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的发生与成长.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299882 上传时间:2023-10-15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3.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晶体的发生与成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晶体的发生与成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晶体的发生与成长.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晶体的发生与成长.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晶体的发生与成长.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晶体的发生与成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晶体的发生与成长.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形成晶体的方式成核作用层生长理论螺旋生长理论影响晶体生长的外因因素影响晶体生长的内因,第七章 晶体生长简介,1.由液相转变为晶体 熔体 晶体 溶液1)从熔体中结晶 当温度低于熔点时,晶体开始析出,即过冷却条件下晶体才能发生。,一.形成晶体的方式,2)从溶液中结晶 当溶液处于过饱和时,溶质从溶液中的结晶出来。其方式有:A温度降低,如岩浆期后的热液,远离岩浆源越远温度将依次降低,各种矿物晶体陆续析出。如含有各种金属物质的热水溶液中,可沉淀出各种金属或非金属矿物,方铅矿、闪锌矿、萤石、方解石等。B水分蒸发,如天然盐湖卤水蒸发,盐类矿物结晶出来。C通过化学反应,生成难溶物质。,2由气相转变为晶体 气体

2、在过饱和蒸气压或过冷却温度下,直接由气体转变为晶体。在火山口附近常由火山喷气直接生成硫、碘或氯化钠晶体。萤石、绿柱石、电气石等等矿物也可在岩浆作用期后由气体直接生成。雪花就是水蒸气冷却直接结晶而成的晶体。3由固相直接转为固相 环境的变化可以引起矿物的成分在固态情况下产生改组,使原矿物的颗粒变大或生成新的矿物。这种再结晶可有以下几种情况:1)同质多象转变指某种晶体在热力学条件改变时,转变为另一种在新条件下稳定的晶体,它们在转变前后的成分相同,但晶体结构不同。2)原矿物晶粒逐渐变大如由细粒方解石组成的石灰石与岩浆接触时,受热结晶成为由粗粒方解石晶体组成的大理岩。3)固溶体分解 在一定温度下固熔体可

3、以分解成为几种独立的矿物。如由一定比例的闪锌矿和黄铜矿在高温时组成为均一相的固熔体,而在低温时就分离为两种独立的矿物。,4)变晶 矿物在定向压力方向上溶解,而在垂直压力方向上再结晶,因而形成一向延长或二向延展的变质矿物,如角闪石、云母等,这样的变质矿物称为“变晶”5)由固态非晶质体结晶 由非晶质体向晶体的转化是自发的,是释放能量的过程。这种由玻璃质转化为结晶质的作用为晶化作用或脱玻化作用。与上一作用相反,一些含放射性元素的晶体,由于受到放射性元素发生蜕变时释放出来的能量的影响,使原晶体的格子遭到破坏变为非晶质体,这一作用称为变生非晶质化或玻璃化作用)。,二、成核作用 晶体的生成一般是先生成晶核

4、,然后再逐渐长大。晶核:从母相中初始析出并达到某个临界大小,从而得以继续成长的结晶相微粒。均匀成核作用 初次成核作用成核作用 非均匀成核作用 二次成核作用 晶核可由已达过饱和或过冷却的流体相本身自发地产生,这种成核作用叫均匀成核作用;晶核也可借助于非结晶相外来物的诱导而产生,叫非均匀成核作用;晶体还可由体系中业已存在的晶体的诱导而产生,这种成核作用叫二次成核作用。,成核能体系总的能量变化:G=-G1+G2其中:-G1=f(r3)为体系降低的自由能 G2=f(r2)为晶核表面上的自由能rc为可以使晶体得以继续成长的临界尺寸。,成核能(G)的大小随着晶核临界尺寸(rc)的不同而变化,而rc又与溶液

5、的过饱和度密切相关。过饱和度越高,晶核的rc以及 G就越小,相应地成核几率就越大,成核速率(单位时间内所形成的晶核之总体积)就越高。反之,过饱和度很低,rc以及 G就越大,G可能超出体系的能量起伏的变化幅度,此时尽管溶液已达饱和,但仍不能有晶核自发地产生,低过饱和溶液可以无限期地保持稳定。,非均匀成核和二次成核作用也需要一定的成核能(G)。若 G G,晶核与固相外来物之间完全没有亲和力,不发生均匀成核和二次成核;若 G0,说明固相外来物与所结晶物质是同种晶体,优先二次成核。晶种若 G G0,固相外来物与所结晶物质两者的内部结构越接近,G就越小,越容易发生非均匀成核或二次成核作用。,三、层生长理

