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我所理解的教育技术,前郭县平凤乡中心校 李彦平,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教育技术成为一个重要的实践领域,显示出不容争议的存在价值,它需要有一个定义。但是,由于教育技术是一个新生事物,一方面世界上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的人们正在从事着不同形式的实践,正在不断产生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它又在急速地变化和发展,其内涵和形式均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大家对它的认识和理解也总是既对话又背离。因此,一方面我们试图借助定义这个事物来寻找大家认识上的共同点,一方面又知道,对世界各国、各个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上发展变化着的教育技术实践,试图给出一个绝对统一的答案是不可能的。这种状态虽然使我们对教育技术的具体描述有一点困难
2、,但却说明了教育技术正在蓬勃旺盛的发展之中,具有无穷的生命力。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科学领域的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对于教育技术的归属问题,掴内外教育学术界一直存着分支,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研究中的技术学层次的学科.教育技术是教育科学领域的一门新兴的二级分支学科,是连接教育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桥梁.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教育技术学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教育技术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活动的内在关系和规律.,我眼中的教育技术,我国教育技术理论研究中的复杂现象,我们也要学习了。,当前,我国对于教育技术及教育技术学的一些理论问题正在进行着热烈的讨论,各种学说众说纷纭,各种定义层出不穷,各种议论、争论风起云涌。
3、有的人制造着一个又一个新论,认为自己在创新、发展教育技术理论;有的人表达了对教育技术理论的迷惑,认为教育技术理论模糊不清,对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前景感到渺茫;有的人在进行理论的反思,怀疑过去对美国教育技术理论的信奉是否错了;有人怀疑“教育技术”这个名称不好,欲更名为“借助技术的教育”或“技术化教育”;还有人则努力用最新的信息科学技术理论开辟教育理论的新天地,努力创建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教育技术学存在的价值,教育乃至教育科学的各方面发展与进步,都缺少不了教育技术提供的技术以及媒体的物质条件,不打好这些物质基础,教育的发展是句空话。同时,教育技术的发展又能为教育的其它领域以及教育科学的
4、其它分支学科开拓视野,启发它们创新的思路,这是不争的事实。有了电视这个媒体,才会有电视学校,有了信息技术,才有网络教育,从而促使远距离教育大大发展,近距离的常规教育也不只局限于课堂教育的形式。这都是教育技术有目共睹的贡献,谁也否定不了。教育技术学的价值是客观存在的,毋庸置疑。但是对它的价值却要实事求是地估价,既不能过低,也不能过高。我们圈内人确实存在将教育技术的作用与价值拔高的局部现象。教育学。因此,我们千万不要过高估价教育技术学单个分支学科的作用。如果不讲求教育其它领域的协作与配合,对社会的因素、特别是人的因素视而不见,一味追求媒体的更新与增长,势必造成国家巨大的浪费,而对教育的真正改进无甚
5、得益。这样的事例,已经屡见不鲜了,令人痛心。所以说,对教育技术乃至教育技术学的作用与价值既不能估价过低,也不能估价过高,过低估价,会丧失信心,过高估价,期望值太大,怕会希望落空,结果跌得更惨痛。估价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教育技术工作乃至教育技术学科的健康发展。,由于这里涉及到了哲学的问题,笔者不得不谈到物质与精神两个哲学概念。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精神是物质的产物。那么,具体说来,物质又是什么呢?据马克思哲学的物质概念,是指一切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特性的最高概括。因此,物质也包括社会现象在内,脱离不了社会存在。那种以为教育媒体是教育领域中的物质,单靠先进的教育媒体就能彻底改变整个教育面貌,那就太简单而机
