在问题的界定上出了问题,行动研究的循环,在对问题进行精细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重新考察自己研究的起点与路径,搜集资料,分析问题,改进原有的行动策略或建立新的行动策略,在实践中施行,并重新加以检验。,教育行动研究过程示意图,不成功问题 成功解决,情境描述:学生上课讲话的案例,情境分析:现象分析、原因,寻求相关事实资料和理论支持,形成行动方案,实施行动方案,预期效果,寻找研究起点,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发展行动策略,行动策略实施与检验,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