6、论(Kossel 1927)晶体在理想情况下生长时,先长一条行列,然后长相邻的行列;在长满一层面网后,再开始长第二层面网;晶面(最外面的面网)是平行向外推移而生长的。,1晶体常生长成面平、棱直的多面体形态。2在晶体生长过程中,环境会有变化,不同时刻生成的晶体在物理性质和成分等方面可能有细微的变化,因而在晶体的端面上常常可以看到带状构造,晶面是平行向外推移生长的。3由于晶面是平行向外推移生长的,所以同种矿物不同晶体上对应晶面间的夹角不变。4晶体由小长大,许多晶面向外平行移动的轨迹形成以晶体中心为顶点的锥状体,称为生长锥。,层生长的特点:,四、螺旋生长理论 Frank(1949)等科学家的研究表明

7、,在达不到过饱和或过冷却的条件下,晶体照样可以生长,这种现象是层生长理论所不能解释的。根据实际晶体结构中最常见的位错现象,提出了螺旋生长理论。即在晶体生长界面上,螺旋位错露头点所出现的凹角,及其延伸所形成的二面凹角,可作为晶体生长的台阶源,促进光滑界面上的生长。,晶体生长速率R与溶液过饱和度S的关系,五、影响晶体生长的内因(布拉维法则)实际晶体的晶面常常平行于面网结点密度最大的面网。这就是布拉维法则。,面网密度:ABDCBC生长速度:ABDCBC,因此:面网密度小的面,其面网间距也小,从而相邻面网间的引力就大,因此将优先生长。反之,面网密度大的面,成长就慢。各晶面间的相对生长速度与其本身面网密

8、度的大小成反比。生长速度快的晶面,在晶体的生长过程中,将会缩小而最终消失,实际上保留下来的晶面将是面网密度大的晶面。面网密度越大,被保留下来的几率就越大,晶面本身的面积相应也越大。,六、影响晶体生长的外部因素 1.涡流 晶体在生长时,周围溶液中的溶质粘附于晶体上,溶质浓度降低,晶体生长时放出的热量,使溶液比重减小。由于重力的作用,轻的上浮,周围重的补充进来,从而形成涡流。晶体生长时涡流向上,而溶解时则相反。涡流使溶液物质供给不均匀,有方向性,因而使处于不同位置的晶体形态特征不同。,2.温度 温度的变化直接导致过饱和度或过冷却度的变化,从而改变了晶面的比表面自由能及不同晶面间的相对生长速度,所以

9、会形成不同的晶体形态。,3.杂质 溶液中杂质的存在,可以改变晶体不同面网的表面能,所以其相对生长速度也会随只变化而影响晶体的形态。4.粘度 粘度的加大,会防碍涡流的产生,溶质的供给只能一扩散的方式来进行,造成物质供给不足。产生骸晶。,5.结晶速度 结晶速度大,则结晶中心增多,晶体长的细小,且往往长成针状、树枝状。反之,结晶速度小,晶体长得粗大。,七、晶体的溶解与再生1.晶体的溶解 晶体在不饱和的溶液中就会溶解,由于角顶和棱与溶剂接触的机会多,所以这些地方溶解得快些,因而晶体可溶成近似球状。,2晶体的再生 破坏和溶解了的晶体在合适的环境,又可恢复多面体形态,称为晶体的再生。,晶体的再生,面角恒等定律 对于一种晶体而言,往往只有几种比较固定的面网,才能发育成为实际的晶面。晶体生长时,常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使晶面发育不完整,形成“歪晶”。研究发现:成分和结构均相同的所有晶体,不论它们的形状和大小如何,一个晶体上的晶面夹角与另一些晶体上的相对应的晶面夹角恒等。称为面角恒等定律。面角是指晶面法线之间的夹角。,思考题,1形成晶体有哪些方式?2成核作用分为哪几种类型?3在溶液中,过饱和度为低、中、高的情况 下,晶体的生长分别以什么方式?4为什么晶核一定要达到一个临界尺寸才可以 继续生长?5阐述布拉维法则的内容,并加以定性论证。6影响晶体生长的外部因素有哪些?7阐述面角守恒定律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