6、械了,对物质的认识不能过分狭隘,既要看到自然现象的一面,还要看到社会现象的另一面。再说,教育也脱离不了社会存在,社会存在也应该看作物质。所以确切地说,是存在决定意识。也有学者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引用于教育领域,认为媒体在教育领域就是生产力,媒体越来越先进,教育领域的生产力也就越来越高,最后导致教育领域中的生产关系的改变,正如蒸汽机的发明导致工业社会的产生一样。其实,这又是一种狭隘见解。生产力是什么?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它包括三个要素:一是具有一定的生产经验和生产技能的劳动者;二是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三是劳动对象,其中,劳动者是生产力最活跃的要素。即便简单地套用于教育领域,也有3
7、个要素:教育工作者、媒体与学生。媒体是其中的一个要素,其它的两个要素都是人,人脱离不了社会存在,特别是教育,以人为劳动对象,教育科学属人文科学,是以人为本的。这是教育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根本区别。,教育历史上确实存在因媒体的应用发生进化的过程,印刷媒体教科书的出现,使课堂教学有了条件,改变了教学方式,推进了教育。现在媒体更加先进了,特别是有了计算机,出现了网络教育,教育效率会大大提高,受益人数会大大增多,从而更推进教育,但是,笔者认为,教育的实质不会单因媒体的更新而彻底改变。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极为复杂,千万不要简单地认为,物质文明好了,精神文明就自然而然会好。在我国,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物质文明建
8、设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精神文明却大大滞后。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是有限的,按AECT94定义的说法,研究对象只是旨在促进学习的有关资源与有关过程,教育的其它许多方面,诸如教育方针、教育政策、课程设置、教育内容等等都涉及不到,以为靠教育技术学这一个分支学科就能单枪匹马地改变整个教育面貌,这种想法是不现实的。教育技术学所能解决的只是教育诸多问题的一个方面,笔者同意下述一种观点,新教育理念与教育技术的整合才能推进教育改革。不过这种整合不会想当然地形成,也不会是教育技术实施的自然结果。新教育理念的产生只能靠教育的各个领域乃至教育科学的各个分支学科的共同努力,特别要靠属认识论的分支学科去研究与解决,
9、因为教育理念的转变,需要对教育的几个根本性问题进行理性的重新认识。再说,我们还不能脱离社会存在,我们设想,如果教师缺乏精益求精的事业心,学生缺乏孜孜不倦的钻研心,又谈何教育技术。,近十年来,我国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发展真正达到了震撼世界的大跃进。设置教育技术学专业的高校由十几年前的30多所发展到现在的240余所,而且向研究生层次发展的势头迅猛。理工科院校、医科院校办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势头方兴未艾。理工科院校有电子信息技术类专业的优势,把原来的专业方向改变个名称就把这种专业办起来了。这种教育的大跃进,对学校、对教师、对学生无疑带来了好处。但是,也存在问题,如焦建利先生所指出的:“在教育技术学实践中
10、,浓厚的拿来主义、功利主义色彩随处可见”,1由于办这个专业的专家对这个学科的理解五花八门,所以各个院校这个专业设置的专业方向和课程门类也五花八门,有设在教育学院(系)的、传播学院(系)的、教育传播与技术学院(系)的、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系)的,也有设在信息技术学院(系)的、信息工程学院(系)的、信息科学学院(系)的、远程教育学院(系)的,等等,甚至还有设在研究所的。为了面向社会需要,使培养的学生能够分配出去,一些学校把教育技术学专业办成了工程技术类,而把“教育”两个字只作招牌用了。,教育技术专业发展的现状,值得思考呀!,1、重视硬件建设,忽视软件建设,软硬比例失调 提起信息技术教育,在某些地方教
11、育行政部门的工作计划中,就是要购买多少台电脑,建多少个电脑教室,好像只有多花钱工作才有成效。在网络兴起后,铺设光纤、建设校园网和城域网就成了新的一轮竞争的法码。一个中等规模的地区动辄几千万元,上亿元的项目不鲜见。硬件建设上的攀比风行一时,有的地方还不顾客观条件搞起了“大跃进”。一些学校建设校园网攀比硬件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以前,投资50万元建设的校园网算低档,投资两三百万元就算高档了,而现在花100万元左右只能算低档,要跨进高档的门槛没有五六百万元不行。在信息技术教育中还有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软硬件投入比例严重失调。有的学校硬件投入几百万元都可以,软件投入几万元、几千万元却舍不得。专家提醒:网络
