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第12讲.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293668 上传时间:2023-10-14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277.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原理第12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教育学原理第12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教育学原理第12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教育学原理第12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教育学原理第12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原理第12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原理第12讲.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德育(上),第12讲,德育 所占分值:2007年 选择题2题(第5和第45题)+简答题题(第49题)=19分2008年 选择题1题(第10题)简答题 1题(第49题)=17分2009年材料分析题 德育方法 10分每年大题均有德育!,本讲主要内容:德育概述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德育过程德育原则德育方法德育途径,一、德育概述,(一)德育的概念德育是受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简言之,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二)德育的任务德育的任务是指

2、通过思想品德教育,在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或规格。德育的任务服从于人们的社会使命。学校德育的具体任务如下:(1)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能力,帮助他们形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德观。(2)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3)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二、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一)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即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教育;思想教育是形成学生一定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政治教育指形成学生一定政治观念、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法制教育是以向学生普及法律常识,增强法律意识,培养维护和遵守法律的行为习惯目的的宣传教育。,(二

3、)政府对中小学的德育内容的规定性文件:小学德育纲要(1993年)中学德育大纲(1995年),三、德育过程,德育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教导下,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社会主义品德的过程。,三、德育过程,(一)德育过程的要素德育过程的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方法,以及德育活动。这些要素互相作用,构成了德育过程的矛盾运动,离开其中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构成德育过程。,德育过程中要实现两个转化(内外矛盾)教育者将社会意识转化为受教育者的个人意识;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将个人意识转化为行为习惯,形成个人的道德品质。两个转化是在统一的德育过程中实现的

4、。,三、德育过程,(二)德育过程规律1.德育过程是教师教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2.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1.德育过程是教师教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1)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活动中能动地实现的。(2)道德活动是促进外界的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自身品德的基础。(3)进行德育要善于组织、指导学生的活动。,2.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知、情、意、行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转化,统一实现的过程。其中,道德认识是基础;行是关键;在从知到行的转化过程中,情、意起调节促进作用。在此意义上,德育过程可以概括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十六个字。,3.德育过程是

5、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矛盾的积极转化过程(1)促进学生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积极转化。(2)调节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矛盾。,4.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1)自我教育能力在德育过程中的作用。(2)自我教育能力的主要特点与构成因素。(3)德育要促进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四、德育原则,(一)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二)知行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三)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正面引导、说服教育为主,辅之以纪律约束)(四)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实现内部矛盾的转化),(五)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六)照顾年龄特点与照顾个别特点相结合(也称因材施教或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七)教育影响的一致性、

6、前后一致、家长、教师、社会一致(八)教育影响的连续性(持续性),五、德育方法,(一)说服教育说服教育法是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它主要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指导阅读、参观等。,五、德育方法,(二)情感陶冶情感陶冶法是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感染、陶冶、熏陶。该法的特点表现为非强制性、愉悦性、隐藏性和无意识性。情感陶冶主要包括:人格感化、环境熏陶、艺术熏陶等方面。,五、德育方法,(三)实践锻炼实践锻炼法是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训练和培养受教育者优良思想品德的方法。包括日常实践和专门行为训练。实践锻炼法的主要功能在于培养学生的优良

7、行为,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增强道德意志,培养品德践行能力。,五、德育方法,(四)自我教育受教育者的自我意识分为两个部分:“主体我”和“客体我”,学习者自身即教育客体又是教育主体。在教育者指导下,受教育者在自我意识基础上产生积极进取心(主体我),为形成良好思想品德而向自己(客体我)提出任务,进行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方法。其中包括自我认识的方法、自我体验的方法、自我控制的方法。,五、德育方法,(五)榜样示范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的成就教育影响受教育者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对儿童和青少年有巨大的激励和影响作用。这与他们积极向上、爱好模仿的心理特点相适应的。榜样示范法有教育者的

8、示范、伟人的典范、学生中的好样板,还包括文艺作品中的榜样等多种方式。心理学家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 2007、2008选择题,五、德育方法,(六)品德评价品德评价法是德育的一种辅助方法,它是对学生业已形成的思想品德或目前已有的品德发展状况的一种评价。品德评价主要有奖励、惩罚、操行评定等几种方式。,六、德育途径,德育途径是指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渠道。(一)直接的道德教学 开设专门的道德课系统地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和道德理论。,六、德育途径,道德课在理论上的困惑:首先,设置独立的道德课,把道德课与学科教学相提并论,实际上贬低了学校德育的价值与地位,进而产生一些消极的后果。(降低了德育的地位)其次

9、,德育领域宽泛而弥散,无明确界限,很难限制在一套固定的课程里进行教学。(德育本身难以学科化),六、德育途径,第三,道德课实为关于道德知识的教学,与其说是在实施德育,不如说是在实施智育,道德不仅仅是知识,难以用像讲授科学知识那样的方法教授道德;安排门独立的课程实施德育,容易导致知与行的分离。(方法上)第四,现代学校学科教学任务繁重,教师和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必须放在发展智力的材料上,留给道德教学的时间非常有限,如果仅仅通过道德课进行道德教育,学校德育的目的就极有可能落空。(从道德课的功效看,即便设立道德课,也只是道德教育的途径之一),六、德育途径,(二)间接的道德教育有意识地在学科教学和学校集体生活

10、的各个层面进行道德渗透,影响学生的品德发展。,六、德育途径,间接的道德教育主要来自教材、教法、教师以及课堂生活气氛。1、教材与德育2教法与德育“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3教师的道德表率作用4课堂生活气氛的道德感染力,在学科教学中建立间接德育的机制,可以从4个方面努力:一是确保教材的社会性质。注意发掘教材固有的道德内容;注意教材的社会功用。二是确保教法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基本精神相一致,在教法的运用上诉诸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奉献、相互合作、共同分享的精神和能力,避免造成学生被动学习、自私吸收、排他性竞争的态度和习惯。三是诉诸教师的道德表率。四是营造具有道德感染力的课堂生活气氛。,2009年材料分析中的德育方法:道德教育方法:材料中老师主要运用了情感陶冶的教育方法,陶冶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另外,还运用了说服的教育方法,说服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在材料中,针对那位腿有残疾、学习成绩也不好的同学被其他同学嘲笑的情况,老师对学生摆事实、讲道理,让学生设身处地的站在被嘲笑同学的情境中去思考问题,使学生深受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