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知识的学习.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293767 上传时间:2023-10-14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335.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知识的学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教育心理学:知识的学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教育心理学:知识的学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教育心理学:知识的学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教育心理学:知识的学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知识的学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知识的学习.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知识的学习,第一节 知识及其分类,一、知识的概念狭义的知识:是指能贮存在语言文字符号或言语活动中的信息或意义。广义的知识:是指主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皮连生,2010)。,二、知识的分类,(一)根据知识的反映深度不同1、感性知识:是指反映事物外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知识,包括感觉和表象两个水平。2、理性知识: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属性、本质特征,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二)学科知识1、语文知识2、数学知识3、物理知识等等,(三)奥苏伯尔的分类,1、表征学习(词汇学习)2、概念学习3、命题学习4、规则学习5、问题解决的学习(高级规则的学习),(四)加涅的分类,1、言语信息2

2、、智慧技能3、认知策略4、动作技能5、态度,(五)根据安德森的分类,1、定义(1)陈述性知识:是指有关人所知道的事物状况的知识。(2)程序性知识:是指关于人怎样做事的知识。,三、知识学习的过程,(一)知识的获得第一个阶段1、知识直观: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2、知识的概括:感性概括和理想概括(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2)恰当运用变式(3)科学地进行比较(4)启发学习进行自觉概括,三、知识学习的过程,(二)知识的巩固知识的保持(三)知识的运用知识的提取,四、知识学习的作用,1、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2、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3、知识学习是创造

3、性产生的必要前提,第二节 概念与规则的学习,一、概念的学习与教学1、概念:人脑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高级形式,心理学上一般 把概念界定为由符合所代表的具有共同的关键特征的一类事物。2、概念的分类(1)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2)初级概念与二级概念(3)具体概念与下定义概念(4)易下定义概念与难下定义概念,3、概念的功能(1)称谓功能(2)简化认识过程(3)系统化功能4、概念的获得(1)概念形成(2)概念同化类属同化、总括性同化、并列结合性同化,(二)中学生概念掌握的发展特点,1、在认知发展阶段上的特点2、在掌握概念发展趋势上的特点(1)概念的具体性和含糊性减少,抽象性和精确性增加(2)概念形成减少,概

4、念的同化增加(3)概念的自发性降低,自觉性提供,(三)概念的教学,1、用准确的语言明确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2、突出关键特征,控制好无关特征的数量与强度3、适当运用例证和比较4、在实践中运用概念5、注意将概念放入相应的概念体系中,二、规则的学习与教学,1、规则(原理):是对概念之间关系的言语的说明。2、规则学习的过程(1)对规则所涉及的概念的学习(2)理解规则所表达的概念间的意义关系(3)规则内化为控制自己的行为反应的内在依据,二、规则的学习与教学,2、规则学习的方式(1)发现式的规则学习(2)接受式的规则学习3、有效进行规则学习的注意事项(1)教师要通过言语指令让学生明确相关问题(2)灵活地选择

5、教学方式(3)教师在运用规则解决问题时,为学生提供过程清晰的示范(4)设计并提供有效的练习(5)为学生的练习提供反馈,第三节 陈述性知识的表征,一、命题和命题网络1、命题:是语词表达意义的最小单元,也是陈述性知识的最小单元。命题代表观念本身。一个完整的命题应该包括:(1)一个关系:关系是对论题的状态作出的限定。(2)一个以上的论题:论题是指命题所提及的话题或者主题。,2、命题网络命题网络:是将同一主题的若干命题结合在一起,使其相互联系,构成命题网络。科林斯和奎利恩提出了“有层级的命题网络结构”,层次网络模型,二、表象,1、表象: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出现时,仍然能够在头脑中再现出事物的形

6、象。2、以表象存在的陈述性知识(1)斯诺的折纸测验(2)心理旋转实验,三、线性排序,1、线性排序:是指对一组元素按某一维度所作的先后次序上的编码。,2、线性排序与命题的区别:命题仅对命题中论题和关系之间的联系作出界定,但不涉及这些论题和关系等的次序作出排序。3、线性排序与表象的区别:表象保留了知觉特性之间的间隔关系,但线性排序只是对一组元素从头至尾的顺序作了排定,而不涉及各个元素之间的间隔有多大。,四、图式,1、图式:是指某种组织化的知识结构,或者说是从具体经验中提炼的抽象知识组成的一种知识框架、计划或脚本。2、与命题、表象和线性排序的区别图式被认为是一种更为复杂更具综合性的表征方式。,第三节

7、 陈述性知识的获得,一、命题的精致和组织1、命题的精致(精加工):信息的增补精加工是指将新形成的命题与所激活的旧命题进行加工、整合,按照一定的关系构成局部命题网络。2、命题的组织:知识的结构化组织,就是将信息进行归类整理,并按照其间的类属关系进行编码,从而为一组信息建立一个合理有序的知识结构,使之成为一个整体。,3、教学措施(1)多使用形象化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形成表象;(2)在学习抽象的材料时多使用类比和举例,加深学生对于材料的理解;(3)列出明确的教学大纲,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体系化和组织化;(4)指导学生有意识地主动寻找适合自身的对所学材料(命题)精致化和组织化的方法。,二、图式获得

8、的教学措施,1、对学生学习时工作记忆提供支持。2、注意呈现一定数量的反例。3、指导学生自己提出样例。,第四节 程序性知识及其获得,一、程序性知识的表征“产生式”1、产生式:是指一条关于“条件-行动”的规则,即满足特定条件就产生相应行为的规则。2、产生式的组成:条件和行为条件部分往往以“如果(if)”开头;行为部分则以“那么(then)”表示。,3、产生式系统:是指由一系列产生式相互联合,为完成某一共同目的而形成的认知活动系统。,二、程序性知识的分类,(一)根据程序性知识与某一领域相关的密切程度1、一般领域的程序性知识弱方法2、特殊领域的程序性知识强方法专家与新手的区别:专家具有适用于该领域的强

9、方法;新手只能借助于一般性的弱方法。,(二)根据与程序性知识发挥作用的过程中是否需要意识的参与1、自动加工的程序性知识:几乎不需要意识参与,只占用少量的工作记忆资源,是非常高效的程序性知识。2、控制加工的程序性知识:需要意识的引导和监控,需要占用大量工作记忆资源。,三、程序性知识的获得,(一)程序性知识获得的基本过程安德森指出要熟练掌握特定领域中的程序性知识,需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1、认知阶段2、联系阶段3、自动化阶段,(二)获得程序性知识的教育措施1、帮助学习者实现子技能或前提技能的自动化。2、提供一些机会给学生,使他们能有机会将小的产生式联合起来。3、帮助学生将所学的技能程序化、自动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