12、化仅仅是信息化的形式,丰富的教育信息资源和方便快捷的获取方式才是信息化的内容和实质,教育资源库的建设比校园网的建设更重要。教学过程中,教学信息是通过各种教学软件在教学媒体中运行而传播给学生的,在一定的教学环境条件下,教学质量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软件的质和量,只有质量高、数量足的教学软件可供教师和学生选择,并与教学系统环境相协调时,才可能产生好的教学效益,提高教学质量,而我国教学软件市场的现状是,一边是嗷嗷待哺的教学设备、课堂、学生,而另一边却是教学软件的萧条,开发不出足够的适合教学使用的各种软件。走进软件市场,几乎是商用软件一统天下,教育软件少得可怜,即使有也是题库型、练习型、强化型,教
13、学软件的开发已严重制约了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2教师信息化水平低下,多媒体教学只辅教而不辅学美国人这样比喻信息技术服务于教育这件事:他说,教育信息化相当于一个三条腿的小板凳,其中一条腿是设备,一条腿是教师,再一条便是好的资源。有了三条腿,就是板凳,可以坐,少了一条腿,就不成其为板凳,而只是木头或材料。从目前的情况看,在制约信息技术教育的诸多因素中,教师是关键之中的关键。在很多地方,良好的硬件设备早已具备,学校也不乏购置软件的资金,可学校的老师们特别是老教师迟迟难以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需要广大教师的参与,教学课件的制作并不是计算机教师一个人的事,教材的收集、脚本的编写,课件的成形和使用,都要
14、任课教师来完成。任课教师只有将先进的教学思想,独特的教学风格,融入课件之中,合力制作出高质量的课件,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把课件应用得灵活自如,课件效果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现代的多媒体课件基本上围绕教师的教学过程设计,以教师为主体,以利于完成教师的教学任务为出发点,考虑更多的是如何辅“教”,而不是辅“学”,忽略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教师在课件中大多扮演“电影放映者”或“解说员”的角色,而不能面向全体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上课时只能按课件流程和教师的思路学习。,3、设备配置率低,使用率低,功能效率低北京教科院基础教研中心“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题组最近的调查表明,目前许多学校的电脑利用率并不高。
15、调查显示,小学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平均时间为每周24分钟,每人每周仅有0.72分钟用于课堂演示。中学教师平均每周使用信息技术时间为38分钟,每人每周有1.9分钟用于课堂演示,设计交互式学习仅为0.38分钟.有75%的中小学教师会基本的Windows操作,但能进行文字处理的仅占6%。仅有18%的教师使用电脑进行教学,其中经常用的仅占9%左右。学生在课堂上使用电脑的情况也不乐观。从对20门学科152节课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运用分析来看,目前的电脑教学仍以教师操作、学生观看大屏幕为主要形式,远未开发其强大的网络功能、超文本功能和交互式功能。81%的小学生和86%的中学生不用于阅读电子读物,92%的小学生
16、和94%的中学生不用于上网搜集信息,学生运用电脑进行自主探究开展交互式学习的机会每学期仅占2%至3%。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实际应用状况可见一斑。对于现代教学环境建设,各级各类学校经过四、五年的努力,现代教学环境大大得到改善,特别是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学校大多建有各种教学系统,这些靠大量资金投入建设起来的系统,有许多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有一部分甚至是为达标、装门面而建成的,基本上处于闲置状态,尤其是校园网,这几年国家花费几十亿,在中学、大学建了许多校园网,但真正用起来的、发挥效益的,大概也就区区可数的几家,浪费非常严重。校园网有它的特殊性,即时效性强、淘汰率太高,当把它建成之后,不管你用不用它,时间每过一秒,它的原有价值就少一份,几年之后照样要被淘汰,所以校园网的建设,一要讲究时效,二要讲究利用。,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