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文例说.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298235 上传时间:2023-10-15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249.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材料作文例说.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新材料作文例说.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新材料作文例说.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新材料作文例说.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新材料作文例说.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材料作文例说.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材料作文例说.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例 说,新 材 料 作 文,随着07高考的临近,新材料作文成了比较热门的探讨话题。这种作文一般要求考生“全面理解材料”,又“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这令许多老师和学生感到困惑,不知怎样立意才是“全面理解”,也不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会不会跑题。这类作文的评分细则,也许要等到07年高考结束才知道。所以我认为在审题方面,还是要本着稳妥的原则,宁可牢牢抓住缰绳奔向目的地,也不信马由缰,恣意为文。限时作文一定要抓好落笔前的审题时间,经过快速有序的读解、漫想、整合、定向、拓展五步,然后再动笔写作。审题准确才有可能切合题意,落笔前的十几分钟,就是认真审题、快速动脑的十几分钟。下面以具体

2、实例来说明。,材料作文除了能考查考生的语言功底、表达能力之外,还可以考查考生阅读理解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思想认识能力等。总之,是全方位的考查。另外,给材料作文不易猜题、押题,能体现考生的真实水平。正因为如此,这种作文形式审题立意的难度也比较大,成为作文过程中的难点所在。很有必要认真对待,深入探讨。,材料既是审题的第一出发点,又是作文符合题意的终极范围。,古人云:“文以意为主,意犹帅也”。又说:“故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也,即作者立意之本意也”。古代先贤以“帅”、“主脑”为喻,形象地说明了文章中心的重要作用。高考作文立意不准,则文不扣材,离题万里,满盘皆输。因此,准确把握材料内涵,正确审

3、题立意,乃是此种作文形式的关键一环。,例4、某著名外企要招聘一名资深会计,一位女大学生去应聘,因为没有工作经历被拒绝了,可她却坚持参加笔试并且拿了第一。于是人事经理亲自复试,女孩坦言唯一的工作经验只是在学校掌管过学生会财务。经理失望了:“以后有消息我会打电话通知你。”女孩点点头掏出两块钱双手递给经理:“不管是否录用,请都给我打个电话。”“如果没被录用,你想知道些什么呢?”“请告诉我,哪些方面我没有达到你们的要求,我好改进。”“那两块钱”女孩微笑道:“给没有被录用的人打电话不属于公司的正常开支,所以由我付话费。请您一定打。”经理笑了:“你把两块钱收回。我现在就通知你:你被录用了。”全面理解材料,

4、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从材料我们可以看到,这位刚毕业的女大学生尽管没有工作经验,但是面试细节反映了她具有一个财务人员所应当具有的良好素质和人品。我们可以从“良好的素质和人品,有时比资历和经验更为重要”切入来构思作文。另外,我们也可以从女大学生应聘之所以成功的原因,选择某方面切入来构思作文:从坚毅的品格切入。她应聘一开始便遭拒绝,但却毫不气馁一再争取。财务是十分繁杂的工作,没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是不可能做好的。从诚信的品格切入。明知外企要招聘的是“资深会计”,她却能坦言自己没有工作经验,这种诚信

5、的品格对搞财务工作尤为重要。,从直面不足的勇气和敢于承担责任的精神切入。即使没被录用,她也勇于直面不足,敢于承担责任,要求听到别人对她的批评意见。从公私分明的良好品德切入。女孩自掏电话费,这公私分明的良好品德更是财务工作不可或缺的。当然,也还可以从人事经理善当伯乐,善于见微知著,从一个个细节发现一个优秀的人才切入来构思作文,等等。,二、材料作文审题的切入点1、从分析原因入手。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如:2006年全国卷(乙卷)的作文材料是一则寓言。乌鸦为什么抓山羊失败?因为它不顾自身条件(身子太轻,爪子

6、不如老鹰锋利),盲目模仿老鹰,哪有不失败之理?从原因入手,可立意为:盲目模仿别人,就如东施效颦,难免遭致失败。当然,也可从小孩称赞乌鸦“它也很可爱啊!”分析原因立意。为什么小孩觉得乌鸦也很可爱呢?因为它不甘心做一只普通的乌鸦,它要超越,它敢于挑战,勇气可嘉!从此处立意,更容易写出新意。,2、从抓住材料的关键词句入手。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例14: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

7、“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读这则材料,就要注意贝利先后两次回答“下一个”时所处的情景,要抓住最关键的句子“下一个!”思考,初露锋芒说“下一个”,表现了他的不满现状;而第二次是在踢进了一千多个球,成为举世闻名的球王之后说的,这就更表现了他的永远进取,奋斗拼搏的精神。抓住这一点立意即可。,3、从辨明关系入手。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阅读材料时,如果善于分析材料中诸事物的关系,即可找到立意的依据。事物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辨明这些关系,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例15:美国阿

8、拉斯加州涅利斯自然保护区内,曾发生过引狼逐鹿的故事。原先人们为了保护鹿而把当地的狼消灭了,于是,鹿没有了天敌,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中。十几年后,鹿群由四百只发展到四万只。然而鹿的体态愚笨,失去了昔日的灵秀。植物也因鹿的迅速繁殖和践踏而凋零了。鹿由于缺乏充分的食物以及安逸少动所带来的体质衰弱而大批死亡。于是人们再次把狼请进来,鹿只有奋力奔跑了,保护区恢复了昔日的勃勃生机。,从材料中看,鹿和狼的关系,鹿和周围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只有狼和鹿共处,相克相生,才能保证它们不失本性,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据此可立意为:生态平衡是自然界的规律,人类亦如此,自然规律不可违。从鹿和周围自然生活环境的

9、关系看,鹿没有了狼这样的天敌,生活太安逸、舒适,饱食终日,数量大增。人们似乎达到了保护鹿的目的,但鹿没有了天敌,也就消除了生存的压力,于是体态愚笨;后来又有了狼的介入,鹿因躲避狼的捕食而奋力奔跑,终于又恢复了生机。联系实际,我们不难想到人类的生活。如果像材料中的鹿群那样,没有生存的压力,人的意志就会消沉,精神就会空虚。可见,竞争是促进发展的重要条件。正如古人所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例16:有人做了这样一个试验:用铁链拴住一只狗,不一会儿,狗挣断铁链跑了。原来铁链上的100个环扣中,99个都完好,只有1个锈坏了,结果整条铁链连狗都拴不住。材料中的1个环扣和其他99个环扣之间,也是依存关系

10、。据此,我们可立意为:小小的过错或疏忽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因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就此立意即可。,4、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情感倾向,此时,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例17: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吸引了无数好事之徒趋之若鹜。它们提出种种接上断臂的奇思妙想。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材料中的情感倾向十分明显。“好事之徒”、“趋之若鹜”等词贬斥之情溢于言表。对想接上断臂在做法持否定态度,对断臂维纳斯持赞赏态度。据此可立意为:要有独特

11、的美(从断臂的维纳斯的角度)应顺其自然,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从好事者的角度)。如果不注意分析情感倾向,立意为:坚持就是胜利或攻书莫畏难。就明显偏离题意。,5、从材料的分歧点入手。有时会提供多项材料,它们之间有明显的分歧点,可以找出分歧点,从它们的分歧点上入手。(例11)这则材料中的人物身份、事情、结果都不相同,但我们可以找出一些共同点:同样是三个人,同样是要做一件事。可是,为何同样是三个人却产生如此不同的结果呢?他们的分歧点在哪里呢?三个臭皮匠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做成了好鞋样,赛过了诸葛亮。三个和尚也往一处想要吃水,可是他们互相推诿,不往一处使劲,三个和尚就没水喝。可见,他们的分歧在

12、于是否齐心协力。抓住分歧点,就可以这样立意:齐心协力才能成功;做什么事情都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6、从材料的互补关系入手。有些多项材料性质是同一的,但各自并不全面,而是互为补充的,只有将它们叠加起来,才是科学合理的,也只有这样才能提炼出正确的观点,这就是互补叠加法。例18、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这两则材料都是讲如何走好人生之路的。材料强调要有自己坚定的信念;材料着重说明要有虚心求教的精神,要听从他人指导。两者谁是谁非呢?都很有道理,但都是就某一方面而言,因此,综合两者就可以提炼出这样的观点:既要有“走自己的路”坚定的信念,又要有“常问路”的虚心精神,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切入点1、从分析原因入手。2、从材料的关键词句入手。3、从辨明关系入手。4、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5、从材料的分歧点入手。6、从材料的互补关系入手。,要注意运用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